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是一片神聖的紅色熱土,沂蒙精神是黨和人民汲取力量的精神源泉。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沂蒙人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創造了輝煌業績,做出了無私奉獻。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的紀念堂裡,6萬餘名英烈的名字赫然在目。每一個名字的背後,都有一個揹負光榮與使命的家庭,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英雄故事……
每年清明時節,趙長法都帶著孩子和家人到華東革命烈士陵園掃墓。一家人會集體向刻滿烈士名字的紀念碑敬獻花圈並深深鞠躬,緬懷為國捐軀的英靈,這其中就有他的父親——趙宗顏。
魂牽夢縈,父親模樣打烙印
一說起父親,趙長法就熱淚盈眶,剋制不住內心的悲愴:“父親犧牲時28歲,那年我才2歲。記不得父親的音容相貌。”他只能從母親的口述中想象出一個模糊的父親形象。這對於從小失去父親的趙長法來說,是多麼遺憾。想見一見父親的模樣,成為他日思夜想,魂牽夢縈的事情,也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願望!他常常有意無意的對鄰居和家人說起這個“心事”,從老人那裡打聽關於父親的事情。起初他的孩子們都沒太在意,認為爺爺犧牲得早,受歷史條件限制,既沒留下照片,又沒留下音像資料,想滿足這個願望,實在沒有什麼好辦法。
隨著歲月的變遷,年逾七旬的趙長法,每每與家人團聚時就一直重複提起此事。這種念想越來越強烈,在他心靈深處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烙印。“要是父親還活著,看到現在國家建設發展的這麼好,人民生活得這麼幸福,那該多好!”。這時候,趙長法總是眼含淚水,暗自神傷。
孝順的孩子們深深理解老人綿長而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為此多方尋找畫像專家,希望為犧牲了的爺爺描繪一幅畫像,讓趙長法親眼目睹父親的“模樣”,滿足他多年的願望。恰巧在記者的幫助下,聯絡到了全國著名模擬畫像專家、山東省公安廳高階工程師林宇輝,他的工作室正開展“為百名烈士畫像”的公益活動。
帶著老人這個夢想,近日記者一行來到河東區鄭旺鎮大趙家村趙宗顏烈士的家鄉進行採訪。
趙長法從家中小心翼翼地把儲存完好的革命烈士證明書拿出來給記者看。證明書記載:趙宗顏,1921年1月生,1946年3月參加臨沂縣縣總團戰士。1948年2月,在臨沂縣太平戰鬥中犧牲。趙宗顏有兩次參軍的經歷,早在1943年3月,他就參軍入伍到濱海軍分割槽湯河大隊。大隊頻繁活動在沭河兩岸今河東、莒南、臨沭和江蘇一帶。一次激烈戰鬥中趙宗顏右腿受傷骨折,部隊安排回家養傷。傷愈後於1946年3月再次入伍,參加了地方臨沂縣總團武裝部隊,主要任務是先行拔除盤踞在這裡的敵據點,為整編參加淮海戰役做戰備。1948年2月,趙宗顏在臨沂縣太平戰鬥中犧牲。堂弟趙宗葉等同村幾個兄弟都在戰爭中犧牲。 採訪中瞭解到關於名字記載,由於那個年代統計提報書寫不規範,烈士證書上記載趙宗顏,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紀念碑上鐫刻趙宗燕,平時個別記載有趙宗彥。
要想比較真實地描畫出趙宗顏烈士的模樣,需要採訪熟悉他,瞭解他情況並記得他模樣的人。巧得很,趙宗顏小時侯的一個玩伴,今年100歲的老黨員趙宗榮還健在,他對於趙宗顏的音容相貌,如今回憶起來,還歷歷在目。
“我三哥那時候人長得很渾實,大眼睛,大嘴巴,四方臉,寬肩膀,腰粗,走起路來很有力……”在趙宗榮老人侃侃而談的回憶中,趙宗顏烈士的形象漸漸清晰起來。
姓名:趙宗顏
年齡:28歲
身高:1.72米左右
體形:身材魁梧,腰身粗壯,四肢比例勻稱。脖子不長,肩膀渾厚,手不小且粗壯,走路步伐有力。
臉形:四方臉,微胖,面板細膩,紅光滿面,下巴圓。
五官:印堂寬闊,兩眉相距較遠,右眉較濃,左眉較淡,大眼睛,有神氣,雙眼皮,鼻子稍大,鼻樑中正,嘴大,嘴巴一邊大一點,一邊小一點,兩耳比例協調,額頭較大。光頭。臉上乾淨,沒有斑點,也沒有長鬍須。
衣著:戴黃色軍帽,穿黃色軍衣,兩腿打綁帶,穿布鞋。
性格:豪爽,有脾氣,打起仗來衝鋒在前,撤退在後打掩護。打仗喜歡用機槍。
除了對趙宗顏音容相貌的描述,趙宗榮老人和在場村民更是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起趙宗顏打敵人的英勇事蹟。在村民們生動的講述中,從親人們的思念裡,讓人彷彿回到那個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趙宗顏烈士英勇奮戰為國捐軀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這位抗擊日寇、痛打敵人的革命英雄形象變得清晰起來。
兩次參軍,立志建功殺敵寇
在抗日戰爭後期和解放戰爭歲月裡,山東的主力部隊115師和山東黨政軍機關長年駐守在莒南大店一帶,而臨沂城區則被日偽軍長期佔據,臨沭河一帶,就成了敵我雙方互相滲透爭奪的邊緣地帶,而趙宗顏的家鄉就在其中。
從小耳濡目染鬼子搶殺掠奪暴行的趙宗顏,對他們痛恨極了,立志要打鬼子。1943年二、三月份,村幹部號召有志青年參軍入伍,他第一個報名,穿上軍裝成為一名八路軍戰士。
1943年,日軍為摧毀魯中、清河兩區根據地,解除對膠濟、津浦兩大運輸幹線的威脅,以掩護偽軍吳化文部侵佔北沂蒙區,從西到東,從南到北,對各抗日根據地輪番突擊,到11月達到高峰。為配合上述兩區的反“掃蕩”鬥爭,八路軍主力,率先從魯南區開始,進入反“掃蕩”,打擊鋒芒指向偽軍劉桂棠部。為全殲劉部,魯南軍區於1943年農曆11月,集中主力第三團、第五團及地方武裝和民兵,發起討伐劉桂棠戰役。15日,部隊經過遠端奔襲,分路向劉指揮部駐地東柱子(村名)合擊。趙宗顏所在部隊也參加了激烈的戰鬥。就是在這次戰鬥中趙宗顏右腿嚴重受傷骨折,按照部隊安排暫時回家養傷。等他基本養好傷,卻聯絡不上原來的部隊了。那個年代,主力部隊運動急迫,節奏過於頻繁,今天在河西,明天可能就去了河東。加上資訊聯絡不通暢,趙宗顏始終未找到原來的部隊。
1946年3月,趙宗顏重新入伍,參加了當時的地方部隊臨沂縣縣總團,再次成為一名革命戰士。
在趙宗顏烈士的證明書裡,填寫的入伍時間是1946年3月。其實,他真實的參軍時間應該是1943年,這從趙長法母親生前的多次講述和村民的描述中可以得到印證。但因為缺少相關的證明資料,趙宗顏1943年的那次參軍經歷,也就沒法在檔案中體現。這一切,對於從小失去父親的趙長法來說,並不是太重要的事情。他知道,父親不僅打過國民黨和偽軍,還打過日本鬼子,是抗日戰爭中英雄的一員,這就足夠了。歷史有時候並不能毫無遺漏地記錄下曾經發生過的一切。
西嶺決戰,重重包圍險突圍
在村民和家人的描述中,多次提到了河東小西嶺戰鬥,這也是趙宗顏參加的大大小小戰鬥中一次殘酷戰事。那年春天,部隊得到訊息,有一小股鬼子在河東小西嶺附近活動,部隊悄悄地摸了過去,把鬼子包圍在那片小土嶺上,連長一聲令下,“打!”頓時,子彈、手榴彈向敵人陣地雨點般打了過去,但是退守在小西嶺上的鬼子和偽軍不甘心被消滅,負隅頑抗,不停地呼叫增援。在八路軍正逐漸縮小包圍圈,戰鬥眼看就要勝利時,附近據點裡的鬼子趕了過來,又把八路軍隊伍反包圍起來了,形勢變得十分不利,雙方交火的槍炮聲密密麻麻,響徹四鄉。在附近活動的八路軍兄弟部隊,聞訊趕來增援,再次把敵人反包圍起來,戰鬥從上午一直打到黃昏,雙方反覆衝殺20餘次。這時,鬼子的增援部隊不斷從臨沂縣城趕過來,一場本來規模不大的戰鬥,竟打成了一場惡仗,用趙宗顏後來跟家人講述的話說,裡三層外三層都是人,到處都是亂飛的子彈和爆炸聲,敵我雙方狼牙交錯,戰鬥進入膠著狀態,直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在寡不敵眾、武器裝備又落後的情況下,為儲存實力,我八路軍部隊最後主動選擇撤出戰場,伺機反攻。
戰鬥中的趙宗顏被炮彈炸暈了過去,等他醒過來後,戰鬥的槍聲已經很稀少了。他撫去身上厚厚的黃土,趁著夜色,悄悄地向外突圍。一路上,趙宗顏看到,到處都是犧牲的戰士和敵人的屍體,戰火的餘煙隨處可見。為了不被鬼子發現,又不能把他的寶貝槍丟掉,他只好把槍使勁夾在兩腿之間,悄悄貼地面滾了一里多路,才成功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圈,死裡逃生。
後來,他跟家裡人談起那次戰鬥時說,真是命大,有好幾次,他迷迷糊糊依稀聽到鬼子搜殺臨近的說話聲,幸而沒有被發現,然後死裡逃生順利突圍出來,依然緊緊懷抱著那槍。人在,槍在,槍就是他的命。
主動站崗,勇救戰友顯神威
1946年夏日的一天,趙宗顏和二三十位戰友執行任務,走到莒南縣左山村一個池塘邊時,由於天氣太炎熱,有人提議,下塘洗一洗解解乏。這個提議一下子得到了大家響應,紛紛下水洗澡。趙宗顏說:“你們洗吧,我給站崗放哨。”趙宗顏說完,獨自一人找了一個比較好的位置,把機槍架好,為洗澡的戰友們進行安全警戒。
正當大家洗得歡時,趙宗顏突然發現路邊的玉米地裡有人影悄悄晃動。他心裡咯噔一下:“不好,有情況!”待仔細一看,一群敵人摸過來了,他馬上把機槍對準玉米地,一梭子子彈“噠噠噠……”打了過去,一下子打倒好幾個,敵人發現偷襲不成,立馬狂叫著衝了過來。趙宗顏手中的機槍不停地掃射,打得敵人鬼哭狼嚎。戰友們聽到槍響,飛速上岸,拿起槍加入了戰鬥,很快把敵人打退了。
事後,戰友們感激地說:是小趙救了大家一命。要不是他,後果不堪設想。
英勇衝鋒,百餘戰鬥立軍功
“我三哥脾氣直,很勇敢,每次打仗都是衝鋒在前撤退在後。”趙宗榮老人說,三哥每次回來探家多數是部隊路過這裡,順便回家來看看,不一會就走了。有時,他知道後,就跑到三哥家去跟他拉呱。1946年趙宗榮在村裡入了黨,當了民兵,也是革命隊伍中的一員,兩個年輕人有共同語言。
作為地方部隊,趙宗顏所在的臨沂縣縣總團,一直在敵我交界一帶活動,有時會深入敵佔區虎口拔牙。那時戰事頻繁,幾乎隔三差五就要打上一仗,有時一天打二三次。打仗對他們部隊來說是家常便飯,今天“摸”了小湯山,明天又去打大莊據點,臨沭南古、朱村,莒南板泉、柴溝、左山一帶,也常常是他們光顧的地方。有次還在山東與江蘇交界的牛山打了一場惡仗。沂河西邊的茶山和蘭山的紅埠寺據點,他們部隊也打過幾次。當時,河東塔橋村有個敵人的據點,他們打塔橋打得很激烈,三進三出,才把敵人的據點端掉。臨沂縣縣總團就像一把利劍深深地插在敵人的心臟裡,讓敵人終日不得安寧。
攻打臨沭縣史嶺村據點時,趙宗顏繳獲了敵人的一支盒子槍,經上級批准,此槍不用上交,直接獎勵給打仗勇猛愛槍如命的他,從此以後,那把盒子槍就一直陪伴他。每次回家探親,他都把盒子槍藏在褲腿腳裡面,一有空,就把槍拿出來向家人顯擺,然後用油布擦得油光鋥亮。他的妻子都有點吃“醋”了,說他,家都可以不顧,就是沒有忘了自己的槍。每次趙宗顏都笑著說,槍比他的命還珍貴,有了好槍,才能消滅更多敵人。
有一次,他對家人說,打仗時,他最喜歡用的是機槍,一打仗,他就成了“頭”,班裡的機槍就歸他“管”了,每次都打得很痛快。家人擔心他的安危,知道他打仗的時候老是衝在前面,千叮囑萬叮嚀的讓他一定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而他每次都回答,放心,跑得快,子彈打不著。
由於作戰英勇,他拿回家的立功獎狀和獎章攢了厚厚一摞。可惜的是,由於還鄉團清鄉,趙宗顏的妻子害怕,就把它們偷偷地埋到了房後的沙土地裡,把丈夫換下的綁腿布也藏在豬圈的屋簷草中。結果時間一長,下雨淋溼,都爛了,真是太可惜。
以身涉險,血灑疆場為國殉
經歷過無數槍林彈雨,作戰勇猛的趙宗顏自參軍以來,除了腿腳受過一次傷外,身上再沒有別的地方受傷,大夥都開玩笑地說他是福星,子彈見了他都轉彎。但意外在這一天還是發生了。
1948年3月,為了拔掉敵人在河東太平的據點,趙宗顏所在部隊對據點進行了奇襲。但由於情報有誤,據守據點裡的敵人比預想的要多得多。敵人反撲過來,本來比較輕鬆的拔點戰,卻打成了一場苦戰,子彈在戰士們頭頂上呼嘯著,彈片四濺,打得人抬不起頭來。為了壓制住敵人的火力,便於部隊重新調整部署,趙宗顏回頭對營長喊了一聲:“我去把敵人引過來!”說完,趙宗顏拿著他那心愛的機槍迂迴到一截半米高的破石頭牆旁,把機槍架在牆上,向敵人猛烈開火。
他的這一舉動立即吸引了敵人的全部火力,敵人的輕重武器,一齊向他射擊。營長趁機迅速組織起兵力準備重新發起攻擊,這時,突然有一顆流彈擊中了趙宗顏,他手裡的機槍停止了怒吼。“小趙出事了!”營長馬上意識到不妙,立刻派人衝過去,把倒在血泊中的趙宗顏抬下火線,抬到了附近的一個廟裡。“我父親被抬下去的時候,人就犧牲了。”趙長法哽咽著說,“戰鬥結束後,部隊上的人就把父親的遺體送到了我家裡。營長流著淚說:‘嫂子,我對不起你,沒有看護好宗顏啊,宗顏是我們的好戰友、好兄弟,他的不幸遇難讓我們大家都很痛心,更讓部隊失去了一位非常優秀的戰士。’他專門囑咐村裡的幹部幫助安葬趙宗顏烈士入土為安。母親哭著給父親清洗遺體時,發現上衣被鮮血全部滲透了,胸部被一顆子彈打穿。”
就是這顆罪惡的子彈,讓趙宗顏英年早逝,奪去了他年僅28歲的寶貴生命。
“臨走時,營長專門寫了個紙條。一再叮嚀:‘嫂子,你和孩子以後有什麼困難,就去部隊找我,我給想辦法解決。你一定要把孩子撫養長大,將來為國家做貢獻。’不久,這支地方武裝部隊就被抽調補充到了115師主力部隊,參加了著名的淮海戰役。我父親出殯時,我還在姥姥家出疹子。”趙長法說。
“兩歲的他疹子出得很嚴重,全身都是,還發著低燒,怕見風。大人們商量不要參加父親的葬禮。父親下葬時,是母親代替頂的老盆。”說起這事,趙長法眼圈又紅了。
不忘囑託,孱弱肩膀擔使命
送走趙宗顏,看著幼小的兒子,趙宗顏的妻子哭了一場又一場。家裡失去了頂樑柱,整個天就像塌下來一樣,在淚水和痛苦中倍受煎熬。想起營長的囑託,她擦乾淚水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孩子撫養成人!
就這樣,一個女人用孱弱的肩膀從此默默支撐起這個家。風裡雨裡,吃過多少苦,受過多少罪,只有她自己知道。有天夜裡,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傾盆暴雨自天而降,把睡夢中的她和孩子都嚇醒了,眼看大風就要把吱呀作響、損壞許久的屋門吹開,她趕緊起床,抱著孩子用身體頂著房屋門,擔心風把門給吹跑了。風不停地吹著,雨一直下著,就這樣她抱著孩子頂著門站了一夜,直到天亮,風停雨歇。
村裡人說,像她這樣年輕,過個一年半載就改嫁了。聽到這些話她又傷心又生氣。部隊營長的話反覆在耳邊響起,好好照看孩子,這是紅色的種子,他父親是為革命犧牲的,為革命培養後代是光榮的,培養成才為國家出力。每當這時她暗暗下定決心自己哪裡也不去,就在大趙家村生活一輩子。就這樣在感情的傷和生活的痛裡,她咬緊牙關,堅定信念,牢記營長交代的話,堅守著“光榮”兩個字撫養孩子長大成人。從此以後,母子倆相依為命,守著這個家,吃著許多常人難以理解的苦,在村民的敬佩和讚歎中,一路走下來,終於把孩子撫養長大了。
晚年的她,時不時失憶,忘了這忘了那,甚至忘了孫子叫什麼。但關於丈夫,關於那些烽火歲月中的點點滴滴,卻依然能清晰地講述出來。孫輩滿堂繞膝,晚年幸福的她,95歲高齡時與世長辭。就這樣,一個平凡的默默無聞的女子,用一生的努力、承諾和堅守,完成了自己的心願和營長的囑託,譜寫了一曲動人的篇章。
全國著名模擬畫像專家、山東省公安廳物證鑑定中心視聽室高階工程師林宇輝,在瞭解了趙宗顏烈士的感人事蹟後,欣然接受了趙宗顏後代為他畫像的請求。林宇輝警官有個特殊本領,根據基礎描述,他畫出來的影象,與真人的真實容貌相似度達90%。結合記者採訪時的錄音和文字資料整理,林宇輝專家很快就畫出了初稿。趙長法在愛人和孩子的陪同下,趕赴濟南與林宇輝專家當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溝通,並且現場和村子裡趙宗顏兒時的夥伴、百歲老人趙宗榮進行影片,根據敘述,稍作調整修改後,趙宗顏烈士的肖像畫就這樣誕生了。趙長法仔細端詳著畫像,滾燙的淚水潸然而下,久久哽咽著,久違了,終於見到英雄“父親的模樣”了,多少期待的日日夜夜,多少深情厚意,多少想訴說的心裡話……在這一刻合著淚水凝聚到對林宇輝專家真誠感謝的鞠躬致敬裡….
撫摸著父親的肖像畫,端詳著父親的模樣,趙長法熱淚盈眶,激動不已。這就是父親!這是父親的形象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出現在自己的面前。逝者已逝,但他對父親的思念,這一生都是魂牽夢縈,無法更改。
回望烽火歲月,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照亮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歷史不能忘卻,英雄的歷史更不應忘記。如今,在趙宗顏烈士的故鄉——臨沂市河東區鄭旺鎮,他英勇殺敵的故事正廣為傳頌,激勵一代代新人堅守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銳意改革進取。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碑有名,忠骨在,歷史有人在守護。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紀偉 通訊員 王金貴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