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盛夏,滿目青翠的京西妙峰山迎來許多避暑市民。沿著山腳下的村路前行,踏過一座小小石橋,不知不覺就會被一個古樸的農家小院所吸引——門楣上懸掛的那塊“平西情報聯絡站”牌匾,顯得滄桑而神秘。在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曾是中國共產黨為打破敵人封鎖而開闢的秘密交通線,在傳遞黨的檔案和情報、護送人員、轉運物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小院,去重溫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秘密交通線選址妙峰山
全民族抗戰時期,日軍對根據地反覆“掃蕩”,在華北推行“治安強化”運動,妄圖隔絕根據地與外界的聯絡。為打破敵人的封鎖,保持北平城內與平郊抗日根據地及平郊各抗日根據地之間的聯絡,中共中央北方分局社會部在平西妙峰山等地開闢了秘密交通線,並配備了經過黨組織嚴格挑選的交通員。
為何要選在妙峰山開闢秘密交通線?那是因為這裡有開展黨的秘密工作的三大優勢。首先,妙峰山地區山高林密,比較隱蔽;其次,這裡是西郊風景區,寺廟香客不斷,販運果品的農民也較多,有極好的掩護條件。最關鍵的是,從妙峰山下經北安河、溫泉、西北旺、海淀鎮,可以直進北平城內;而從北平城到西山下,也只有五十多里,是北平進入平西根據地最近的一條通道。因此,妙峰山地區既是平西抗日根據地的前沿陣地,也成了我黨隱蔽戰線對敵鬥爭的重要關口。
1941年,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城工委成立後,單靠平西交通線與平津地下黨聯絡已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從1942年起,晉察冀分局城工委陸續在河北省的曲陽、滿城、定興、白洋淀等地開闢了新的秘密交通線。
1945年1月,為適應抗戰已進入戰略反攻新階段的需要,中共平西地委進一步加強了通往北平城的秘密交通線工作,將妙峰山到北平的交通線擴至3條:一條是妙峰山-溫泉-頤和園-西直門,一條是妙峰山-隴各莊-三家店-西直門,一條是妙峰山-羊坊-沙河-西直門。
當日本侵略者還在鼓吹他們在“華北堡壘已新築成7700餘個,遮斷壕也修成11860公里之長”的時候,中共秘密交通線已經突破敵人的封鎖,打通了抗日根據地與北平城的聯絡。
設在山洞裡的秘密電臺
走進“平西情報聯絡站”紀念館的硃紅色大門,展室牆壁上的一張張黑白照片和古銅色的發報員工作雕塑,將人們的思緒帶回過去。
抗日戰爭時期,平西情報站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建立大功率的地下電臺,一方面要及時向上級報送獲取的重要情報,同時也要保持與北平城內的電訊聯絡。1941年秋天,黨組織派共產黨員王文攜帶電臺到妙峰山以西遊擊區負責情報工作。這裡是日偽所謂的確保北平重點地區,因而經常遭遇敵人進山區“掃蕩”。王文剛到這裡時,每天都要隨著部隊轉移,電臺無法正常工作,而且接送北平地下情報的武裝工作組取得情報後,也很難及時聯絡上他,使得許多情報不能及時發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文和通訊員仔細研究了當時的情況,根據群眾條件和山區地形,認為把電臺隱蔽在一個可靠的地點是有可能的。於是,經過負責人康紀元批准,王文和通訊員在妙峰山以西炭廠附近的山溝裡找了個石洞,把電臺設在了石洞裡面,兩人則住到了附近的一戶農民老夫婦家。白天,他們頭戴氈帽,腰扎麻繩,腳穿厚底山鞋,一副正宗的山區農民打扮,和群眾一起幹農活。山區缺水,吃水要下山到永定河去背,來回一趟得走上半天時間。於是他倆就經常幫著房東老兩口背水,老兩口也把他們當成親人,熱情地支援和掩護了他們的秘密工作。
為了使平津地區的情報工作聯絡更加通暢,1943年冬,黨組織決定在妙峰山澗溝村建立一個秘密電臺,這座電臺同樣設在了山洞裡。負責電臺發報工作的女地下工作者蘇靜(化名),就是今天“平西情報聯絡站”紀念館展室中那位發報員的原型。蘇靜與她落腳的農戶家的兒子扮成夫妻作掩護,早晨起來跟“婆婆”一起做飯,白天一起下地幹活。而她真正的工作地點是在澗溝村山上的一個狹小山洞裡,秘密電臺就隱藏在洞中。數年如一日,蘇靜秘密傳遞著重要情報,完成上級交給的艱鉅任務,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
除了透過秘密電臺架起抗日根據地與北平城內的空中聯絡網,一條條秘密交通線的開闢,也打通了北平城內進步人士前往抗日根據地的路。城裡的一個知識分子到了農村,就變成一百個人的力量。北平城內的許多進步知識分子都是透過秘密交通線到達了根據地,參加敵後抗日工作,為抗戰貢獻力量。燕京大學國文系主任、教授董魯安,就是他們中的一個。
董魯安教授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國主張,經常發表抗日言論,與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學生來往也很密切。他不僅積極參加地下黨員和進步學生組織的抗日活動和抗日募捐,而且還利用自己的私宅存放和保管募捐物品。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軍隊佔領並封閉了燕京大學。董魯安臨危不懼,激烈抗議,寧願過著清貧的生活,也拒不受聘於當時的所謂國立大學。他表面上深居簡出,潛心研究佛學,實則韜光養晦,等待著奔赴抗日根據地的時機。
1942年,為配合晉察冀邊區首屆參議會議的召開,需要從北平邀請一些上層知名人士到邊區參加會議,董魯安教授就在受邀之列。在中共地下黨的幫助下,董魯安喬裝打扮,和其他北平參會人員分頭從前門、東便門、永定門、豐臺順利登上了火車。到了保定,董魯安一行先被接到蠻子營村的堡壘戶家中,等天黑後,交通員張大中等便帶著他們啟程前往根據地。
從蠻子營西行四五十里後,就到了敵人的封鎖溝。封鎖溝深約兩丈,寬一兩丈,沿溝每隔兩三里就有一個敵人的炮樓,炮樓之間可以“交叉射擊”。為了保護董魯安一行安全透過封鎖溝,晉察冀邊區部隊把溝兩邊的炮樓包圍起來,實行火力封鎖,讓炮樓裡的敵人不敢輕舉妄動。交通員趕緊帶著董魯安一行人從中間地帶銜枚疾走,終於安全通過了敵人的封鎖線。
當董魯安被張大中攙扶著最終抵達晉察冀根據地時,他非常興奮地頓足高聲喊道:“我終生的願望實現了!”又借用《論語》的話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當他就地坐下來休息時,才發現自己的腳底已磨出了水泡。
在抗戰期間,還有英國電訊專家林邁可(下圖左一)、奧地利醫學家理查德·施泰因(聶榮臻司令員給他起了中文名字——傅萊)等一批國際友人也透過我黨的秘密交通線,經平西前往晉察冀軍區參加了抗日工作。
秘密交通線的開闢,不僅衝破了敵人對根據地的封鎖,而且也保證了北平城內地下工作的順利開展。黨的指示檔案等都能夠透過秘密交通員的及時傳遞,送到北平城內中共地下黨手中,地下黨員透過蠟版燒錄油印成冊,發給城內各支部的地下黨員學習,同時向人民群眾分發和宣傳。
抗戰時期,八路軍總部保衛部北平地下情報站的秘密交通員何中州、梁宏寬等就曾先後將《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黨章》等黨內檔案帶進北平城。那麼,在殘酷的鬥爭歲月裡,機智勇敢的秘密交通員是如何闖過敵人的封鎖線,把黨的指示檔案帶到敵佔區的呢?
1945年4月,黨的七大在延安召開,毛澤東主席在會上作了《論聯合政府》的報告。為了及時取得這一重要檔案,北平的秘密交通員何中州回了一趟太行山。他把《論聯合政府》拆成單頁,揉軟後絮在一條補丁累累的舊棉被裡。這時雖然武安到邯鄲已通小火車,可是車上漢奸特務多,為保萬無一失,他決定走一百多里的山路到邯鄲。一路上,他在山區群眾的掩護下,小心地躲過了敵人一道道崗卡的盤查搜尋。
在邯鄲車站,日偽的搜查很嚴,打人、搶東西,稍不順眼就把人扭走。何中州急中生智,裝作胳膊疼,請一個乞丐幫忙把被卷帶上火車。誰知乞丐剛一扒上車,日本鬼子就一把拉住被卷,乞丐不給,鬼子摟頭一鞭子,把乞丐的頭都打破了。這時何中州麻利地撞上去,把鬼子拉被卷的手衝開了,但也捱了打。正巧後邊有個拎大皮箱的,鬼子看到就放過被卷,跑去搶那個了。就這樣,何中州再次闖關成功了。
為了躲避北平火車站的日偽搜查,何中州只坐到天津就下車了。出了天津站,遇到一些老鄉坐的牲口拉的大車,一問正是去北平的。“老鄉,搭個腳吧!”就這樣,何中州夾著小被卷,坐著大車回到了北平城,把這最新的中央檔案交到了負責人劉新的手上。
“今天看到《論聯合政府》這本書,誰會想到當年它是我們的地下交通員何中州同志絮在破棉被裡帶進敵佔區北平的呢!”劉新曾在回憶中說。
就這樣,透過秘密交通員的出色工作,一批又一批黨的指示檔案及時傳遞到了北平的中共地下黨和敵佔區的千家萬戶。透過閱讀學習黨的檔案,許多進步青年提高了革命覺悟,走上了革命道路,為黨造就了一支地下“鋼鐵大軍”。
群眾用生命保護交通線
從事秘密交通工作,每個交通員都隨時面臨著被捕和犧牲的危險。交通員的家庭,也大多是全部參加了秘密交通工作。他們有的幫助掩護過往人員,有的負責做飯,有的幫助到火車站接人、送人,男女老少齊上陣。在遇到危險的時刻,他們毫不猶豫地用生命保護交通站的安全。
1942年,平西情報聯絡站妙峰山分站武裝交通員蘇錦堂、孫明義下山,到屯甸村等秘密聯絡點取回了從北平城送來的情報。天亮時回到山根,他們到肖寨寺的秘密聯絡點賈大娘家吃早飯。剛端起飯碗,就聽見在門外放哨的賈大娘喊:“你找誰?你找誰?”這時槍聲從大門外響起,一個特務進了院。蘇錦堂一邊抄起盒子槍,一邊掏出情報材料讓孫明義趕快銷燬,隨即用槍挑開門簾投出一個枕頭,人也隨著跳到屋外。特務以為枕頭是人便開槍射擊,蘇錦堂乘機上前抓住特務的手腕,特務又一槍擊中蘇錦堂的小腿,兩人扭在一起。這時,孫明義燒完情報材料奔了出來,要開槍又怕傷了蘇錦堂,就一把抓住特務的頭髮使勁拉,槍口對準特務的太陽穴一槍打死了他。孫明義拿上特務的槍,背起蘇錦堂就上了屋後的山坡,火速趕回平西。
在“平西情報聯絡站”的最後一個展室中,有一串長長的人名單,那是情報站部分工作人員及犧牲、病逝人員名單。駐足於此,心中油然升起緬懷之情和奮發之志。
2009年4月14日《北京日報》9版報道,本市首個以情報戰線為主題的展覽館——“平西情報交通聯絡站”在門頭溝妙峰山澗溝村修復開放。
2017年6月30日《北京晚報》17版報道,平西情報聯絡站位於“玫瑰之鄉”妙峰山的山腳下。
歷史資料:《地火燃九城:抗戰時期中共北平地下鬥爭》
《中國共產黨北京歷史》《北平抗戰的紅色脊樑》
門頭溝區檔案史志館、平西情報聯絡站紀念館
京報集團圖文資料庫
聯合出品:北京日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誌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