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瀋陽機床成敗啟示:大國重器,何以興之?

文|《財經國家週刊》記者 陳浩傑

2012年,兩個好訊息讓瀋陽機床震驚了全球同行:

一是在美國加德納公佈的世界機床行業排行榜上,瀋陽機床憑藉27.8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0億元)的銷售收入,排名世界第一;

二是歷經5年攻關,i5智慧機床作業系統研發成功,這是世界上首個全智慧機床“大腦”。

後來證明,這兩大里程碑事件標註的,不僅是瀋陽機床發展的頂點,更是興衰的拐點。接下來的時間裡,瀋陽機床業績斷崖式下跌,走上鉅虧之路,資不抵債,最終於2019年被司法重組。

朝陽即落日的背後,是一個個巨大的疑問:是什麼原因讓業績全球第一的機床一哥,突然之間走向衰落?技術領先的i5智慧機床,為何未能挽救瀋陽機床的頹勢?

瀋陽機床成敗啟示:大國重器,何以興之?

如今,距離瀋陽機床司法重組正好過去整整兩年。兩年時間裡,刻意低調的瀋陽機床在困頓與變革中等待著破局和復甦。昔日高歌猛進的盛景,以及那些閃耀著中國機床榮光的回憶,亦不時喚醒人們對重振大國重器的希望與期待。

人們驚詫於機床巨星的隕落,更為瀋陽機床的先鋒改革未能走到最後而深感惋惜。儘管技術爭議持久未消,但i5數控機床的研發仍不失為中國機床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中國機床產業的一面鏡子,瀋陽機床的成敗興衰,對今天機床行業的發展仍不乏深刻啟示。

專家表示,從瀋陽機床來看中國機床產業的發展,有兩個核心問題值得整個產業界思考:一是敢於大冒險的為什麼是瀋陽機床?二是瀋陽機床為什麼最終沒能成功?

瀋陽機床成敗教訓,也給東北振興帶來兩點啟示:一是東北本土並非沒有能夠啟發革命性技術創新的企業,為什麼這類企業大多黯然落幕?二是當一項重大原創性技術出現時,政府的手應該如何與市場的手協調,才能避免陷入瀋陽機床曾經面對的困境?

危機逼近:駱駝被一根稻草壓死

2019年5月,一筆441萬元的欠款,將瀋陽機床的債務問題暴露出來,再之後,就是震驚行業內外的破產重組。此時,距瀋陽機床問鼎機床行業世界第一,不過8年時間。

人們普遍不解:這麼大一家公司,怎麼突然就沒錢了呢?

沒錢是真的沒錢,只是並不突然。

知情人士介紹,作為瀋陽機床原董事長的關錫友,對此做過深刻反思,稱“自己犯了錯誤”。“當時搞創新研發的時候沒有錢,關錫友沒有選擇從商業銀行借款,而是選擇了發行企業債。發二期債時,上面都批完了,正準備要發,結果東北整個債務爆發,債就沒發出去。”

瀋陽機床成敗啟示:大國重器,何以興之?


瀋陽機床原董事長關錫友。圖/新華社發

“這期債沒發出去,上期債還要還,造成債務集中償還,後來瀋陽機床勒著褲腰帶償還了,其中也包括政府的一些支援,但這時候從東北特鋼開始,銀行出現了集體抽貸。瀋陽機床一年的利息就要還11個億,自身根本無力解決,這才有後來透過司法重組的方法把債務給卸掉了。”知情人士解釋說。

一頭駱駝被一根稻草壓死,當然並不是那麼簡單。一個廣被認可的事實是,即使關錫友沒有“犯錯”,無法逃避的債務危機,也早已為瀋陽機床埋下了一顆不定時大炸彈。

事情的起源,要回到2007年。當時,關錫友找到遠在上海的同系師兄朱志浩,請他擔任上海研發團隊負責人,在上海組建了一支智慧數控系統研發團隊。2012年,取名“i5”的智慧數控系統研製成功,並於2014年開始生產銷售。據朱志浩等人介紹,i5系統的研發投入,以及在瀋陽、德國開發的各種新機型(機床)的試製生產和測試推廣,總體費用達到十億元的數量級。這遠超出了瀋陽機床當時的承受能力。

一方面,瀋陽機床本身盈利能力非常有限。2007年,瀋陽機床營收突破百億,但淨利潤只有7525萬元。即使是2011年瀋陽機床以180億元的銷售額成為當年全球銷冠,利潤也不過一個億左右。

另一方面,在i5智慧數控系統研發大舉投入的時候,正是瀋陽機床“缺錢”的時候。2007年,瀋陽機床整體搬遷至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廠房等總投資達18億元。此外,對德國希斯、雲南機床、昆明機床等企業的收購及改造,也是巨大的投入。

內部經營狀況伴隨著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危機一步步逼近瀋陽機床。

從2012年開始,瀋陽機床業績逐步下滑。2013年,出現了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首次經營利潤“由正轉負”,且虧損逐年增加。2015和2016年,瀋陽機床兩年虧損總額超過20億元,並被戴上了*ST的帽子。雖然2017年實現了暫時的扭虧為盈,但虧損加劇及債務風險已難以縫補。

2019年前後,在瀋陽機床的多次公告中,“經營資金緊張”等字詞頻頻出現。負責審理瀋陽機床重整案的瀋陽中院在相關材料中介紹,截至2019年3月末,瀋陽機床合併口徑的資產約200億元、負債375億元、資產負債率約190%,2019年全年預計有超過100億短期借款到期,導致在手訂單無法按期交付,資金鍊瀕臨斷裂,債務風險一觸即發。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導致瀋陽機床走上重組“敗局”,歸咎於研發i5系統花光全部家底併為此背上沉重負債,這種說法並不全面。在瀋陽機床堆積如山的債務中,相比i5系統研發投入帶來的債務,瀋陽機床自身經營的虧損才是債務的大頭。資料顯示,2012年至2018年,瀋陽機床扣非淨利潤和經營性現金流連續7年為負,其中總計虧損逾50億元。

瀋陽機床成敗啟示:大國重器,何以興之?


瀋陽機床生產的i5智慧機床。圖/新華社發

盲目擴張:中國機床龍頭集體困境

瀋陽機床業績巨大反轉的外圍,是中國機床行業週期出現了潮水般的轉向。

機床作為通用裝置,整個行業有很強的順週期性。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路狂奔的中國經濟,為中國機床注入了一針興奮劑。

公開資料顯示,2001-2011年,中國機床行業在這十年間產值增長了十倍,利潤增長22倍,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24.8%和33.2%。從2002年起,中國就成為全球第一大機床消費市場,到2009年,中國機床產值、產量已並居全球第一。而2011年,中國金屬加工機床市場規模達到創紀錄的390.9億美元,為歷年最高。

但從2012年開始,無論是機床行業還是中國經濟,都迎來一個分水嶺。被市場下行裹挾著的中國機床產業告別了黃金十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頓。

東北大學一位機床技術專家告訴記者:“國內機床產業發展與市場刺激息息相關,市場環境好的時候,水漲船高,但市場形勢一變化,問題就顯現出來了,就像一下子被打回原形。”

行業告別井噴式增長後,包括瀋陽機床在內的曾經發展最好的幾家領軍企業,轉眼成為衰落最快的反面典型。

之所以形成如此大的反差,與這些企業的快速擴張有著直接關係。早在2007年時,瀋陽機床就定下“先做大、再做強”的戰略,當時關錫友認為只有企業規模做大,有了錢,才能有機會做強。從2002年至2011年十年間,瀋陽機床生產了將近70萬臺機床,推動了國內機床行業規模不斷壯大,同時也將自己推上了一個剎不住車的快車道。

據知情人士介紹,對於瀋陽機床的快速增長,關錫友本人曾“非常恐懼”。“因為關錫友很清楚,這種增長不可能持續,產量一直增加,這怎麼可能呢?他說這是不可能的,就是一個幻覺,但是當時大家都有這樣一個幻想。他當時就說,如果我們瀋陽機床生產14億臺機床,全國人手一臺,到那時我們企業就可以死掉了,但那是不可能的,這個假設不存在。”

更大的危機在於,瀋陽機床雖然產量規模擴大,但企業增收卻不增利,甚至賠本賺吆喝。公開資料顯示,從2000年開始,沈機集團旗下一廠的機床產品形成了五大系列,300多個細分品種,但這300多個細分品種的功能差別不大,只是針對行業需求微調後就進行編號,實際上,300多種產品每月賣入市場的只有四五十種。而在生產環節,每增加一種產品,就意味著多出一條生產線,多一項投入。

“在中國,很多企業總是想做大,一做就恨不得一年做幾萬臺,盲目擴大產能。一旦經濟形勢調整,量大面廣的產品市場需求縮減,那麼此前誰的規模大、誰的產能投資大,誰的日子就不好過。”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

在受訪專家看來,盲目擴張導致負債累累,成為中國機床行業當時的集體困境。不僅瀋陽機床虧得一塌糊塗,大連機床因多起債務接連違約被法院裁定破產重整,漢川機床破產拍賣……中國機床行業曾經的龍頭,就這樣一個個倒下。

“搞垮”真相:三大結構問題解決不了

一位機床行業人士認為,機床行業黃金十年結束,不僅市場銷量結束了高速增長,更重要的是市場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包括瀋陽機床在內的國內機床龍頭企業走向衰落,除了經濟環境的影響外,這些機床廠自身的產品技術、產品結構落伍也是重要原因。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人士介紹,2011年前後,伴隨著需求結構不斷變化,市場對中檔產品的需求明顯增加,國外以高技術為先導、用高技術裝配的中檔機床產品大量湧入,迅速佔領國內機床市場,對我國發展中的中高檔數控機床產業產生巨大競爭壓力,國產中檔機床產品在技術水平和產業化上的諸多短板也被充分暴露。

工信部發布的2011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經濟執行情況顯示,2011年我國機床進出口逆差進一步拉大,進口大幅增加達到歷史之最。不僅高階產品還是以進口為主,中檔產品的產業化也亟待加強。

瀋陽機床成敗啟示:大國重器,何以興之?


瀋陽機床工作人員在車間裝配裝置。圖/新華社發

前述行業人士說,在此期間,包括瀋陽機床在內的眾多國內機床龍頭企業也有過積極探索,升級產品以滿足國內市場對中高階產品的需求,但總體而言,轉型普遍太慢,成效並不突出。

知情人士介紹,這兩年社會上有很多聲音,爭議瀋陽機床是怎麼把自己搞垮了?對此,關錫友不止一次表示,瀋陽機床之所以垮掉,就是結構問題沒有解決好。產品結構、企業結構和資本結構三大結構性問題突出,但這三個瀋陽機床都改不了。

當時關錫友力主淘汰老的機床,但很多人並不同意,因為老機床當時仍有市場,為此他遭受較大阻力。“關錫友當時也很無奈,說我們很慚愧,我們老祖宗留下的老三樣到現在我們還在生產,已經70年了。”

不僅是產品結構問題,企業結構同樣突出。大部分工業裝備企業都是一枝獨大,帶來的是大而全的企業結構。中國機床行業的“十八羅漢”,基本上每一家都是從鑄造開始做起,然後零件加工、組裝、開發設計,差不多都是一個路子,這違背了機床行業特徵。

“機床是離散工業,離散工業是不能夠從頭到尾都自己做的。它是個整合創新,整合創新就意味著透過各個獨立個體的創新來整合一個產品的創新,如果大家都在一個懷抱裡,會導致兩個後果:第一,你全聽我的,你的創新主動性沒了;第二,財務效率太低,或者說資產效率太低。”相關專家介紹。

此外,資本結構也是一大掣肘。以瀋陽機床為例,1993年重組成立的瀋陽機床,用的是世界銀行貸款2億美元,加上國開行的5億人民幣配套貸款,錢是借來的,企業一出生就揹著大包袱,債務一直到2002年才償還完。資本結構無法開啟,導致企業結構無法撼動,離散工業的離散性創新就難以做到。

一位受訪專家認為,從資本結構到企業結構再到產品結構的體制之囿和低端鎖定,正是中國機床企業普遍市場競爭力缺失的癥結所在。

“怪現象”背後:i5大賣卻帶來了更大危機

為走出困境,瀋陽機床曾有過驚心動魄的殊死一搏,那就是i5智慧機床。

知情人士介紹,關錫友對i5機床研發孤注一擲,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他對朱志浩說,一旦啟動這個專案,我的生命就在你褲腰帶上。”

在關錫友看來,i5機床是一把能讓瀋陽機床改頭換面的鑰匙。i5機床的確贏得了內外的廣泛喝彩,有媒體評價,“i5數控機床將是一個改變世界的機器”,瀋陽機床內部則認為:“瀋陽機床i5的應運而生,正式把中國工業升級的步伐直接拉到與世界製造強國競爭的同一起跑線上。”

i5機床也很快為沈機打開了一片新天地。2014年上市後,i5機床銷量連年大增,即使是在全球機床工業都在經歷衰退、中國機床產能嚴重過剩的2015年,i5機床也出現了“爆炸性的市場需求”,為此瀋陽機床不得不一再提升產能。公開資料顯示,高峰時i5機床在市場上運營達1.6萬臺以上。

但是,一個“怪現象”緊接著出現了。

2015年以來,一邊是i5數控機床的銷量逆勢上揚,另一邊卻是瀋陽機床虧損與負債的連年攀高。i5機床的大賣,並沒有為瀋陽機床帶來轉機,反而讓它陷入一場更大的危機當中。

對於危機的出現,關錫友進行了自我檢討,他說:“我們做得太超前了,也太著急了。”他的著急在於,為了能儘快看到效益,i5機床的商業化步子邁得有些大。這也是i5機床至今仍被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沈機內外一些人士看來,關錫友一手打造的i5新商業模式,加速了瀋陽機床的“滑鐵盧”。

簡單理解,i5新商業模式的典型特徵,就是租賃。

2014年6月,瀋陽機床成立金融業務板塊,同時推出金融租賃等服務。“機床裝置價格很高,中小企業買不起,那怎麼辦?可以透過租賃,讓他們獲得使用權,放棄所有權。”關錫友當時表示,透過i5新商業模式,瀋陽機床可以實現從機床生產商向服務提供商和生產服務商的轉型。

按照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路風的分析,機床採取租賃方式並不容易,最難的是無法對使用者進行準確的成本核算,租金難定。但i5數控機床以其智慧、互聯的特性解決了這個難題,所以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可以採用租賃方式大批次供貨的機床。

此外,瀋陽機床還與多個地方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聯手打造“5D智造谷”。按照公開說法,基於i5技術升級的“5D智造谷”,是包含數字系統、工業資料、數字化、即需即在、數字經濟在內的智慧製造轉型升級新平臺,以委託、融資、分享等多種方式,由瀋陽機床聯合地方政府為創業者提供線上生產力共享服務。

然而,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說,無論是租賃模式還是“5D智造谷”,雖然都帶來機床的市場需求量大增,但由於財務成本較高等原因,瀋陽機床的利潤和收入並未有效增加,反而還帶來了一系列資金風險。比如租賃機床,瀋陽機床承受了巨大的壞賬甚至死賬風險,債務雪球因此也越滾越大。

“5D智造谷”也是如此。媒體報道顯示,2017年以來,瀋陽機床先後與全國各地簽約了23個智造谷,但真正具備執行條件的只有建湖、馬鞍山和瀋陽三個谷,總共投入機床近2000臺。與此同時,i5機床開工率很低。以建湖智造谷為例,800臺機床最高時開工率為50%,大多數時候則只有25%,很難真正帶來利潤。

技術成敗爭議:技術創新敗給了商業創新

這場始終伴隨著爭議與質疑的先鋒改革,因為瀋陽機床的司法重組戛然而止。

多位受訪專家認為,i5機床和新商業模式至今被廣泛質疑,是因為這項技術本身的侷限性,決定了它並不代表未來產業方向,同時也註定其新商業模式無法落地實施。一定程度上講,新模式帶來的大躍進,讓積重難返的瀋陽機床雪上加霜,最終“埋葬”了自己。

不過,也有不少專家不認同這一觀點,在他們看來,i5機床在商業化尚未充分展開之際就遭遇瀋陽機床重組危機,它的技術應用和市場價值並未得到展示,即使是現在,對i5機床和其新商業模式下失敗的結論都為時尚早。

據瞭解,2019年,最終被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重整後,瀋陽機床內部對於i5技術也曾有過類似的爭論,一種觀點認為i5數控技術並不成功,但也有觀點認為,i5技術是成功的,需要的僅僅是修正和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上,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攜旗下7家機床企業重磅亮相,釋出了8款新產品,其中就包括瀋陽機床全部採用i5智慧數控系統的五軸機床。這也從側面說明,i5技術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內部獲得了肯定。

瀋陽機床成敗啟示:大國重器,何以興之?


瀋陽機床工作人員在車間運算元控裝置。圖/新華社發

朱志浩告訴記者,i5本身的技術是成熟的,但i5是一個組合品,體現在使用者端的不僅僅是i5的技術功能,還有資訊、控制等系統,以及不同場景下的使用者使用習慣等,這些都會給機床使用體驗帶來差異。從推廣使用情況來看,i5在市場上有成熟穩定的使用表現,當然它也有持續迭代和完善的空間。

“i5量產推廣的時候,生產、組織、管理、營銷等方面都有欠缺,我認為是存在的。但由此否定i5的技術水平和能力,我是不能同意的。”他說。

朱志浩同時認為,在技術路線選擇上,到目前為止i5還是領先的。“現在大家所走的技術路線,和我們幾乎是一樣的,技術上沒有超出我們目前達到的水平。”

知情人士介紹,對於i5機床的技術領先,關錫友始終高度自信。在關錫友看來,i5機床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商業化之路沒有走好,這也與商業創新本身比技術創新更難有關。“技術創新和商業創新不是同一個量級的。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多的技術創新,產業化卻這麼低?就在於我們輕視了商業創新。商業創新面對的是市場的諸多不確定性,需要企業家來洞察,並和社會建立廣泛聯絡。可以說,對商業創新的重視不足是行業發展的一大制約。”關錫友表示。

一位業內專家說,i5機床的適用性還需要在市場中驗證,單靠一個技術或產品,短期內看也許並不能改變企業或行業,但瀋陽機床率先發力,在機床行業深度應用網際網路思維,力圖打造機床行業的生態平臺,從這一點看,思路是清晰的,也是有眼光的。

他認為,從更深層次來講,瀋陽機床透過研發i5機床,以自主研發技術向高階機床邁進,從國外市場壁壘中突圍開闢新大陸,這是應該受到肯定的。正如路風在一份i5機床的報告中所評價的:“它不但突破了中國機床工業長期處於弱勢的數控技術,而且以其智慧、互聯的特性為中國製造業升級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朱志浩認為,i5的確有製造工藝等方面的不嚴謹,這種不嚴謹在i5量產推廣時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但就i5的商業化而言,並沒有帶來真正的虧損,而且透過8年時間的沉澱,i5在技術和市場上已經形成了閉環,若不是商業化探索中途因為意外受阻,瀋陽機床是有可能闖出一條路來的。

改革創新難題:如何打破體制機制束縛

在多位受訪專家看來,雖然瀋陽機床因為債務問題司法重組,但並不代表瀋陽機床的技術創新失敗了,更不能說中國機床企業沒有能力挺進產業高階,恰恰相反,瀋陽機床的創新試錯實踐顛覆了很多原來的產業固有思維,它證明了,中國機床企業是有能力在技術上彎道超車的。

知情人士介紹,對於通常印象上的技術和人才緊缺問題,關錫友本人並不認同。按照關錫友的說法,中國機床產業其實不缺人才,缺少的是對人才創新幹事的鼓勵與支援。其中核心問題是人才誰來發現,怎麼發現?

關錫友認為,有兩點值得考慮:第一,如果用傳統的方法選拔創新人才,這是不行的。第二,不能缺少容忍快速試錯的機制。矽谷能成為美國的創新中心,重要一點就是形成了快速試錯和不斷試錯的氛圍、體制和文化。

“從瀋陽機床的具體實踐來看,一個深層次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打破體制機制的束縛,這也是整個中國機床行業的阿喀琉斯之踵。”一位長期關注機床行業的專家表示,在東北振興、國企改革等宏大主題下,瀋陽機床的改革與發展更是被塗上了濃重的時代色彩。

一位瀋陽機床內部人士說,瀋陽機床作為瀋陽市的市屬國企,改革創新面對的首先是嚴重的“國企病”,其次是東北經濟整體下滑帶來的壓力。在“鐵板一塊”的東北國有經濟體系中,“老國企”瀋陽機床曾多次以先行先試的勇氣,透過改革創新尋求出路,但一路走來,磕磕絆絆、平平淡淡。

瀋陽機床成敗啟示:大國重器,何以興之?


瀋陽機床生產車間。圖/新華社發

2017年12月,在國資委、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人社部、人民銀行等八部門支援下,瀋陽機床曾啟動綜合改革,改革方案確定了十項具體改革措施、四項組織保障和九項支援政策,從“止血、輸血、造血”三位一體角度綜合施策,期望助力瀋陽機床脫困破冰,為新型工業化探路。

前述內部人士說,在國家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援下,瀋陽機床的這場綜合改革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未根本解決資產負債率高、財務費用高的問題。在這場改革中,體制機制的活力不足問題再次得到凸顯。

“瀋陽機床一直處於國企改革的中心地帶,近年來每次改革它都趕上了,但每次改革都不徹底,也沒有能夠解決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問題,制度建設始終沒跟上。”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李凱向記者表示。

瀋陽機床內部人士也告訴記者,近年來,對於陷入困難的瀋陽機床,從中央到地方都透過不同方式施救,也曾不止一次輸血,但結果都不如人意。究其根源,還在於瀋陽機床自身功能退化,比如,人浮於事、組織渙散等因素帶來的技術空心化,這已不是輸血能解決的問題。

2007年,科技部認定的首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瀋陽機床的高檔數控機床實驗室是國內機床行業唯一上榜者。然而,就在2018年,由於評估未予透過,這一“金字招牌”被科技部“摘帽”,成為瀋陽機床在技術研發上領先地位滑坡的註腳。

一位國企改革領域的資深專家告訴記者,近幾年東北經濟斷崖式下滑,瀋陽製造業最為典型。瀋陽機床的改革不斷重啟又不斷擱淺,沒能蹚出一條路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其不斷深入的改革創新實踐而言,瀋陽機床仍不失為東北國有企業中最有勇氣也是最成功的一個。

這其中,個性鮮明的“改革激進者”關錫友無疑發揮了關鍵作用。“作為體制中的異類,關錫友有闖勁有幹勁,但改革是一場利益博弈,他也只能是戴著鐐銬跳舞。”一位從瀋陽機床離職的人士評價說,在沈機內部,對關錫友的評價是譭譽參半。

“關錫友本人對此也是很清楚的,他說,長期以來,改革的反對聲音主要是來自於瀋陽機床內部。關錫友經常被人‘上課’:你好好日子不過,窮折騰啥?”

當然,外部的阻力也並不比內部小多少。關錫友雖然是瀋陽機床名義上的最高層級領導,但地方國資才是實際控制方,這一管理體制決定了關錫友只能在嚴格受控的權力空間內閃轉騰挪、步步試探。

“如果不是銀行抽貸,地方財政寬裕的話,透過別的方式支援或化解一下,瀋陽機床也許能有一個更好的結果。又或者,如果當地沒有那麼多體制體系觀念羈絆,瀋陽機床的發展也許會是另外一個結果。”一位長期關注機床行業發展的地方工信部門負責人說。

探路者啟示:拿來主義立不起中國機床

專家們認為,即使瀋陽機床在經營上陷入了敗局,但瀋陽機床作為一個自主創新的勇敢的探路者,依然值得驕傲。

中國機床行業有個說法:不變,等死;變,找死。形成這樣一個認知,正是源於機床產業幾十年曲折發展的血淚教訓。曾經,我國機床產業也有過輝煌時期,但近30年來,歷經兩次“集體缺鈣”後,整個產業之路逐漸走偏了。

上世紀90年代,伴隨著我國大幅降低關稅,進口機床洪水洩閘般湧入國內,在技術上落後的“十八羅漢”經不起市場衝擊,紛紛改制或重組。在此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機床企業都熱衷於透過引進來“開發”,或者與外國企業“合作”,甚至直接“拿來主義”,在技術陣地大面積失守。

北京聯訊動力諮詢公司總經理林雪萍撰文認為,在我國機床火爆發展的時候,國際化併購曾經被寄予扭轉時局的厚望。2010年前後,我國採用全新的策略走向海外市場,國際品牌併購風起雲湧。秦川機床、重慶機床、瀋陽機床、北一機床、杭州機床、大連機床等紛紛走上併購之路,然而,這些併購幾乎都是以失敗告終。海外併購中紛紛折戟,反映了機床這個行業的殘酷本性,也表明我國機床產業無法透過收購國外品牌來實現行業提升。

多位機床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機床產業走不通技術引進之路,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國外技術具有一定的不可轉讓性,出於國家利益或商業訴求,國外品牌不可能也不會轉讓核心技術;

另一方面,相比技術本身,技術背後的策略經驗更重要,數控系統是知識、技能、經驗和訣竅的積累,只能透過開發數控系統的實踐獲得。引進的技術只是產品,其中凝聚的知識和經驗對於引進者來說都是“黑箱”,不可能透過購買和使用產品就能掌握,更何況就算知道了程式碼也搞不懂其中的邏輯。

對此,關錫友感受深刻,他說:“我去德國、日本等機床廠參觀,那時我們也開始搞技術,看人家東西好,就偷偷摸摸地拍照,被人家發現了很多次,人家對我說關總你別照了,你要喜歡我就給你,但是我告訴你,這個圖紙承載的不是核心技術,給你你也學不到,我們回來照抄,根本不行,最多也就是形像神不像。”

專家們認為,任何技術都是在市場應用中成長和成熟的。我國製造業近幾十年來翻天覆地的發展,成為了全球機床第一大消費市場和製造國,同時也成為了行業技術應用的一個巨大的實驗場,但由於處於市場優勢地位的一直是國外企業,使用者需求推動了國外企業的持續的技術進步,卻沒有給國產機床企業留下太多試錯和成長的機會。

克服“恐高症”:龍頭企業需要“鑄魂補鈣”

受訪專家認為,如今國家大力提倡供應鏈協同創新,就應該徹底打破體制機制的桎梏,行業高度協同,真正將產業振興起來,其中最重要的是龍頭企業要鑄魂補鈣,有自信,有擔當,克服技術恐慌,攻山頭打硬仗。

這是因為,我國整個機床行業已經患上了嚴重的“恐高症”。長期以來,由於與國外巨頭技術差距實在太大,加上國外龍頭的打壓封鎖,國內機床企業對技術創新普遍不敢碰,對發展高階機床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

關錫友認為,現在國家的工業發展,區域性有很多創新,有很好的成果,但是總體看,突出問題是自立自主的精神不夠。“追趕日美德,讓很多人覺得很恐懼,甚至認為就追不上,我們本來技術落後,就更應該鼓勵大家去創新。我們在什麼都缺的情況下舉債搞研發,瀋陽機床能做到的,其他機床廠也能做到。關鍵是,有沒有這個雄心、這個擔當。”關錫友說。

“當時研發i5,對關錫友來說就是一個沒有勝算的賭局,甚至連他自己都認為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包括國外專家都勸他說,你不要去碰這個東西,西門子十年都沒做成。但關錫友就認一條死理:你不掌握核心技術,你心裡總是沒底。”知情人士介紹。

“我們能做成功,我相信大家都能成功,不是我們有多強,是因為我們有了一個可以持續做下去的環境,所以能夠取得一些階段性成績。”朱志浩說,他們走上自主開發之路,從最簡單的寫程式碼開始,一步步走下去。經過5年努力,上海團隊攻克了框架裡的每一項技術,做出了所有的演算法,寫出了所有的程式碼。

朱志浩認為,機床行業投資期長、風險大,在技術研發上,要讓搞技術的人專心搞好技術,內部需要一個不受打擾、沉下心來的環境,外部則需要一個持續投入、沒有壓力的環境,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

“國家出臺了很多鼓勵創新的政策,要鼓勵實質性的創新,創新也不能流於表面,要有寬容的心態和環境,這樣才有人敢於承擔創新的風險。”朱志浩說。

他告訴記者,司法重組後,i5上海研發團隊人才大量流失,從高峰時的300多人目前降到了100多人,不過好在骨幹團隊都還在,還有再起的機會。

他說:“瀋陽機床因為債務危機司法重組,這個結局的確是非常遺憾的,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模式,大家咬咬牙,挺一挺,也許就是另外一番情景。”

“兩年內,i5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殺手鐧還沒有出來。”兩年前,瀋陽機床重組時,關錫友接受採訪時公開表示。

如今兩年過去,雖然已經離開瀋陽機床高層決策團隊,但關錫友仍在瀋陽機床工作。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關錫友肯定不會走(離開瀋陽機床),他也不願意走,按照他個人的說法,接下來他個人會在技術創新領域繼續作為,因為在他看來,很多人不知道這個i5技術到底還能幹什麼,i5技術研發我們投入這麼多,這個回報還沒有看到。”

“接下來他有一個任務,就是i5這項技術的大規模商業化,i5現在技術已經逐步成熟了,現在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市場,並不是說市場接受不接受的問題,市場其實已經接受了,現在反倒是我們自己不接受,所以要用實際的東西改變人們的認知。”知情人士介紹。

聚焦新變革:從兩個特殊性中探尋新出路

瀋陽機床尋找新出路的故事還未終止,中國機床的發展,也同樣在經歷全新的變革、機遇及考驗。

多位受訪專家認為,當前我國機床產業已進入結構調整階段,隨著下游產業的不斷升級發展,對機床加工精度和精度穩定性等要求越來越高,中高階產品的需求日益凸顯,更新升級需求大,未來中高階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增加。

瀋陽機床成敗啟示:大國重器,何以興之?


瀋陽機床大門。圖/本刊記者

伴隨著新一輪變革正在到來,機床行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如何轉型?專家普遍認同的一個觀點是,創新是關鍵,同時要對行業和國情的特殊性有充分認知,在此基礎上找準創新的著力點,開啟機床行業創新突破的通道。

一是機床行業的特殊性。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相關人士介紹,機床雖是大國重器,但與高鐵、核電裝置之類的裝備製造有本質的不同,機床作為通用裝置,在整個製造業中有很強的順週期性,同時機床行業又是完全市場化運營的,產業規模非常有限,且總體穩定。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機床行業產值為578億歐元,中國產值位居世界第一位,產值為169.5億歐元,在全球市場中佔據29%的份額。2020年全球機床行業消費額為573億歐元,其中中國消費額位居世界第一位,消費額為186.1億歐元,在全球需求市場中佔據32%的份額。

雖然機床產業本身規模並不大,但是其所支撐的工業體系卻非常龐大。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執行副理事長郭長城介紹,中國機床主機產值在2011年達到了2200億元的最高峰,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仍很小,但是2020年中國機械製造業產值達到了22萬億,而機械製造業零部件中有三分之一由機床加工完成。因此,整個機床產業所支撐的工業規模達到了5萬-7萬億元。

“和瀋陽機床類似,機床龍頭企業此前多是地方國企,這一行業對地方經濟的貢獻並不突出,往往也不受重視,對地方來說,只有對行業特殊性有了認知,才能在追求GDP和支援產業發展中找到平衡。”相關專家說。

二是中國國情的特殊性。

在國外,機床企業基本上都是百年老店,許多傳統工藝幾代人代代傳承,品牌定位高階,在某個細分市場上做細做精,成就了不可替代的領導者地位。而中國卻不同,由於歷史原因,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千餘家企業在國內的產業佈局趨同,導致生產總量不小,低水平重複建設嚴重,“大而全”“小而全”普遍存在,規模效益難以釋放。

尤其是以“十八羅漢”為主的國內機床龍頭企業,以前一味追求產量大規模大,對市場需求反應遲鈍,競爭乏力,同時受制於地方國企的體制機制,往往又缺少創新靈活性。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於旭波曾公開表示:“機床行業的第一方陣是以德美日為代表的一些企業,它們有的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是長期不斷地進行科技投入,一個家族幾代人一直在做一件事,在專、精、特領域形成了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值得我們學習。”

華創證券機床行業深度報告顯示,隨著一批國有企業退出舞臺,民營企業正在成為中國機床工業新的主力軍。《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年鑑2016》顯示,2015年規模以上金屬切削機床企業為739家,其中私人控股的企業數量分別533家,民營企業不僅在數量方面佔據了絕對優勢,更以不足一半的資產佔有貢獻了行業近七成的主營業務收入和近乎百分之百的利潤。

“概括來說,一要從製造強國的戰略高度支援國內機床產業發展,二要從產業融合的深度連結上促進國企民企錯位發展。”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提到,智慧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已成為製造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國智慧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在全球處於領跑,因此機床行業面臨著難得歷史機遇,有望在新一輪競爭中迎頭追趕。

分類: 財經
時間: 2021-08-10

相關文章

大國重器,氫能源產業鏈未來龍頭

大國重器,氫能源產業鏈未來龍頭
頭條好像不給說股票程式碼和名稱,不過我相信大家一看就明白. 基本面不多說了,大家都能看得到.過去5年基本上保持淨利潤穩定增長,今年上半年的增長比以前高,鞏固了在行業的龍頭地位. 我關注他是有一次看中央 ...

大國重器的兩張國家名片,早在第二套人民幣的兩張錢幣上就有體現

大國重器的兩張國家名片,早在第二套人民幣的兩張錢幣上就有體現
如今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張名片,這不禁讓我想起第二套人民幣裡的一張貳角券,這張很不起眼的貳角券主圖就是一列火車頭,火車代表著交通水平,這列火車頭其實是有原型的,就是最初的主席專列,原來的車身上有& ...

這些“大國重器”,硬核

這些“大國重器”,硬核
綜合央視新聞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2週年 72年來,我國科技不斷創新突破 特別是近些年 很多領域都取得突破 湧現出一大批"大國重器" 看下面一組圖 瞭解中國硬核實力 ↓↓↓ 來源:新 ...

“大國重器”的建設史,正是黨領導下的奮鬥史
[一線講述]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中宣部新命名111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作為新命名基地中唯一的高校"大國重器"光榮入選,每 ...

日本機床出口全世界,西方光刻機搞壟斷,中國哪些大國重器領先?

日本機床出口全世界,西方光刻機搞壟斷,中國哪些大國重器領先?
圖為東風17導彈 近年來,世界各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正逐漸朝著單一化的方向發展,例如日本機床技術世界第一,具備出口到全世界的實力,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則在光刻機技術上無敵,在最近這幾年,西方國家更是在 ...

大國重器“八大金剛”,齊聚南海鎮守海陸空,發出強烈震懾訊號
我國的現代化軍備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好在這幾十年裡我們的發展速度很快,所以還是趕上了發達國家的水平.如今,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依然不放棄打壓我們,屢次挑釁.作為回擊,我們決定不再隱藏實力,國防神器&q ...

近距離實拍的這些大國重器,不僅讓人大開眼界,更感到無比自豪

近距離實拍的這些大國重器,不僅讓人大開眼界,更感到無比自豪
圖 | 文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童迪 9月28日至10月3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航空之光.民族工業之美. 此次博覽會展示了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一大 ...

“大國重器、鋼鐵脊樑”主題集郵展展品選登《新中國鋼鐵發展史》

“大國重器、鋼鐵脊樑”主題集郵展展品選登《新中國鋼鐵發展史》
鋼鐵,鑄國之重器,造一國脊樑.自轉爐鍊鋼法將人類帶進"鋼鐵時代"之後,人類社會朝著全新的方向演進.1949年,中國的鋼鐵產量只有15.8萬噸.2020年,中國粗鋼產量達到10.53 ...

漲知識|大國重器飛出的宇宙遠度

漲知識|大國重器飛出的宇宙遠度
澎湃新聞記者 高宇婷 龍慧 謝瑞強 責任編輯:李怡清

中國三大國家重器:為何蘭州加速器產業化率先突圍成功?

中國三大國家重器:為何蘭州加速器產業化率先突圍成功?
編者按: 在調研美國緊湊型加速器光源企業Lyncean的EUV光刻機光源和相位成像CT光源的商業化時,我發現我們國家上世紀80年代建立的三大國家重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合肥國家加速器.蘭州重離子加速 ...

風水輪流轉,美向中國採購4臺“國之重器”,網友:應限制出口

風水輪流轉,美向中國採購4臺“國之重器”,網友:應限制出口
近日,發生了一件在製造業史上非常有歷史意義的事,4臺中國製造的"新巴拿馬式"港口起重機在經過了長達兩個月的遠洋航行後,終於抵達了目的地美國馬里蘭州. 對於這幾臺"國之重器 ...

國之重器“天鯤號”造陸造島,多國想要求購,遭我國的婉拒

國之重器“天鯤號”造陸造島,多國想要求購,遭我國的婉拒
8月中旬,阿富汗塔利班宣佈佔領阿富汗.而在9月7日,塔利班政府宣佈建立了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同時對外公佈了政府人員名單.這一系列事件使得全球對阿富汗這個國家開始高度關注. 而與此同時,中國也在不斷地發 ...

中國重器抵達美港口,州長怒贊:歷史性時刻!美議員卻稱絕不屈服

中國重器抵達美港口,州長怒贊:歷史性時刻!美議員卻稱絕不屈服
9月13日,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肖亞慶在新聞釋出會上介紹.自2010年以來,中國製造業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時也是世界上工業體系最為健全的國家.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20年,中國佔全球製造業出口 ...

多位國之重器總師齊聚珠海航展 新一代艦載機或將年內與公眾見面
來源:中央廣電總檯國際線上 編輯:楊玉國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魏宇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期間,運-20大型運輸機總設計師,殲-15.鶻鷹總設計師以及殲-20副總設計師相聚珠海航展航空工業 ...

藏在貴州深山中的“國之重器”:中國天眼,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藏在貴州深山中的“國之重器”:中國天眼,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人類科學發展至今,對於宇宙文明的探索從未停止,不僅如此,科學家也在積極探索地球以外的生命.對於外星文明的探索,射電望遠鏡的必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探索工具. 當然,大多數人在電視中或許看到過 ...

中國的四大“航母殺手”,每一款都可以重創航母,真正的國之重器

中國的四大“航母殺手”,每一款都可以重創航母,真正的國之重器
自二戰結束以後,世界各國對海上力量越來越重視.這其中當屬美國的海上實力最為強大,他們憑藉著其11艘核動力航母,在過去的幾十年來在世界各國的領海橫行霸道,甚至多次來到我國南海進行軍演,對我國肆意挑釁.但 ...

國之重器!斥資200億打造鴻雁星座,竟比北斗更強大?

國之重器!斥資200億打造鴻雁星座,竟比北斗更強大?
一個比北斗更牛的衛星,一個投資200億的巨大建設,它的功能覆蓋全面,是跨世紀的導航系統,令中國人為之驕傲,令全世界人民為之矚目,他的建立將會對美國有巨大的的威懾力.這個系統到底是什麼?它擁有著怎樣的奧 ...

國之重器,096核潛艇會是什麼樣,中國未來海基核力量殺手鐧2

國之重器,096核潛艇會是什麼樣,中國未來海基核力量殺手鐧2
上文提到096核潛艇對中國而言可以說是迫在眉睫,那麼我們可以根據現有的公開資訊合理展望一下未來的096 .對於096核潛艇而言,首先第一點,就是一定要造得大,尤其是船體直徑,因為只有船大了,才可以塞進 ...

無人駕駛收割機下田 江蘇震澤智慧農業再添重器
金秋十月,稻穀飄香.10月9日下午,位於江蘇省蘇州市震澤鎮花木橋村地字灣的一大片稻田裡,一臺收割機正來回作業,轉彎.收割.倒車.卸糧--這一系列熟練操作的背後,駕駛室裡居然空無一人.原來是無人駕駛收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