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五世紀,鮮卑族(北方遊牧民族)後裔建立了北魏王朝,首次實現了中國北方的統一。文成帝選擇在距離北魏都城平城15公里的武州山開龕造佛,一方面因為當時帝皇對於佛教的信仰和為了加強老百姓精神世界的統治地位,另一方面或者是為了展示北魏王朝的實力。
1500多年之後,當我們旅行來到這座北魏王朝遺存--雲岡石窟的時候,依然會被它的巨大而震撼。它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大的石雕佛像群,它更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
當我走遍中國四大石窟之後,發現最讓我驚喜的還是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一方面因為敦煌雖然珍貴但太過於知名期待值很高,以至於驚喜就沒有那麼強烈,反倒是相對小眾一點的雲岡石窟,卻憑藉著豐富的造像讓我領略到了北魏王朝無以倫比的石刻藝術造詣,可謂是驚喜滿滿。
雲岡給我的第1個旅遊感受就是更為平易近人,明顯感受到遊客不如敦煌莫高窟來的密集,因此無需像莫高窟一樣需要排隊等待導遊帶領,當然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莫高窟壁畫的緣故,導致必須分散遊覽。
沒有帶隊的緣故,整個雲岡石窟的旅行總會讓你自由自在,你可以在依照《水經注》中的描述而仿建的靈巖寺中欣賞香樟木製作的佛像,雖為現代作品但工藝依然非常精美,但飛天力士細節處理的很好。
你也可以待在窟內慢慢地欣賞這些石刻藝術,那一尊尊造型和風格不一的造像,讓你領略中國佛教造像演變的過程以及北魏都城平城的興衰。
雲岡給我的第2個旅遊感受就是看點更為豐富,雖然門票僅僅為莫高窟的一半,但是可以看得出來雲岡石窟在景點的豐富程度方面可謂是下足了功夫,除了剛才提到的石窟區域和復建靈巖寺外;景區內還有大大小小的幾處博物館,雲岡院史館、雲岡石窟博物館、美術館、石兵美術館等;在表演區增加了互動性較強的《西天梵音》,雖然舞臺有些簡陋,但可以看得出來這種方式還是挺受遊客喜歡。
雲岡給我的第3個旅遊感受就是石刻文化很豐富,如果說敦煌以壁畫聞名的話,那麼大同雲岡石窟則以紛繁多樣的石刻最為經典。
在第16-20曇曜五窟中,我看到雲岡石窟早期的造像風格,這些將古印度犍陀羅、秣菟羅藝術融合在一起的造像,面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看起來蔚為勁健。
在第1-2-5-6-7-8-9-10-11-12-13窟中,我看了北魏王朝最頂尖的造像藝術。在吸取了西域造像風格和孝文帝漢化的影響下,這時期的雲岡石窟造像逐漸成熟並且達到巔峰。
除了佛造像規模龐大之外,細節處也非常精美。第7窟、第8窟後室中可以看到身姿曼妙的‘雲岡六美人’,她們髮髻高聳,頸飾項圈,臂佩鐲釧,雙手合掌呈單腿曲跪狀,好一副虔誠的模樣;
在第12窟的前室中我們可以看到豐富的飛天伎樂,這就是雲岡石窟中著名的音樂窟。整個飛天伎樂浮雕包括了14種50多件樂器,這些樂器中包含了中式和西域的樂器,飛天手持齊鼓、排簫、琵琶、橫笛,箏、篳篥、豎箜篌等,呈現出一副平城歌舞昇平的場景。
在第18窟的洞門口可以看到兩尊極為異域風情的造像,尤其是那尊三頭八臂的神仙最為特色,這就印度教的溼婆天(佛教的護法神摩醯首羅天);同樣異域風情的還有主佛兩旁的弟子形象,帶著濃郁的印度造像風格。
以上僅僅只是我在雲岡石窟旅行中感受到一部分驚喜,更多的細節需要大家自己親身經歷去感受,總之雲岡石窟帶給我的驚喜雖說不會太過於震撼,但這些細節總會讓我記憶猶新。(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