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58個旅長、參謀長以上將官投敵,一些部隊成建制譁變。整個八年抗戰,協助日軍作戰的偽軍人數高達210萬,超過侵華日軍數量,使中國成為唯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偽軍數量超過侵略軍的國家。這種狀況,難道不是顯露集體性的精神沉淪和人格沉淪,怎能不會極大地助長侵略者滅亡中國的驕橫和癲狂?——金一南《偽軍數量超過侵略軍,為什麼中國還能打贏抗戰?》
從1840年開始,中國不斷遭受外來入侵,國家形勢一日不如一日,逐步陷入到了“亡國滅種”的危險邊緣。內部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外部列強環伺,時刻準備瓜分中國。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對外戰爭是一敗再敗,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面對如此不堪境地,世上沒有救世主,唯有中國人自己能救自己。但是,很多中國人面對國家危難,卻看不到希望和未來。
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也很複雜!
2000多年封建制度統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觀念的影響在中國根深蒂固。只有王朝安全、沒有民族安全的狀況,使國家安全從一開始就從民眾心理養成和大眾精神狀態上處於千瘡百孔的脆弱狀態。
正如孫中山先生描述的所言:“四萬萬中國人,一盤散沙而已。”我用一句話來概括:“太多的中國人精神上病了,失去了為國家和民族而戰的血性。”這才出現了金一南演講中所描述的“奇觀:
“整個八年抗戰,協助日軍作戰的偽軍人數高達210萬,超過侵華日軍數量,使中國成為唯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偽軍數量超過侵略軍的國家。”
“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所以,外國列強小瞧我們,日本人稱我們是“東亞病夫”。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1.9萬人就打敗我們,迫使我們簽訂《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1.8萬人攻入北京,燒燬了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3萬人10天攻陷北京,《辛丑條約》迫使我們賠款4.5億兩白銀……
1931年,關東軍1.9萬人面對19萬東北軍,毫不畏懼,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更是狂妄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國家危難如此,有沒有人站出來向侵略者發起還擊的英雄呢?有,如今史書上留下了一長串的名字,其中安徽省定遠縣爐橋鎮人方紹舟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位。
革命
方紹舟,1867年出生於定遠縣爐橋鎮,家境富裕!方紹舟雖說是富二代,但不是紈絝子弟,他勤勉好學,踏實肯幹,心裡想的就是為國家、民族和社會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雖然出生於傳統的仕宦家庭,但是他卻喜歡新思想,新鮮事物,追求進步。青年時期,他受維新派“興辦學校,發展教育”思想的影響,在家鄉與人創辦“儲材小學堂”,擔任校長,身體力行傳播先進的文化思想。
1907年,腐朽的清王朝搖搖欲墜,卻將國家弄得千瘡百孔。方紹舟冒著危險加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政黨同盟會,積極開展民主革命活動。這一年,方紹舟40歲,正值壯年,一腔熱血報國志,參加革命正當時。
之後,方紹舟一發不可收拾,接連參加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和護法運動、北伐戰爭等革命活動。參加革命,有些人是為了施展個人抱負,有些人是為了功名利祿,有些人是為了安身立命……方紹舟則是為了民主、進步、愛國。
所以說,方紹舟是一名純粹的革命主義者,他沒有階級立場,誰反動,他就反對,誰先進,他就積極擁護。早年加入同盟會和革命黨人一起反對腐朽的清王朝,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稱帝,他積極參加“討袁”行動,袁世凱倒臺後,國內又陷入軍閥混戰局面。方紹舟參加北伐,反對軍閥勢力。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是革命就有流血犧牲,方紹舟參加革命活動,戰功赫赫,戰場上九死一生,但也不免捲入政治旋渦,差一點命喪黃泉。
民國4年,倪軍特工人員買通法租界在押盜匪,誣稱方紹舟為其同夥,於6月14日將方逮捕,雖查無實據,但終因在寓所中找出武器,被判處3個月徒刑,期滿後亦不予釋放。民國5年,迫於全國人民的壓力,方紹舟與其他30名革命黨人同時得釋。民國6年7月,方紹舟受命擔任東南護法軍皖北總司令出兵北伐,參加護法戰爭,途經南京下關時,被軍閥政府捕獲,經黨內諸同志函電營救,倖免於難,但被判處無期徒刑送往江寧分監。民國12年元旦,經革命黨人多方營救,方紹舟結束了長達5年半的鐵窗生活,恢復了自由。
1930年(民國19年),時年63歲的方紹舟婉拒皖省主席馬福祥委任的定遠縣縣長等職務,解甲歸田。卸任歸家的方紹舟一門心思撲在教育事業上,由於參加過革命活動,方紹舟在當地的影響力很大,他利用其自身影響力,積極捐資建學,發展教育事業,造福一方。
本以為會就此安度餘生,怎奈鬼子再燃戰火,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開啟全面侵華,華北等地相繼淪陷。同年12月,日軍攻陷徐州,鐵蹄踏進安徽地界。
鐵人
1931年,64歲的方紹舟就已經開始宣傳抗日救國,積極為趕赴沙場做準備。1937年,方紹舟虛歲已經71了,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方紹舟已是白髮老翁,雖是暮年,但是老驥伏櫪,壯志不移。
面對日寇入侵,他依然散盡家財,購買槍支彈藥,迅速組織起一支以紅槍會為主體的農民抗日隊伍,在敵後開展游擊戰爭。這支隊伍組建之初,只有2支短槍,56支長槍,其他的都是各式各樣的冷兵器,如大刀、紅纓槍等。
到1938年初,方紹舟的“紅槍會抗日遊擊隊”發展到1500多人,全部都是定遠縣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是人,重要因素是武器,方紹舟率領的“紅槍會抗日遊擊隊”武器極其低劣,但是有方紹舟這樣的帶頭人,很快打出了威風。
1938年2月,方紹舟帶領游擊隊隊員準備伏擊進犯洪山口的日軍。日軍得知後,根本不把這支隊伍放在眼裡,只派出60名騎兵向洪山口侵犯。日軍進入伏擊圈後,伏擊的隊員由於武器落後,佔盡地利和人多的優勢,卻也無法消滅這股敵人。
眼見日軍就要安全透過伏擊圈,方紹舟帶領200名游擊隊員趕到增援,只見他手握大刀,赤膊上陣,帶頭衝鋒。日軍從沒見過還有如此勇猛的白髮老者,身後跟著的個個都是“凶神惡煞”,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軍也被此種陣勢嚇倒,很快在近身搏殺中敗下陣來。
這一場戰鬥,剿滅50多名日軍,繳獲很多馬匹、槍支、彈藥;這是別動隊的第一仗,一下子就打出了名氣,於是很多人爭先恐後地前來參加別動隊。
此戰過後,方紹舟在日軍那裡有了一個“鐵人”的名號。1938年3月,方紹舟選出200名游擊隊員(都是不怕死的精幹死士)組成突擊隊,計劃偷襲考城,搶劫日軍軍火庫。突擊隊在考城北邊的雷羅鎮與日軍一個200餘人的別動隊遭遇,日軍針對突擊隊火力不足的劣勢,採取步兵機槍掃射壓制,騎兵揮刀躍馬衝鋒砍殺的策略,欲以“零傷亡”全殲突擊隊。
方紹舟組織專門投擲手榴彈的人員,敵人騎兵近前就甩手榴彈,之後將計就計,佯裝不敵,邊戰邊退,將日軍引誘至一處狹窄的溪澗內,這樣日軍的騎兵和火力優勢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兩軍人數幾乎對等,變成了狹路相逢勇者勝。
方紹舟褪去上衣,露出上身,突擊隊員見狀,全部赤膊上陣,舞刀執銳轉身勇猛向日軍衝殺過去。正緊追不捨的日軍懵圈了,恍惚之間倉促應戰,一片慌亂中,不少鬼子的人頭落地。突擊隊員舞動著大刀、紅纓槍勇猛衝殺,日軍不敵,下令撤退。
方紹舟帶領突擊隊員緊追不捨,最終將這股狼狽不堪的日軍包圍在雷羅鎮,陷入絕境的日軍,不少人選擇了自殺殉國。這一戰下來,日軍死傷170多人,突擊隊傷亡僅10餘人。
據《蘆溝橋事變之役》一文中記載,從民國27年2月下旬到6月初的3個月時間內,規模較大的激戰就有8次之多。他每戰都親臨指揮,身先士卒,部下無不深為感動,奮勇殺敵。
1939年1月,定遠縣城被日寇佔領,此時,方紹舟帶領全族男丁正在外作戰。日寇對方紹舟家族的老幼婦人展開屠殺,方紹舟的兒媳、弟媳及5歲的曾孫女被日寇擄掠。她們為了免遭侮辱,押解途中,趁日軍不注意,全部投井自盡。
方紹舟得知訊息後,悲痛欲絕,卻依然堅持抗日。他領導下的抗日隊伍迅速發展到4000餘人,半年多的時間與日軍大小展開激戰10餘場,無一敗績。日軍對他是又恨又敬,每逢戰鬥,日軍遇到方紹舟,都心生恐懼,一個71歲的白髮老翁,扛著大刀,不要命地衝殺,白刃戰的能力絲毫不輸任何一名日本武士。
這樣的人,對日軍來說,猶如“死神”般的存在。中日的報紙都對方紹舟的戰場表現讚揚有加,日本的報紙更是稱讚其為“中國鐵人”,是真正的勇士和(白刃戰交戰)日軍的“死神”。然而,這樣的鐵人沒有倒在戰場上,卻被中國人的叛徒“暗槍”殺害。
1940年春(民國29年春),戰亂中的皖東各縣遭遇自然災害,顆粒無收,民眾深受其害。方紹舟受省政府委託,負責定、鳳兩縣的籌糧賑災工作。鳳陽縣抗日遊擊隊隊長曹世嘉欲叛變投敵,為了向日軍交上“見面禮”,他勾結鳳陽縣偽軍頭目葉茂才,兩人密謀殺害方紹舟。
1940年5月21日下午6時許,曹世嘉以游擊隊長的身份親率40多人去“拜訪”方紹舟,將不知情的方紹舟誘騙到卸甲店老鴰窩塘邊麥田裡殺害,子彈從左耳入右耳出,方紹舟時年74歲。
方紹舟犧牲後,國共兩黨分別為他召開追悼會沉痛悼念這位為民族解放事業而獻身的抗日英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老翁忠魂,世嘉當羞。
結語
日軍全面侵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整個民族都渴求有英雄出來頂天立地。國破如此,很多人投降當了漢奸賣國賊,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面對“老鄉”的(投降)勸說,反問道:“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
最終,楊靖宇也和方紹舟一樣倒在了叛徒的槍下。但中國正因為一直有這樣的英雄人物,所以才會有後來的勝利,才會有新中國的新生。
今天之所以還能有中國,就是因為有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在最黑暗、最困難、最無助、大多數人萬念俱灰的時候,用自己的靈魂與血性,支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