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9日,日本向中國戰區投降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
這是一個舉國歡慶的日子,經歷了十四年的浴血奮戰,洗刷了百年恥辱。
中國方面的出場陣容堪稱豪華:中國戰區受降全權代表、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海軍上將陳紹寬、空軍上將張廷孟、陸軍二級上將顧祝同、陸軍中將蕭毅肅。
日本方面為:日本投降全權代表、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駐華日軍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等7人。
這個日子對於何應欽來說,是一個註定要載入史冊並且為後世所敬仰的日子。
但是何應欽卻因為受降儀式上的一張照片為人們所詬病:
網上更多地解讀為何應欽跪久了,親日派,桌子寬,胳膊太短等等。
其實從受降程式上看,並沒有什麼差錯,不過何應欽實在是太矮了,據說只有160多一點的身高,但為什麼會說他媚日呢?這個小個子的將領到底在蔣軍中是個什麼樣的身份地位呢?
陸軍一級上將
1935年4月, 蔣軍重新銓敘了軍銜,老蔣除了給自己封了一個特級上將之外,還發了八個陸軍一級上將軍銜, 何應欽在八名陸軍一級上將中排名在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三人之後, 位居第四。 其後則是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
除了何應欽外,其他七個人全部都是地方軍閥及革命元老。
此時的何應欽,為軍事委員會軍政部長,作為中央軍的代表,可謂是老蔣的軍中“二把手”。
為什麼何應欽可以成為軍中二把手,這和何應欽的經歷有關,其實說一句話就行了:何應欽是黃埔建軍的元老,這個元老的地位來自於老蔣的白手起家,何應欽作為日本陸士的軍事人才和老蔣共同創業,打下了黃埔嫡系的基業,所以這個地位就是這麼來的,這裡還是要注意黃埔學生軍和粵軍以及其他軍事武裝的區別,黃埔學生軍直接掌握在年輕的老蔣手裡,縱使老蔣頭上有多少大佬,黃埔這一塊他還是說的算的。
有意思的是,1925年2月,黃埔學生軍第一次東征。蔣校長在誓師大會上的講話還是有意思的:“總理(孫中山)這幾年受夠陳炯明的氣,現在在北京病得要死,我們如果能早日把陳逆打敗,便可為總理出一口氣,醫好他的病……”
黃埔軍校成立之時,何應欽是黃埔軍校總教官,也就是大保姆。
當時將第一期畢業生分為兩個教導團, 何應欽是第一團團長, 黃埔學生軍總共學習沒多長時間就開始東征陳炯明,一直是作戰的主力。
所以從這上面看,何應欽作為創業的原始股東和老蔣開始合作,同時,何應欽的政治主張也開始緊密貼合老蔣。
此後, 第一團擴充為第一師, 何應欽任師長, 第一師擴充為第一軍後他又任第一軍軍長,反正就是一擴軍,何應欽的職位就是水漲船高。
其實何應欽在早年還是有些搖擺,這種搖擺來自於老蔣政治資本的不足,對於寧漢分裂等事件何應欽表現地不是很支援老蔣,在關鍵節點上,桂系逼宮老蔣下野,何應欽沒說話,老蔣很生氣。
在北伐過程中,老蔣在桂系等各方政治勢力一起逼迫下下野。
此時的黃埔系軍隊握在何應欽手中,卻受老蔣控制,何應欽這時候也知道站隊的重要性,沒有黃埔這個平臺,何應欽什麼都不是。
老蔣下野後,由何應欽、李宗仁、白崇禧組成軍事常務委員會,對國民革命軍實行集體領導。何、李擊退孫傳芳、唐生智(武漢汪精衛方面)等對南京的進攻。
由於何應欽前期的搖擺不定,老蔣和何應欽也就產生了裂痕。
其實這段的事件非常的複雜,中間何應欽反應慢,不積極,做事迂腐婆婆媽媽,所以外號“何婆婆”,讓老蔣十分看不上他,縱使何應欽在北伐中打仗十分勇猛,卻在政治鬥爭上被老蔣拉了五條街。
比如老蔣和宋美齡渡完政治蜜月後,在1927年11月強勢復出後,各方又做出政治姿態要求老蔣入主南京,何應欽就晚了半拍,為什麼呢?
老蔣說:現在馮玉祥 、閻錫山對我的擁戴電已經發出, 我準備即日入京, 為什麼何應欽還不發?
何應欽逞著那股執拗古板勁, 說:“我就不像他那套獨裁專制的作風, 第一軍發擁戴電我得先問一問劉峙 、顧祝同等前方將領, 因為他們的覆電還沒有到, 故而未發。”
何應欽說的是實話, 他對待原第一軍的親信們, 從沒擺過架子, 與老蔣軍事獨裁,行事霸道成鮮明對比。但他發擁戴電卻要先徵求也是蔣的心腹的劉峙、顧祝同、錢大鈞等的意見, 這種無主見無定見的“民主”、婆婆媽媽的迂腐, 常常使老蔣疑心他別有所圖。
朋友李仲公對何應欽說:上次因為白崇禧逼他走你未曾支援他, 已經對你不滿了, 你這樣做, 豈不更增加了他對你的疑心;黃埔軍和你都是他的靈魂, 你發電還要徵求將領們的意見, 這個理由, 怎好拿去回覆他。我看, 你今天必須把電發出才好, 否則……
何應欽說:好嘛, 就請你代我擬一電好了。
所以說,老蔣和何應欽屬於相愛相殺,沒辦法,老蔣本來這人就多疑,也沒有領導魅力,何應欽倒是顯得溫文爾雅,兩個人的性格非常的不一樣,縱使後來老蔣取了何應欽的兵權,但是從資歷上來說,何應欽在黃埔系是第一。
眼見老蔣做大,何應欽更是緊緊圍繞。
沒辦法,喬丹要是不復出,皮蓬永遠拿不了總冠軍,何應欽有野心,但是也只能偷偷摸摸的搞事情,所以也就為後來的一系列政治事件埋下了伏筆。
1929年2月的蔣桂戰爭開始, 到1930年11月蔣馮閻中原大戰結束, 何應欽先後坐鎮南京、武漢、鄭州、開封、廣州等地, 北上西進東出南下, 也是盡心盡力。
這個功勞在蔣軍內部只有何應欽一人,所以,幸福如期而至:軍政部長何應欽。
自1930年3月15日正式就任起, 不論國民政府多次改組, 何一直在這集國民黨軍政軍務於一身的重要位子上任職15年之久。
軍政部管部隊編制,也就是說,他的位置對於蔣軍的建設極為重要。
當然了,高處不勝寒,況且何應欽還長得矮,一直小心謹慎, 有時連用一個營長都要籤請批示,這樣就讓老蔣放心大權獨攬。
至於黃埔學生的進退, 更是要透過老蔣點頭。
親日派
何應欽一直有“親日派”的標籤,這個標籤來源於日軍佔領東北後對於華北的政策所導致的一系列事件所致。
1933年3月,張學良因熱河失守辭職下野。3月12日,老蔣讓何應欽北上代行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長職權。
其實這個事吧,從《塘沽停戰協定》到“何梅協定”,這裡面有相當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老蔣的“攘外必先安內”的糟糕想法。
何應欽也知道老蔣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打法,字長城為界,阻止日軍入關。
5月31日,何之代表軍事委員會北平軍分會總參議熊斌,與日軍代表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副參謀長岡村寧次在塘沽正式會談;熊斌在日方事先擬定條款上一字不改簽署《塘沽停戰協定》。
6月,何電行政院,自請處分。
其實《塘沽協定》賣不賣國並不是老蔣關心的,只要涉及到軍事上日本對於中國的緩解,他放心在南方“圍剿”我軍就夠了,而且,《塘沽協定》不涉及政治,達成停戰目的就好。
但是最讓人詬病的是“何梅協定”,這個就屬於個人協議了,到現在為止“何梅協定”的簽訂都屬於爭議,所以帶引號不帶書名號。
這事完全是因為日軍對華北滲透,不從軍事上入手,就從政治上入手,日軍在華北當時乾的事就和現在美帝在其他國家乾的事是一樣一樣的,就是搞事情,驅逐中央勢力,拉攏地方軍閥,搞特殊化,說白了就是要扶智代理人,好拿捏。
拿捏的人也選好了,就是宋哲元,宋差點當了漢奸這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就覺得他在盧溝橋抗日,其實盧溝橋上他也沒堅決打,還想用自己的面子和日本人和談,可笑。
1935年,日本人在北平搞了好多事情,總之就是你們總騷擾我們。
酒井隆、高橋坦分別代表中國駐屯軍和關東軍和何應欽談判。
1935年6月9日,中國駐屯軍司令梅津美治郎正式向何應欽出備忘錄,限3日內答覆。
6月10日,梅津美治郎向何應欽提出多項無理要求:一、撤換河北省政府主席于學忠;二、取消河北省內國民黨黨部;三、撤退駐防河北境內之中央軍。
這些內容都是酒井隆等人在完成。
以上的條件說的很明顯:于學忠抗日很堅決,國民黨黨部取消,是政治手腕,撤退中央軍,是軍事手腕,看著就很歹毒。
留下宋哲元一支部隊,宋哲元受不了主政華北的誘惑,這是他的軟肋。
當時, 老蔣正在成都指揮“圍剿”長征的紅軍, 他沒有心思管華北的事情。
而汪精衛就很媚日了,直接說日本人的條件“均宜由我方自動先辦”。
何應欽也很鬱悶。
蔣介石為脫卸妥協之責, 最後電示何應欽兩點:一、不得以他或他的代表的名義進行交涉;二、不可留下書面的承諾。
所以何應欽拒絕簽字。
但是日本人當然不能放過何應欽,日本人堅決要求何應欽出具書面材料,何應欽沒辦法,出了一個這樣的書面材料:
徑啟者,6月9日酒井參謀長所提各事項, 均承諾之。並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
梅津備忘錄中所提出的“中國方面對於日本軍曾經承認實行之事項”九條, 連同何應欽的這封覆函, 便是人們通常認為的“何梅協定”的內容。
於是,何應欽親日的帽子也就這麼戴下來了。
隨後,日本主導的“華北自治運動愈演愈烈”,這是“何梅協定”達成後,華北政治失序、中央與地方矛盾衝突激化的結果一。
在1935年10月後,何應欽再次北上進行談判斡旋,謀取對日妥協,重塑華北政治秩序,但在日軍策動與宋哲元的抵制之下,不僅行政院駐平辦事長官無果而終,而且冀察政務委員會得以成立,中央與華北地方實力派的矛盾衝突依舊,華北危機日趨嚴重。
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中何應欽是主張討伐張、楊二人的,而且討伐派一度還佔了上風。
有人說何應欽就是想至老蔣於死地,這個也說不好,反正他不承認。
畢竟如果討伐了,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12月16日上午, 在國民黨中央黨部第23次政治會議上, 主戰派與主和派對救蔣問題又進行了激烈的論爭, 已代理行政院長的孔祥熙也同意“軍事政治, 同時並舉”的策略 。
兩派達成協議:一、推何應欽為討逆總司令, 迅速指揮中央軍進攻西安。二、由國民政府下令“討伐”張、楊。三、推于右任為“西北宣慰使”, 北上進行孤立張、楊的分化瓦解活動 。
這是何應欽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撇開老蔣掌握了軍事大權。
會後, 何應欽即任命劉峙、顧祝同分任討逆軍東、西路集團軍司令, 舉行 “白衣誓師”, 揚言將“督率三軍, 指日西上”, “掃蕩叛逆”。
長期以來,對於何應欽對於老蔣想置於死地的說法很多,不過,也很有道理,不過,我覺得何應欽沒這個膽子。
論資歷、聲望、實力, 何應欽難與汪精衛、孔祥熙甚至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等人相比。同時, 自“412”後, 各派系與老蔣鬥, 結果均以反蔣者的失敗告終。
這是何應欽的前車之鑑。
假如老蔣沒了,黃埔系何應欽掌握起來還是費點勁的。
而且老蔣被扣後,何應欽致電德國養病的汪精衛回國“主持大計”。
老蔣在西安知道自己生命可以保證後,支援何應欽討伐,增加談判籌碼。
而在西安事變後,何應欽與老蔣出現裂痕,是因為宋美齡給老蔣信中說, “南京城內戲中有戲”。
老蔣覺得何應欽有些越位了,這也就有了裂痕。
於是乎,對於忠心耿耿的陳誠,老蔣開始刻意地進行栽培,並且在1944年取而代之。
冷落的背後
國共內戰時期, 老蔣基本不再用何應欽了。 他成了沒有固定的班底、沒有屬於自己的部隊的“擺設”。
對於“主人”來說, “管家”易人, 更容易集中權力。
1949 年年初老蔣下野, 李宗仁成為 “代總統”, 傾向 “國共和談”的何應欽則擔任行政院長, 他夾在李宗仁的桂系和老蔣的中央軍之間, 左右為難。
所以在臺灣的歲月,何應欽基本上成了冷宮裡的娘娘。
這個時候的何應欽已經只剩下兩種功能, 一是凡有要人宣誓就職之類的儀式, 何應欽都擔任“監誓人”;二是不遺餘力地吹捧老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