來源:光明網
中國科技工作者在邁向璀璨星河的同時也擁抱著浩瀚的海洋。在他們心中,海洋應該是什麼樣的?我們又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愛它?
寧靜幽深是海、驚濤駭浪是海、斑斕夢幻是海……但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袁湧銓看來,這些並不是大海的全貌。近年來赤潮的爆發頻率逐步增高,它對沿海地區海洋經濟、近海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人類食用水產品的安全健康以及海洋生態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也正因如此,普及海洋知識,激發更多的人投身海洋科技事業、增強海洋保護意識迫在眉睫。
破解有方 赤潮“滅火器”走出國門
“赤潮預警期間,請不要趕海捕撈或採食貝類。”每年的4-6月份,很多沿海城市都會發布類似這樣的提示。這也是赤潮對人類生活最直接的影響之一。
赤潮又稱紅潮,是一種全球性的海洋生態災害。赤潮發生後,海面上的顏色會被“染”成紅色,在不同的情況下,海水也有可能呈現出黃、綠或褐色。赤潮高發季節,一些有毒赤潮會導致沿海貝類體內的毒素累積。貝類毒素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會導致中毒風險。
這只是赤潮所帶來問題的冰山一角。它還會引發大量魚蝦死亡,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甚至還會威脅濱海一些大型設施的冷源安全。資料顯示,赤潮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達300億元。
赤潮在國際上被列為三大近海環境問題之一,它的治理問題讓全球海洋科學家備受困擾。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歷時20多年科研攻關,首創了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技術與方法,解決了困擾該領域近50年的國際難題,取得了赤潮治理領域的重大突破,被國際譽為“全球赤潮治理領域的引領者”。一些國外的報道將這種方法稱之為中國製造的“赤潮滅火器”。
“自2016年以來,中國赤潮治理技術通過了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智利瓦爾帕萊索大學等國內外第三方機構的生態安全評估並走出國門。中方赤潮治理團隊分別與美國、秘魯、智利等簽署合作協議6份,開展了現場技術服務與示範,彰顯了我國在全球赤潮治理領域的引領地位。”袁湧銓說。
科普“玩”跨界 “高冷”知識接地氣
在全球海洋研究領域,我國科學家在赤潮的治理方面成績斐然。但遺憾的是,普通民眾並不清楚赤潮所帶來的海洋汙染問題的嚴重性,更不知道它的發生與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為了喚起更多人對海洋的生態保護意識,騰訊《和平精英》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聯合開展“下一個圈,是蔚藍大海”的科普宣傳活動。在此次活動中,首次將我國第一艘自主設計建造的3000噸級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一號”“開”進了數字場景,將這艘功勳船作為科普場景的載體,向用戶科普海洋科考歷史及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技術。
在《和平精英》中,使用者在遊戲地圖內尋找到“科學一號”科考船並發動船隻,體驗科普玩法。同時還能發動治理小艇,觀察到小艇如何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改性粘土技術,完成赤潮治理任務。在此過程中,使用者可瞭解到科考船的歷史、引發赤潮的原因以及航海日誌的撰寫方式等知識。
當科普“玩”起了跨界,高深的專業術語變得有趣易懂後,這些知識便立刻迸發出它的魅力,贏得了眾多擁躉。短短几天,微博上#和平精英藍海行動#,#科考船退役再起航#話題就獲得超過5000萬的閱讀量,超過2萬名使用者線上討論。
“這次與《和平精英》合作,將海洋保護知識用數字方式進行了呈現,宣傳效果非常理想。讓更多人在數字環境中學習了赤潮及其治理技術,瞭解了我國海洋科考事業的發展,提升了公眾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意識,這是海洋科普方式的一次全新嘗試。”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普主管王敏說。
喚醒保護意識 共同守住碧海藍天
今年10月份,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即將在昆明召開。會議將全面總結國際社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經驗,謀劃未來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藍圖,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
我國是全球海洋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關係著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和人類的福祉。中國海洋生物多樣性不僅具有世界範圍內重要的自然保護價值,更是我國人民千百年來長期開發利用的重要自然資源。“然而,我國在海洋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護方面還存在短板。要想實現人類對海洋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需要加強海洋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制定出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合理開發的策略。此外,還要提升全民海洋保護意識,呼籲大家共同守護海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奎棟說。
騰訊遊戲光子工作室群S工作室總經理、《和平精英》專案負責人高麗娜認為,海洋保護和其它生態保護一樣,都需要我們長期持之以恆的宣傳和行動,多方參與,提高公眾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為了搭建科學與大眾的橋樑,我們打造了‘科普研究所’專案。”高麗娜介紹,該專案主打沉浸式的科教體驗,在數字場景中還原自然景觀和科普知識並結合遊戲化的方式讓使用者在玩中理解和吸收,這種寓教於樂的科普方式並不是《和平精英》的第一次探索,去年,他們與《國家天文》合作,向用戶趣味化地展示日全食的原理,取得了良好的科普宣傳效果。
“我們希望能夠繼續攜手各界權威夥伴,在《和平精英》數字場景內共同搭建擬真科普環境,透過趣味方式開展科普教育、傳播先進的科技發展成就,激發使用者對科技文創的熱情,幫助使用者樹立正確的科學觀。”高麗娜如是說。(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