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吃、一個人住、一個人生活……從“空巢老人”到“空巢青年”,這樣的生活狀態看似自由,卻常被貼上孤獨、辛酸的標籤。
事實上,獨居作為僅次於夫妻與孩子組建的核心家庭模式,已成為第二穩定的家庭形態。
一份截至2016年的資料顯示:
- 17歲以上美國人中,50.2%是單身獨居
- 北歐國家獨居人口早已超過半數
- 韓國“一口之家”佔30%
- 日本獨居人口占比達40%
近日,62歲演員劉雪華在綜藝節目中展示了自己獨居24小時的生活狀態:一個人做家務、吃飯、餵狗、和姐姐通電話、睡覺……她表示,自從丈夫去世後,她已經獨居了十年。
其中,她提到自己獨居24小時開著電視,這一細節引發網友對於“該不該獨居”的探討。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解讀我國獨居人口攀升的背後原因,併為不同獨居者提供“定製化”的生活建議。
受訪專家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 任遠
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應用中心測評主管 肖震宇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華信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 張改改
華南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 遲毓凱
我國成年獨居人群超7700萬
據民政部最新統計,截至2018年,我國有超過2億單身成年人,其中包括7700多萬獨居成年人,預計2021年這個數字將上升到9200萬,甚至可能過億。
根據我國統計局人口普查資料,我國“一人戶”家庭佔所有家庭的比例呈現以下趨勢:
從獨居人群的年齡分佈來看,呈現明顯兩極分化:
- 一極是老年人。《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指出,我國空巢老人佔老年人總數的一半,獨居老人佔老年人總數的近10%,遼寧、山東、江蘇、廣東、浙江、上海等6個東部省份和城市,75歲以上獨居老人最多;
- 另一極則是中青年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經濟實力越好的城市青年,越有可能選擇獨居。另外,因離婚、異地工作而獨居的人群也在不斷增多。
任遠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人口老齡化、城市化發展、人口遷移流動帶來的社會現象,越來越多人選擇獨居是客觀存在的趨勢。
很多年輕人因為教育水平提高、獨立性增強、結婚年齡推遲等原因,更專注於自身的發展和成長,主動選擇獨居。
那些背井離鄉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不少也處於家庭分離或單身獨居的狀態。遷移流動人口面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高昂的生活成本,將婚育計劃延後,選擇一個人生活。
隨著健康壽命延長,老年人空巢和獨居的比重也在提高。一些老年人有著更多獨自享受生活的條件和意願,但那些高齡、喪偶、孤寡的老人大多都是“被迫”獨居,無人照看。
從心理學層面講,人們主動選擇獨居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社交不需要面對面打交道
現在的生活越來越便捷,有了遠端辦公、網上購物、線上娛樂,人們不需要面對面打交道也能維持一定的社交。
自我價值的提升
人們更加看重自我價值,自由、適應性、個人選擇是最受現代人珍視的準則。因此,很多人不想遷就別人的生活方式,也不干擾別人的生活,更願意享受自主安排的生活。
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一書中所說:“我這個人是那種喜愛獨處的性情,或者說是那種不太以獨處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兩個小時跟誰都不交談,獨自跑步也罷,寫文章也罷,我都不感到無聊。”
獨居可能帶來3大安全風險
獨居雖然能充分享受到個人自由,但也不全然美好。除了會帶來一些心理和生理層面的挑戰,獨居還可能面臨安全風險。
發生意外難呼救
居家跌倒是威脅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通常會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如果突發急性心梗或低血糖等,很容易導致肢體性障礙、意識不清、昏厥等,獨居老人根本無法應對。
孤獨感更強烈
《中國青年報》曾對2000人進行過一項調查,57.9%的“空巢青年”表示缺乏感情寄託。不過一個人是否感覺孤獨,決定因素是其本身,而非家居者數量。
孤獨情緒可能更多表現在“被迫”獨居的老年群體中。一些老年人不僅獨居,還因為身體機能的衰老而不愛出門,久而久之,會因為疾病等產生焦慮、孤單感,無人訴說。
有研究發現,喪偶的老年人尤其需要社會支援,獨居後,自我封閉與強烈孤獨感現象十分普遍。
生活方式不健康
一項針對北京婚戀青年的調查顯示,年輕人的人際交往圈子很窄,加之交通和時間成本很高,導致沒有多餘精力開展人際交往,“宅”成了主旋律。
“一人獨居、兩眼惺忪、三餐外賣、四季網購、五穀不分”是很多年輕獨居者的真實寫照。
一個人很容易湊合過,飢一頓飽一頓,飲食營養質量低,宅在家運動少,長期這樣生活會危害健康。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選擇獨居前一定要注意評估健康,千萬別因為不想麻煩子女或不願受束縛而逞強,曾突發過心血管疾病、身體衰弱的老年人應當避免獨居。
建議老年人每年根據“FRAIL量表”評估一次健康風險:
- 有疲勞感;
- 有阻力感(上一層樓梯就感到困難);
- 自由活動下降(不能行走超過一個街區);
- 5種以上疾病共存;
- 一年內體重下降超過5%。
滿足其中三項就意味著有衰弱症狀,跌倒等風險較高,不宜獨居。
給3類獨居者的“生存建議”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無論是自我享受還是迫不得已,都應該有個好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把日子過好。3類獨居者不妨嘗試以下方法:
拼事業的年輕獨居者
做好時間管理
對獨自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來說,獨居可能是一種婚姻前的過渡,也可能是不婚不育的選擇。
主動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年輕人多是享受獨居的,但也有可能面臨一些實際問題,如居家環境髒亂、無聊寂寞難以排解、生活太過單調、獨來獨往變得不善交際等。
建議這類獨居者做好以下幾點:
- 做好時間管理,將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 培養一兩樣愛好,不斷充實學習;
- 與朋友每月聚會一次,定期組團出去遊玩;
- 一人吃飯要學會合理搭配,少吃外賣和垃圾食品;
- 每週運動健身三次;
- 可以養寵物、養花等來寄託感情。
離婚的中年獨居者
拓寬社交圈
近十年來,中國離婚率持續走高,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已經超過30%。離婚後,恢復單身的男女多數選擇獨居生活,或帶著孩子生活,這當中以享受獨居的中年女性為主。
與年輕人相比,無論人格和經濟上,中年人都更獨立,生活能力強,加上多年積累的社交圈,更適應沒有家庭羈絆的生活。
可是又因為曾經有過家庭,獨居也會帶來一些煩惱,尤其是時常糾結於繼續獨立生活還是重新接受親密關係的兩難選擇。
建議這類獨居者要做好4件事:
- 重拾獨居生活的能力,尤其是男性,以往在家庭中過度依賴妻子的照顧,獨居後要鍛鍊照顧自己的能力。
- 把目光重新投到自己身上,少了束縛後,可以提升職業技能,投資自我,追求更好的發展。
- 對於還想組建家庭的,可以再次尋覓生活伴侶,積極拓寬社交圈。
- 減少無意義的社交,多留些時間給親人。
喪偶的老年獨居者
更要注重安全
與獨居的中青年相比,這些鰥寡孤獨多是被動的,例如兒女在外打拼,沒人照顧。當然,也有的老人更樂意獨自生活,只是兒女可能會有些不放心。
對於獨居老人來說,有幾個安全生活的要點:
- 備好安全生活用品。如醫藥包、柺杖、輕便推車、手機等,定期與子女、親人通話,聊聊近況,讓親屬掌握動態。
- 防詐騙。對於不瞭解的資訊和人,多向兒女詢問意見。
- 每年定期到醫院體檢。有慢病的按時服藥、複查;有殘障方面問題的報備居委會或社群,遇到問題隨時聯絡。
- 建立社交圈。很多獨居的老人都捨不得身邊的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沒事可以約出來跳舞、打牌、下棋、旅遊等。
- 尋找價值感。趁著身體硬朗再找點力所能及的事做,積極參與公益組織,既能服務社會,又增加自我價值感。
- 重新尋找幸福。有研究稱,婚戀是老人克服老齡階段孤獨和追求晚年幸福生活的有效手段,年老仍可擁有浪漫。▲
本期編輯:張宇
版權宣告: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