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等境外上市網際網路公司日前釋出2021年第二季度業績顯示,公司在中國的業務收入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這是對那些汙稱中國政府“遵循威權資本主義”,透過監管手段“打壓”科技公司的最好回應。中國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維護人民合法權益,也符合外資的長遠利益,更應該得到外資的支援。
首先,中國政府從未有“打壓”任何企業的行為,而是對不同所有制、不同規模的企業一視同仁,一把尺子量到底。此前,中國依法對網際網路領域多起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被一些人扭曲塗抹成為攻擊中國的“素材”。實際上,中國監管措施並非針對某些企業,而是透過監管引導市場向高效規範、公平競爭的方向發展。
其次,中國監管舉措向市場傳遞了清晰的訊號,那就是不能無視規矩,要尊重法律。中國政府大力支援企業創造新技術、探索新業態,但企業創新不能觸碰法律底線。政府對企業的監管,從根本上來講是維護了人民的合法權益。
實際上,只要釐清監管和市場的關係,就能夠理解和支援監管的用意。一方面,監管不是“威權主義”,而是市場有序執行的催化劑;另一方面,監管不是“無頭蒼蠅”,而是人民權益的守護者,外資也能夠在監管下規範經營行為。
回頭看,每當監管“重錘”落下,非理性聲音總會伴隨股市震盪出現。但最終,外界對中國市場的擔憂都沒有成為現實。中國改善營商環境步伐堅定,中國經濟也始終保持生機活力。去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今年以來,在全球吸引國外直接投資整體下降的背景下,中國吸引外資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充分體現了外資對中國經濟前景和營商環境的長期信心。
中國依然是外國投資的熱土。中國經濟只會因監管而更加穩健發展,外資大可不必擔心中國的監管會妨礙其正當權益。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