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伊拉克和伊朗,這兩個中東地區伊字開頭的國家,打了一場持續8年時間的“現代化”戰爭——兩伊戰爭。
當然,“現代化”單單是指武器的現代化。在戰略戰術的運用上,兩家打的還不如40年前的二戰。這場戰爭也被譽為是“先進武器打低水平”的模範案例。雙方在戰爭中動用了除原子彈外的所有先進武器,伊拉克甚至連生化武器都用上了,結果是打完以後,雙方邊界紋絲不動。8年的時間在戰爭成果上打了個寂寞,千億美元打了水漂。
兩家都姓伊,國民都是穆斯林,為什麼就不能和平共處呢?本期,就帶大家瞭解這場,位列20世紀最長戰爭之一的——兩伊戰爭。
伊拉克和伊朗
我們先來看一下兩國的國情。
伊拉克在二戰期間是一個君主制的國家,1958年,卡塞姆領導“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了費薩爾王朝,成立了共和國。1963年,共和國又被伊拉克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推翻。經過幾次政權更迭,復興黨的二號人物薩達姆·侯賽因,於1979年就任總統,成為了伊拉克的實際領導人。
伊朗的情況稍微複雜一點。起初,伊朗也是君主制的國家。60年代,為了防止蘇聯勢力南下,美國開始扶植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作為回應,巴列維王朝表現得極端親美,1963年,在拿到了大量石油收入和美國援助的情況下,巴列維開始推行“白色革命”,即照搬美國的社會模式,在國內推行世俗化和去宗教化。
巴列維的本意可能是想讓國家與西方接軌,但改革得一步一步來,步子邁大了,“咔”,容易扯著蛋。巴列維王朝便是“扯蛋”的典型。伊朗90%的人信奉什葉派伊斯蘭教,西方化的改革無疑會使政府與宗教階層的矛盾激化。
當時,已經61歲的伊朗宗教領袖,阿亞圖拉·魯霍拉·穆斯塔法·艾哈邁德·穆薩維·霍梅尼,公開表示反對國王的改革,甚至指責巴列維王朝是美國和以色列的走狗。不久,霍梅尼便遭到逮捕,由於霍梅尼在伊朗的強大影響力,伊朗隨即爆發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
巴列維想說服霍梅尼跟他合作,但被後者拒絕。想殺霍梅尼吧又不敢,且不說霍梅尼一死,伊朗必定走向內亂。伊朗首相曼蘇爾,只是扇了霍梅尼兩個耳光,就被宗教勢力暗殺了。有了前車之鑑的國王更不可能這樣做,無奈之下,只好派飛機把霍梅尼送到土耳其,想讓他老人家自生自滅。
土耳其與美國交好,不可能長期收留霍梅尼,霍梅尼又輾轉來到了伊拉克,並在伊拉克待了13年。伊拉克人口的95%也是穆斯林,什葉派佔多數,但統治階級卻是遜尼派穆斯林。1978年,時任伊拉克副總統的薩達姆,害怕霍梅尼煽動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叛亂,就要求霍梅尼離開。這一行為,被霍梅尼理解成了伊拉克與巴列維王朝的勾結,為日後兩國的嫌隙埋下了伏筆。
1978年年底,應國內形勢的變動,流亡法國的霍梅尼回國,受到伊朗人民的夾道歡迎。次年,王者歸來的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朗共和國,霍梅尼成為實際領導人,此時的霍梅尼已經77歲了,可謂是老當益壯,令二三十歲就說自己“老了”的年輕人顏面何存。
民族和宗教
兩伊為何會掐起來?
首先是兩國有著由來已久的民族矛盾。伊拉克人口以阿拉伯人為主,伊朗則是以波斯人為主。伊拉克所處的兩河流域,是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也曾盛極一時。但由於沒有天險,兩河流域一直處在征服與被征服狀態之間。
公元226年,波斯人推翻安息王朝,建立了波斯帝國,征服了阿拉伯人。公元651年,阿拉伯人趁著波斯帝國和東羅馬帝國鏖戰,起兵滅了波斯帝國,又反過來奴役了波斯人。阿拉伯帝國滅亡後,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成了被征服者。
難兄難弟的遭遇並沒有讓兩個民族握手言和,反而是更加敵視。再加上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十分兇悍、崇尚武力,使得兩家很多時候都不考慮後果,一言不合就直接開幹,誰也不慣著誰。
由於這些歷史淵源,伊拉克和伊朗在開戰時,都可以拿對方的領土“自古以來”便是自己的,作為理由。
伊拉克和伊朗不但民族不和,宗教和國家政體也有很大矛盾。
就像上面提到過的,雖同為伊斯蘭國家,但兩個國家派別不同。伊朗什葉派不但不滿伊拉克是遜尼派掌權,還同樣不滿伊拉克不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受伊斯蘭革命勝利的鼓舞,在伊拉克什葉派中具有一定威望的霍梅尼,試圖將革命輸出到整個伊斯蘭世界。首當其衝的便是鄰國伊拉克,霍梅尼鼓動伊拉克民眾推翻薩達姆,伊拉克什葉派聚居的地區隨即發生了武裝騷亂,這也讓伊拉克對伊朗充滿敵視。
巧的是,不光霍梅尼有向外擴大影響力的想法,薩達姆也不是省油的燈。薩達姆在成為伊拉克總統後,一直謀求在海灣地區、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的霸權,伊朗就成了最大的絆腳石。因此,兩國的衝突似乎是難以避免的。
100塊都不給我
乾柴有了,就缺一把火。兩伊戰爭爆發的那把火,便是兩國由來已久的領土爭端問題。
伊朗是產油大國,擁有著漫長的海岸線。
反觀伊拉克,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非常缺出海口。伊拉克境內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匯成了阿拉伯河,注入到波斯灣,這幾乎是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難受的是,阿拉伯河還不是伊拉克獨自享有的,伊拉克和伊朗圍繞著阿拉伯河的歸屬爭執不休。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的調和下,伊拉克和伊朗簽訂協議,將阿拉伯河作為兩國的界河,國界定在了河中央。
但是薩達姆很不服氣,他把和伊朗平分阿拉伯河,看作是對伊拉克的不公平。在我們看來,既定的領土事實是不存在爭議的,但薩達姆的思維很簡單,“你伊朗都有那麼多出海口了,還要跟我搶阿拉伯河,一百塊錢都不給我,真是大大的壞”。
巴巴羅薩
真正給薩達姆開戰勇氣的,是兩國當時的外交境遇和國力。
在外交上,伊拉克的優勢比伊朗多了不只一星半點。伊朗推翻巴列維王朝後,對支援巴列維的美國很是敵視,還製造了“伊朗人質危機”,與美國徹底斷交,美國就轉而援助伊拉克。阿拉伯世界都希望,伊拉克能擋住伊朗向西擴張的革命,也開始支援伊拉克。比如沙特和科威特就出資幾十億美元,贊助伊拉克買裝備,還給伊拉克提供了上百億美元的貸款。
真正到開戰的時候,中東地區支援伊朗的,只有利比亞、敘利亞和以色列。敘利亞和以色列,是秉著“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的原則幫伊朗的,並非是真心支援霍梅尼。而利比亞攪和進來,則是因為薩達姆一副阿拉伯領袖的模樣,令卡扎菲看著非常不爽。
國力上,70年代時,伊拉克在復興黨的帶領下,走上了一條“發展至上”的道路。良好的政策,使伊拉克改變了經濟落後的局面,形成了完備的採礦、石油加工、冶煉等工業體系,並藉助世界油價上漲,大量增加了自己的外匯儲備,一躍成為了海灣地區的強國。
伊朗這邊,霍梅尼上臺後,伊朗的資本家大量攜款外逃,伊朗經濟出現了危機。而且伊朗的軍隊很多都忠於皇室,霍梅尼黨內也好巧不巧地出現了叛亂。為了政權穩固,霍梅尼發動了對軍隊的大規模清洗。他幾個月內便處決了近百名上將,和大量的准將、指揮官,受美式訓練的飛行員等高技術兵種,也被大量流放、監禁。到了1980年,伊朗已經有上萬名軍官被處死,軍隊逃亡率過半,作戰能力和指揮能力遭到了毀滅性打擊,蘇聯慈父見了都忍不住直呼內行。
兩國勢力此消彼長之下,薩達姆決定,給伊朗來一箇中東版的“巴巴羅薩”,以突襲的方式直接摧毀伊朗的武裝力量。
兩伊戰爭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以領土爭端為藉口,出動大量飛機,對伊朗的首都和各大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空襲,兩伊戰爭爆發。
伊拉克飛行員駕駛著米格-21,一輪空襲只炸掉了個位數的伊朗戰機,還沒能摧毀伊朗的空軍基地,而且伊拉克只空襲了一波就停止了,彷彿是有所訴求。果然,薩達姆藉機向伊朗暗示,“老哥,咱們打仗歸打仗,先說好,不要炸油田好不好”。霍梅尼沒吃這一套,伊朗空軍緩過勁後,反手就炸了摩蘇爾和基爾庫克油田,給薩達姆上了一課。直至8年戰爭結束,伊拉克都沒能將油田恢復。
23日,伊拉克出動7萬人的地面部隊,在1200輛坦克的掩護下,從北、中、南三個方向攻入伊朗境內。戰爭初期,伊朗不敵伊拉克,節節敗退,幾天時間伊拉克便佔領了伊朗幾百平方公里的土地。隨後,伊拉克令北、中兩路停止進攻,並集中兵力圍攻南部的霍拉姆沙赫爾和阿巴丹,企圖完全控制阿拉伯河。
乍一看像不像小鬍子調兵圍攻基輔。這還不算完,11月,兩城進入雨季,道路泥濘不堪,像“莫斯科寒冬”一樣,大大延緩了伊拉克的進攻速度。伊朗領袖霍梅尼發表了紅場閱兵式的演講,號召人民武裝起來,抵抗伊拉克的入侵。在宗教和愛國主義雙重加持下,伊朗人民戰鬥意志高漲,擋住了伊拉克的全面進攻,薩達姆速戰速決的計劃泡湯,戰事開始陷入焦灼。
德國沒有速勝蘇聯,伊朗地大人多的優勢開始凸顯出來。1981年,伊朗組織了幾十萬軍隊,開始對伊拉克展開大規模反攻。宗教信仰加持下,伊朗的老人和青少年直接組成“趟雷”部隊,以血肉之軀趟過伊拉克雷陣,為後續的伊朗部隊開路,伊朗的人民還拿起炸藥包,對伊拉克的裝甲單位實施自殺式襲擊。
伊拉克被這種陣仗打得頭皮發麻,1982年6月10日,伊拉克全軍撤回到本土,薩達姆單方面停火,並向霍梅尼表示,咱不打了可以嗎。
打不過就想跑,那可不行。霍梅尼向薩達姆提出了伊拉克無法接受的停戰條件,迫使戰爭繼續。7月13日,伊朗軍隊反攻到伊拉克境內,企圖一舉攻佔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徹底切斷伊拉克的出海口。
不料,伊拉克軍隊退入本土防禦後,由於戰線的縮短和戰爭性質的變化,反而抵禦住了伊朗的進攻。薩達姆調集了精銳的“共和國衛隊”守衛巴士拉。期間,伊拉克軍隊還先後組織了7次反擊,將戰線維持在了邊界線一帶。
“原始”戰爭
伊拉克和伊朗武器非常先進,但戰術卻十分落後。中東地區的人在脫離了戰馬和彎刀後,就好像變得不會打仗了。兩國仗打的十分混亂,被稱為“用現代化武器打出了中世紀的戰爭”。
雙方的指揮官都沒有指揮大規模兵團作戰的經驗,伊朗這邊基本還在玩一戰時的人海戰術和塹壕戰,當然,伊拉克也好不到哪去。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使用裝甲單位大規模突襲,卻不配以空軍和步兵的掩護,使得裝甲部隊成了廉價反坦克武器的活靶子。
伊拉克的軍隊不會打巷戰,在攻入霍拉姆沙赫爾的時候,一度被伊朗的民兵打的抱頭鼠竄。雙方的空軍素質也是不敢恭維。伊朗清洗了大批飛行員,然後拿著巴列維王朝遺留下來的美國武器乾瞪眼,似乎在考慮請美國人回來教自己怎麼用。兩國的飛機在天空遭遇後,很多飛行員不會使用空對空導彈,於是拿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玩起了毫無意義的空中追逐。
還有前面提到的伊朗趟地雷,宗教熱誠自然是一部分原因,沒有足夠的、專業的掃雷部隊則又是一部分原因。
而且,由於兩國都沒有完整的軍工體系,購買的武器就成了一次性用品。被擊傷或者出現故障的坦克、飛機無法得到修理,往往是直接廢棄。
曠日持久的戰爭和裝備的低使用率,使得兩國對軍火的需求激增,恰恰兩國又都有錢。全世界的軍火商彷彿聽到了召喚,爭相向伊拉克和伊朗出售武器,有的甚至還出售處在試驗階段的武器。
一時間,T-55,T-72,“奇伏坦”,M48,69式等各國坦克在地面對沖,米格-21,米格-25,圖-16,幻影,F-5,F-14,殲-7,轟-6在天上打的不可開交,兩伊戰場成為了武器的實驗場的同時,還養活了大批的軍工。
尾聲
1986年,兩伊戰爭再度升級。伊拉克利用空軍優勢,對伊朗展開了“襲船戰”。無差別打擊航行在波斯灣的伊朗油輪。作為報復,伊朗也攻擊了為伊拉克提供幫助的科威特油輪,使得科威特一度尋求在郵輪上掛五常國旗。
2月初,伊朗攻佔了伊拉克港口——法奧。伊拉克開始對伊朗大規模動用生化武器,曾經飽受其害的歐洲各國,不但對此表現出姑息縱容的態度,有的甚至幫助伊拉克搞生化武器。
此時,伊拉克和伊朗都憋著一股氣,以為對方在死撐,只要自己挺過來了,對方就能先投。他們對其他國家,以及聯合國安理會的調停置之不理。實際情況是,雙方都低估了對手,這場戰爭打成了“馬拉松式”的消耗戰。
1988年,雙方又發動了“襲城戰”,分別使用數百枚導彈攻擊對方的城鎮。相持中,伊拉克又慢慢佔據了上風。4月18日,伊拉克收復了法奧。伊朗見狀,覺得自己無法完勝伊拉克,這場仗就是個“雞肋”,再打下去對伊朗沒有一點好處,於是霍梅尼於7月18日,接受了安理會的調停協議。伊拉克若不是接受了大量國家的援助,估計早就被伊朗的人海戰術推平了。薩達姆此時也是不想再戰,便同意了停火協議。
就這樣,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和伊朗共同停火,兩伊戰爭結束。
從1980年起,兩國打了8年,實際邊境線卻沒有任何變化,相當於是“打了個寂寞”。不過戰爭的消耗可一點都不寂寞。伊朗亡35萬,傷70萬,被俘3萬,損失飛機150架,坦克火炮數量各1000多。伊拉克亡18萬,傷25萬,被俘5萬,損失飛機250架,坦克2000輛,火炮1500門。兩國的軍費開支和經濟損失也達到了6000億美元,這是一場交戰雙方沒有贏家的戰爭,兩個國家人力、物力、財力都遭受了巨大損失,國力也被嚴重削弱。從戰前的富裕國家、軍事強國變成了負債國。
唯一能從中獲利的,可能就是軍火商了。世界大國們在兩伊戰爭中大賣軍火,在檢驗了武器效能的同時,還賺足了外匯。有的國家還借這個機會,解決了國內的軍工危機。
值得一提的是,薩達姆在兩伊戰爭中沒有拿到新的出海口,還欠了一屁股債。而慫恿伊拉克對抗伊朗,把他當槍使得阿拉伯國家,在事後不僅沒有給伊拉克減免任何債務,還逼迫窮困潦倒的伊拉克還錢。在這些債主裡面,就有伊拉克的鄰國科威特。國小、錢多、有出海口,還落井下石,這不是在逼著我搞你嗎。
心動不如行動,一個大膽的計劃在薩達姆的腦海裡逐漸展開。僅僅過了兩年,伊拉克就出兵吞併科威特,進而引發了第一次海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