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現在,太行山一帶還流行著一段歌謠:陽明堡內一把火,日寇飛機一掃光。
可以說,這是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的一場重要行動,目標直指日寇的飛機,從這場戰役結束以後,忻口正面戰場的空中壓力有了極大的緩解。
而這個立下赫赫戰功的769團,從成立到改編也經歷了7位團長,那麼這7位團長都是誰?他們後來是什麼軍銜?
夜襲陽明堡,是八路軍殲滅日機的典範
這一切還是要從平津地區淪陷後開始說起。
1937年,日寇加緊了侵華的步伐,前面的行動也極為順利,因此他們產生了一種“抵抗軍隊不堪一擊”的錯覺,因此兵分三路,朝著中原廣大地區進發。
面對勢頭強勁的日寇軍隊,國民黨的正面戰場也是節節敗退,不過此時國共已經建立起了合作,為了支援國民黨的部隊作戰,八路軍一二九師部隊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由劉伯承師長親自帶隊,向太原方向進發。
劉伯承
無論接下來如何行動,對於八路軍都是一場重要的“揚軍威”之戰。
當時,只有二十多歲的陳錫聯接到了劉伯承的指示,讓他率領七六九團抵達蘇龍口村一帶,從這裡南下就是忻口。
自從來到敵後以後,七六九團的戰士們每天都能聽到日軍運輸車的轟鳴,偶爾還能看見頭頂上掠過的飛機。
所有人都清楚,這些飛機將要開向忻口戰場前線,有些將會執行“狂轟濫炸”的任務;而另一些則會運送物資和接回傷員。
面對這樣的情況,戰士們無不憤怒不已,當時八路軍的裝備情況非常落後,手上也沒有什麼能將飛機擊落的裝備,大家也只能乾著急。
可陳錫聯每天都在觀察著這些飛機,他覺得飛機從頭頂飛過的時候,並不算很高,則這些飛機很有可能就從附近起飛,飛機跑到天空中拿它沒有辦法,要是能找到他們的停機場,那摧毀他們還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嗎?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陳錫聯派出幾位戰士在村落附近找熟悉地形的老鄉詢問,這一問,還真的有了下文,其中有一位老鄉彙報說:“就隔著河的不遠處,有一個停機場。”
陳錫聯聽聞後十分激動,終於有機會能好好打擊一下日軍的囂張氣焰了。
不過,掌握資料也僅僅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探明敵情,做好部署,不能拿著戰士們的生命去試探。
當陳錫聯親自帶著幾位營長上山偵察時,真的在望遠鏡中看到了遠方的停機場,裡面至少有兩三排飛機就停在那裡,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
除了發光的戰機,陳錫聯的眼中更是發著光。
可現在只是能從外面看到機場,對裡面的架構設施還是一竅不通,總不能邊打邊探索吧。
可這個時候,大家卻突然看到了一位衣衫襤褸的老鄉,走近一問,瞬間有了答案。
原來,這位老鄉曾經就被日本人抓緊去充當壯丁,在裡面幹活,不僅每天吃不飽,動輒還要捱上一頓打罵,他們實在是受不了了,所以才偷偷逃了出來。
機場內共計有二十多架飛機,白天全部都要起飛,前往忻口、太原等地執行轟炸任務,到了晚上就會全部飛回來。
此外,這位老鄉還根據自己的回憶向大家闡述了機場內部的大致資訊。
陳錫聯當即決定:燒掉機場。
此時附近的日軍幾乎將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的忻口戰場,關於機場的防衛並沒有十分突出,這在陳錫聯的眼中,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回去以後,他立馬做出了部署:三營充當突擊隊的角色,直奔機場,並且快速燒燬所有飛機;二營保障三營完成任務,並且佔領附近高地,火力壓制。
10月19日,部隊從龍口村出發,在河水的掩護下來到機場附近,大家根本不顧已經變得潮溼的衣服,上岸以後奔著機場就衝了過去。
不過,在大家還有幾十米的距離便進入機場時,突然被日軍的哨兵發現,雙方馬上展開了激烈交火。
戰士們看到曾經全然沒有破解之法的飛機如今就在自己的眼前,內心十分激動,一邊交火一邊放火燒飛機,由於飛機外都是堅硬的金屬,大家無論用火燒還是機槍掃射都沒收穫什麼明顯的作用。
後來,大家乾脆直接用手榴彈朝著飛機丟過去,整個機場瞬間變成了一片火海。
日方守軍看著自己的飛機就這麼被八路軍襲擊,心裡自然不是滋味,立馬組織起更大規模的反撲。
七六九團的戰士們非常清楚此行的目的,如果在機場跟敵人拉扯的時間太長,等到對方援軍趕到,想撤都已經來不及了。
現在,二十多架飛機全部燃起了熊熊火光,機場也徹底變成了一大片火海,眼見任務完成的差不多了,戰士們趕緊準備撤出戰鬥。
就在大家撤退的時候,三營營長趙崇德不幸被敵人的機槍掃射擊中,當場犧牲。
趙崇德
在這場戰鬥中,七六九團以30多人傷亡的代價,燒燬了敵人24架飛機,並且還殲滅了機場警備部隊一百多人。
訊息傳到了朱德那裡,他本人也非常高興,連連算起了“賬”:“一架飛機值多少錢?能買回來多少小米?”
朱德
大家聽到朱老總的“演算法”,也紛紛跟著算起來,得出的結果更是令人激動不已,對於大家來說,這是一場當之無愧的大勝仗。
這場戰役後,對於八路軍計程車氣來說是一次極大的提升,這也是七六九團在抗日戰場上的一次亮眼行動,從那以後,當地掀起了一股“參加八路軍”的熱潮,周圍的年輕人更是感覺到激動萬分。
而前方那些飽受日本空軍折磨守衛忻口的戰士同樣驚訝的發現,陣地上空竟然沒有日軍狂轟濫炸了,這在全國都引起了劇烈反響。
連國民黨高階將領衛立煌都驚訝地說:“一下就能燒燬敵人二十多架飛機,這在整個戰爭史上都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衛立煌
榮耀七六九團,團長各個都是英雄之輩
完成陽明堡之戰,並且燒燬敵人二十四架飛機的七六九團首任團長是陳錫聯,這場戰役以後,對於抗日戰爭都有著極大的影響:此戰使得日軍一下喪失了進攻忻口和太原的空中力量,並且有效配合了國軍對日作戰,提升了八路軍在戰場上的威望。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陳錫聯的統兵作戰能力得到組織的重視,從第二年開始,陳錫聯便擔任了129師麾下385旅的副旅長,以及太行軍區第三分割槽司令員。
後來,陳錫聯率部參加了上黨、邯鄲、魯西南等諸多戰役,抗戰結束的時候,他已經擔任上了縱隊司令員的職務。
解放戰爭時期,他更是參加了挺進大別山的戰役,打開了宛西新局面。
在1955年,陳錫聯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在那場轟轟轟烈烈的“夜襲陽明堡”戰鬥時,孔慶德擔任七六九團一營營長,待到第二年部隊跟隨徐向前向南進發時,他接替了陳錫聯“團長”的職務。
孔慶德
在百團大戰中,他曾指揮自己的團部在陽泉獅腦山陣地待了六個晝夜,並且成功掩護主力部隊取得了破擊戰的勝利。
孔慶德也是一位非常傑出的將領,其作戰風格非常強悍,僅僅幾年的時間,他便完成了從團長向司令的蛻變,於1942年擔任了第三軍分割槽司令員。
待到抗日戰爭勝利後,他也立即轉向解放戰場,開闢了桐柏解放區,直接指揮了鄧縣、襄陽戰役。
1949年2月,孔慶德已經出任了人民解放軍58軍軍長,1955年,他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而接下來的這位團長,就是知名影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紅軍中赫赫有名的王近山。
在抗日戰爭爆發期間,王近山出任七六九團第三任團長,隨後又擔任了三八五旅副政治委員以及三八六旅旅長,打響了神頭嶺、響堂鋪等多場戰役。
王近山
到1943年,他已經出任起太嶽軍區第二分割槽司令員,並且率領部隊奔赴延安,在半路上,他一舉殲滅了日軍華北方面軍的“戰地觀戰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1944年開始,他擔任起了新編第四旅旅長的職務,後來進入中央黨校學習,並且同年擔任了第六縱隊副司令員。
解放戰爭期間,他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參加了邯鄲、上黨、淮海、挺進大別山等多地的戰役。
建國後,組織考慮到王近山能征善戰,專門派遣他前往朝鮮戰場,打響了那場赫赫有名的“上甘嶺戰役”,並且獲得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獨立自由勳章。
1955年,王近山被授予中將軍銜。
在王近山調走後,鄭國仲接替了七六九團團長的職務。
那會的七六九團,下設共計三個團,在那場赫赫有名的“獅腦山戰鬥”中,大家經過了七個晝夜的浴血奮戰,為百團大戰的成功建立了赫赫戰功,彭德懷都高度評價了這場大戰,說:“守衛獅腦山的部隊,各個都是好樣的!”
鄭國仲
在白晉戰役中,難題直接擺在了鄭國仲的眼前,當時他率領的七六九團負責攻打南關,這裡不能強攻,只能想辦法智取。
鄭國仲透過勘察敵情以及地形,最後想到了一個辦法:先組織突擊隊偷偷摸進去,然後在大部隊攻打的時候,內部的同志在裡面負責支援,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果然,按照這樣的部署,七六九團的戰士們很快便將四百多名日偽軍全部消滅。
到了1941年,組織考慮到鄭國仲的統兵才能,專門派他前往中共北方局黨校學習,後來他便出任了太行軍區三分割槽副司令員等職務,同樣率部參加了邯鄲、上黨等多個重要戰役。
在建國以後,我國的海軍力量幾乎是一片空白,鄭國仲積極負責組建起海軍力量,並且執著於科研事業,最後在海軍擔任起了重要職位。
可以說,鄭國仲的海軍籌建,為後來北海艦隊的成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55年,鄭國仲被授予少將軍銜。
第五位是馬忠全,湖北紅安人,他1930年參加革命,先後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
1955年授銜之時,他得到少將軍銜,同年擔任南海艦隊青島基地副司令員一職。
馬忠全
他為海軍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捍衛國家領海主權上付諸許多心血。
第六任團長趙蘭田同樣是一位參加了長征的老戰士,在抗日戰爭期間接過了七六九團團長兼任政治委員的重棒,那場夜襲陽明堡的戰役,趙蘭田的表現十分英勇。
從1938年開始,他便追隨陳錫聯司令參與建立東南抗日革命根據地,隨後也去北方局黨校學習。
趙蘭田
解放戰爭期間,趙蘭田擔任晉魯豫野戰軍的一位旅長,參加了平漢、羊山等戰役,後期更是直接參與了淮海和渡江兩大戰役,最終率部進軍解放大西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趙蘭田繼續率部向朝鮮進軍,參加了五次戰役。
回國後,他更是積極投身於我國的空軍建設,為人民空軍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的貢獻,1955年,趙蘭田被授予少將軍銜。
第七任團長李德生同樣是從“夜襲陽明堡”這場戰役中走出來的,在他擔任團長期間,主動請纓攻打日軍馬坊據點,為了能打好這場戰爭,他不惜親自假扮農民深入日軍據點觀察,最終將所有守敵全部殲滅。
那會,《解放日報》都報道了這場戰鬥,還突出強調:這是一場典型的殲滅戰。
在解放戰爭期間,李德生更是把自己手上的軍隊用到了極致,在襄樊戰役中快速奪取了三道關口;淮海戰役中,他更是率部連續9天急行軍,為解放軍殲滅國民黨黃維兵團打下了重要基礎,這也是淮海戰役能夠勝利的一大保障。
隨後,他立即率部參加了渡江戰役,並且進軍大西南,用“兵貴神速”來形容李德生部,一點都不為過。
跟不少七六九團長經歷相同的是,他也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並且立下了赫赫戰功。
1955年,李德生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不過,在後來的1988年,他再度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國家對於這位久經考驗的戰士有了更高的希望,後來,李德生還擔任了北京軍區司令員、瀋陽軍區司令員等多個重要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