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部美國戰爭片《前哨》,曾經引發了各位看客們的熱議。
電影中,美軍據點選的可謂是窮山惡水、險象環生 ——四周都是大山,只有一個狹小的顛簸土路連線村落和外界,視野暴露,交通不便,不利於機動與撤離,一旦遭遇圍攻,將死無葬身之地。
可以說,此地的美軍,就如同塔利班武裝的活靶子一般。前兩任指揮官,都死在了塔利班的伏擊之下,只有第三任黑人上尉,雖然看上去膽小又慫包,上廁所都不敢出門,但他卻成了唯一個活著調離崗位的指揮官。
要說美國人為什麼選這麼一個主動作死的位置當據點,很大程度上,並非是要直接對付塔利班,而是天真的想透過搞“軍民關係”來滿足“上面”的政治需要。
比如,協助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文化科普和各種經濟補貼,來讓當地村民與美軍站到一起,以此孤立塔利班。
當然,最終所謂的“軍民關係”,基本木有什麼成效。
按村子長老自己的話說——我們知道你們終究會走的,但塔利班可不會走,所以我們有時幫塔利班也是為了保命,你們也得理解我們。
村民們表面上很和氣,但暗中不是找機會去訛詐他們,就是偷著給塔利班做內應
這裡雖然有穩定的彈藥供給,完備的無線電通訊和足夠數量的裝甲車和火炮,但美軍們仍然整日活得戰戰兢兢——伴隨他們的日常生活的,是隨時會從天而降的子彈和火炮,隨便來幾個塔利班散兵遊勇,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朝底下的哨所來幾槍,順手的話再點綴幾個RPG——無論你正幹什麼,都有可能丟掉小命或者落個缺胳膊少腿的下場。
比如,你正在逗狗呢,突然子彈就落到了身旁;你脫了衣服正準備洗澡,敵人又開始伏擊,你只能光著身子迎戰。
原本,幾年來,塔利班時不時放幾個冷槍,開上幾炮、打完就閃,讓美軍吃不好飯、睡不了覺,整天過著命懸一線的日子。結果,這麼小打小鬧地習慣了後,美軍就皮了。
沒成想,某個清晨,塔利班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美軍在等待空中火力支援的過程中,硬撐了好幾個小時,直到下午一點多,空中支援趕到,而他們見著地面的救兵,竟然等到了傍晚時分。
整場戰鬥,美軍戰死八人,戰傷了近三十人。
結果就有很多觀眾對這個電影不買賬了——美軍應該是一群推崇個人主義、作風懶散、貪生怕死之徒,打仗全靠空中火力支援,你看這個《前哨》,美國大兵們打了很長一段時間後,直到差點被塔利班生擒了,才盼來的空中支援,這不符合事實!
講真,就好像這大哥親身上過阿富汗戰場一般。
其實,這個前半部分拍得有點像流水賬的電影,整個故事情節,基本源於2009年的一起真實事件——基汀前哨戰役 ,當年被全球各大媒體專門報道過。
最終,倖存下來的所有官兵都獲得了不同等級的勳章。其中兩人同時獲得了由美國總統頒發的美軍最高勳章“Medal of Honor”(MOH勳章) ,這也是美國半個世紀以來,首次將MOH勳章頒發給兩名尚在世的軍人(一般操作都是掛掉後,追授)。
片中哨所裡的美軍有一些甚至是“本色出演”——他們不是一般的“群演”,而正是當年在基汀前哨戰役中死裡逃生的美國大兵們。
老實說,當年的實際情況,跟電影中還原的基本一致。
2009年10月3日早晨六點,基廷前哨站的53名美軍被約400名塔利班武裝分子圍攻,和他們一起的阿富汗政府軍幾乎一槍未放就直接跑路了.....在堅持了近四個小時後,他們才盼來了第一輪空中火力支援,而所有空中支援全部就位,則要等到下午1點多....當地面救援部隊趕到的時候,太陽都快下山了......
說了這麼多,咱們也可以看出來,雖然美軍非常惜命,對空中火力支援很是依賴,但空中火力也並非隨叫隨到,可不是一般人們印象中,地面部隊一“招呼”,不出兩分鐘,戰機夾著導彈就呼嘯而來,乾淨利落的“解決”了敵人的那樣“爽快”的操作。
咱們經常說的“空中火力支援”,一般稱之為CAS,即, 近地火力支援。
但要注意,並非任何一個美軍的“單兵”都可以隨時向後方的指揮中心通話呼叫空中支援~一般來講,每個基層作戰單位會由專人負責對接火力指揮中心(FDC)來協調火力。
此人算是團隊的“關鍵人物”,要求頭腦冷靜,擅長計算、能判斷、口齒清楚,並接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一般是副領隊擔任,呼叫電臺系統由他掌管。
畢竟,空中支援相當燒錢,一分鐘就是一輛車的價格,這麼高的成本,要是跟打出租一般,單兵人人都能叫得到,那不好歹就把美軍叫的破了產。
況且,不排除某些心理素質差計程車兵,精神一緊張,表達和判斷就會出現障礙,連話都說不清楚,無法跟火力指揮中心、戰機進行有效溝通,確實耽誤事兒,非常容易導致戰資源的浪費和人員的無意義犧牲。
另外,也並不是說,只要呼叫了,就一定會有及時的空中支援。
首先,你所在的小隊隸屬的作戰單位必須得配備了相應的“空勤調整小組”,你才有呼叫的物件和資格,你朝別的作戰單位去呼叫,人家不一定會搭理你。
典型的,就是美國專業提供“打仗”服務,承接“軍事訂單”的黑水公司——即便“大家都給美國人幹活”,通常他們的僱傭軍無權享受美軍的空中支援,只能呼叫黑水自己公司的無人機和武裝直升機。
如果周邊正趕上沒有本公司“戰備值班”的無人機,就只能靠他們自身的“武藝”來硬扛了。
還有阿富汗政府軍,也出現過數次被塔利班武裝包圍後,向周邊美軍求救,但被“自動忽略”的事件。
其中的一次戰鬥,陣亡的軍官中還有一位阿富汗高官的長子。他老爸鬧到了美軍這邊,不依不饒,但美軍只輕描淡寫地用了一個“作戰資料鏈不相容,沒能清晰接收到支援請求”,就把這位阿富汗權貴給打發了。
此外,美軍從開始呼叫空中火力,到真正等到戰機支援的時間,很多情形下,也非常拼運氣。
畢竟,空中支援體系有著一個非常龐大的流程,並非就是電影中展現的那種“打電話”。
收到呼叫後,指揮中心會按照最優路線,進行統一排程,分配任務,實時跟進。
最快的是,周邊區域正趕上有戰機或者無人機在進行戰術巡航值班。這樣,在空地及火力指揮中心協調順利的情形下,十五分鐘內,就能趕到事發現場進行支援。
或者近處就有空軍基地,像美軍前線機場,一般距離戰場300~500公里,F-18的時速1.6馬赫,路上花個十來分鐘,再加上起飛的時間和空地座標位置矯正,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也差不多就能盼到了。
注意:呼叫空中支援有專門裝置,美軍單兵和總部聯絡的那個應答體系不包括呼叫空中支援
不過,還有很多相當被動的情形——激戰發生地不幸沒在美軍戰機的巡航值班範圍內,周邊更沒有機場。這樣的話,還是需要先以血肉之軀硬抗上一段時間的,那麼,地面部隊的傷亡也就不可避免了。
這種情況下,即便是美軍駐地有掛載好導彈,隨時待命的戰機,但它們從航母船艦或者基地起飛,劃過漫長的跑道,再奔襲過來,期間不斷進行空地通訊,調整確定座標位置,還是非常花時間的,弄不好,得耗上一個多小時。
而且,如果再遇到比較複雜的戰場環境,比如夜間執行任務,還必須在空地協調員的指揮下,用煙霧彈、鐳射器把敵我的位置區別開,以避免飛行員誤傷己方;或者對方的武裝力量設定了大量地面防空武器,還得要優先保證戰機自身的生存。
這樣一來,如果離得遠的話,指揮中心排程、掛彈起飛、趕路、調整座標位置,對目標進行甄別確認,再加上各種前線自保措施等等,花上幾個小時,也是有可能的。
很顯然,《前哨》的原型,基汀前哨戰役就是這般悲催的典型——在漫長的等待中,罵罵咧咧的大兵們就靠著地面力量,也沒有什麼戰術兵種配合,簡單的一邊攻一邊防,從清晨硬扛到了下午。
然而,空中支援到了以後,就萬無一失了嗎?
這麼多年下來,在實戰中,美軍可是沒少搞出過,自己人“互相傷害”的烏龍轟炸事件。
誤炸事故原因花樣百出,其中,空地協同不緊密是主要原因。
實戰中,交戰雙方往往犬牙交錯,還不停變化,空中支援稍有不慎就可能炸到自己人。
同時,竟然也不乏各類低階失誤導致的誤傷,像忘了座標位置、對方說話有口音“沒聽懂,導致錯誤理解”等等。
比如,2001年12月5日,美空軍1架B-52轟炸機將導彈投向了與塔利班作戰的美軍,造成美軍3人死亡、20多人受傷,原因就是忘記設定目標座標。
同樣,算錯了的情況,也很常見。
類似的情形,電視劇《反擊》( Strike Back)第一季也曾演繹過——塔利班隊伍裡面的英國IT男在交火現場入侵併篡改了美軍空地協調領域的作戰資料鏈。結果,遭遇伏擊的美軍好不容易盼來增援的F-16戰機,盤旋了一陣子後,竟然往美軍自己的頭頂上扔下了導彈......
所以,有時候,這個“救命稻草”一般的空中支援,一旦造成誤炸,也會讓美軍很受傷。
需要承認的是,咱們經常說的美軍全靠空中力量打仗,都是從海灣戰爭、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戰場,這些雙方資質不對等的戰爭中總結出來的。
上述戰場上,裝備著五位一體作戰體系的美軍,能掌握到明顯的制空權,進而保障了空中火力支援廣闊的發揮餘地。
試想,如果美軍的對手具有完備的戰術防空體系,並把握著勢均力敵的制空權,那種戰場,就又得另當別論了。
更何況,即便像阿富汗戰場這般,尤其是《前哨》裡的這些基層美軍官兵,就看他們所面臨的實際情況和日常生存考驗,即便美軍一直掌握著制空權和裝備優勢,但結局仍然是令人尷尬的。
所以,對於美軍而言,從阿富汗撤軍,更像是一種解脫,就正如《前哨》中老鳥告訴菜鳥大兵的話:你能活著離開戰場,那就是最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