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日軍有所謂擅長白刃戰的說法,在我國抗戰老兵的回憶中,也多有日軍拼刺刀能力較強之類的描述。
其實二戰本不是冷兵器之間的對決,拼刺刀一般只發生在短兵相接的階段。在我國戰場上拼刺刀的情況較多,主要是因為我國軍隊的火力貧弱,而日軍又素有白刃突擊的傳統,故而此類戰鬥相對較多。
比如日軍在與國軍的攻防戰中,日軍一般處於攻勢,其具有火力上的壓倒性優勢。而所謂的拼刺刀往往是其炮火大量殺傷國軍,並在衝擊過程中又以槍彈掃射,甚至還大量施放毒氣後,日軍才端著刺刀衝上陣地。
此時防守的國軍往往已經傷亡不小,建制已被打亂,加之體能、訓練、組織程度均不及日軍,故而難以在白刃戰中佔得優勢。
而在我軍與日軍的作戰中,經常是我們主動發起白刃戰。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根本上來說還是火力不足。
八路軍的步兵一場戰鬥經常只能打幾發子彈,而且還希望在戰鬥後繳獲對方的彈藥,故而通常不與日軍進行火力對耗的作戰。
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軍一般只進行麻雀戰襲擾對方或在緊急情況下打阻擊戰。而在我能集中絕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則在短促火力射擊之後便發起白刃衝鋒。日軍雖然單兵拼刺能力強,但我們往往是三個甚至好幾個打它一個,一般也能解決戰鬥。
對於這種情況日軍也是知曉的,所以它們認為自己的白刃戰能力還是沒有問題,畢竟其覺得這些小戰鬥之所以輸掉,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參戰兵力太少所導致的。
因此,日軍對於其白刃突擊的傳統和能力仍然相當迷信。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作戰中的順利,又進一步加深了日軍的這一認識。
而當美國回過神來,戰爭機器全力開動,大批正牌美軍開過來後,日軍再這麼搞基本就是送死的命。
因為美軍這樣的軍隊,它的火力是非常猛的。日軍的炮火對美軍構不成多大威脅,更無法對美軍陣地造成多大損傷,同樣也無法大量殺傷美軍。
這樣當日軍的步兵發起衝擊時,美軍陣地幾乎是完好無損。其步兵在衝擊過程中便會被美軍的攔阻炮火大量殺傷,待其接近後又遭到機槍火力的密集掃射。日軍步兵的戰鬥力是強,可當殘餘日軍衝至幾十米距離時,所遭遇的又是美軍的衝鋒槍掃射。
日軍倒是想跟美軍拼刺刀,可是最終能衝到拼刺刀距離上的日軍實在是不多,到時候還是以少打多,自然是吃大虧了。
到後來美軍大範圍展開奪島作戰時,其佔領陣地後,也是引誘日軍來攻,透過在日軍進攻過程中將其大量殺傷,這是最好的打擊日軍的方式。
而日軍被美軍的這種火力碾壓打掉信心後,往往會採取所謂的自殺衝鋒來終結戰鬥。
美軍對此自然也是樂於見到,畢竟日軍的這種衝鋒大部分還真的是自殺,並不能給美軍造成多大損失。美軍最頭痛的反倒是日軍縮在一個個堡壘中死戰,這反倒令美軍傷亡不小並且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戰鬥。
因此到戰爭後期,有的日軍軍官就下令禁止自殺衝鋒,而在死守戰鬥中不斷消耗美軍,所以美軍在這些戰鬥中付出的代價也就更大了。
之前很小的時候,看過日軍白刃衝鋒遭遇美軍密集火力,尤其是衝鋒槍掃射的紀錄片。當時就想,我們的軍隊要是有這種衝鋒槍,那還跟日軍拼什麼刺刀呢?直接掃過去,不給它拼刺刀的機會豈不是更好?
實際上在抗日戰爭中,我們國家還真有這種大量裝備衝鋒槍的部隊,而且也的確給了日軍大量的殺傷。
1942年第一次入緬作戰失利後,新22師和新38師的餘部退入印度,隨後以這兩個師為基礎組建中國駐印軍。
隨後國內又空運了第14師、新30師、第50等三個整建制師及大量兵員和技術兵種到印度,使得駐印軍總兵力達到了10萬人。
駐印軍可以直接得到美械裝備,其武器配置也非常精良。
按照編制,駐印軍的每個步兵班除了裝備一挺輕機槍外,還裝備了兩支衝鋒槍。實際上駐印軍的基層軍官和輔助作戰部隊也裝備了相當數量的衝鋒槍。
1944年,新22師統計所部武器裝備,裝備了1461支衝鋒槍,這個衝鋒槍的實際裝備量其實就是超編的水準。
而1945年新1軍統計所部武器裝備,所部共計裝備衝鋒槍4097支,一個軍裝備的衝鋒槍超過了4000支,平均每個師裝備的衝鋒槍也超過了1000支。
日軍中是極少裝備衝鋒槍的,而在緬北叢林由於樹木相隔,兩軍的交戰距離往往很近。當兩支軍隊在密林中打了照面,這邊直接就是一排衝鋒槍橫掃過去,而日軍卻以三八大蓋回擊,想想會是什麼結果?
實際上日軍跟中國軍隊的衝鋒槍打交道很早了,但還從未有這樣的壓迫感。
在全面抗戰爆發時,中國軍隊就裝備了一部分衝鋒槍,其中以晉綏軍和川軍劉湘部為多,因為他們的兵工廠可以仿製衝鋒槍。晉綏軍部隊中,當時衝鋒槍可用裝備到步兵班,大約每個班有一支。
這種近戰火力當然可以在與日軍的短兵相接中發揮作用,但這個作用發揮得不是太大。
主要原因是日軍當時具有整體上的火力優勢,在其步兵衝擊時,中國軍隊已遭很大的損傷。而晉造衝鋒槍本身質量影響了效能的發揮,加之有的衝鋒槍手過早開槍,因此彈藥消耗了不少,但未能給日軍以重大的殺傷。
當時也有用得好的部隊,比如傅作義第35軍的422團。
這個團構築的陣地是多線縱深陣地,有大量交通壕和掩蔽工事。日軍炮火準備時,該團在一線只有少量兵力,故而傷亡小。而待日軍步兵衝擊時,該團生力軍則進入陣地,也不提前開槍,等日軍進到四五十米距離時再開槍,取得了較好的戰果。
但是這樣的部隊在當時可謂是鳳毛麟角,所以並不能扭轉總的戰局。
當時我軍也裝備了少量衝鋒槍,主要是之前繳獲晉綏軍的湯姆遜,後來全面抗戰爆發後閻錫山送了一部分,自晉綏軍潰軍處又收集了一部分,全軍大約有幾百支。
這些槍一般裝備在警衛部隊中,關鍵時刻會使用。到百團大戰時,129師各階段還有衝鋒槍參戰。
不過受限於晉造衝鋒槍的質量的彈藥,這種槍逐漸淡出了主力部隊,而是裝備到了武工隊等單位中。在冀中武工隊的實戰中,曾出現了日軍“掃蕩”中隊誤以為晉造衝鋒槍的連發為輕機槍聲(注:當時日軍以機槍來判斷八路軍的部隊性質),以為八路軍主力出現而一度撤退的戰例。
由於抗戰中不再生產新的衝鋒槍,因此從全面抗戰初期到中期,我國軍隊使用的衝鋒槍便越來越少,直到駐印軍又開始大量裝備衝鋒槍。
駐印軍的衝鋒槍為什麼能發揮大的作用呢?
首先,駐印軍裝備的衝鋒槍質量好,都是正經的美國造,效能自然是沒得說;而且裝備的數量很大,每個班至少就有2支;另外不用擔心彈藥不夠用,美軍甚至可以能直接空投大量彈藥到一線部隊。
其次,駐印軍兵員素質較高,且經過正規培訓,對槍械的保養和效能有很好的瞭解,故而能發揮出衝鋒槍的威力。
而此時駐印軍對緬北日軍還有整體上的火力優勢,日軍無法透過其他火力壓制和殺傷駐印軍,反倒自己受到壓制和殺傷。
這種情況就像太平洋戰場上的日美對決一樣,反倒放大了衝鋒槍的使用效果。畢竟對沖鋒槍手來說,他們直面的往往就是端著三八大蓋的日軍步兵,而不是像1937年的晉綏軍那樣得頂著日軍飛機大炮的轟炸等待開槍的機會,更不會像八路軍那樣打衝鋒槍還要數著子彈來打。
到1945年初隨著滇緬路的打通,大批美械運抵國內,有的部隊也換裝了美式衝鋒槍。在湘西會戰時,國內戰場的日軍便遭到衝鋒槍的大量殺傷。
時任第18軍第11師師長的楊伯濤在多年後還回憶道:
日軍素以武士道白刃戰見長,鼓譟咆哮揮刺刀,直衝我軍,這時我軍擁有美械近戰武器衝鋒槍,數步之內向密集日軍迎頭掃射,日軍中彈紛紛倒地。
所以,不是說日軍本來就比中國軍隊能打仗。要是有好的裝備、好的訓練,國軍的戰鬥力都能翻上好幾倍。
對我軍來說,只要子彈稍多點,日軍的傷亡就不知道得多多少。但沒這麼好的條件,照樣不能低頭,就是沒子彈去拼,也到拼到最後,而我們也確實拼到了勝利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