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在瀋陽市南順城路和西順城街交會處,有一所瀋陽技師學校,這裡曾是奉天第一監獄。據黨史資料記載,從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一年末,先後有八十六名共產黨員被關押在這裡。他們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沒有洩露黨的機密。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成立奉天第一監獄黨支部,宣傳革命思想,以頑強的意志與敵人作鬥爭。
李子芬:牢房中組建黨組織
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裡,記者見到幾張特殊的照片,它們是敵人對共產黨員的審訊筆錄。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研究員張璐告訴記者,從1927年至1931年末,先後有86名共產黨員被關押在奉天第一監獄。
在奉天第一監獄,共產黨人多被關押在“北未決”監號裡。所謂“未決”,即沒有實質性證據,不能判處罪名。據中共瀋陽市委黨史研究室1991年編輯出版的《鐵窗丹心——中共滿洲省委時期獄中鬥爭紀實》記載,1928年12月23日,中共滿洲省委遭到第一次大破壞,省委書記陳為人、組織部部長吳麗石、撫順特支書記王鶴壽、工運委員唐宏經等13人被捕,全部關押在“北未決”監號。1929年,他們被組織營救出獄。
1930年4月,中共滿洲省委遭到第二次大破壞,當時的省委書記李子芬、秘書長劉明儼、共青團中央巡視員邱旭明等人被分別關押在奉天第一監獄各監號裡。由於沒有“犯罪”證據,當年6月,李子芬等19名同志被調到青年監集中管理,大家得以聚在一起。於是,李子芬提議建立黨組織。經大家討論決定,以李子芬、饒漱石、劉明儼、邱旭明、丁君羊5人為核心的臨時獄中黨支部於7月成立,李子芬任黨支部書記,饒漱石任副書記。
奉天第一監獄黨支部(以下簡稱“獄中黨支部”)建立後,很快與中共滿洲省臨時委員會取得了聯絡。據曾任中共滿洲省委組織部部長的丁基石在《我在中共滿洲省委的經歷》中回憶,由於接連遭到破壞,中共滿洲省臨時委員會透過奉天第一監獄的看守與李子芬取得了聯絡,兩次向獄中送錢款,救濟獄中同志。為了便於開展鬥爭,獄中黨支部又成立了由李子芬、饒漱石、劉若雲、王文德、張夢影5名黨團員合組的獄中幹事會。他們還針對獄中缺醫少藥的情況,組成了以趙尚志、郭任民、王心齋為核心的經濟委員會,對送進監獄的錢物統一使用,郭任民具體擔任內外聯絡的工作兼管財務,經費開支由支部書記李子芬統籌安排。
據中央檔案館1988年出版的《東北地區革命歷史檔案彙編》記載,獄中黨支部建立後,深入分析了獄中的客觀環境和實際狀況,提出“當前在獄中不需要而且不應當將全部精力都用在日常鬥爭上,而應當依據客觀條件,做好爭取儘快出獄的工作”。在獄中黨支部領導下,被捕人員團結一致,雖屢受酷刑,但都十分堅強。
楊靖宇:在內外聯絡和鬥爭中起關鍵作用
1929年8月30日,時任撫順特支書記的楊靖宇(化名張貫一)被日本警察署逮捕。1930年2月6日,楊靖宇被關押在奉天第一監獄。楊靖宇一到監獄,就團結獄友,把監獄變成了開展革命鬥爭的戰場。
據《楊靖宇傳》記載,楊靖宇到監獄後,首先跟看守交朋友。楊靖宇見看守李景沒有文化,就主動幫他寫書信、寫假條等,逐步取得了他的信任。楊靖宇又結識了李景的把兄弟、主任看守趙某,在他們的幫助下,楊靖宇入獄時間不長就當上了雜役頭。利用這一身份,楊靖宇找機會出入監獄中的工場、炊場(廚房)、縫紉廠、醫務所和一些監舍,及時為獄中黨支部傳送檔案和資訊,為獄中黨支部開展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楊靖宇還熱心為獄友排憂解難,很快取得了大家的信任,成為聯絡的核心。
《楊靖宇傳》記載,在奉天第一監獄,獄吏常常想方設法在“犯人”伙食上做手腳,從中漁利。為了給獄友們爭取權利,改善飲食和生活待遇,獄中黨支部曾多次組織獄友跟獄吏進行鬥爭,楊靖宇在內外聯絡和鬥爭中起關鍵作用。
在獄中,楊靖宇在組織獄友進行鬥爭的同時,還透過看守李景等人從外邊弄到一些進步書籍和報刊。他利用當雜役頭的條件和在夜間幫助值守的機會,將這些進步刊物偷偷轉給獄中黨支部,成為獄中黨支部向獄友們宣傳革命道理和黨的主張的有力武器。
1931年4月下旬,楊靖宇刑滿釋放,出獄後即參加黨的外圍組織互濟會的活動,積極營救獄中的同志。
獄中黨支部:把監獄變成革命戰場
《鐵窗丹心——中共滿洲省委時期獄中鬥爭紀實》記載,獄中黨員堅持過組織生活,李子芬還給黨員上黨課,組織學習馬列主義理論。為了反抗虐待、爭取生存權利,李子芬帶領獄中黨支部成員組織獄友們兩次開展絕食鬥爭。在第二次絕食鬥爭時,李子芬代表獄友向監獄當局提出了5項條件:“一、我們不是犯人,不能虐待、打罵;二、改善伙食;三、允許與外面通訊;四、允許接待親友;五、允許讀書、看報。”為了不致擴大事態,典獄長同意了李子芬提出的5項條件。獄中鬥爭的勝利,增強了獄友們繼續與反動派鬥爭的信心和勇氣,也樹立了黨支部的威信。
“談到獄中鬥爭,不能不提一個人——林育英。”張璐說,1930年11月,時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的林育英(化名陳子真)被捕。1931年1月,林育英被關進“北未決”看守所“信”字號。
當時,李子芬與林育英分別被關押在兩個牢房,他們經常以寫字條的形式來傳遞資訊,增強了獄中黨支部的力量。
一天,在放風時,李子芬見到林育英,得知一些被捕的同志耳朵和臉被凍傷,希望能弄到藥品給他們醫治。李子芬立即轉告郭任民,透過李景購買到凍傷藥品,及時醫治了受傷的同志。
《東北地區革命歷史檔案彙編》中記載,1931年3月13日,李子芬從獄中傳給中共滿洲省委的報告中說:“我們現在生活比較自由,能有自由讀書的機會,這都是過去和監獄方面不斷鬥爭的結果。我們請求你們以後無論如何要源源不斷供給我們政治的養料。四中全會決議案,最近中央和省委的通告、決議案,與我國黨史和俄國革命史,馬克思、列寧的著作,請你們要負起責任運送進來。”
獄中黨支部的鬥爭精神,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據《鐵窗丹心——中共滿洲省委時期獄中鬥爭紀實》記載,當時,主持黨中央工作的周恩來指示互濟總會和中共滿洲省臨委,以及被捕同志的親友,全力展開行動,營救獄中同志。
經組織上積極營救,1931年12月,李子芬等19名被捕同志全部出獄。(吳 限)
來源: 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