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所率宋軍雖平滅北漢,但是,滅國擒王之後,宋軍上下仍舊是五代軍人習氣,人人希賞。
宋太宗很想乘大勝之勢,一鼓作氣,攻取幽薊之地,但諸將皆不願行,又無人敢明言。
殿前都虞候崔翰奏言“此一事不容再舉,乘此破竹之勢,取之甚易,時不可失”一語,已中宋太宗下懷,高興之餘,他即刻命樞密使曹彬調發屯兵,準備收取“兒皇帝”石敬瑭丟失的漢人固有領土。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盛夏七月,趙光義率大隊身心俱疲的宋軍北征,他本人已駕發鎮州(今河北正定)。由於軍士意怠,扈從六軍中不少人拖延。士氣如此,宋太宗仍執意伐遼。
宋軍入遼境後,開始進軍還很順利,遼朝的東易州刺史和涿州判官先後以城來降,宋軍可以說是兵不血刃,岐溝關等軍事要地已落入手中。此情此景,與當年後周世宗伐遼極其相似。
很快,宋軍便包圍了遼朝的“南京”——幽州城。宋太宗駐蹕城南的寶光寺,指揮戰鬥。
在此之前,宋軍在沙河之戰大敗遼朝北院大王耶律奚底所率兵馬,生擒五百多遼兵,可以說是打了個開門紅。
遼朝的北院大王孬種,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卻智勇雙全。他知道宋軍很看不起耶律奚底,便令本部軍高舉北院大王的青色軍旗,在得勝口(今北京昌平)一帶佯裝是敗走潰兵,晃盪遊走。
趙光義得知遼朝北院大王“殘兵”還有不少,立刻麾兵進擊,開始還很順手,殺掉不少遼兵,但不久即陷入耶律斜軫的埋伏圈,受挫而返。耶律斜軫取得小勝後,也不輕易進兵,屯軍於清沙河北。由此,此部遼軍牽制住不少準備進攻幽州城的宋軍。
為避免夜長夢多,宋太宗分遣諸將攻城。宋渥、崔彥進、劉遇、孟元喆四將分別率軍進攻幽州的南北東西四面城防。幽州城牆堅厚,方圓近五十里,自遼太宗以來一直是重鎮。當時帶領遼軍守城的是遼朝燕王韓匡嗣之子韓德讓,此人很有智略。
韓德讓的祖父韓知古原為契丹皇室從漢地掠走的漢人,先被當作家奴,後來被耶律阿保機賞識提拔,官至中書令。韓德讓之父韓匡嗣深受遼景宗寵信,但他只是以醫術見寵,並無軍事才能。偏偏庸父有佳兒,韓德讓不僅相貌堂堂,又深習邊事,對契丹皇室盡忠效力。他與城內官將日整器械,隨宜備禦,不敢有絲毫放鬆。
雖如此,宋軍氣盛,日夜攻城不息,連遼朝的一個都指揮使李扎勒燦(此名甚怪,應是蕃人)也逾城出降。
遼朝皇廷得知南京(幽州)危急,忙遣南京宰相耶律沙將兵去救援。名將耶律休哥聞知訊息,自動請纓,遂被遼廷遣來替換耶律奚底,一同奔赴幽州。
幽州方面,韓德讓守軍勉強守住城池不失,但情況十分緊急:遼朝的建雄節度使劉延素和薊州知州劉守恩先後投降宋朝,告以遼朝邊備虛實。
雖如此,盛夏炎炎,堅城久攻不下,宋軍戰鬥力明顯衰退,將士多怠。
遼將耶律沙首先率軍馳至,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與宋軍展開遭遇戰。宋軍迎擊,打得耶律沙一部不敵,倉皇退走。
在此危急時刻,新出爐的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部趕到戰場。由於他所帶人馬不多,時值傍晚時分,耶律休哥下令其屬下騎兵、步兵雙手持火炬,邊行軍邊揮舞手中的火炬,使得宋軍不知道遼兵多寡,非常恐懼。
很快,耶律休哥就與緊隨其後趕來的遼朝南院大王耶律斜軫會師,一左一右,兩翼包抄,向宋軍奔殺過來。
夜色中作戰,遼軍精騎手中鋼刀飛舞,火炬亂飛,已經困怠多日的宋軍早在心理上輸了一截。
交手沒多久,宋軍陣腳已經鬆動。同時,幽州城內的遼朝兵馬登城舉火,大聲宣威,聲震天地。守將韓德讓等人四開城門,列陣鳴鼓,大有裡應外合、夾擊宋軍之勢。
宋軍心怯,遼軍勢猛。南北兩院大王奮勇當先,先前敗走的耶律沙重整兵馬又返戰場。耶律休哥身受三處傷創仍舊縱馬馳殺,不一會兒,宋軍不支,崩潰四散。
大敗之下,宋太宗本人也身中流矢,狼狽得乘驢車狂逃,總算保全了性命。
此次高梁河大戰,宋兵被斬首的就有一萬多人,遼軍繳獲兵仗、符印、糧秣、貨幣,不可勝計。據宋人筆記《默記》所記,“(宋)太宗自燕京城下軍潰,北虜(遼軍)追之,僅得脫。凡行在服御寶器盡為所奪,從人宮嬪盡陷沒。(太宗)股上中兩箭,歲歲必發。其棄天下(日後死亡)竟以箭瘡發雲”。
可見,宋太宗此役大腿上兩處入骨箭傷,成為他日後病死的主要原因。
驚惶加鬱悶,宋太宗鬱郁返回汴京。由於北征遼朝大敗,平滅北漢的封賞也壓下不提,軍將多有怨言。
宋太祖的兒子武功郡王趙德昭入宮見叔皇,請求朝廷行太原之賞。宋太宗本來就心煩,看見這個侄子,更煩。徵遼期間,宋軍曾有一次夜間驚擾,大亂之中找不著宋太宗所在,不少軍將就想擁趙德昭為帝(此舉非有謀反之意,大軍入敵境,忽然失去身為主帥的皇帝,大家不能不驚)。不久,宋太宗現身,慰撫受驚擾的軍將。知道軍中之人曾有扶立侄子為帝的意思,宋太宗很不高興。
此時,不當不正,趙德昭入宮進諫,宋太宗臉蛋子一沉,說:“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封賞不遲!”聽叔皇如此說,趙德昭惶恐至極,回到他自己的王府後,闖入廚房,從裡面把門閂緊,操起一把刀就抹了脖子。
趙光義聽說侄子自殺,抱屍大哭。估計他也是演戲。小夥子如果不死,以後還真拿他不太好辦。
(來源|《宋遼金夏:刀鋒上的文明》 作者|梅毅 天地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