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釣灘、夏釣深、秋釣邊、冬釣陽,關於四季選擇釣位,其實有不同的說法,但是這幾句應該說是四季選擇釣位時,每個季節的最大特點。一個季節中,氣溫變化不小,如果完全按照這個來肯定也不對。比如春釣灘,至少春分之後才比較合適。夏季釣深比較常態,但是颳風下雨或者夜釣,也有釣淺的時候。冬季釣向陽,整個冬季都是這個說法。秋季,有釣陰、釣淵、釣邊的說法,其實是秋季的不同階段。
秋分是秋季氣候變化的分割線,秋分之前,太陽直射北半球,秋分之後太陽直射南半球,以秋分為分割線,北半球開始變冷,南半球開始變熱。所以說秋分之後,才是到了秋高氣爽的階段。經驗告訴我們,魚是在深水還是在淺水,跟水溫的高低有莫大關係。當淺水不在高溫時,或者當淺水比深水升溫更快時,魚在淺水的時間自然會變長。比較湊巧的地方還在於,當淺水優於深水時,一定是魚類進食量大增的階段,所以此時釣邊自然不會比釣深差。
釣邊其實比釣深難度更大,這也是不少釣友認為釣邊不如釣深的原因。因為更注重天氣、釣位的選擇。什麼天氣魚會靠邊,民間有說法,雨天魚靠邊。那為何雨天魚會靠邊呢?原因主要有3點,第一是下雨時水溫涼爽,而且溶氧豐富,魚的活性比較足,就算是高溫的夏季也會促進魚類進食。第二是光線問題,光線不強,魚膽子會變大。第三是安靜因素,下雨時的降雨聲音,會掩蓋岸邊的響動。綜上三點,雨天自然可以釣邊邊。所以從天氣的角度來看,魚感覺淺水安全的天氣才更適合釣邊,除了雨天,還有陰天和霧天。
其次就是關於釣位的選擇思路,同樣也是選擇魚感覺安全的淺水區域。淺水有食物,但是不安全,因為地形的緣故,讓魚類感覺安全,自然會長時間在這裡尋找食物。首先第一種釣位,就是各種交界處。比如明水和渾水的交界處,釣渾水的這邊,這種釣位主要出現在多股河道的水域中。還有靜水和活水的交界處,比如大小水面相連的地方等等。還有明水和漂浮物交界的地方,釣明水的這一邊。這幾種交界處,都是魚大魚感覺安全的淺水位置。
還有傳說中的三口,也就是出水口、入水口、下風口,這些位置溶氧豐富而且食物充足,關鍵都是渾水區域,所以不需要釣深,釣邊就可以。還有水底不平的位置,比如坡,坡上淺水坡下深水,這是大魚最喜歡的地形。比如水下有臺階,這種深水中有淺水的地方,再比如水下有溝,這種淺水中有深水的地方。凡是水底有較大的落差的地方,就算比較淺也容易釣到大魚。還有水流改變流速或者方向的地方,比如洄水灣、灣子、拐彎處,這些地方食物豐富而且水淺,水質渾濁多水草,自然也比較容易有魚。
選擇釣深,永遠都比釣淺容易一些,天氣、遠近的選擇更容易,也因為釣深水的緣故,不容易對窩點造成影響。釣淺水,難度大,但是比釣深水會更有意思,前提是要懂得其中的路數,因為這個階段時,魚全天在淺水的時間比深水長。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