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
摩托車一經問世便因機動性強、方便靈活的特點而倍受人們喜愛,其在軍事領域更是用途廣泛。除用作運輸工具,各國軍隊都曾普遍採用摩托車作為武器搭載平臺,搭載的裝備五花八門,其中,“小車拉大炮”的反坦克摩托,設計尤其與眾不同。
反坦克摩托的歷史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戰爭前期蘇軍部隊損失慘重,急需靈活簡便的反坦克武器應對德軍裝甲部隊。在眾多反坦克方案中,出現了將火炮裝載到摩托車上的初步構想。蘇軍最初試圖在摩托車上捆綁一門無後坐力炮,使之具有機動能力,但抵達戰場後必須拆解組裝後方能部署。後續改進方案雖然實現了行進間射擊,反裝甲效果卻始終難達要求。二戰後期蘇軍裝甲力量不再處於劣勢,這個方案也就逐漸不了了之。
反坦克摩托正式登上歷史舞臺與空降兵的發展密切相關。上世紀40年代後期,蘇聯研發列裝米-4直升機,這種直升機載重能力有限,無法直接吊運過重的武器裝備。為使空降兵得到足夠的火力支援,蘇軍特意設計了一款三輪摩托式反坦克“自行火炮”,即SD-57型57毫米反坦克炮。該炮是在著名的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的基礎上,加裝一臺M-72型摩托車發動機製成的,全炮僅重1.3噸。儘管簡陋,這種模式卻相當成功。以此為藍本,蘇軍又陸續研發SD-44型85毫米反坦克炮和SD-13式12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
上世紀50年代,坦克因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出色表現,備受世界各國青睞,掀起了一個新的發展高潮。同樣是出於對空降兵部隊的反裝甲能力要求,法國也研製了一款反坦克摩托。由於缺乏資金,法軍就地取材將義大利比亞喬公司設計生產的Vespa(意為黃蜂)踏板摩托和M20型75毫米無後坐力炮改裝組合使用。黃蜂反坦克摩托車採用了VB1T型號150毫升容量的二衝程發動機,它可以驅動摩托車達到60千米的最大時速。在戰鬥時,一般採用雙車組成戰鬥小分隊,其中一輛車身安裝有一門M20型75毫米無後坐力炮。該炮是美國在二戰後期研製的裝備,重量約10千克,可發射榴彈、煙霧彈、破甲彈,其中破甲彈可以擊穿100毫米厚的鋼裝甲。炮管位於坐墊下靠左的位置,向前貫穿前擋板,後部在車尾露出尾噴口。同時,摩托車還配有腳架,騎手可以展開腳架後操作火炮射擊,也可以取下炮管安裝在三腳架上射擊。
彼時,二戰已經結束,百廢待興的法國急於在國際舞臺樹立威信,共生產了約600輛反坦克摩托車,並在阿爾及利亞和中南半島的戰場上投入使用。令法軍意想不到的是,其實戰效果“一言難盡”。雨林地形使得摩托的機動性難以施展,而火炮更是毫無防護,炮手直接暴露在敵人火力中。不久,這種收效甚微的反坦克摩托車便退出歷史舞臺。
我軍歷史上也曾研製過類似的反坦克摩托,只不過從未列裝。在軍事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各式便攜的反坦克導彈早已取代反坦克炮,各種效能優異的車輛載具更是層出不窮,作為武器裝備大家庭中奇特的存在,反坦克摩托最終如一道漣漪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