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在我國大概是除了長江、黃河以及自己家鄉的河流之外,最早被人們所知道的一條河了。即便不知道這條河有多長多寬、位於哪個省,但是這個名字卻很早就被大家所熟知,其原因就是小學課本《西門豹》裡記述西門豹治鄴時,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事,其中把巫婆當作給“河神”的貢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扔進漳河裡,成為閱讀課文時頗感痛快的一件事,也因此把“漳河”這個名字牢牢記住。
今天的漳河是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水系的支流。其在上游有清漳、濁漳二源,在河北省邯鄲市涉縣合漳村匯流後稱漳河,隨後大致沿河北、河南兩省邊界,經過涉縣、磁縣、臨漳、魏縣、大名,在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村和衛河匯合成為河北、山東兩省的界河“衛運河”。
今天的漳河,由於上游基本沒有來水,常年裸露著乾涸的河床,就像大地的一條“傷疤”,顯得是那麼的蒼涼、無助以及弱小。
但是在歷史上,漳河由於幹流上游大部分流經深山峽谷,坡陡流急,此外濁漳河還流經黃土丘陵,含沙量大,導致漳河在流出山谷進入平原之後,由於坡降驟減、河身寬淺、泥沙沉降淤積,形成堆積性河道,使河道沙灘密佈,主槽擺動不定,決口改道時有發生,故有“小黃河”之稱,在漳河有記載以來決口改道不下50餘次。
正是漳河有著和黃河一樣的善淤、善決、善徙的特性,在《水經》被稱為衡河。衡者,橫也。意思是指古代漳河的遷徙無常,有散漫而不制約的特性。本文就來梳理一下漳河是如何由西向東慢慢與衛河“相會”在一起的。
漳河最早向北流
漳河出山區之後最初的流向不可考,它最早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是在《尚書·禹貢》中對大禹治水時黃河流經路線的記載,當時漳河稱降水,“北過降水,至於大陸,”降水即指今漳河。大禹自宿胥口(淇門)鑿通高地,引黃水北流,黃河經臨漳至肥鄉時,漳河匯入,最終在今天天津一帶注入渤海。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有確切歷史記載的第一次改道,洪水從宿胥口奪河而走,改為東行漯,經今天河南滑縣東北,在今天河北滄州一帶入海。黃河東徙以後,之前的黃河故道就成為了漳河專流河道,於今天天津獨流入海,流路暢通,直至隋朝也沒發生大的問題。
東漢末的曹操和北魏的阿難分別開鑿利漕渠、阿難渠,使館陶縣與漳河水系第一次發生了聯絡
古時館陶縣西部,有條南北流向的、在某個未知時期的黃河故道,黃河東遷之後,成為發源於今天安陽、鶴壁一帶淇水、洹水、蕩水等河流入海的通道,被稱為白溝。但是最初白溝流量小,不能滿足通航的需要,東漢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為了統一北方,從河南向袁紹的重要根據地鄴城(今臨漳)進軍,先後組織修建了白溝運渠工程,豐富了白溝的水量,提高了通航能力,保證了軍運,為曹操打敗袁紹奠定了基礎。
曹操攻佔鄴城、統一了北方後,開始大力經營鄴城,使其成為北方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但是白溝離鄴城有較遠的距離,曹操又於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開鑿了從館陶至曲周,連線漳水與白溝的“利漕渠”。它南起館陶(今館陶縣西南),西北至斥漳(今曲周東南)以南,這樣就可以實現從洛陽經黃河到白溝,再透過白溝到利漕渠,從利漕渠進入漳水直抵鄴城,實現了把洛陽和鄴城緊密相連,使曹操在鄴城就可以操控中央,實現“挾天子以令諸侯”。
時間到了我國曆史上最為動盪、混亂的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北魏(公元386—534年)時,我國北方暫時進入了統一安定期,魏將阿難自曲周縣西三十里處,引漳水經曲周、館陶境通白溝開挖成阿難渠(亦稱阿難河,又稱利衡瀆),它在曹操開鑿利漕渠的基礎上,既發展了灌溉,又調濟了漳河與白溝的水量,更加有利於漕運。
利漕渠、阿難渠,這兩項水利工程是館陶縣有記載以來最早的人工開挖的水利工程,也是第一次由人工把漳水順著渠系引進了館陶縣境。
隋朝漳河徙移無常,形成了三條流道
到了隋朝時,漳河因流經黃河宿胥故道多年,由於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淤積嚴重,造成河槽擺動不定,徙移無常。這時候的漳河河道因時間不同、流經地點和流入地點也相同,變遷不定、錯綜複雜,如果按其排洩地點來說,漳河流道大致可分為三支,亦稱三道。一支入滏陽河,稱北道;一支入運河(永濟渠),稱中道;一支入衛河,稱南道。
北流的漳河入滏陽河,因此不過館陶;中道在隋、唐、宋曾過館陶。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漳河自肥鄉分出一支向東進入館陶,在東光入運河。
也正是在隋朝時候開始,漳河初次成為永濟渠的支流,再經歷了從那之後的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它和永濟渠之後的衛河分分合合很多次,最終匯於一道,完成了它的歷史宿命。
隋朝到元初,漳河時而從館陶經過,時而離開
隋朝之後到宋徽宗二年(公元1100年)前,漳水過館陶,流線大致沿老沙河、蔡口渠、衛西幹下端宋爾莊一帶進入臨西縣,在不同地點入運河,並在衡水匯入黃河“北流”。
自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流經磁縣,在雞澤入滏陽河,這時的漳河不過館陶。
漳河在館陶入衛河的三個時期、三個地點
1、元明清時,在孫莊漳河南支流入衛(公元1300年—1697年)
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為解決自金代黃河奪淮以後,衛河水量不足的問題,從臨漳境內分引漳河一支,經成安、廣平至館陶縣孫莊南入衛河,此流道流經120多年後淤塞,後又疏浚。
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1521年)漳河支流決徙魏縣閻家渡入衛河。以後又分別在不同時期內在魏縣的雙井渡、回龍鎮,安陽的呂村,內黃的石村入衛河;漳河支流在肥鄉入淦陽河;在廣宗入滹沱;在青縣入運河。直到清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初九日(1697年7月26日),漳水又在館陶孫莊入衛。
在此期間幾經淤塞、疏浚、決徙改道,使漳河水在孫莊入衛時流時斷,斷斷續續流經了400多年,此期間有100多年沒有流經館陶。
孫莊入衛河屬上述漳河的三支分流中的南支(亦稱南道)入衛河範疇。
2、在南館陶全漳入衛河(公元1708—1942年)
清朝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漳河全部由臨漳經魏縣過元城(今大名縣北部),由南館陶入衛。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漳河在安陽漫水下流,經大名、元城、過紅花堤(在今館陶縣劉齊固村)再次在南館陶入衛。到1942年改為徐萬倉入衛為止,歷經234年,在此期間,不同時期曾分別在安陽北豆公;魏縣張二莊;大名岔河嘴;南樂邵莊(二次入衛)等地入衛,直至1942年在徐萬倉入衛,斷斷續續有時全漳,有時分支在南館陶入衛流經了200多年。
3、民國期間在徐萬倉全漳入衛(公元1942年至今)
1942年漳河自魏縣南尚村改道後全漳在館陶縣徐萬倉入衛,形成了今與衛河合流匯入衛運河的形勢。
其實從漳河入衛的過程來看,元朝之前是由於自然災害引起的河道遷徙,而元朝之後,特別是明清時,因為衛河水少,為了保證河南漕糧運輸的需要,則更多的是人工干預、人工引流漳河之水。光緒版《館陶縣誌》裡就記載戶部尚書蔣廷錫向皇帝的上書,懇求要借鑑元、明時的經驗引漳水從館陶入衛河,可見這樣做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人民政府重視了河道的治理,在漳河上游修水庫,大搞水土保持,在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堤防、修建險工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漳河的防洪能力。1956年和1963年罕見的洪水,大堤漫溢決口,均被人們所戰勝,口門很快被堵復,使難以馴服的漳河自此再沒有改道遷移。
今天,漳河、衛河在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村交匯之處因為是衛運河的起點,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標誌點,並且還成為邯鄲市大運河國家公園建設中的重要一環。
您瞭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