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時光悄然而逝,又是一年退伍季。戰士們在軍營裡走過了屬於他們自己的2年、5年、8年……而今他們即將脫下軍裝告別心愛的軍營,在另一個“戰場”上追逐著夢想。
戰鬥,是軍人最大的褒獎;勇敢,是軍人最耀眼的勳章。
回顧軍營生涯,他們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回憶,這裡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他們揮灑汗水的身影,而身上留下的疤痕也成為他們軍旅中別樣的印記。
今天,多彩貴州網推出一組稿件,聚焦退伍老兵在部隊的最後一刻,聚焦他們用別樣的方式說再見!
本網記者 楊婧
“作為一名部隊駕駛員,我們的職責就是要握緊方向盤,要像螺絲釘一樣緊緊地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能有絲毫鬆懈……”走進武警貴州總隊機動支隊,即將退伍的駕駛員甯瀟正在為大家講解車輛行駛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2013年9月,身穿新兵作訓服的甯瀟告別了父母,踏上南下的列車,開啟了軍旅人生的新篇章。
新兵連的訓練生活眾所周知,壓得很多新兵喘不過氣來。但是,甯瀟咬牙堅持、刻苦訓練,各方面成績都很優異,多次受到班排和中隊幹部表揚稱讚,憑著堅韌的毅力和優異的表現,下連後他被評為優秀士兵並被推薦學習汽車駕駛技術。
不過,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部隊駕駛員,可沒那麼簡單。
講起初學駕駛的經歷,甯瀟侃侃而談。
當時發動機一響,他就感覺整個身體都僵硬了,雙手也直冒汗,訓練中,不是打方向盤不及時、就是忘記看倒車鏡,原本一個直線倒車,愣是被自己“畫”出一個“S”形出來。
雖然剛開始學駕駛時,每一個課目總是比別人慢半拍,可是甯瀟不服輸,為了能夠掌握駕駛技巧,經常給自己“加餐”訓練,一遍不行練百遍、百遍不行練千遍,甚至拿個臉盆當方向盤,木棍當掛檔杆來模擬練車。
靠著這股韌勁,從安全法規、勤務常識到軍車構造,從按鍵操作、車輛保養到故障排除,從起步、倒車到彎道訓練,從場地、簡易路訓練到高速路訓練……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努力,他不僅對各種儀表、操縱機構功能爛熟於心,理論功底越來越紮實,駕駛技術也更加過硬,在技能考核中脫穎而出。
從一開始摸到方向盤就打怵,到現在一握方向盤全身就“打雞血”。如今,倒車移位、山地道路駕駛、快速透過高架橋、蛇形穿杆、原地更換輪胎,一項項聽起來很“唬人”的課目,在他的眼裡都不是事兒。
駕駛員中流傳著一句話——“上車能駕駛,下車能戰鬥”,這是汽車兵的最低標準,也是基本要求。
戰車轟鳴、煙塵滾滾是訓練時的常態,而操縱著長達十幾米、重達幾十噸的裝備車輛,穿梭於林地、山路、陡坡、淺灘,適應各種複雜環境和路況也是常態。
甯瀟卻很淡定:“平時訓練實戰化,上了戰場才不會‘掉鏈子’嘛!”他笑著說。
除了擅長駕駛各種特種汽車外,戰友們喜歡用“惜車如眼、愛車如命”來形容他。
甯瀟堅持每日車輛“三檢”,查車況、排隱患,確保每日行車安全。每次用車回來,他都要對車進行及時的維護和保養,哪怕一點點小毛病,他都擱在心上,非得修好才踏實。
“安全不容忽視,車輛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甯瀟一貫嚴格要求自己,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在行車中,他儘量保持平和的心態,從容處置意想不到的突發情況。沒有執行任務時,他是不熬夜的,因為必須以良好的狀態迎接第二天的工作。
2920個日日夜夜、70080個小時,8年的青春在部隊裡度過,甯瀟始終紮根在駕駛崗位,先後完成搶險救援、“魔鬼周”極限訓練等多項重大車輛保障任務,安全行車近百餘萬公里,無一例安全事故發生,成為支隊駕駛員隊伍中的骨幹力量。
一朝從戎,一生銘記。夜深人靜時,甯瀟輾轉反側,還有10多個小時就要告別部隊的營院和伴隨他多年的“老夥計”了,他對自己說:“當兵真好,可我也真的要離開部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