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史小生
1948年11月23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率總前委指揮部離開宿縣臨渙集,向東出發了。10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一個只有40來戶人家的小小村莊出現在他們的面前,四周柏樹環繞,房屋是清一色的草頂、黃泥巴。
一、小李家村,一個普通地圖上難得見到的名字,如今,成了總前委指揮部,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史上永遠鐫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這裡,東面是徐州至宿縣的鐵路,西面,是徐州至阜陽的公路,東距宿縣只有30多公里,距離此時黃維兵團已經進至的南坪集地區,也就百里之遙,炮擊聲隱約可聞。
可能陳毅還沒有太留意到他們所在的位置和他們的對手黃維兵團的位置竟然同在澮河邊上,要是那樣的話,陳毅也許會寫一首類似“我住澮河頭,君住澮河尾,彼此交戰急,共飲一河水”的詩句了。
總前委指揮部設在一個叫李光者的農民家裡,堂屋是作戰室,牆壁四周已經掛好了大大小小的軍用地圖。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則住在村裡的一個偏僻的小院子裡。裡外套間。劉伯承年紀大,陳毅、鄧小平自然把他安排在裡屋,他們兩個則住在外屋。
一個指揮60萬大軍的指揮部,就這樣安靜地佈置好了。
南坪集那邊,敵我已經接火,大的戰鬥才剛剛開始。此時,指揮部裡略顯平靜。面對他的兩個老搭檔,平時沉默寡言的鄧小平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一股異樣的情感湧上心頭。
伯承,這個老搭檔,從他們任八路軍129師師長、政委算起,已經共事11年多了,從太行山到大別山,他們一同走過了多少風雨征程,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啊!劉鄧大軍已經成為我軍的專用名詞了。戰爭程序加快,馬不停蹄那,瘦了,是瘦了。
陳毅,這個留法勤工儉學的學長,交往的時間更長了,那時自己只有十五六歲,陳毅也就20來歲,歲月催人老啊,近30年的旅途,考驗著、錘鍊著我們這些當初的年輕人。別看他大腹便便,如今,也縮回了一圈。和蔣介石這個老冤家鬥到了亮底牌的時刻,他們更需要多休息休息。
陳毅見鄧小平看著他們兩個不說話,用他那洪亮的嗓門打開了話匣子:“我的政委同志,從我們兩個身上能看出什麼名堂出來嘛。”
“最近太緊張了,我這個政委沒有照顧好你們兩位。你們太疲勞了,都瘦了。”鄧小平說。
陳毅一聽,哈哈大笑,指著鄧小平說:“同志啊,你比我們更疲勞喲!你照照鏡子,都鬍子拉碴的了,眼窩也陷進去了。你是書記,責任比我們要大啊。你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喲。”
鄧小平沒有笑,他認真地說:“兩位司令員同志,我比你們小几歲,身體也比你們好一些,具體工作讓我多做一些,夜間值班也多值一些。這是應該的喲!”
劉伯承也和陳毅一起,爽朗地大笑起來。
陳毅說:“我們既要竭盡全力,恪盡職守,又要尊重政委的意見喲。”
劉伯承說:“在我們這把年紀裡,這樣的會戰,決戰,機會已不會很多啦。毛主席說了,再用一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了。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理應努力工作,拼命完成任務喲!”
鄧小平說:“當然,大的決策指揮,還是要靠你們兩位司令,靠我們三個‘臭皮匠’只是具體工作由我多做一些。”
說到做到,鄧小平正式向作戰科宣佈:一般事情多找他請示報告,重大事情同時報告劉伯承,陳毅和他。
據當時的作戰科長張生華回憶,在圍殲黃維兵團的戰鬥中,軍情急,戰事緊。電話鈴聲通宵不斷,電報戰報雪片般飛來。鄧小平天天守在作戰室,每天都要到深夜,甚至到下半夜,直到當天的戰事沒有大的變化後,他才回住處休息。
總前委的決定,大多數是由鄧小平向各縱隊傳達部署的。他隨時聽取作戰科彙報戰情,幾乎天天親自和各縱隊首長直接通電話,檢查督促對作戰計劃,命令的執行,直接瞭解戰鬥進展情況,以掌握第一手材料。
晚上,為了在住宿的地方接電話而又不影響劉伯承、陳毅休息,鄧小平讓人把電話線拉得長長的,一有電話,他總是披上衣服,走到院子裡去接。
相濡以沬,親密無間。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之間並肩戰鬥的情景,在用鋼鐵和烈焰組成的戰鬥畫面中,插入了一幀色調暖暖的小品。
二、劉鄧介紹戰場態勢,分析戰局
11月23日,即華野全殲黃百韜兵團的第二天,縱隊於宿縣西南5公里處邵寨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由我傳達上級殲滅敵12兵團於江北的決心,動員各級充分準備,不惜花費最大代價獲取全勝。
問題清楚而又嚴肅地擺在我們面前:假如讓黃維兵團的增援企圖得逞,整個戰爭程序就要推遲!
……
權衡利弊,橫下心來與黃維兵團決一死戰實在是義無反顧。這樣,既可除掉蔣介石手中的“王牌”,又可“承前啟後”,使江北局面大定。
正因為這是知難犯險的戰略決戰,所以鄧小平政委明確提出“拼老命”的政治口號,告城部隊只要殲滅了國民黨南線主力,即使把中原野戰軍打完,其他野戰軍也能渡江奪取全國勝利。
這種對於戰爭代價的清醒估計和顧全大局的胸懷,表現了共產黨人的歷史主動精神和英雄氣概。
安徽宿縣臨渙集,淮海戰役總前委指揮部。1948年11月22日。中原野戰軍各縱隊首長濟濟一堂,臉上泛出大戰前躍躍欲試的激動神色。
此時,華東野戰軍圍殲黃百韜的戰鬥即將接近尾聲,勝利在即:中原野戰軍下一步先打黃維的意向已基本定了下來,只待中央軍委最後拍板了:從大別山到淮河平原,中原野戰軍和黃維這個冤家死打硬纏,也該有個了結的時候了。
會議還沒有正式開始,各路英豪就早早來到了會場,他們是,第1縱隊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第2縱隊司令員陳再道,政委王維綱,第3縱隊司令員陳錫聯,政委彭濤,第4縱隊司令員陳賡,政委謝富治,第6縱隊司令員王近山,政委杜義德,第9縱隊司令員秦基偉,政委李成芳,第11縱隊司令員王秉璋、政委張霖芝。
大家一邊打著招呼,一邊交換著戰情。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緩步進入會場。寬厚的劉伯承和沉穩的鄧小平同時默默地注視著他們手下的戰將,陳毅則不時和他們打著招呼。
會場安靜了下來。
中原野戰軍參謀長李達首先介紹戰場態勢:
“目前,華東野戰軍圍殲黃百韜兵團的戰鬥已經接近尾聲,黃百韜的兵團部及大部分兵力已經被我軍消滅,邱清泉,李彌兵團被我軍阻擊在徐州以東大許家一帶,援救黃百韜的企圖已經成為泡影;黃維兵團孤軍突進,在我中原野戰軍的追擊之中,急於渡過澮河與遲遲不進的李延年,劉汝明兵團靠擾,擺脫目前的危險態勢。根據這種情況,劉陳鄧首長認為,此時正是殲滅黃維兵團的極好時機……“
“不過……,李達把話頭一轉,細細地介紹黃維兵團的實力,“黃維兵團由4個軍,11個師外加一個快速縱隊組成,是蔣介石的‘嫡系’在國民黨數百萬軍隊中,屬於叫得響的“王牌”,其中的第18軍是陳誠一手培植起來的。
該兵團的編成是這樣的:10軍,轄第114師,第18師,第75師,計9個團的兵力,一色的日械裝備:第14軍,轄第10師、第85師,計6個團的兵力,一色的國械裝備:第18軍,轄第11師,第49師,第118師,計9個團的兵力,一色美械裝備:第85軍,轄第23師,110師,216師,計9個團的兵力,國,日、美械混合裝備。這是一支用目前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起來的鋼鐵部隊,是蔣介石的一等精銳部隊。
劉伯承接著說:“華東野戰軍正分兵南下,鉗制徐州和蚌埠之敵。中原野戰軍的任務是,設法將黃維兵團包圍起來,爾後分割殲滅。這可是塊硬骨頭啊,大家要充分認識圍殲黃維兵團的艱鉅性。打個不好聽的比喻,這一仗好比是‘瘦狗拉硬屎’。
為什麼這麼說呢?就實力而言,我們並沒有明顯的優勢,我們7個縱隊攏共12萬人,和黃維兵團大體相當。但是,由於我們在大別山的消耗和部分兵員留置,各縱隊兵員明顯不足。除了第1,第4縱隊各有9個團,其餘均只有6個團,第9縱隊甚至只有5個團。平均起來,我們每個縱隊只有1,5萬人,其中第2,第11縱隊只有一萬二三千人。而我們的敵手黃維兵團,是國民黨的精銳部隊之一,其中的第18軍是陳誠一手培植起來的,軍官都是軍校畢業生,是國民黨的‘五大主力’之一。
黃維兵團大多為美械裝備, 有大置的坦克、重炮、自動步槍。而我們呢?我們除了幾十門野炮,山炮、步兵炮和200多門迫擊炮外,基本武器只是重機槍,步馬槍和手榴彈,而且彈藥不足,處於明顯的劣勢。我們所面對的敵人的兵力之大,裝備之現代化程度,是過去所沒有遇到的,他們也必然會用堅固的工亊和頑強的抵抗來對付我們,這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鄧小平接過話頭,說:“因此,我們這次圍殲黃維是非常艱苦的,也是非常光榮的。要消滅敵人,沒有犧牲精神是不行的。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在華野協同下,堅決完成殲滅黃維兵團的任務。中野在這一仗中即使拼光了,也是值得的,中野打光了,其他野戰軍照樣渡江,中國革命照樣勝利。因此,我們必須拿出傾家蕩產的氣魄,拿出‘拼老命’的精神,堅決殲滅黃維兵團!”
敢於實事求是地亮出自己的家底,勇於犧牲自己,承擔起歷史的責任,這就是劉伯承,鄧小平的風格!
三、破釜沉舟,決一死戰!血脈賁張,目光凜凜。會場內充滿了決戰前的激越情懷。大家紛紛表態,決心打好這一仗
各縱隊領導被他們的精神深深打動著,感染著。這些從槍林彈雨中衝過來的將領們,從來就不知道什麼是害怕。從他們參加革命的那一天起,他們就把自己的生死置諸腦後。別看他們都是統率千軍萬馬的將軍,他們同時也是戰士,胸中奔流的是年輕的戰士的靑春和熱血。
45歲的第4縱隊司令員陳賡首先站了起來,他風度瀟灑,一副精緻的眼鏡更襯托出了他的儒雅之氣。此時,他顧不得選詞擇句,而是直奔主題,慷慨激昂:
“我們4縱有破釜沉舟的決心,不惜一切犧牲承擔更艱鉅的任務,即使打到只剩下一個班,我本人也甘心當班長,一定堅持到最後勝利!”
陳賡此言一出,會場情緒更加高漲。陳毅心裡暗暗叫好,好一個陳賡,什麼都想爭個第一啊!劉伯承,鄧小平相視一笑。
這裡面有一個小小的插曲。原來,從本年5月後,陳毅,鄧小平就隨4縱行動,4縱指揮所就成了陳毅、鄧小平的臨時指揮所,作為4縱司令員的陳賡,此時,就成了他們的直接助手,擔負起了近乎參謀長的工作。
到11月10日,劉伯承司令員和陳毅,鄧小平會合的時候,也是隨4縱行動。圍殲黃維兵團的意圖,陳賡當然比別的縱隊領導知道的早,可是,眼看著自己的部隊向著預定的目標前進,自己卻插不上手,陳賡心裡那個急喲!
他已經向劉伯承,鄧小平要求了兩次,要去直接指揮部隊,卻沒有得到批准。沒有法子,他就找陳毅,陳賡就有這個本事,在延安,他敢偷乘著朱德的車子出去玩。私事尚且如此,公事而且是大事,他可就更不能客氣了,再遲了,等別人吃肉的時候,自己怕是連湯也喝不上了。
聽了陳賡的請求,陳毅去找劉伯承、鄧小平。陳賡不知道陳毅是怎麼說的,反正是同意了,他那個樂啊!
不過,陳毅還是敲了他幾句:“別激動得太早。黃維可是不那麼好惹的。過去,你們機動作戰多,大的阻擊戰可沒有打過,阻擊黃維兵團這樣的大仗,更沒有過。更重要的是,你們要有思想準備,我們對黃維不僅僅是阻擊,還要圍殲,那時候,你們要有擔任主攻任務的準備,明打明的交手仗,馬虎不得。”
“請司令員放心,要是打不好,你摘掉我的烏紗帽好了。”
返回4縱前,陳賡將全部通訊分隊留下來,以保障野司的作戰指揮。途中,他還興致勃勃地給隨行人員朗誦了陳毅《記淮海前線見聞》詞中的一段:
吉普車,美蔣運輸來。閃閃電燈紅勝火,轟轟摩托喉如雷。夜夜送千回。
誰也不甘落後,紛紛起立發言,聲氣明顯粗了,大了。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靜靜地聽著,他們要的就是這種勇往直前的勁頭。
火候已到,劉伯承發話了:我們就是要用‘拼老命’這樣通俗易懂的政治口號來激勵軍心,我看大家信心十足。眼下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是,黃維兵團為擺脫孤立被殲的危險,必定會拼死向津浦路靠攏,企圖和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合為一股。黃維會選擇哪裡作為主要通道呢?說到這裡,劉伯承頓住了。
陳賡站了起來:“黃維兵團機械化程度很高,攜帶著大置輜重,又急於求進,我估計會選擇宿縣至蒙城的公路為主要通道。在宿蒙公路上,只有南坪集有座大石橋可以透過重炮,坦克……”說到此處,陳賡打住了。
英雄所見略同。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輕輕笑了。鄧小平示意劉伯承先說。
劉伯承說:“陳賡同志沒有繼續說下去,他是怕他說完了,我這個司令員就沒得說了。其實,他已經說得很明顯了,點到了穴位。一句話,堅決扼守南坪集,是實現阻擊和包圍黃維兵團的關鍵。我看,堅守南坪集的任務就交給你陳賽了。”
在中野部隊,4縱算是人強馬壯,有4萬人馬,別的縱隊是比不了的,把4縱放在阻擊黃維兵團的關鍵位置,大家沒的說。他們心裡明白,不愁沒有仗打,嚴峻的考驗在等著他們。
23日,9縱在邵寨召開了團以上幹部會議。秦基偉用濃重的湖北話鼓動說:“俗話說,十個麻子九個怪,一個不怪死得快!鄧政委號召拼老命,陳賡說準備和黃維拼刺刀,謝富治要準備燒床鋪草。他們準備橫倒,我也不能豎著此戰必勝,我們和黃維兵團,你死我活。”
6縱也不示弱。同日,6縱召開旅以上幹部會議。赫赫有名的王瘋睛說:“鄧小平政委提出,我們一定要拼老命幹掉黃維。我們縱隊領導在劉陳鄧首長面前是拍了胸脯,立了軍令狀的。我們請求把最艱苦的任務交給6縱,決不叫苦,決不怕傷亡,仗打不好,甘願受紀律制裁。
黃維兵團是很強,但是已經陷入了困境,我們完全有把握消滅這股敵人。我們上上下下早就憋著一股勁了,要同黃維決一死戰,現在是時候了,我們的決心是,上面指向哪裡,我們就打到哪裡,哪怕剩下一個人、一杆槍,也要戰鬥下去。貪生怕死者,退縮不前者,斬!”
看來,此12萬人,絕非彼,12萬人哪。
作者簡介:太史小生,歷史領域愛好者,特別是熱衷於黨史、軍史的閱讀與寫作。一直希望更清晰地去回望歷史,更理性地看待歷史,更流暢地書寫歷史。
歡迎廣大歷史愛好者斧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