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杜聿明,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此人的身份之多,世所罕有。他既是蔣介石的愛將,參加過遠征緬甸、爭奪東北、以及遼瀋、淮海兩大戰役,在失敗後還成為了四十三名國民黨頭等戰犯之一;後來他在功德林改造學習,積極要求進步,又成了最早被特赦的人員之一。因為女婿楊振寧的緣故,他還是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名震天下的物理學家的岳父老泰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杜聿明還是一位如假包換的紅軍烈屬!
陝西米脂縣,歷來以出美女著稱。“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說的正是米脂美女的美麗與勤勞。這裡,也是杜聿明的家鄉。杜聿明並非家中獨子,他還有一個比他小兩歲的弟弟,名叫杜聿德。杜家是當地的大戶人家,父親杜良奎是前清的舉人。可是這位學究卻積極倡導革命,參加過同盟會,也參加過反對袁世凱稱帝的鬥爭。
在父親的影響下,杜聿明、杜聿德兄弟倆都有著進步的思想,也都用功讀書。後來,兄弟倆都考入了榆林中學。這所學校可以說是陝西革命的發祥地,校長杜斌丞(杜聿明的堂兄),後來成了民盟的早期領導人;兩位教師魏野疇、李子洲,都是後來的中共黨員。而杜聿明、杜聿德兄弟有一個同學,就是後來的陝北根據地建立者之一謝子長。
在這樣一些進步人士的影響下,杜聿明兩兄弟的思想受到了洗禮。杜聿明意識到了軍事救國的重要性,考入了黃埔軍校一期,成為了一名軍人。而杜聿德則繼續在校讀書,成了一名學生運動的積極參與者。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政變,對共產黨進行了殘酷的打擊。這一事件不僅成了中國革命的分水嶺,也讓杜聿明兄弟的命運發生了轉變:從此以後,杜聿明繼續在蔣介石身邊供職,而杜聿德卻怒不可遏,奮不顧身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了一名堅定地革命戰士。
雖然杜聿德沒有上過軍校,但對軍事的重要性卻有清醒的認識。他加入了國民黨第21師軍訓隊,學了3個月的軍事,也算略有小成。在此期間,他多次勸說哥哥改弦更張,不要再為蔣介石賣命。杜聿明考慮再三,還是沒有聽從弟弟的意見,給自己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見勸不動哥哥,杜聿德決定自己幹。1928年1月,他加入了國民黨第17軍,任副營長,暗中進行兵運工作(17軍是愛國將領楊虎城的部隊)。當時的17軍中,還有包括吳岱峰、楊重遠在內的多位中共黨員,大家一起領導軍內的中共軍委工作。他們利用招募新兵的機會,讓大量的黨團員和農民運動積極分子進入軍隊,參與訓練,掌握軍事知識。
時機成熟之後,魏野疇、杜聿德等人決定在1928年4月9日發動起義,這就是歷史上的“阜陽四九起義”。可惜由於黨內有人叛變,訊息洩露,迫使起義在沒準備完全的時候提前舉行。加上當時天降大雨,部隊之間失去了聯絡,致使起義部隊受到了很大損失。杜聿德帶領2團順利起義,但孤掌難鳴,奪取縣城的作戰目的沒能實現。不過因禍得福,杜聿德後來與農民暴動武裝會師,建立了皖北蘇區和皖北工農紅軍,還被任命為皖北工農紅軍副總指揮。要知道皖北蘇區是安徽省境內的第一個蘇區,他的建立,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
蔣介石得知此訊息後,怒不可遏,立刻調集重兵進行“圍剿”。原本就力量薄弱的皖北紅軍損失慘重,被迫突圍撤退。為了掩護主力轉移,杜聿德帶領少數部隊,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殺。1928年4月11日,寡不敵眾的杜聿德同志受傷被俘。為了讓他投降,國民黨對杜聿德進行了殘酷的拷打,同時開出優厚的條件,可杜聿德不為所動。被俘三天後,杜聿德英勇就義,時年僅22歲。
雖然歷史上對杜聿德的記載並不多,但從他年紀輕輕便可以領導軍事起義這點來看,他的組織能力和軍事能力都是比較強的。假以時日,未必不能成為比肩自己哥哥的一代名將。只可惜歷史沒有給他施展的機會,讓人十分惋惜。
弟弟的死,並沒有讓杜聿明猛醒。此時的他已經在國民黨的部隊中有了名氣,加上政治理念的不同,最終杜聿明選擇繼續留在國民黨軍隊中。只不過由於杜聿德身份尷尬,杜聿明很少提及自己還有個紅軍弟弟。後來蔣介石知道了此事,還特意向杜聿明詢問相關情況。杜聿明於是向蔣介石表了一通忠心,發誓說自己絕無二志。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弟弟的影響,杜聿明在國民黨中的感覺,一直讓人感覺十分詫異。由於能力出眾,杜聿明總是在危難之際,以“救火隊長”的身份出現力挽狂瀾。但是一旦情況好轉,他又會很快被束之高閣。他這樣的遭遇,還真的和蔣介石手下的其他嫡系有很大區別。甚至後來杜聿明的兒子因為交不起學費而自殺,蔣介石全程袖手旁觀,為區區幾百美元斤斤計較,實在讓人無語。
隨著全國戰局的發展,國民黨兵敗如山倒,杜聿明也在淮海戰場上遭遇了滑鐵盧,成了解放軍的俘虜。而反觀已經犧牲的弟弟杜聿德,卻被新中國評為了革命烈士。後來杜聿明被定為戰犯,送進了功德林改造,直到1959年12月4日被特赦。這段時間內,可能是杜聿明對自己當年的選擇感到羞愧,絕口不提弟弟的事情。直到1978年他成為了光榮的人大代表,進入了政協,成了文史研究員,他都沒有主動提起過自己烈屬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