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成為戰略空軍以來的首屆珠海航展,本屆航展中各種科幻裝備接連亮相,諸多裝備系首次展出,J-20又有新變化,J-16D震撼亮相,無偵7/8驚豔無比,但是在諸多展品中,最為科幻的戰鬥機是位於中航工業展臺邊緣的前掠翼空天戰鬥機。
第七代X形前掠翼空天戰機,最大飛行速度第二宇宙速度
關於中航工業展位一角的前掠翼戰鬥機討論眾多,很多作者看著神秘戰鬥機激動不已,三翼面、前掠翼、矩形向量發動機妥妥的未來戰機,認為該機是第六代甚至第七代隱身戰鬥機,認為該機更有可能是中航工業對第七代戰鬥機的一種前瞻構想,但是盤子在進行了相關的資料收集之後,發現該戰鬥機是星際戰鬥機,預設使用戰場不僅僅是大氣層內,而是能夠脫離地月系的空天戰鬥機。根據航空工業的宣傳短片,一幀一幀地看過去之後,盤子整理了KALAVINKA戰鬥機的基本資料:
機長:24.7米;翼展:14.7米;機高:5.72米;空重:27.9噸;標準任務重量:47.2噸;最大起飛重量:51.9噸。
動力系統:SRR9高密度能量核心;兩臺VNV感應式力場驅動裝置、兩臺KD-46BV雙迴圈發動機;
巡航速度(大氣層內):2.24馬赫;最大速度(大氣層內):4.8馬赫;最大飛行速度(大氣層外):第二宇宙速度;自持力:11天;
由於影片清晰度問題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是整體資料是正確的,整理完資料之後,盤子情不自禁地講了一句不當講的話。
尚能理解的變前掠翼設計與高空高速高機動強隱身設計
KALAVINKA戰鬥機採用的諸多設計中,有一些設計尚屬人類能夠理解的範疇,例如KALAVINKA戰鬥機採用了鴨翼、類似於金雕的前掠翼主翼、以及不知道究竟怎麼歸類的尾翼的三翼面佈局,戰鬥機的機頭與機鼻呈現出明顯的V字形,機體接縫採用了鋸齒狀設計等展示出該機是一款隱身戰鬥機。
前掠翼設計是一種優點與缺點都非常明顯的機翼設計,避免了後掠翼設計機翼表面氣流會向翼尖流動,所導致的翼尖區域性失速或損失升力、整體升阻比低的缺點,具備整體升力效率高,配平能力強,機動性好的優點。因此美俄均進行過前掠翼戰鬥機的研發,S-47與X-29A都是前掠翼設計的一種探索,但是前掠翼設計存在明顯的氣動發散問題,翼尖在飛行時的震顫會非常嚴重,對機翼的結構強度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前掠翼戰鬥機很難超音速,但是前掠翼很難超音速不代表不能超音速,考慮到KALAVINKA戰鬥機的前掠翼超出鴨翼的長度很短,因此在結構強度足夠天頂星的狀態下,4.8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勉強還能理解。
隱身設計在這個不隱身不好意思出門的時代也能理解。KALAVINKA戰鬥機採用了兩臺KD-46BV雙迴圈發動機,雙迴圈發動機在戰鬥機速度區間越發多樣化的時代,是發展的主流,美國的雙迴圈發動機已在試驗當中,因此作為科幻戰機,KALAVINKA戰鬥機採用了能夠兼顧低速與高超音速的雙迴圈發動機屬於情理之中,二元向量矩形噴口發動機能夠最大限度的與機身線形相融合,因此KALAVINKA戰鬥機採用矩形噴口發動機也能理解;能理解的就這麼多,該開始說不能理解的了。
難以理解的X翼設計,超乎想象的高密度能量核心與感應式力場,堪稱嚇人的空天作戰能力
噴氣式時代,正常的飛機只有一對機翼,但是KALAVINKA戰鬥機主翼的上方還有一對摺疊後的看起來像平直略帶前掠的機翼,也就意味著KALAVINKA戰鬥機採用了X翼設計,先不說飛控編寫程式設計師有多頭禿的問題了,雙機翼真的沒問題麼?以及上層機翼真的是常規部署麼,考慮到KALAVINKA戰鬥機為星際戰鬥機,盤子推測,如果真的有這麼一款飛機,通常狀態下上層應當是一對V形尾翼,執行太空作戰任務之時,取消V形尾翼,取而代之的是一對大翼展的主翼,從而掛載火箭助推裝置或者太空彈藥,以增長戰鬥機的續航與持續作戰能力。
KALAVINKA戰鬥機的動力系統為SRR9高密度能量核心;兩臺VNV感應式力場驅動裝置。看到上述設計之後,盤子略一沉思,覺得這個可能是刨了外星人的墳之後獲得的技術裝置,否則的話,一款能夠裝在戰鬥機身上的能夠讓戰鬥機擁有第二宇宙速度的發動機明顯不是地球科技。
力場驅動裝置可以解釋為什麼KALAVINKA戰鬥機在外形非常的不太空梭的情況下能夠穿透大氣層的原因(穿透大氣層過程中,因為劇烈的摩擦會產生極高的問題,為此太空梭的機腹都會採用較為平直的設計以鋪設隔熱瓦)。
言歸正傳,透過氣動外形判斷,KALAVINKA戰鬥機雖然不至於飛不起來,機動性沒準還不錯,但是KALAVINKA戰鬥機就像眾多各種小說或者動漫裡的設定一樣,就是奔著帥氣去的,與諸多展望未來的設計存在著本質的區別,看個熱鬧就行了別當真。畢竟空天戰鬥機在二十年之內還是X-37B那幅模樣,只有足夠圓潤才能避免被突入大氣層之時的高溫燒燬,五十年之內空天戰機不可能兼顧大氣層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