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不是其他動物,而偏偏是鴿子成為了和平的象徵?這都要歸功於藝術家畢加索——畢加索自小就喜愛鴿子,從剛開始學畫畫時,鴿子就總是他的“模特”。而二戰的爆發,則為畢加索的鴿子賦予了更特殊的含義。當時畢加索的小鄰居留辛和他養的那群鴿子不幸成為法西斯的刀下亡靈,畢加索知道後憤然畫下一隻展翅的鴿子,這也是日後“和平鴿”的雛形。
和平鴿不僅僅停留在畫紙上,更展翅於天空之上。飽受戰爭折磨的阿富汗用放飛和平鴿來紀念來之不易的國際和平日;因原子彈爆炸造成十幾萬居民死亡的日本廣島也在每年8月的紀念儀式上放飛白鴿來悼念亡靈;在法國的國慶日上,和平鴿是法國人民追尋自由的象徵;而在這特殊的疫情期間,英國利物浦大教堂推出的巨型和平鴿裝置藝術作品則寄託著人們對健康平安的祈願。
畢加索的“和平鴿”展開翅膀,翱翔於世界每一個角落
白鴿因其靈動的身姿,純白的羽毛,長期以來都被視為和平的象徵。鴿子與橄欖枝的形象也經常出現在大大小小的慶典中,這是源於《聖經》中諾亞方舟的傳說:上帝降洪水於大地,諾亞帶著家人和牲畜鳥類進入方舟躲避,當水勢消退後,諾亞放出的和平鴿也銜著橄欖枝而歸,宣告著新的生機,從此世界萬物得以復生。因此,在西方文化中,人們一直把鴿子口銜橄欖枝視為和平的記號。
但對於自小就喜歡鴿子的畢加索,鴿子可從來都不是溫順的代名詞。畢加索的父親布拉斯不僅是一名美術老師,也是一位鳥類愛好者。他擁有一個鴿舍,專門從事鳥類寫實影象的繪畫。當畢加索會用畫筆時,父親就讓他去畫鴿子的腳。後來,鴿子就成了畢加索畫裡的常駐角色。
在畢加索的畫筆下,鴿子一直是強壯、“殘忍”且反覆無常的。當法國詩人、共產黨員路易斯·阿拉貢想要把鴿子作為和平的象徵來紀念巴黎和會時,畢加索還說道:“可憐的人!他對鴿子一無所知!什麼溫柔的鴿子,簡直一派胡言!你不知道它們有多殘忍。多麼可怕的‘和平象徵’!”
那最後為什麼畢加索會把這“殘忍”的小生物冠名為“和平之鴿”呢?這就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說起了。法國巴黎淪陷後,畢加索當時僑居巴黎,整日聽著炮火聲,心情沉悶。畢加索的鄰居是一對爺孫,二戰一開始,小孫子留辛的父母便趕赴戰場,只留下小留辛和米什爺爺相依為命。留辛養了一群鴿子,他每天把白布綁在竹竿上,在樓上揮舞著引導鴿子離巢、飛翔、歸巢,而當戰爭開始後,小留辛想著白布代表著投降,立刻把白布換成紅布,而這鮮豔的紅布也成了法西斯的眼中釘。那天,留辛照例拿竹竿引導鴿子,被德國士兵發現,他們立刻上樓,把小留辛推下樓,讓他慘死街頭,還把鴿子全部刺死。米什爺爺悲痛萬分,捧起一隻滿身鮮血的鴿子,敲響了畢加索的房門。
“畢加索先生,請求您畫一隻鴿子給我,紀念我那慘遭法西斯殺害的可憐孫子吧。”畢加索立刻拿起畫筆,一隻飛翔的鴿子在他筆下成型,栩栩如生,這隻鴿子也成為日後“和平鴿”的雛形。
早在1937年,畢加索就因為他的名作《格爾尼卡》而成為一名和平的鬥士,反戰的先鋒。1950年,為紀念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他又揮筆畫了一隻飛翔的鴿子。這隻嘴銜橄欖枝的鴿子明顯是重現《聖經》諾亞方舟中的鴿子——洪水退去,樹枝又會發芽;戰爭過去,人間仍有希望。這隻鴿子後來也被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稱為“和平鴿”。
而在世界和平大會前一年,畢加索的妻子弗朗索娃·季洛為他生下一個女兒,也取名“巴洛瑪”,在西班牙語裡就是鴿子的意思。
畢加索先後為世界和平大會畫了三次和平鴿,可能在他眼中,鴿子可以如勇猛的戰士,守衛著來之不易的和平,正如聶魯達的詩中所描述的那樣:“畢加索的和平鴿展開翅膀,翱翔於世界每一個角落,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止它們飛翔。”
在阿富汗繪製和平鴿壁畫,呼籲停火
沒有戰爭蹂躪的阿富汗會是什麼樣子?阿富汗的戰爭已經持續太久了,以至於人們早已忘記和平的阿富汗是多麼美麗。對於阿富汗的人民來說,衝突和戰爭一直是他們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當被問起對未來的希望時,人們總會不約而同地給出一個答案:和平。
在阿富汗馬紮裡沙里夫的藍色清真寺旁,成千上萬只雪白的和平鴿在這裡自由飛翔。自12世紀建寺以來,寺裡的阿訇就開始飼養這些和平鴿了,如今和平鴿已經成了藍色清真寺的一大標誌。據當地人所說,當戰爭爆發時,和平鴿會第一時間離開,只有在戰爭停止後,它們才會最後一個回來。
在很多文化中,白鴿都與和平有著很深切的聯絡,而在阿富汗,這份聯絡更加緊密。在這個不能將和平視為理所當然的地方,和平鴿寄託著阿富汗人民最真摯的願望。2001年,聯合國大會透過決議,將每年的9月21日定為“國際和平日”,呼籲全球所有國家和人民在這一天都停止敵對行動。之後的每一年,阿富汗人民都會用放飛和平鴿、繪製和平鴿壁畫或放和平鴿樣式的風箏這些方式來慶祝這難得和平的一天。
而阿富汗並不是唯一一個在節日放飛和平鴿的國家,在日本廣島和法國巴黎,也時常能發現和平鴿的身影。
廣島勿蹈覆轍,呼喚和平
1945年8月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廣島投下,徹底改變了這座原本美麗安寧的小城,也徹底改變了世界。據估計,廣島35萬人口中約有14萬人在爆炸中喪生,在隨後的數年內,炸彈釋放的核輻射又陸續導致了數千人死於輻射病。
原子彈爆炸後,人們在一片廢墟殘骸之中茫然四顧,以為這輩子可能也不會再看到廣島曾經茂密的草木。而如今的廣島,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整座城市也已恢復了活力。在全球城市實驗室編制的2020年《全球城市500強》報告中,廣島就以1248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居第150位。
但成長不等於忘記,廣島這個城市早已深深烙下和平的印記。每年的8月6日,廣島都會在和平紀念公園舉行紀念儀式,而在儀式中,放飛和平鴿總是重要的一環。2019年8月,有來自約90個國家和地區的共約5萬名觀眾參加了廣島的和平紀念儀式。數百隻鴿子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的廣場上展翅,緩緩飛向那座被原子彈破壞的圓頂建築,而殘骸下則肅立著一口石棺,石棺的正面寫著:“讓所有的靈魂在這裡安息,因為我們不會重蹈覆轍。”
另一個曾遭原子彈襲擊的日本城市長崎,每年也都會舉行和平紀念儀式。日本每日新聞社在2020年8月的一篇新聞中談到了放飛和平鴿的意義:“儘管鴿子因其排洩物和其他原因而常常被討厭,但鴿子作為和平的象徵在全世界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在長崎舉行的一年一度和平紀念儀式中,和平雕像下拱花的石板就採用了新設計的鴿子圖案。”
和平鴿曾是法國國慶日的重要角色
今年的法國國慶日,7月14日,“巴士底日”又回來了。
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眾與軍隊攻陷巴士底監獄釋放囚犯,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而這個日子也被定為法國國慶日。
去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法國國慶慶祝活動大規模縮減,而今年,傳統的慶祝遊行活動又恢復了。雖然疫情的威脅還沒有完全消除,但法國政府決定舉行遊行,以努力恢復疫情之前傳統慶祝活動的一部分。參觀人數還是有所限制的,每個參加活動的人都必須出示特殊通行證,證明他們已完全接種疫苗。
除了傳統的慶祝活動外,在當天,法國裡維埃拉南部小鎮尼斯也將紀念恐怖襲擊發生五週年——五年前,一名男子駕駛卡車撞上當時正在觀看國慶日煙花表演的群眾,造成86人死亡。在紀念活動中,86只和平鴿被放飛,以示對和平的緬懷。
除了悼念亡靈,和平鴿一直還擔當著法國國慶活動中的其他重要角色。2014年,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週年,來自近80個國家的300餘名青年聚集在巴黎,他們身穿黑白服飾,手腕上繫著純白的絲帶,手臂上持著白鴿,在音樂聲中緩緩變換著動作和隊形,或兩兩相擁著跳舞,或蹲下來排列成一隻巨大鴿子的形狀。最後他們聚成一團,一齊把手中的白鴿放飛,而當白鴿飛向空中,青年們也快速奔跑起來,正如從巴士底監獄被救出的“囚犯”,奔向他們所追尋的自由。
英國利物浦大教堂紙鴿傳情
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慶典上的鴿子放飛儀式都被取消了,給參觀者帶來不少遺憾。
而如今因疫情而帶來的遺憾卻又在疫情中得到彌補——今年5月,英國利物浦大教堂推出了一個巨大的裝置藝術——和平鴿,吸引了無數參觀者。
該裝置藝術由著名雕塑家和藝術家彼得·沃克創作而成,他用絲帶把近1.8萬隻紙鴿串起來,讓它們從教堂頂部垂落,在燈光的照耀下,這些“和平鴿”是如此的神聖而美好。該裝置藝術原定於2020年5月開放展覽,卻因為疫情而被迫推遲。在封城之前,利物浦大教堂的遊客以及當地學生和社群團體受邀在紙鴿上寫下了關於和平、希望和愛的資訊。
利物浦大教堂也確實把這些愛意傳達了出去:該展覽在展出第一個月就吸引了超過6萬名遊客,為當地經濟帶來了近140萬英鎊的收入。利物浦教堂負責人蘇·瓊斯博士在接受“新聞財經”採訪時說道:“很高興看到‘和平鴿’裝置藝術作品在最初的幾個星期裡就引起了這麼多人的共鳴。我們現在展出這個作品尤其重要,因為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裡,有成千上萬的人花時間把他們的希望和祈禱寫在鴿子的翅膀上,這些話雖然為這個獨一無二的裝置藝術作品增添了幾絲哀傷,卻也讓它因此變得更加美麗了。”
藝術家彼得·沃克補充道:“當我走進利物浦大教堂的時候,我發現這裡真的是一個(彼此聯結)的社群。在我看來,在如今這個特殊時期,有這樣一個專案能讓成千上萬的孩子都參與進來,是非常重要的。”
紙鴿雖然無法如真正的白鴿一般飛向天空,卻在此時擁有更特別的象徵意義,寄託著人們在疫情期間對平安健康的渴望。
放飛和平鴿 安全最重要
疫情期間取消和平鴿的放飛儀式是考慮到疫情傳播的可能性,而早在疫情之前,許多學者和專家就曾提出要減少鴿子的放飛次數,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和平鴿承載著各國對世界和平的美好祝願,長期以來都是奧運會開幕式不可或缺的“表演嘉賓”。而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在放飛和平鴿之後,隨機進行了聖火點燃儀式,但此時大量鴿子停留在聖火臺上尚未離開,聖火點燃的瞬間,眾多來不及逃離的鴿子就此葬身火海,全世界觀眾都為之譁然。韓劇《請回答1988》中就提及該事件——主角德善被選為漢城奧運會的舉牌志願者,在奧運會結束後,他把被燒死的鴿子拿回了家,想要安葬它們。此後各奧運主辦國就不再放飛活體白鴿,而用放飛氣球等形式代替。
其實,在許多西方國家,放飛鴿子是很常見的活動,在婚禮、葬禮等特殊日子中都可能會出現鴿子的身影。按照計劃,這些鴿子在作為和平或團結的象徵被釋放之後,應該回到預定的地點被特定機構所接收,但事情並不總是如計劃那般順利。
鴿子有許多種類,一旦搞錯了放飛的品種,後果將不堪設想。環頸斑鳩在野外的生存狀況一直非常糟糕,經過幾個世紀的家庭飼養,它們的野外生存能力已經非常差了。鳥類救援人員說,一隻在城市放生的環頸斑鳩可能會被餓死——如果它沒有先被汽車撞到或被另一隻鴿子吃掉的話。美國鴿子協會就曾在官方主頁表示:“環頸斑鳩沒有歸巢的本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被釋放,任何被放生的環頸斑鳩都無法飛得很遠,它們很容易成為掠食者的獵物,並且無法自行覓食。”
由於白色環頸斑鳩是如此脆弱,在特殊活動中放飛“鴿子”幾乎都改用信鴿。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放飛這些信鴿之後,它們能立即飛回居住的地方。受過訓練的信鴿可以在600英里外找到回去的路,但如果用環頸斑鳩或國王鴿以及其他未被訓練的雛鳥來進行放飛,那等待它們的可能就是死亡。
2002年,在美國新澤西州澤西市舉辦的一場9·11紀念活動中,組織者試圖從一家專業鳥禽公司僱傭白鴿,但當時所有的本地信鴿都被訂滿了,他們就從新澤西州紐瓦克的一個家禽市場上買了80只雛鴿。然而,在紀念儀式當天,這些年幼的雛鴿被放飛後,就根本沒有起飛過,有些撞向了建築物,有的淹死在哈德遜河裡,讓本應該緬懷逝者的紀念日帶來了更多的死亡。
除了自身體質的原因,鴿子過於“和平”的性格也時常會讓人尷尬。今年1月,烏干達神職人員在烏干達全國大選前為國祈福,祈福儀式中有一個環節是放飛和平鴿,但放飛的和平鴿直直落在了神職人員的面前,拒絕向天空飛翔。有人將這段和平鴿拒絕飛行的影片上傳到了網路,引發了網民的熱議。畢竟,只要是動物,可控性就很難保證。當我們把對和平幸福的美好祈願寄託於美麗的白鴿時,也一定不能忘記,保護這些生靈的安全永遠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