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五十年後,中國得到了前蘇聯海軍的一艘航母“瓦良格”號,而它的歸國之路卻有些坎坷,原中國駐土大使曾經談及“瓦良格”號透過土耳其海峽。
“瓦良格”號的前世今生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正式解體,一代叱吒風雲的超級大國就此隕落。在二戰時候,雖然蘇聯擁有強大的陸軍裝備,但是海軍卻一直處於一般的水平,而一直對蘇聯虎視眈眈的美國卻擁有者世界第一的海軍實力,這讓蘇聯不得不召集起來。
要想提高海軍戰鬥力,蘇聯必須組織一支強大現代海軍的標誌性艦船——航空母艦。蘇聯很快就將這個專案提上了日程,先後設計建造了“莫斯科”級和“基輔”級兩型航母。
1982年,為了提高海軍戰力殫精竭慮的蘇聯又作出了建造第三代“航母”的決定。1985年開始建造第二艘名為“里加”的航母,是以蘇聯拉脫維亞加盟共和國首府的名字命名的。
五年之後,由於拉脫維亞政局的動盪,蘇聯又給“里加”號起了一個新名字,“瓦良格”號。
按照設計,“瓦良格”號航母滿載的排水量67000噸,全長有310米,幾乎可以比肩“尼米茲”號,作為美國海軍遠洋戰鬥群的核心力量,“尼米茲”號的地位不僅是在美國,甚至在世界海軍史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瓦良格”號同樣被蘇聯寄託了重任,蘇聯海軍與美國海軍最大的不同便是其核心是依靠核潛艇,而“瓦良格”號最主要的使命便是確保蘇聯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安全和戰鬥效能的發揮。
雖然當時蘇聯還將航母定義為“重型載機巡洋艦”,但是“瓦良格”號實際上已經具備了許多現代航母的特質,只要它能夠順利建造完工,蘇聯的海軍實力一定會得到飛躍。
然而天不遂人願,“瓦良格”號的建造僅僅過了十分之六的工期,蘇聯便堅持不住解體了。“瓦良格”號也就此歸屬於烏克蘭。但烏克蘭沒有那個實力和財力繼續這項龐大的工程,兩年之後,烏克蘭決定將其轉售給蘇聯的唯一繼承國——俄羅斯。
自蘇聯解體之後,原蘇聯在海外的財產、存款、外交機構等都由俄羅斯接收了,“瓦良格”號的迴歸本該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
可俄羅斯沒有和烏克蘭談攏。烏克蘭要求俄羅斯支付一艘完整軍艦的造價來購買這艘只完成了68%的軍艦,更遑論這68%還是蘇聯撥款建造的。由於種種原因,俄羅斯取消了購買“瓦良格”號的決定。
1998年,“瓦良格”號遇到了它生命中的“貴人”。中國澳門的創律旅遊娛樂公司以兩千萬美元的價格拍下了“瓦良格”號,用於改造為豪華賭船。至此,“瓦良格”號便踏上了回到他的“新家”中國的道路。
然而這條路卻不似看似的那麼平坦,“瓦良格”號遠航的路上,遭遇到了許多阻攔,尤其是在土耳其境內之時。
土耳其的阻攔
“瓦良格”號被中國澳門的公司買下時便是歷經坎坷,這似乎也為它之後的道路奠定了一個基調。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籌款之時就曾先後兩次向烏克蘭申請延期付款,還有人質疑澳門附近的海水那麼淺,如何能停泊這艘龐然大物。
1999年7月,ITC公司的“薩布林”號拖船開始工作,“瓦良格”號駛離尼古拉耶夫船廠,從烏克蘭出發歸國。一路上有驚無險,但當“薩布林”號拖船帶著“瓦良格”號抵達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正準備透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時,遭到了當地政府的刁難。
土耳其政府先是勒令“瓦良格”號停船,隨後送來了他們阻止“瓦良格”號的理由:“瓦良格”的通行會影響到海峽的其他船隻。
本以為土耳其政府只是藉機刁難中國,很快就能解決這件事情,讓“瓦良格”號順利透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但萬萬沒想到的時,這件事竟讓中國和土耳其拉鋸了長達一年半的時間。
儘管如此,創律旅遊娛樂公司的創始人徐增平也未曾想過放棄對它的購買。徐增平曾經是中國海軍,對能夠提升中國海軍實力的航母有著特殊的感情。
而且在1992年時,中國海軍就曾派過代表團到烏克蘭考察“瓦良格”號,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把他收入囊中。1996年,賀鵬飛決心動用民間力量來購買,最終選擇了從海軍退役的徐增平。
“瓦良格”號航母是按照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標準建造的,中國要達到這樣的水平至少還需要花幾十年和鉅額的科研經費,所以這艘航母對於海軍的建設意義重大。
2000年11月中旬,收到中國政府指示駐土大使姚匡乙一直在與土耳其政府方面進行拉鋸,他回憶說,中方曾經向土耳其政府提出過,蘇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能夠透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為何“瓦良格”號卻不行。
對此,土耳其政府方面給出回應:“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有著完整的動力系統,能夠自主透過海峽,而“瓦良格”號作為一個半成品,既沒有動力系統,也沒有舵,讓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透過海峽,他們不得不慎重考慮。
為此,姚匡乙還再三和土耳其政府保證,用拖船運輸“瓦良格”號是一定會再三小心行事,但是土耳其仍然還堅持“瓦良格”號不允許透過。
土耳其方面稱,“瓦良格”號長寬分比普通的船大太多,如果強行透過只會發生兩種可能,要麼擱淺,要麼沉沒。那麼土耳其將被迫封堵海峽,兩岸奧斯曼帝國留下的宮殿、清真寺也可能被撞壞.....話裡話外都在透露著一個訊息:不可能讓“瓦良格”號透過海峽。
其實除了土耳其本身之外,美國、日本、印度和臺灣地區都在透過不同的方式對土耳其施壓,要求他們阻撓“瓦良格”號的通行。
兩個月後,姚匡乙會見了土耳其負責海事事務的國防部長米爾扎歐魯,他不僅是反對“瓦良格”號通行的關鍵人物,更是掌握著放行的許可權。
他向姚匡乙提出了兩個讓“瓦良格”號透過的辦法:一是把船拖回烏克蘭的造船廠,裝上動力系統和舵;二是將船一分為二,切成兩個部分透過。
在事情僵持不下的時候,姚匡乙決定,從外交部門入手處理此事。在姚匡乙的推動下,中國國內派來了由交通部組成的代表團,專門會見了反對航母透過的副總理和米爾扎歐魯。
米爾扎歐魯依然態度堅決,而且非常傲慢,對中國的代表團表示“可以談,但不會給你任何希望”。
米爾扎歐魯的這番話無疑是讓姚匡乙抓住了把柄,他帶著米爾扎歐魯的話直接跑到了外交部,找到土耳其副總理,土耳其副總理沒有直接與姚匡乙見面,而是透過外交部傳話進行了回覆:還可以繼續談。得到這句話的姚匡乙放心了一大半。
趁著土耳其駐華大使回國休假,姚匡乙上門拜訪了他,姚匡乙對他說,“中土兩國的關係不能像一艘船一樣始終停泊在一個地方,更不能後退,要讓他前進,希望大使閣下能夠透過自己的影響,向你的政府進一步解釋中國的立場、意見,使瓦良格號能儘早過去。”
土耳其駐華大使對此事非常積極,四處周旋幫了很多忙。
與土耳其駐華大使商談完之後,姚匡乙很快便找了土耳其外交部的次長,向他解釋了外界盛傳的“瓦良格”號將被改造成軍艦的傳聞,次長卻表示土耳其並不關心船的最終用途,但是需要中國出具一分安全上的書面保證。
此外,也是在這個月,姚匡乙還和土耳其外交部亞洲司司長進行過一次談話。當時的土耳其正在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的後續影響,國內的經濟狀況很不理想,況且當時中國的海外旅遊目的地並不多,姚匡乙的許諾讓土耳其成為中國海外旅遊目的地這個條件十分誘人。
看到司長有所動搖,姚匡乙進一步加碼,他說,中國還可以在其他領域與土耳其合作,包括“軍事領域”。這番承諾果然有了成效,土耳其方面逐漸有了鬆口的意思。
姚匡乙說,其實說服土耳其外交部比較容易,因為出於中土兩方的友好關係考慮,讓一個“瓦良格”號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根本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土耳其的軍方一直在猶豫不決,他們怕開了這個先例,之後會不斷有這樣的麻煩找上門,恐怕對海峽的損傷很大。
在中國軍方配合努力之下,當年的8月,土耳其總理埃切維特發表了書面指示,示意米爾扎歐魯,讓瓦良格號透過海峽,不過,他們還向中方提出了20個附加條件,這20個條件大體可以分成三個部門。
首先關乎的就是怎樣拖“瓦良格”號出海峽,姚匡乙與專家們當時擬定了好幾個方案,土耳其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正前方必須要有一個八千馬力的大功率拖船,此外,“瓦良格”號的各個方面都需要輔助性的拖船,以保證他的平穩行駛,把安全性提到最高。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條件姚匡乙說是他們最難以接受的,涉及到過海峽造成損失的責任方。按照土耳其的意思,這次行動所造成的一切損失都由中方來承擔,此外還需要提供一個保額為十億美金的保函,兩年內不可撤銷,不透過中國公司,而是直接和土耳其銀行交易。
“瓦良格”號當時停在黑海,每天要支付八千五百美元的拖船費用,還要給烏克蘭港口繳納近兩萬美元的停泊費,無論如何都不能再耗下去了。
面對土耳其的要求,我們咬牙先答應了下來,隨後便開始著手準備瓦良格號回國的事宜。國防科工委副秘書長馬鴻林擔任組長,中國駐土外交大使姚匡乙是副組長之一。
隨後姚匡乙便帶領著外交人員為天價“風險保證金”開始和土方斡旋,這十億的保證金是“瓦良格”號回國目前的最大障礙,根據姚匡乙估算,光手續費就要耗掉三千萬美元。
起先這件事是由我國海洋局的同志去與土方談判的,但是姚匡乙說,土方態度很堅決,所以最後還是由外交部出面解決。
當時國內派了兩位條文法專家來協助姚匡乙談判,在反覆地推拉下,姚匡乙好不容易才將這件事解決,最終土方答應此事以創律公司為主體,但中國政府必須兜底。
姚匡乙把這個最大的障礙解決之後,之後的技術問題是由交通部救撈局局長宋家慧和洪善祥領銜的拖航團隊聯合解決的,雖說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他們都頂住了壓力。
當時洪善祥等五人完成的“無動力航母拖航技術的研究”還獲得了2003年中國航海科技獎的三等獎。
2001年11月1日,在風平浪靜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上,滯留在土耳其十六個月之久的“瓦良格”號終於能夠啟航回家。
“瓦良格”號變遼寧艦
2002年3月3日下午,“瓦良格”號航母抵達大連港51區的碼頭,當時的總設計師朱英富回憶,瓦良格號回來的時候只有一個殼體,我們沒有圖紙,更不知道該從何下手,俄羅斯也拒絕為我們提供幫助。
雖然沒有得到任何幫助,但是經過檢查,“瓦良格”號航母甲板鋼的屈服度和耐腐蝕度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即使是當時美國和日本最先進的航母都難以與之匹敵。
有著這樣好的先天條件,我國也更有信心將其打造為屬於中國的全新航母。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號正式改名,交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遼寧艦創造了許多奇蹟,作為航母安全的重中之重——防火,我國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建造高峰時期,有著將近無前任在航母上面工作,卻全程沒有發生過火災,在世界航母建造史上堪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今天,全副武裝的遼寧艦仍然在我國海域進行訓練,保衛著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