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突發令全球緊張的重大危機,而當時的中國空軍焦灼地發現,即使已經批次引進俄羅斯蘇-27SK戰鬥機,但整支空軍在危機中的表現依然乏善可陳。除了蘇-27SK的引進數量不多之外,中國空軍當時缺乏先進的空地打擊力量也是重要原因。因此,在危機告一段落之後,中國空軍馬上對暴露出的問題進行總結,促成了國內從俄羅斯引進100架蘇-30MKK戰鬥機,並最終提出“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轉型思路,而殲-16本質是就是這種戰略轉型的結晶。
在1996年末,剛剛經歷危機的中國空軍,就與俄羅斯在航空領域進行了兩項重要合作。第一項,1996年12月,時任俄羅斯副總理的波雷納科夫訪問中國,與中國正式簽訂轉讓蘇-27生產線的協議,計劃在接下來的15年裡,由俄羅斯提供零部件,支援中國組裝生產200架蘇-27戰鬥機,也就是後來的國產殲-11戰鬥機。第二項,由中國向俄羅斯提供研發資金,在蘇-30原型機的基礎上,發展一款強化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的多用途戰鬥機,這就是著名的蘇-30MKK戰鬥機。當時,蘇霍伊設計局就對外表示,正在進行一種新型雙座戰鬥機的研發,還特意強調與當時為印度研製的蘇-30MKI 完全不同。這條訊息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而這其實是蘇-30MKK第一次對外界表明自己的存在。
到了1999年3月,第一架蘇-30MKK原型機成功首飛,同年8月15日,時任俄羅斯空軍司令阿納託利·科爾魯科夫上將對外界表示,中國已經向俄羅斯購買了成“打”的蘇-30MKK,這是外界第一次瞭解到蘇-30MKK的真實資訊。由於當時中國對蘇-30MKK的需求異常旺盛,貨款支付得非常痛快,因此,俄羅斯在2000年12月就交付了第一批10架蘇-30MKK,中國空軍分兩次訂購的76架蘇-30MKK在2002年底就全部交付完畢。隨後,對蘇-30MKK效能非常眼饞的中國海軍航空兵也在2003年1月訂購了24架,這批經過改進加強對海攻擊能力的新型號被稱為蘇-30MK2,並全部在2005年之前交付完畢,這100架具備優秀多用途能力的蘇-30MKK,給中國空軍帶來了深遠影響,甚至可以說徹底改變了中國空軍的發展道路。
在整個蘇-30MKK專案中,100架戰鬥機共耗資約35億美元,單價約3500萬美元,這個價格在當時的國際戰鬥機市場上是比較便宜的。但隨後俄羅斯繼續發展的蘇-30MK3,卻在僅僅加強對空作戰能力的情況下,單價暴漲到5000萬美元。根本原因在於,俄羅斯航空工業在經過10多年的努力之後,已經基本擺脫了蘇聯剛剛解體時的困境,不願意再平價出售戰鬥機。而對於當時的中國空軍而言,5000萬美元的單價是難以承受的,最終在2007年放棄了繼續引進蘇-30MKK的計劃。而俄羅斯這種坐地起價的做法,也使得空軍深刻認識到從國外引進先進戰鬥機的弊端,從而堅定了自力更生的想法。而為了降低自主研發中存在的巨大技術風險,國內先選擇了一個平臺進行簡單改進以驗證思路,這個平臺就是殲轟-7。
在設計之初,殲轟-7原本是想同時滿足海軍和空軍的對海、對地攻擊需求,但由於當時國內的導航及雷達裝置效能較差,不能滿足空軍的需求,實際上早期只有海軍訂購,畢竟海軍對於雷達效能的要求比空軍要弱不少。但當中國空軍準備驗證新思路時,國內並沒有其他平臺可以選擇,因此,在看到海軍殲轟-7取得成功後,空軍最終對殲轟-7進行了一系列改進,改進後的殲轟-7A於2008年開始批次進入中國空軍服役。殲轟-7A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大規模使用各型精確制導武器,在機體設計改動不大的情況下,透過升級航電裝置和機載武器,其作戰效能比殲轟-7提升了近五倍。最重要的是,殲轟-7A是完全國產的機型,可以幾乎不受限制地進行生產和改進,其生產成本也遠低於外購的蘇-30MKK,嚐到了甜頭的空軍,迅速將目光盯上了更加優秀的平臺——殲-11。
準確地說,進入空軍視野的是殲-11B的雙座教練型殲-11BS。雖然現代戰鬥機的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對飛行員的操縱壓力有所降低,但在進行復雜的對地攻擊時,雙座戰鬥機的優勢依然非常明顯。實際上,蘇-30MKK也是俄羅斯在蘇-27的雙座教練型基礎上發展而來,而國內最終在殲-11BS的基礎上,衍生出了殲-16。2011年,網路媒體開始出現1601號原型機首飛的傳聞。2016年,國內媒體披露了帶有0207編號的新型雙座戰鬥機照片,表明殲-16已經進入空軍服役。但直到2017年7月30日的朱日和大閱兵,五架殲-16首次公開亮相,才真正確定殲-16的身份,並迅速引爆了輿論。
就在當時,歷經多次改進的殲轟-7A已基本滿足對地、對海攻擊需求,倘若中國空軍仍然是一支醉心防守的空軍,那麼後續出現的應該是從殲-11B衍生出的殲-11D制空戰鬥機。畢竟殲-16再號稱“空地兩全”,能同時進行對空和對海、對地作戰,其雙座設計也依然是更傾向於對海、對地攻擊。因此,殲-16的成規模出現,在當時至少意味兩個問題得到了解決。
第一,在當時肯定已經有比殲-11D更加先進的對空戰鬥機。也就是說,殲-20的發展應該非常順利,否則空軍至少會留下殲-11D作為備份,這對於在當時仍然看不清殲-20動向的國人來說,無異是一劑強心針。第二,殲-11D也好,殲-20也罷,制空戰鬥機的本質是進可攻、退可守。只有殲-16這種專注對海、對地的多用途戰鬥機大規模服役,才能確定中國空軍向進攻型空軍轉型,意味著中國空軍真正具備了向外進攻的物質基礎,這是中國空軍甚至是中國數十年來夢寐以求的改變。
在大國空戰中,防守往往是比較簡單的,但90年代以及21世紀初發生的多起戰事都證明,單純防守必然無法滿足大國需求。只有具備保持進攻態勢的能力,才是中國空軍真正能夠保障國家安全的有效戰略。然而,真正的攻勢戰略又談何容易。要知道,力量傳遞永遠隨著距離延伸而衰減,對1000千米外的目標和500千米外的目標進行打擊,難度呈指數上升。達到一定規模的大航程、大載彈量重型戰鬥機,是一支進攻型空軍必備的基礎,曾經對海灣戰爭中美國空軍強大打擊能力流口水的中國空軍,終於在殲-16身上得到了滿足。而殲-16唯一被詬病的問題,大概就是其俄羅斯血統了。
由於自主研發的殲-20隱身戰鬥機獲得巨大成功,使得國內一直對於殲-16這種不是純國產的戰鬥機有些輕微排斥,再加上殲-16設計單位此前在殲-11B專案上的表現並不完美,因此殲-16屢屢被打上仿製戰機的標籤,認為完全是在引進的蘇-30MKK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國內自主發展的餘地不大,沒有多少值得吹噓的特點。客觀地來說,這種觀點只說對了一半。
殲-16的整體設計思想確實是從蘇-30MKK承襲而來,畢竟中國空軍已經長期接受蘇-30MKK的洗禮,但在具體的設計和生產製造過程中,殲-16大量使用了國內自主發展的技術。在垂直尾翼、水平尾翼、機翼、進氣道內壁等部位大量使用複合材料,使得殲-16的空重成功控制在16.5噸左右,相比之下,蘇-30MKK的空重為17.7噸,節省出來的重量明顯提升了殲-16的載彈量和空戰效能。此外,殲16取消了蘇-30MKK的空速管,換裝了國產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機翼下的外掛點從蘇-30MKK的3個增加到4個,垂直尾翼的翼尖也從平直梯形改為斜切式。除了氣動佈局相似之外,整個機身80%的結構都進行了改進,超過90%的子系統進行了更新,兩者已經完全是不同的型號。
甚至在國內向來表現不佳的航空發動機領域,殲-16使用的渦扇-10也有相當不錯的成績。據國內官方報道稱,渦扇-10A在2012年前後開始批次生產,目前裝備數量已經超過400臺,是殲-11B、殲-11BS、殲-16的主力發動機。在8年多來、數萬小時的實際使用過程中,渦扇-10A從未因自身設計和效能原因而發生安全事故,整體技術性能已經完全穩定,可以充分發揮殲-16的優秀設計潛力。而在2016年初,官方媒體曾報道稱,採用全許可權數字控制系統的增推型渦扇-10B已經完成研製,預計會應用在殲-16的後期生產之中,必將使殲-16如虎添翼。
最重要的是,國內此前已經在殲-11專案上投入了海量資源,生產線和後勤保障設施也已完備,大規模生產殲-16的製造和使用成本都會相對降低,較之是否完全自主設計、製造的虛名,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才是促使中國空軍大規模裝備殲-16的根本原因。事實上,在短短几年內,殲-16就迅速在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中大規模服役,目前的生產數量已經超過200架,並且仍然處於高速生產之中,從側面證實了海空軍對於殲-16效能頗為肯定。
無論是國內此前提出的“空天一體,攻防兼備”長期戰略,還是官方對於中國空軍已跨入戰略空軍門檻的定義,殲-16作為目前國內最強大的對海、對地打擊力量,始終都是中國空軍對外進攻的重要基石。與殲-10C旗鼓相當的規模,更大的航程,更強的對地打擊能力,更大的載彈量以及相似的對空作戰能力,使得殲-16在中國空軍中的地位,確實要比殲-10C略高一籌的,將其排在中國空軍三巨頭中的第二位,自然順理成章。
時光荏苒,轉眼間蘇-30MKK已進入中國空軍已超20年,在那段時間艱難挑起大梁的蘇-30MKK,如今也垂然老矣。而國內在這段時間中,也僅僅對蘇-30MKK進行有限的技術升級,畢竟這款大量使用俄羅斯裝置的戰鬥機,如今已不太能適應中國空軍的作戰體系。而最終繼承蘇-30MKK作戰思路,且效能更加強大的殲-16,終將會接過蘇-30MKK的接力棒,在中國空軍的各項軍事部署中展露自己的鋒芒。殲-11這款對中國空軍造成巨大影響的機型,也為自己並不完美的一生,迎來一個相當不錯的結局。畢竟戰鬥中的對手可不會探出頭來問一句:殲-16,你別忘了自己還有俄羅斯血統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