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一個月賣出去27臺車,8月份只賣30來臺,9月份都沒人來看車!”一家重卡經銷商的負責人這樣說。7月份以前,該店一個月都要賣300多臺車,現在的銷量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重卡銷量的暴跌呢?該負責人表示,許多人把原因歸結為國五到國六的切換,認為上半年透支了市場,使用者提前買了車,下半年自然沒了銷量。實際上,這還不是全部。
確實,上半年,由於國六排放政策實施的預期,許多本來沒打算買車的人在猶豫中提前把車買下了,但這些人只佔到一部分。大多數使用者之所以不買車,根本原因是生意不好做,做物流不賺錢,買車的慾望被抑制。
有人就說了,物流運價低、利潤薄並不是今年才有的事,那為什麼在此之前沒有這麼慘淡,2020年甚至還突破了150萬輛的高點呢?
該負責人表示,最核心的因素還在於整體經濟的不景氣,各行各業都在降本增效,而降本的最後壓縮物件就是物流。以製造業為例,想漲價,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無異於自殺,而不漲價又想增加利潤,就要向供應商和物流開刀,供應商為了保證利潤,最後也會進一步壓縮物流成本,最後到物流環節,利潤自然越來越低。現在已經慘烈到許多物流公司高速都不上了,再加上天然氣重卡優勢蕩然無存,又有國六排放實施需要換車的成本增長預期,使用者買車的積極性自然不高。
令人觸目驚心的是,該經銷商是所在體系中銷量較靠前的一個,這樣的頭部經銷商一個月只賣二三十臺車,其他經銷商的困境可想而知。最要命的是,由於高估了國五市場需求,許多經銷商至今手裡還有一兩千臺國五車,虧錢3萬一臺都沒人買,這一判斷失誤或許會葬送這類經銷商的前途。
該經銷商對市場前景表示不看好,他認為重卡行業的冬天來了。此時,許多人開始考慮,與其每個月都開始虧錢,還不如及時放棄,儘快止損,手裡握著幾千萬,每年吃幾十萬的利息起碼不虧錢。
持這種想法的人恐怕不在少數,整體經濟的低迷或將逐步蔓延到各行各業,物流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如果冬天真的來了,這個行業接下來會有多少經銷商倒閉,那些還在擴大產能,或者賓士、斯堪尼亞等已經宣佈國產的企業會面臨什麼樣的新狀況,誰都說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