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律誕生之時,“殺人償命”就成為了一個被世人普遍認可的共識。隨著法律不斷地完善,會根據殺人時的場景以及其他的一些情況來判斷兇手是否需要償命。
的確,“殺人償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為了全域性考慮,有時候也需要對“兇手”適當地寬容一些。
在土地革命時期,就曾經發生過一件事情:一個戰士的槍走火,將他的上級誤殺了。因為當時的情況特殊,毛主席竭力勸說部隊不要殺他。最終成功地將他救了下來。他就是開國上將陳伯鈞。
參加革命
1910年,陳伯鈞出生在四川達川的一個農民家庭裡。十三歲時,考入了四川萬縣省立師範學校,但因為參與到當地的進步學生組織的愛國運動,最終被學校開除了學籍。
之後,他就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革命中。1927年初,他成功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在軍校中,陳伯鈞表現優異,很快就得到了上級教官們的看重。
1927年初,北伐軍已經成功攻破了江西、南京、上海等地,即將繼續向北進軍。然而,革命軍沉浸在北伐所取得的勝利所帶來的喜悅之中,蔣介石和汪精衛等反動派的“反共反人民”的醜陋面目也不斷暴露出來。
1927年4月,蔣介石在上海和武漢發動政變。5月,被蔣介石任命為新編第十軍軍長的夏鬥寅率領著手下的軍隊發動叛亂。
為了粉碎蔣介石等反動派的陰謀,革命者們拿起槍支,走上平定叛亂的戰場。在武漢學習的陳伯鈞也參與到平定夏鬥寅叛亂的戰鬥中。
當時,陳伯鈞跟隨著軍隊,來到了咸寧的作戰前線與敵人搏鬥。因為這次的事件,他離開了黃埔軍校,正式加入黨組織,成為了一名忠誠的革命者。
1927年9月,毛主席領導湘贛邊界的農民和革命者們發動秋收起義。在這次偉大的起義中,陳伯鈞被委以重任,負責農民自衛軍的改造和訓練工作。
秋收起義結束後,他又跟隨著毛主席到井岡山,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革命根據地建立的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黨組織也意識到:必須組建自己的革命軍隊。
於是,黨組織決定在井岡山根據地上,成立工農革命軍教導隊,負責培養軍隊幹部、改造和訓練革命軍隊的工作。1927年底,紅軍教導隊正式成立。一批曾在黃埔軍校學習過的革命者們被任命為教導隊的隊長和教員。
誤殺上級
因為曾經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過,在革命工作中也有著出色的表現,陳伯鈞被任命為教導隊的副隊長兼黨支部書記。而教導隊的隊長,是呂赤。
實際上,陳伯鈞和呂赤兩人,有著解不開的緣分。兩人同是四川人,都曾在黃埔軍校中學習過,一起走上井岡山參加革命。巧妙的緣分,又在教導隊中共事,這讓兩人之間發展出了非常親密的戰友情感。
自從蔣介石等反動派叛變革命後,就一直派出軍隊,企圖圍剿革命軍。紅軍多次與反動派進行鬥爭。1928年3月,反動派再次發動軍隊攻擊我軍。呂赤等人領導著紅軍與他們進行鬥爭。
戰鬥結束後,一個戰士從戰場上繳獲了一支手槍。只是,手槍上長了鏽斑,導致拉不動槍栓。陳伯鈞捨不得將手槍丟掉,想要將手槍修好,但搗鼓了好久,卻始終沒有修好。
教導隊的隊長呂赤就開玩笑地對他說:一把破槍,只是半斤鐵而已,值得你費這麼多的功夫,快扔了吧。聽到隊長的話,陳伯鈞只是笑了笑,並說:這可是寶貝,我才不扔,我一定能將它修好的。
經過反覆修理、擦拭,終於把這把槍修好了。陳伯鈞馬上拿著槍,到曾經“嘲笑”過自己的隊長面前去炫耀。見到隊長呂赤後,他非常高興地拿著槍比劃。
但是,高興過頭的陳伯鈞沒有注意到,槍裡面有一顆沒有退膛的子彈。一不小心,槍栓撞到了撞針。最終,從手槍裡打出的子彈,擊中了他對面的呂赤。呂赤被打中要害,當場停止了呼吸。
失手誤殺了上級的陳伯鈞被關進了禁閉室。這件事很快就在根據地裡面傳開了。在相處中,呂赤和士兵以及教導隊的學員們的關係非常好。因此,知道呂赤被誤殺後,他們非常氣憤,要求上級領導殺了陳伯鈞這個兇手。
但是,毛主席等領導們卻有著不一樣的考慮。毛主席認為:呂和陳兩人都是從黃埔軍校中出來的優秀學員,現在呂赤已經死了,如果再殺了陳伯鈞,根據地裡一下子就會失去了兩個優秀的軍事人才。
並且,陳也不是故意殺呂的。呂赤的死,是擦槍走火的意外造成的。所以,還是不殺陳為好。為了讓部隊裡計程車兵同意不殺陳伯鈞,毛主席專門召開了一個大集合,勸說士兵們。
最終,在毛主席的勸說下,學員和士兵們都同意不殺陳伯鈞。雖然不用償命,但是陳伯鈞還是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他被當眾打了一百軍棍,並撤銷在教導隊中的副隊長職務,降職到部隊了。
堅持革命
因為自己的問題,而導致呂赤的犧牲,陳伯鈞是非常愧疚的。他也心甘情願地接受組織對自己的處罰。他也非常感激毛主席在這次事件中對自己的幫助,並將主席視為自己的救命恩人。
也是因為組織公正的決定,讓他更加堅定地維護黨組織,更加堅定地追隨著主席,為中國的革命奉獻出自己的熱血。
土地革命時期,陳伯鈞發動農民起義,帶領紅軍與敵人搏鬥,參加了中央蘇區的多次“反圍剿”鬥爭。在紅軍長征過程中,他指揮著部隊負責後衛工作,打退敵人的攻擊,保證了長征主力部隊的安全。
抗日戰爭時期,陳伯鈞擔任陝甘寧邊區的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隴東軍分割槽的副司令員等職務,組織軍民開展生產工作,為前線的戰士提供了物資保障。
解放戰爭時期,率領著部隊遠赴東北軍區,參加熱河保衛戰、淮海戰役等多場戰爭。新中國成立後,陳伯鈞在中央軍事學院中擔任院長,主持全國軍隊建設工作。
多年來,陳伯鈞一直走在中國革命道路的前列。1955年,他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以此嘉獎他對革命所作出的貢獻。
從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到新中國的成立,陳伯鈞一直堅定不移地跟隨著黨組織,為中國革命前途而奮鬥。雖然,他也曾經因意外而導致戰友的犧牲,但是,他在中國革命中所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