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地理 | 澳門
每天一個地理問題
澳門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01-
大家都知道
澳門是賭城
靠賭博立市的城市
博彩業每年近200多億美元的收入
佔澳門GDP半壁江山
2018年澳門GDP是545億美元
而澳門只有60多萬人
照這樣計算
澳門人均GDP能達到8萬多美元
排名世界前三
是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
但是澳門2020年GDP雪崩
人均GDP腰斬至3萬美元
-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
一個靠賭博支撐的城市
也太沒安全感了吧
確實,疫情的到來
再次暴露了澳門產業結構單一
經濟韌性不足等問題
有解決方案嗎
有,對抗單一的最好方法
是多元化發展
比如旅遊、博彩、金融、科技同步發展
-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金融和科技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大的
深圳靠著國家政策和世界經濟形勢
才在金融和科技上有所建樹
澳門一個彈丸之地
面積不過30平方公里
人口不足60多萬
憑什麼說改變就能改變呢
-
不過話又要說回來
為什麼澳門非得多元發展呢
從效率方面說
集中力量搞一項特色產業才是最優選擇
澳門並不是獨立國家
澳門是大灣區的一部分
沒有理由為了經濟安全
去搞更加全面的產業模式
-
看看中國的縣域經濟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也很好
-02-
事實上,澳門選擇博彩業
這也是歷史發展的結果
是周邊形勢擠壓的結果
1840年鴉片戰爭後
英國侵佔香港
澳門作為西方人在中國的橋頭堡被打破
加上五口通商
擠壓澳門的對外貿易額度
澳門迅速邊緣化
-
澳門何處何從呢
1847年,奧府宣佈賭博合法化
為什麼要賭博合法化呢
原因很簡單
因為賭博的利潤高
一個利潤越高的行業
越有義務啟用周邊產業
開賭館主要賺外地人的錢
澳門本地人是不賭博的
外地人來了吃住行自動帶旺
-
同時政府在發放賭博牌照時
也會附加這些條件
這裡以澳門賭王何鴻燊競標時的承諾舉例
除每年上繳的稅款外
公司將每年利潤的10%用於澳門的慈善事業
90%用於發展澳門經濟、工商事業
興建一間具有國際水平的博彩娛樂場
三間一流酒店,繁榮新口岸地區
購置水翼船,改善港澳交通
為保障內港暢通
每年浚深水道100萬立方米
-
從以上承諾中可以看出
想要拿到賭博牌照
除了落實賭場配套設施以外
還得為政府興建公共設施
比如修建港口,疏浚航道
事實上,不僅如此
澳門的民生都依賴於博彩
澳門人都把進賭場工作視為金飯碗
收入高、職業穩定
據統計
澳門60%的新車是賭場荷官買的
40%的新樓為賭業人士擁有
事實上
幾乎每個澳門人都能和博彩扯上點關係
澳門統計局的資料顯示:
50多萬本地居民中
博彩業就僱用了近5萬名員工
-03-
倘若澳門不走博彩這條路
憑藉澳門的地理條件
能發展成怎樣呢
先說答案,頂多混個溫飽
想要人均GDP躋身世界前三
簡直做夢
論地理條件
澳門不是深水港
因為這裡太淺了
受洋流和季風的影響
珠江的沙子大半堆積在西岸沿線
澳門平地不多
澳門有三個島
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
其中澳門半島面積最大最平
其他兩個島山地佔大半
澳門半島是澳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葡人在這裡經營了300年
-
這個地方有多大呢
9.1平方公里
2公里寬,4.5公里長
這麼小的地方能做什麼
建工廠,不合適
那時工業革命還沒開始
葡人佔據澳門半島的目的
是想先上車,騎驢找馬
期望能獲得更大港口
-
當時的澳門連中轉站都算不上
因為貨物基本在船上
澳門半島就是一個臨時居所
最初葡人登陸澳門時
連必要生活物質都得不到補給
那時的澳門半島
被一面關牆隔斷
每月開啟二次
後改為每5天開啟一次
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資
這時的葡人與其說是殖民者
還不如說是勞改犯
從地形上看
澳門半島被大小橫琴島和拱北半包圍
說的不好聽
完全就是一個監獄
-
葡人被圈在這塊巴掌大的地方
是有點窩囊
要知道
葡萄牙可是當時歐洲的海上霸主
國土面積雖不大
卻是大航海的開拓者
從大西洋到印度洋
從非洲到東南亞馬六甲
沿途都有據點,可謂風光無限
可是到了中國,不僅威風掃地
還得服服帖帖受當地官府管制
-
為什麼葡人如此聽話
無他,炮火教訓出來的
早在1521年
葡人就佔據香港屯門島
前後時間達7年之久
憑著自己的先進武器,一度佔優勢
後來廣東水師仿製其火銃和大炮
將其擊潰,從此葡人再也不敢叫囂
這就是歷史的屯門海戰
-
屯門海戰葡萄牙雖然輸了
但是與中國做生意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了
有一種說法
澳門是廣東地方政府特意劃給葡萄牙人
目的是收高額的關稅
還有一種說法
說是大明朝廷的授意
感謝葡人進貢的龍涎香
當時的嘉靖皇帝想要長生不老
所以需要大量的龍涎香來煉製不老藥
而葡萄牙人手上有大量龍涎香
其實這些說法都不能掩蓋一個歷史事實
即:大明海禁政策
全國海禁
只允許廣東一處通商
廣東劃一塊地給人暫住
合情合理
澳門真正被葡人侵佔
那是300年後的事情
1887年澳門被葡萄牙正式侵佔
標誌是中葡《北京條約》
-04-
葡萄牙人雖然蝸居在澳門
但雄心很大
他們把澳門當做攻堅中國的橋頭堡
當時的澳門
除了葡萄牙人之外
還有西班牙人、義大利人
也就是說
澳門是西方進駐中國最早的集中營
他們來這裡不只是做生意
更大的雄心是傳播天主教
透過傳教搞情報
期望把中國變成歐洲大陸
變成羅馬教廷的收割區
-
從澳門走向北京的人很多
我們熟悉的有利瑪竇和湯若望等
他們都是教皇的代言人
初期推廣並不順利
因為中國人不信教
所以他們改變方式
改從孔孟和實用入手
把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
和實用技術帶入中國
比如天文學、數學和地理
尤其是西方醫學
-
為了彰顯天主教的魅力
他們用科技作先鋒
尤其各種科普書籍
據史料記載
利瑪竇等人先後從歐洲帶來了
7000本相關的書籍
記住7000本
而且大多都是精裝本
當時整個歐洲也沒幾個圖書館
有這樣的家當
從這可以看出
羅馬教廷對中國的企圖
-
反過來看
這也是最早的西學東漸工程
說實話
利瑪竇等人在科普上還是出了很多力的
可惜當時的中國人不怎麼上心
錯過了一次趕超西方的機會
-
講了這麼多澳門的了歷史
我們可以看出
澳門的發展偶然因素太多
不確定性因素太多
單一模式發展只適合眼前
未來澳門要發展
還必須跳出澳門地盤
與珠海橫琴融為一體
配合大灣區的產業佈局
打造新經濟增長點
-
大白話就是
澳門和珠海要強強聯合
快速融到大灣區
這也是澳門的時空環境決定
什麼是時空環境
簡單講就是1小時經濟圈
港珠澳大橋就是紅標頭檔案的實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