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滸》的認識大方向兩個:
正統的觀念是封建統治的壓迫和勞動人民的反抗。一部分歷史學家認為是造反行為。
我從以下幾個角度說說感想:
1.文。首先宋朝是中國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文重武輕的開始。社會發展,印刷術和造紙術的進步,以及統治者的需要造成文化繁榮,文人地位極速上升,武人地位極速下降。所以,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時間太短,文人群體的數量積累還不夠,很多有點文化的人被重用。例如高俅這些人。會詩文,但遠遠夠不上治理國家。還有就是文官地位急促上升,造成的虛高的心理狀態,為官的德行不夠。《水滸》中很多縣令、知府都是看輕武將,肆意打壓。並且文官之間為了壓制武官,相互勾結,形成了很多的派系。聯想後面的明朝更是嚴重。所以,社會積累很重要,不能過度,不能過急。
2.武。宋之前的朝代,一直都是文武合用治世,但是武重文輕。也就是武將也擔負管理國家的重任,所以就有很多的軍師和謀士等。所以,相比而言,宋朝的武人是有這麼很深的傳承。武人肯定不甘心於被文人欺壓 所以就會有反抗。而且這樣的人數量龐大,宋江這樣的都是有不俗的武藝的,能作為師傅的。武人失去權力,不服氣,文人治理國家經驗不足,壓制文人。所以,國家就會很亂,容易衰敗。
3.酒。中國酒文化自古盛行,《水滸》中特別明顯,有爭鬥的地方,有武將的地方就會有酒。既體現了他們的豪氣、義氣,也同時把作亂和酒聯絡在一起。酒能壯膽,也能亂性。這可能也是《水滸》一個非常大的特點。
特殊人物,宋江,在《水滸》中是一個文人還是武人?
看電視劇,我們都知道他是文人,手無縛雞之力,有禮熱情。但是在原著中他是孔亮和孔明的武藝師傅,武藝肯定不俗。所以,我覺得是穿著文人外衣的武人,因為他也是經常用武人的思想計謀解決問題。例如,殺閻婆惜,設計秦明,結交的都是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