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秋,在河南省固始縣東南部,發生了一場震驚中外的山地阻擊戰,中國軍人用誓死不退的決心,用血肉之軀築起的城牆,與侵華日軍血戰10日。
這場阻擊戰結束之後,日軍從戰場上運下來了4000多具屍體,架起木柴,淋汽油火化屍體。但汽油是重要的軍需品,屍體太多,日軍不捨得一直用汽油,後來就只用木柴,為此砍光了附近山上的樹。
可還是不夠,日軍又喪心病狂地拆毀了附近十幾個村莊的房屋,收集木料,連桌椅板凳都沒放過,全部收集回來,用於火化堆積如山的屍體。
而中國軍人,在這一場阻擊戰中,也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中國軍人的犧牲人數也是非常的慘烈,也正因為中國軍人在戰場上表現出的勇敢無畏的精神,振奮國人,更加堅定了戰勝日本侵略者的決心。這場阻擊戰,就是著名的富金山戰役。
一、失算的“小諸葛”
1938年8月28日的深夜,時任國民黨第五戰區代理司令的白崇禧,收到了一份加急電報,看了這份電報,白崇禧眉頭緊鎖,一夜沒閤眼。
白崇禧是國民黨軍中最能打的將領之一,因為能謀善斷,思慮縝密,還有一個“小諸葛”的綽號,就連日本人,都稱他為“戰神”。那是什麼重要軍情,讓這位“戰神”愁得睡不著呢?
這份電報的全文是:8月28日,日本華北方面軍,第2軍筱冢義男第10師團,攻克六安。情況緊急,請速派援兵。
六安在大別山北麓,是武漢的一個重要門戶。這個時候,“武漢會戰”激戰正酣,日軍對武漢虎視眈眈。
而負責保衛武漢的第五戰區代理司令白崇禧卻出現了判斷失誤,他判斷日軍會在大別山南麓與長江北岸之間的狹長地帶作戰,再與日本華中派遣軍呼應,從背後包抄武漢。
所以白崇禧把第五戰區的主力部隊全部調到了大別山的南麓,防備日軍從背後包抄。但日軍並沒有按白崇禧預判的套路出牌,他們把主攻方向放在了防守薄弱的大別山北麓。
在1938年的8月底,日軍從合肥出發,兵分兩路,向大別山北麓進發,第一路的計劃是經六安、固始、潢川、羅山,然後打下信陽,再從信陽沿平漢鐵路南下,對武漢形成戰略包圍。另一路則攻陷了霍山,從商城南下,橫越大別山,到達麻城,策應沿江的日軍進攻武漢。
《孫子兵法》有云: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不得不說,狡猾的日軍做到了這一點。六安失守,就意味著武漢的防守已經非常被動,武漢已危如累卵。
所以白崇禧接到電報的時候才會徹夜無眠。
另一邊,率領日軍第2軍團攻下大別山北麓的指揮官東久邇宮也不是一般人,他是日本昭和天皇的親叔叔,是日本的“皇叔”,在軍中地位顯赫。
他率領的第2軍團,這次雖然領的是助攻任務,但攻勢非常猛,而且作戰方向集中,最關鍵是,他集中進攻的方向,就是白崇禧的要害。
二、宋希濂臨危受命
戰況危急,白崇禧立刻通知了時任第3兵團司令官的孫連仲。這個時候,孫連仲的部隊剛參加完徐州會戰不久,部隊大量減員,因為之前預計日軍的主攻方向在大別山南麓,所以就把第3兵團安排在大別山的北麓修整。
第3兵團的整體狀態很差,正在整補隊伍,不要說打硬仗,都還沒做好戰鬥準備。但因為戰局的變化,元氣大傷的第3兵團,這時已經在這場戰役的最前沿了,不管能不能打,都要打。而只有“五成功力”的第3兵團要面對的對手,卻是日本軍隊中兩個戰鬥力極強的師團,分別由荻洲立兵和筱冢義男率領。
根據過去的戰爭經驗,中國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一個師,在保證戰術正確的情況下,才能與日軍的一個聯隊打成平手。
日軍這兩個師團的總兵力,超過了10個聯隊,而孫連仲手裡,只有七八個師能投入戰鬥。戰況可以說是敵眾我寡,實力相差非常懸殊。
在佔領六安之後,日軍兵分兩路,右路攻打羅山、信陽,左路攻下葉家集,直撲大別山峽口。這個左路軍,是荻洲立兵率領的第13兵團,就是在南京大屠殺中罪行最嚴重的師團,與中國軍民有不共戴天的血仇。
荻洲立兵這個時候也非常囂張,他想攻破大別山口,翻山抄近路,第一個攻入武漢,爭一個頭功。
面對這樣窮兇極惡的敵人,孫連仲心裡沒底,也慌了神,到底派誰禦敵呢?想來想去,他選中了一個人,就是宋希濂。
宋希濂,字蔭國,是黃埔一期的畢業生,也是蔣介石最信任,最器重的黃埔系將領之一,所以讓他擔任71軍的軍長。
71軍是少有的幾個德械裝備的部隊之一,能打惡仗,打硬仗,先後參加過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
在這樣的危急時刻,宋希濂臨危受命,帶領著71軍,走上了阻擊日軍的最前線,將與荻洲立兵帶領的日軍第13兵團,展開一場血戰。
三、決戰富金山
宋希濂一到前線,就帶著手下幾個師長察看地形,經過反覆權衡,仔細挑選,最後把決戰的地點,定在了富金山。
至於為什麼會選擇富金山,宋希濂在他的自傳《鷹犬將軍》中給出瞭如下理由:“富金山猶如扇形,靠葉家集很近,在公路南翼,居高臨下,可控制公路,是一處良好的作戰要地。”
作出這個決定之後,宋希濂立即下令,在富金山修築陣地,建立防禦工事。得知宋希濂選定了富金山,孫連仲在地圖上反覆確認,也很贊同宋的選擇,還對他說:“此地,地形極佳,不便於敵大規模展開,你部如能在富金山頂住荻洲師團10天,我給你報獎請功。”
孫連仲是想鼓勵宋希濂,可這個時候,宋希濂對於個人的利益得失已經不在乎了,因為他都不能確定,自己能不能活著離開戰場。
要在這種敵我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堅守10天,幾乎是不能完成的任務。
為什麼一定要宋希濂堅守10天呢?因為如果要把日軍攔截在大別山北麓,只靠固始、商城這一道防禦陣線是不夠的,還要再築起第二、第三道防線。
這個時候,張自忠正帶領部隊火速趕往潢川,建立第二道防線,胡宗南帶領軍隊趕赴信陽,建立第三道防線。
所以宋希濂必須要在富金山撐上10天,張自忠和胡宗南才有時間建起第二、第三道防線,如果他頂不住,那他後面的軍隊,就會淪為敵軍的活靶子。
而他身後的軍隊的如果失守,也就意味著武漢的陷落。所以武漢能不能保得住,就看他宋希濂,能不能在富金山堅守10天。
宋希濂把指揮部設在了距離富金山不到兩公里遠的一座寺廟裡,這座寺廟叫妙高寺,已有千年歷史,多次遭遇戰火摧殘,這次又將遭遇日本侵略軍的炮火洗禮。
宋希濂之所以將指揮部設在妙高寺,是因為寺廟建在山頂,而這裡又是戰場附近的制高點,在這,他能俯瞰戰場,根據戰況,靈活應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富金山的戰士們隨時都能看到指揮部,讓戰士們知道,軍長就在他們身後,跟他們並肩作戰。
可是指揮部距離前線這麼近,也是非常危險的,隨時都在敵軍的火力範圍之內,這也彰顯了宋希濂堅守的決心。
根據富金山的地形,宋希濂作出了三面禦敵的部署,他將陳瑞河的36師,部署在富金山的正面,將88師,部署在右翼,將前來馳援的51軍114師部署在了左翼。以這樣的陣勢,拉開了決戰的序幕。
四、給荻洲立兵的下馬威
1938年9月1號,荻洲立兵帶領部隊到達了富金山,在確定繞不過去,只能正面強攻之後,荻洲就派出一支小股部隊,發起了試探性進攻。
這支小股部隊經過一番激戰,攻下了山下的一處隘口,然後沿路一字長蛇擺開山炮,對著山上的工事,發起了猛烈的炮火攻勢。富金山上,頓時硝煙瀰漫,土石橫飛。
一輪炮火過後,日軍衝上了山。而36師計程車兵非常剋制,一直等著,等到日軍跟他們的距離只有50米左右的時候,才開始還擊,捷克式輕機槍的子彈如雨點一般落下,同時伴隨著密集的手榴彈。
日軍從山下爬上來,已經挺累的了,一路上又沒遭到攻擊,多少有一點鬆懈,在這麼近的距離遭遇打擊,想還擊都來不及,只能扔下幾百具屍體,慌忙退下山。
之後的兩天,日軍的26旅團對36師的陣地展開猛攻,但始終沒辦法突破大峽口,反而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
正盼著爭頭功的荻洲立兵對戰況非常不滿,又增調了一個聯隊參戰,富金山一帶的日軍增加到近萬人,但即便這樣,日軍依然寸步難行,被中國守軍死死壓制在富金山下。
荻洲立兵看久攻不下,也顧不上他們的武士道精神了,搬來了飛機助戰。24架日本戰機,從9月4日開始,對固始縣城、富金山一帶,連續轟炸了4天,同時日軍也得知了宋希濂的指揮部所在地,派出飛機對妙高寺猛烈轟炸,在連續不斷的轟炸中,這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寺院,幾乎被夷為平地,只剩下了一座山門屹立不倒。
富金山上,36師修築的工事,也被轟炸摧毀殆盡,山上找不到一寸完整的土地,被炸出了一層半尺厚的虛土。戰士們只能踏著這半尺深的虛土,利用炮彈坑,甚至是戰友們的屍體作為掩護,繼續戰鬥。
在這樣的情況下,36師的傷亡極大,師長陳瑞河不忍心再看手下的兄弟犧牲,向宋希濂提出要求,想要撤下富金山,除非給他派兵增援,不派兵他就撤。
宋希濂很能理解陳瑞河的心情,可他現在手上已經沒有兵了,能打仗的人都在前線上了。所以宋希濂對陳瑞河說:“沒有兵,但陣地一定要守住,我們這個軍,要站著就不能趴下。”
五、永遠站著,絕不趴下
雖然代價慘重,但富金山的陣地,卻一直在中國軍隊手裡,而這時已經是9月7日。
荻洲立兵承受了極大的壓力,此時他對第一個到武漢爭頭功已經不抱幻想了,再這樣下去,他連上級安排的既定任務都完不成。
所以他又向戰場增兵4個大隊,這樣一來,圍攻富金山的日軍,總兵力已經接近兩萬人了。
正面進攻接連受挫,荻洲立兵調整了策略,轉移進攻方向,把目標放在了富金山防禦陣地的左翼,也就是51軍的114師。
日軍不光改變了進攻目標,在進攻的時候還用了陰招,放了毒氣。日軍有一種無恥又兇殘的戰法:毒氣加白刃。
就是先向中國軍隊的陣地上投放催淚瓦斯,中毒的戰士頭暈、噁心、睜不開眼,完全喪失了戰鬥力。
這個時候,日軍再端著刺刀衝上來,攻擊已經失去了戰鬥力的中國軍人。這一次日軍仍然如法炮製,先向114師的陣地上投擲了大量催淚瓦斯,之後端著刺刀衝了上來。
可這次的結果,卻與以往不同,114師的戰士吶喊著從戰壕裡衝了出來,一下殺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
日軍一向屢試不爽的毒氣彈這次為什麼失效了呢?114師的師長是牟中珩,他前幾天帶領部隊在六安與日軍作戰的時候,剛吃過這個虧,丟了一整個排的兄弟。
所以這次他早就有了防備,在這場仗開打的時候,就下了命令,讓每個班都準備一桶清水,每個戰士準備一條毛巾,以備不測,所以日軍一放催淚瓦斯,114師的戰士就用溼毛巾遮住了口鼻,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傷害。
這一場白刃戰雖然慘烈,但雙方卻是勢均力敵,日軍並沒有佔到便宜。
眼看攻擊側翼,也沒見效,荻洲立兵再次調整戰術,派前來支援的第33旅團長瀨谷啟,帶領第10聯隊,從固始縣出發,趁夜色,南下偷襲富金山以西的武廟集,從富金山的後側開啟缺口。
日軍這個戰略意圖是嚴格保密的,但還是被中國軍隊察覺了。宋希濂當機立斷,將預備隊,88師的523團緊急調到了坳口塘設伏,這裡是日軍進攻武廟集的必經之路。但523團晚上並沒有等到瀨谷啟和他的第10聯隊。
因為瀨谷啟在之前的臺兒莊會戰中曾經被中國軍隊痛擊,落下了心理陰影,所以他沒敢夜襲,而是等待黎明,天矇矇亮的時候,才帶領部隊經過坳口塘。
第10聯隊的先頭部隊一進入伏擊圈,就遭到了523團的猛烈攻擊,轉眼間,就死傷了四五百人。
嚇得瀨谷啟馬上命令部隊撤退,他手下的聯隊長毛利末廣苦勸瀨谷啟不要撤退,留下來堅持作戰,但瀨谷啟的心態已經崩了,誰勸都不行,執意撤退,回到了固始縣。
六、最後的堅持
9月8日,日軍的後續部隊,第16師團已進至六安以西,荻洲立兵沒有了後顧之憂,因此調動13師團的全部主力,猛攻富金山。這是開戰以來,富金山守軍遭受的規模最大的一次衝擊,連日的戰鬥,守軍減員嚴重,面對這次衝擊,多處工事都被日軍攻破,有一半的陣地,已落入日軍之手。
到8月9日,陣地上的36師,把還能開槍的輕傷員都算上,也只剩下1000多人了,這場阻擊戰,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富金山隨時都可能失守。
面對這樣的局面,宋希濂親自上了陣地,告訴陳瑞河:“36師要永遠站著,絕不能趴下。狠狠地打,弟兄們才能死而無憾。”
36師在陣地上的戰士,都是身經百戰,九死一生的,而且親眼看到了山河破碎,所以沒有一個人貪生怕死,都情願與陣地共存亡。
而另一面,荻洲立兵的第13師團雖然攻勢猛烈,但在36師頑強抵抗下,也已經傷亡過半了。
從9月9日到10日,日軍晝夜不停,猛攻不止,36師的戰士以超凡的意志和勇氣,一次次挫敗日軍的進攻。但這時的日軍,採用人海戰術,不惜傷亡地不停衝鋒,以此來消耗富金山上的守軍。
戰至11日凌晨,日軍的13師團再次傾全力發起猛攻,打到上午9點,日軍在富金山與石門口的戰線結合部撕開了一個口子,衝了進來。而山上的36師,這時幾乎彈盡糧絕,師長陳瑞河指揮著戰士們,與日軍展開了白刃戰,殺聲震天,血染焦土,戰況極其慘烈。
可是即便中國軍人視死如歸,奮勇殺敵,但實力差距過於懸殊,主陣地相繼丟失。打到下午4點,中國守軍只剩下了富金山主峰制高點上的最後一個陣地,而36師,也只剩下了800多個戰士,但即便這樣,陳瑞河仍然組織了最後一次強力的反擊,給日軍造成了極大殺傷。
到這時,36師已經在富金山上堅守了10天,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宋希濂指揮61師從富金山右翼發起反擊,搶佔了800高地至妙高寺一線,掩護36師的殘部,撤下了富金山。望著已經成為焦土的富金山陣地,宋希濂流著眼淚,下令部隊,撤出了戰場。
七、英魂永存
1938年9月14日,蔣介石電告全國各地軍隊稱:“宋軍陳師之壯績,已獲得超出之代價,尤其精神上,足使敵確認為我軍愈戰愈強,抗戰精神,歷久彌增。”號召前線將士,發揚36師精神,殺敵報國。
而日軍方面對這場戰爭的評價是:此戰為開戰以來,前所未有的的激戰。
在這場戰役中,中國軍隊傷亡15000人,日軍傷亡約10000人,陣亡4000多人。這一戰既為後方構築第二、第三道防線贏得了充足時間,也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有生力量。
經過這一戰,36師也從一萬多人,銳減到僅剩800餘人,為“德式師”寫下了最後,也是最輝煌的一筆,戰士們的槍口,都對準了侵略軍,戰士們的子彈,都打進了侵略軍的身體,戰士們的生命,都犧牲在了與侵略軍拼殺的戰場上,英魂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