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體育消費資料顯示,相對於擁有群眾基礎的大眾運動而言,一些小眾運動雖然消費人群不大,但人均消費高,加之線下場館、培訓等服務,對體育消費拉動作用更加明顯。
小眾運動之所以小眾,並非因為其趣味性差,主要原因在於價位高於普通消費者承受能力,以及因資訊不透明帶來的不瞭解。隨著消費升級,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新鮮體驗的小眾運動也慢慢迎來發展的好時機。
但是,面對小眾運動帶來的商機,傳統大體育品類生產企業並沒有給予太多的重視。一個重要原因是,大企業在傳統基礎體育消費品類上已有成熟佈局,如果新品類市場規模有限,考慮到高成本因素,不值得大規模投入。
“船小好調頭”的中小企業則沒有這種顧慮。由於小眾運動涉及的圈層更明確,目標消費者更清晰,且小圈子對品牌有更高忠誠度,反而有助於發揮中小企業更接近市場、需求反應更快的特徵,並能夠迅速在某一細分領域形成自己的優勢。
小眾運動雖然市場不小,但在盈利模式和資本投入上還有諸多不確定性。中小企業應不斷鞏固自身在小眾運動市場的優勢,充分發揮體育社交、圈層經濟的潛力,積極尋求穩定的盈利模式,努力做好外部資本的對接。(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孟 飛)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