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西日報-江西新聞客戶端
作者:胡紫禕
新材料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和高新技術更新換代的先導,已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我省“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材料產業規模突破6000億元,綜合競爭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發揮好江西新材料產業門類較為齊全的優勢,抓住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帶來的機遇,構建江西新材料產業發展新格局,對推動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意義深遠。
瞄準未來市場,圍繞高階需求進行佈局。未來,智慧製造、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船舶、新能源等領域的新材料研發及產業化程序將全面加速,市場潛力巨大。在智慧製造領域,應充分發揮新餘、撫州、宜春等已有優勢,著力發展鋼鐵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化工材料、紡織材料和建築材料等量大面廣的先進基礎材料產業;在交通運輸領域,建議依託江西深厚的航空工業與汽車產業基礎,以九江、景德鎮等為重點區域,大力推動特種合金、高溫合金、高效能纖維及複合材料、輕質高強材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動力鋰電池材料等關鍵戰略性技術攻關和市場化程序;圍繞高階裝備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對關鍵材料的需求,建議以南昌、贛州、九江、新餘等為重點地區,全面提升稀土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高效能分離膜材料、新一代生物醫用材料等關鍵戰略材料的技術與產業化水平。此外,3D列印在航空航天、生物醫療等領域的優勢日益凸顯,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和複合材料等3D列印用材料有較大的未來投資潛力。
健全創新機制,有效激發產學研用內生動力。材料科學與能源科學、資訊科學、製造科學、醫學和生命科學等廣泛交叉、深度融合已成為重要發展趨勢。建議我省依託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工程中心、省級實驗室,探索建立國家新材料創新中心,特別是在交叉前沿領域加強共性技術攻關,推動中心內重要科研成果共享、業績考核互認,不斷改革創新評估方式。同時,加強與粵港澳等地院校和科研機構產學研合作,共建協同創新平臺,聯合開展重大科技攻關。此外,支援有色金屬、有機矽、鋼鐵等技術成熟度較高、上下游產業鏈較完善的領域建立產業創新發展聯盟,實現材料研發、生產、應用一體化聯動發展。
建設數字化平臺,形成資料驅動型研發模式。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紛紛成立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和研究中心,推動新材料產業的智慧化和數字化發展。建議我省跟進實施材料基因工程研究,積極對接國家級平臺,推動材料基因工程加速融入新材料的研發、設計、製造和應用全生命週期。同時,完善公共平臺體系,對新材料產品、企業、集聚區、資金專案、成果獎勵、學術文獻、標準、專利、專家等海量資料資源進行匯聚加工,構建我省新材料行業知識服務系統。
完善人才機制,培育“高精尖”人才隊伍。在向外引智、租智、借智的同時,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加強對本土新材料領域多元化人才的培養、使用、激勵,形成可持續的人才供給。一是依託省內高校,以產教融合的思路培育新材料領域專業性人才。二是以重大專案聯合攻關為契機,突破地域和機構限制,打造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團隊,加深研發人員交流和知識共享。三是注重對細分行業“隱形冠軍”人才的挖掘,著力在關鍵工藝技術、特殊材料配套和零部件領域有所突破。在此基礎上,逐步規範符合各類人才特點的評價和激勵政策,切實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人才發展環境。(作者單位:江西省科學院科技戰略研究所)
本文來自【江西日報-江西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