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快速轉換,陣地反覆易手。仲夏,陸軍某旅一場實戰化演練進入白熱化,“敵”我雙方圍繞一處關鍵陣地,展開拉鋸爭奪。
“‘敵’正在集結兵力,準備發起新一輪攻擊!”接到前方偵察分隊傳回的情報後,考慮到“敵”集結地域超出現有炮陣地射程,該旅炮兵營營長王應槐果斷組織火力預備隊前出,計劃趁“敵”立足未穩之際,對其實施打擊。
隱蔽機動、展開連測、解算諸元……抵達新陣地後,火力預備隊迅速完成戰鬥準備。然而,負責末端導調的一名導調員突然給出裁定:“由於未構設偽裝,陣地暴露並遭‘敵’機轟炸。”
“我們的確未構設偽裝,可即便‘敵人’第一時間偵察到我們的新陣地,也來不及派出戰機。”面對導調員給出的裁定,王應槐拿出一份地圖據理力爭:“難不成‘敵’機可以未卜先知,提前飛抵新陣地上空?”
原來,根據演練給出的想定,“敵”機場距作戰地域數百公里,“敵”機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加入戰鬥。正因為如此,王應槐才決定採取“快打快撤”的戰法,省去構設偽裝等環節,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全力完成對“敵”打擊。
“即便‘敵’機提前起飛,那它又是怎麼悄無聲息地突破層層防空火力,出現在炮陣地上空的呢?”王應槐的追問,讓這名導調員頓時語塞。經過申訴,上級導調組撤銷了該導調員給出的不合理裁定。
本不該出現的“敵”機被判“出局”。此事引發的思考卻在繼續。演練結束後覆盤,盲目拔高預設情況、設定不合理“敵”情等脫離戰場實際的一系列導調現象,被官兵逐一擺上桌面。
“說到底,還是少數官兵實戰觀念不強的緣故。”經過反思剖析,官兵對不合理導調現象的成因進行總結:少數末端導調員對從難從嚴錘鍊部隊的理解存在偏差,錯把“刁難”當“從難”,為證明“導調有力”而任性為之,導致演練過程違背實際、戰鬥想定脫離實戰。
“不切實際的‘難’和‘嚴’,無異於隱形變異的‘假’與‘空’,對提升部隊戰鬥力有害無益。”為徹底糾治不合理導調現象、提升演練導調質量,該旅一方面嚴把入口關,設定戰術素養、武器裝備知識等10類23項硬性標準,規定官兵必須透過導調員資質考核,方可“持證”上崗;另一方面,他們加大培訓力度,常態化組織導調員進行集中學習、開展模擬研練,提升導調員隊伍能力素質。
短 評
演訓導調切莫脫離實際
■白紅旺
一架本不可能出現的“敵”機,卻在導調人員的“指揮”下出現在演訓場上,這樣的場景不禁讓人想起“關公戰秦瓊”的相聲——兩個生活在不同時空的英雄,因無知者天馬行空的想象,竟“穿越”般對陣廝殺。
練為戰,不為看。演訓是未來戰爭的模擬,無論是想定構設還是情況設定,都應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提升部隊戰鬥力為出發點,不能為求“精彩”而隨意為之。
作為演訓活動的“控制器”和“催化劑”,導調人員必須摒棄“為導調而導調”思維,立起真實、真嚴、真難的鮮明導向,確保一舉一動都緊盯實戰需要,一招一式都緊貼戰場實際。惟有如此,透過演練,部隊才能真正做到打一仗有一仗的收穫、打一仗有一仗的進步。
作者:皇甫秉博 王 程 文嘉琪
來源: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