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期間,德國飛行員漢斯駕駛飛機執行偵察任務,迎面碰上一架法國飛機,漢斯揮手致意,對方卻嘲諷地向他伸出小指頭。漢斯憤怒地調轉機頭拔出手槍射擊,對方立刻舉槍還擊。然而,兩人都未射中對方。
人類歷史上第一場空戰就這樣草草收場。
早期,軍用飛機多用於偵察,沒有安裝空中格鬥武器,飛行員常攜帶一把手槍自衛。但手槍射程短、精度低,難以起到有效殺傷效果。這一情況直到劉易斯機槍問世後才發生改變。
1911年,大西洋彼岸的歐洲軍火工業蒸蒸日上。美國莫恩拉要塞炮兵學校校長艾薩克·牛頓·劉易斯,是機械和電路技術領域專家。應布法羅自動武器公司之邀,劉易斯決定研製一款能在飛機上使用的機槍。
當時,大多數機槍普遍笨重,需要至少3名士兵協力操控。劉易斯設計出中心固定式機槍彈鼓,這種彈鼓位於機槍上方,既方便補充彈藥,又能減少所佔空間。
同時,劉易斯嘗試使用輕質材料給機槍“瘦身”,但這樣一來機槍散熱效果變差。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次射擊比賽,劉易斯無意發現機槍槍口噴出的高速氣流會形成低壓區。於是,他大膽創新,採用獨特的圓柱形粗大套管,管內裝有鋁製的縱向散熱薄片,能夠形成低壓區抽吸槍管後方的冷空氣流動,從而加速槍管冷卻。改進後的劉易斯機槍射擊精度高,且輕便實用,單兵就可以獨立操縱。
1912年夏日的清晨,馬里蘭州科勒吉帕克市上空風和日暄,在上尉錢德勒的幫助下,劉易斯將新型機槍搬上一架萊特B型雙翼飛機,在空中對地面目標實施連發射擊。射擊過程中,有近一半子彈命中目標。
新機槍效能良好,興奮的劉易斯立即向美國陸軍軍械部門彙報成果。但美國軍方認為飛機只適合偵察、不宜空戰,視新槍如敝屣。心灰意冷的劉易斯決定轉赴歐洲另謀出路。
在比利時的一家小酒館,已經退役的劉易斯遇見了他的知音。一位比利時商人與劉易斯相談甚歡,在受邀參觀劉易斯機槍後,這位商人決定投資建立“劉易斯自動武器公司”。建廠期間,劉易斯對機槍進行換代升級,將槍托設計成鏟柄狀,便於空中射擊時持槍更穩固。
不久後,安裝上新型劉易斯機槍的戰鬥機一飛沖天。在靶場上空120米處,一名比利時軍人使用劉易斯機槍對地面7.5平方米的木質靶標進行射擊,打出47發子彈,結果28發命中目標。
這一結果讓劉易斯機槍聲名大噪,很快劉易斯便從比利時軍方手中拿到第一筆訂單。俄、英、法等國也紛紛建廠生產劉易斯機槍,德國人更是對劉易斯機槍情有獨鍾,稱之為“比利時響尾蛇”。
然而,無論歐洲國家如何青睞,劉易斯機槍依然沒有撬開美國軍貿市場的大門。美國軍方態度強硬,始終漠視劉易斯機槍。
直到1918年,美國軍方才接受了劉易斯機槍——2500挺劉易斯機槍離開生產線,被安裝在美軍戰鬥機上。
此後,劉易斯機槍風靡世界,劉易斯本人被譽為“航空機槍之父”。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