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同姓,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畢竟常用漢字就這麼多,有些姓氏也都是比較集中,取名之下,同名同名也就不奇怪了。像每次人口普查過後,都有這麼一個話題,同名統計,同名同姓統計。比如2020年公佈,叫張偉的人就有30餘萬個。
同名同姓雖成為有趣的話題,但如果同名同姓的兩個人在生活中有接觸,有交集,那就不僅僅是有趣這麼簡單了,總會有這樣那樣的誤會,比如在學校老師點名:“張偉”,那一下站起兩個三個,那懵的是老師,類似這種情況笑笑還可以過去;要是在要求比較嚴謹的場合,這同名同姓疏忽一下,那可就出大事了,比如在醫院。
另外,同名同姓的現象,還常見於地名,比如很多地方叫太平,長安,城關等等,不過,現在這種地名相同的地方,一般僅僅存在於鄉,鎮,村,街這種地方,而縣級以上的行政,卻已經不存在同名現象了。
那全國有縣級行政區有近三千個,其中直接叫縣的也有一千多個,為什麼這近三千個名字中,卻沒有一個同名呢?這就得追溯到1914年1月北洋政府的一次行政調整了。
民國初立,各種事務漸漸展開,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矜一統計,發現各省縣的重名現象很多,有100多個縣存在同名情況,二縣同名,三縣,五縣同名一數都有好幾個。這對於政令通行和社會交往都有影響,別的不說,就如電報這事物。
電報在清末就進入了中國,並已慢慢興起,直到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時還廣泛存在。瞭解,經歷過收發電報時代的人都知道,電報發出,是可以接收的,如果恰好兩個同名縣相距不遠,一個收到,另一個沒收到,或是都收到,那事情就有點亂了。
那這些重名是如何產生的呢?一是歷史沿革下來的,像唐宋元明清時期,時代條件關係,各有各自的取名喜好,加上地方交往少,多地同名影響也不大;二是時代改革,很多地方本來不同名的,但由於各種情況行政改變,如州變縣,縣並縣,等等情況,也就出現了同名現象。
所以,針對這情況,北洋政府內務總長也就提出縣名要規範,並整理了一份《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要求涉及的縣執行更改縣名的規定。更名的原則,也簡單,即:“凡兩縣同名,存其先置,新名從舊,仍還故稱”。
也就說,同名的縣,那個縣起名早,用的久,誰就可以保留,其他的一律改名,但不要新起名,而直接查本地歷史上曾經使用過的名字,選一個重新啟用。在這個政策下,各重名縣也就紛紛改名,從此消除了縣級行政區域同名現象,這規則一直影響到今天。
那這政策下,廣西區域有幾個縣受到影響呢?網上很多人介紹,廣為人知的,就只有七個改名縣,但事實上,受影響的有十二個縣,其中八個改名,四個留名。有意思的是,這十二個縣,很多都經歷了波折,最後也沒幾個能成建制的保留下來,都成為了潯州府O鑫森淼焱垚整理的《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系列文章》的內容。
改名八縣——1914年1月七個:新寧縣,永寧縣,永安縣,永康縣,懷遠縣,安化縣,南寧縣(6月)。1916年一個:忠縣。
新寧縣,《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七——新圉寧謐·扶南縣史話(崇左扶綏)》,原為清代南寧府治下的散州,新寧州,民國初行政區域改革時“廢州為縣”改為新寧縣。因為四縣同名,湖南新寧縣最早自宋紹興二十五年開始,所以,其他三縣改為廣西扶南縣,四川開江縣,廣東臺山縣。
永康縣,《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九)——(崇左)同正縣的“改土歸流”史》,原為清代太平府所轄散州永康州,民國初廢州為縣,改為永康縣,因三縣重名,浙江永康始於三國吳時期,所以,其他二縣改為廣西同正縣,雲南永德縣。後因與浙江、雲南等省永康縣同名而改為同正縣。
再後來,扶南,同正,淥綏三縣合併,也就成為今天的扶綏縣了。
永寧縣,《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八——百壽巖下百壽縣史話,桂林永福百壽》,原為清代桂林府所轄散州永寧州,民國初廢州為縣,改為永寧縣。因為五縣同名,河南永寧縣隋義寧二年就開始用了,所以,其他四縣改為廣西古化縣,山西離石縣,江西寧岡縣,貴州關嶺縣。
不過有意思的是,河南永寧縣也沒有抓住“永寧”這個名字不放,很快就改為洛寧縣,反倒是1941年寧夏新置了一個永寧縣並流傳至今。
而廣西古化縣後來也改為百壽縣,最後還是拆分了,大部併入永福縣。
永安縣,《廣西蒙山縣本地鄉鎮的歷史沿革》,原為清代平樂府所轄散州永安州,1912年廢州為縣,改為永安縣,因為三縣同名,福建永安明景泰三年開置,所以其他二縣改為廣西蒙山縣,廣東紫金縣。
懷遠縣,《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的鄉鎮行政區域歷史沿革》,原為清代柳州府轄縣,1914年初因三縣同名,安徽懷遠縣始於元元至年,為早,所以,其他二縣改為廣西三江縣,陝西橫山縣。
安化縣,《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一)——宜北縣行政區域歷史》,原為清代後某慶遠府設定的安化廳,1912年廢廳為縣,改為安化縣,因四縣同名,最早的是湖南安化縣,宋熙寧六年建,故其他三縣改為廣西宜北縣,甘肅慶陽縣,貴州德江縣。
後來,因為政區改革,宜北縣也併入到今天的環江縣。
真正要區分,在這時期改名的廣西八縣中,有兩個是實際上是例外的,因為情況特殊,也就不被列入當年釋出的同名縣正式改名的檔案中,一是南寧縣,二是忠縣。
南寧縣,《廣西曆史:民國時期“廢府留縣”政策影響下十一府二州二廳的變革》,這個解釋起來就比較坳口一點了。清代時是南寧府府城,附郭縣——宣化縣,在民國第一次“廢府”行政改革時,用南寧府這個名字取代宣化縣的名字,這時的“南寧府”實際上是一個縣名,轄區就是宣化縣那麼大。後來第二次改革時,徹底拋棄“府”這個字眼,本來按規則他應改回叫宣化縣的,但各種原因沒改,於是,南寧縣也就出現了。
這時期,也正是同名縣治理的主要時期,廣西南寧縣發現和雲南的南寧縣重名了,《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圖說廣西之此廣西非彼廣西,此南寧非彼南寧》,明顯,雲南的南寧縣歷史比較悠久,於是,廣西南寧縣改名邕寧縣。但是,雲南曲靖府的南寧縣同樣也面臨“廢府留縣”的問題,最終也放棄了“南寧”這個名字,留用府名,改為曲靖縣。
正是兩地的自覺改名,所以,南寧縣並沒有被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矜列入當年《改定各省重複縣名理由清單》之中,於是,“南寧”作為地名使用,出現了歷史空檔。直到1949年12月4日,邕寧解放後,析出城區及近郊,新成立一個市,即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南寧”也才再次作為正式地名啟用,後來也就是壯府了。
忠縣,看到這個名字,多會認為指向是今天重慶忠縣,卻很少人知道,廣西也曾短暫的出現過一個忠縣。
民國初年,社會變革很大,方方面面,其中行政改革中就有“改土歸流”這一措施,以廣西來說,因為歷史原因,西部有很多地方實行土司制度,土州,土縣,一數都好幾十個,雖然歷朝歷代的官府對此區域都進行“改土歸流”,但在封建社會形態下,收效還是不大,到民國初年,依然有一大堆土縣土州存在。
於是民國開始連年改制改革,因為地方民情的複雜性,所以“改土歸流”工作並不是一紙政令就解決,也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就可以完成的,這工作在廣西的推進,實際上直到1929年才基本結束。
早在1912年時候,忠州土州就隨大流,有改土之意,但因種種原因,直到1916年7月,才正式改制,去州為縣即為忠縣。但是改名就得用用大資料,一查,不巧,當時四川就有個同名的忠縣(現重慶),查名字歷史,那肯定沒法和人家比了,那只有改名了。
可是忠州土州的“忠”,從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一開始設定,就使用了,近九百年沒變過,沒有第二個名字,按“新名從舊,仍還故稱”的規則是走不通了,咋辦?那沒辦法,只能新起名。此處山溪多,按地方語,稱溪為“淥”,“綏”,有平安,安寧之意,符合“改土歸流”的初衷,所以,忠州土州也就有了綏淥之名。
後來,這個綏淥與上面提到的同正(永康),扶南(新寧)縣合併,成為了扶同綏縣,再後來也就是扶綏縣了。
也因為忠州土改正式改制在後,所以也同樣沒有出現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理由清單》中,所以也少為人知,但細分之下,他也是受這個政策的影響,同時,這個廣西忠縣的叫法時間雖短,僅幾個月,但他的改名,也標誌著這時期廣西同名縣治理的結束。
除了上面八個在同名規則下和別人拼歷史拼輸了,不得不改名的縣,那廣西也有四個拼贏歷史,讓別人改名的縣,這個就少人注意了。那就是:永福縣,興安縣,義寧縣,鎮邊縣。
永福縣,原為清代桂林府的永福縣,自唐武德四年開始命名,屬二縣同名,所以,福建永福縣只能改為永泰縣,而後來的歷史發展中,永福縣也是越並越大,成為了今天的永福縣。
義寧縣,《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六)——桂林·義寧縣的行政區域歷史》,原為清代桂林府義寧縣,很多資料說這個義寧縣建制從北宋開始,但實際上,五代十國時,義寧縣這個名字就真正出現,境域比民國時期的義寧縣還大一圈,而江西義寧縣清嘉靖年才建制,所以,也就有了今天的江西修水縣。
不過在後來,義寧縣也被拆並分到靈川,龍勝二縣去了,義寧也正式成為了歷史地名。
興安縣,清代為桂林府屬縣,此地正式用名為宋太平興國時期,比江西的興寧縣早上好幾百年,那江西的只能改為橫峰縣了。
鎮邊縣,從改名這件事來說,廣西鎮邊縣就是幸運兒了,大資料查出,雲南也有個鎮邊縣,兩地鎮邊縣的經歷相似度很高,都是邊境縣,都在少數民族區域,都是同樣的原因設定,都有真正的“鎮邊”,“震邊”的意思,還都是清光緒年命名。
只不過廣西鎮邊縣設早一點,為光緒十三年置,而云南鎮邊縣是光緒十七年置,沒辦法,和兄弟分大小一樣,不說晚幾年,就雙胞胎晚一分鐘,在這規則下也得改,所以就有今天的雲南瀾滄縣了。
至於後來,廣西鎮邊縣也經歷了時代的改革,慢慢的放棄了“鎮邊”之名,名字漸漸平和,先叫“睦邊縣”,後來就成為今天的那坡縣。在廣西邊境,很多地方名都有這樣的經歷,和最著名的邊關,鎮南關的歷史類似,變成了友誼關,這也是時代關係中地方地情的變化所決定。
當然,改名了,前世少人知,沒改名,後世多沿革,但無論如何改變,這都是一地之歷史,一地之故事了。
我在桂平,我是潯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我!給你講述這片土地更多的過往!
謝謝閱讀關注!
廣西抗戰史料:各縣市抗戰時期資料系列文章(文末附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
廣西曆史:差點一分為二的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地區行政劃區域分之歷史圖說
民國“廢府置縣”的行政區域歷史與廣西“市”級行政區的誕生
廣西曆史:民國時期“廢府留縣”政策影響下十一府二州二廳的變革
廣西曆史:清末民初廣西省、縣之間的道級行政區劃範圍歷史
廣西曆史:一次鮮為人知的區域行政改革備選方案——重啟郡縣制
廣西曆史:宋朝時期廣南西路的二府二十州三軍的行政區劃沿革歷史
廣西曆史:元朝時期廣西兩江道宣慰司十四路五州一司一府的區劃
廣西曆史:明朝時期廣西布政司轄下十二府的區域歷史
廣西曆史:清朝時期廣西布政司轄下十一府二州二廳的區劃歷史
廣西曆史:清代廣西十一府之一,桂林府行政區劃範圍
廣西曆史:清代廣西十一府之二,柳州府行政區劃範圍
廣西曆史:清代廣西十一府之三,慶遠府行政區劃範圍
廣西曆史:清代廣西十一府之四,思恩府行政區劃範圍,思恩府故事
廣西曆史:清代廣西十一府之五,泗城府行政區劃範圍,泗城府故事
廣西曆史:清代廣西十一府之六,平樂府行政區劃範圍,平樂的沉浮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一)——宜北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田西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四)——永淳縣一分為三的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五)——雷平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五)——(崇左·大新)改土歸流話雷平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六)——桂林·義寧縣的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七)——柳州·榴江縣的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第一個解放的縣——少為人知的平治縣,現百色·平果境內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九)——(崇左)同正縣的“改土歸流”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廣西最民族的地區之一——(崇左)崇善縣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一)——天河縣(河池·羅城縣境)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二——一拆為二話融縣(柳州·融水融安)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三——三黃雞之都的沿革歷史(賀州信都)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四——雒容說史之千年洛容一朝改(柳州)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五——與荔浦千年分合的修仁縣(桂林)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六——思恩縣:兜兜轉轉終歸環江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七——新圉寧謐·扶南縣史話(崇左扶綏)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八——百壽巖下百壽縣史話,桂林永福百壽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九——岑瑛圍鹿話那馬(南寧·馬山周鹿)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十——隆山縣土司記憶(南寧·馬山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