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3年通脹仍會繼續,類滯脹風險加劇
沃頓商學院教授認為:未來2-3年通脹仍會繼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壓力依然很大。現在市場都在擔心高通脹帶來的影響,經濟學家Lacy Hunt指出,目前通脹確實是暫時的,因為通縮、滯脹很快就要來了!很快通縮就會打敗通脹,到時市場才需要真正擔心。
比通脹更可怕的是滯脹,而當下全球經濟已經一隻腳踏入了“類滯脹”,包括安聯首席經濟學家埃利安(Mohamed El-Erian)、 “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美國銀行分析師哈特尼特(Michael Hartnett) 等在內的多位經濟學家警告,通脹正在上升,經濟增長在急劇放緩,中期的負面供應衝擊將降低潛在增長率,增加生產成本,這種全球供應鏈問題將至少持續一到兩年,使全球經濟面臨不容小覷的滯脹風險。
中國有滯脹的危險嗎?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進入換檔降速的新週期,處於“L”型探底的過程之中。輸入性通脹、結構性通脹預期不斷走高,經濟面臨經濟下行與物價上漲疊加,滯脹問題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經濟問題。目前我國經濟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現為階段性總需求不足,結構性通脹壓力難以實質性下降,儘管有“類滯脹”的擔憂,但總體風險不大。
一切通脹都是貨幣現象
當前A股市場的分化加劇,映射出市場對於“類滯脹”的擔憂。從風格上看,三季度之後週期風格指數大幅上漲,反映了“脹”的預期,而與經濟執行相關性更強的金融風格和消費風格指數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反映的是“滯”的預期。同時,資金開始向低估值板塊轉移,歷史估值分位數較低的中證500指數大幅跑贏歷史估值水平相對較高的滬深300指數,說明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擔憂“類滯脹”對於股票估值的壓制。
眼下的貨幣超發、結構性通脹和資產的高估值泡沫化本質上都是貨幣現象,在這場宏大的金融敘事中,每一個人都被裹挾在資本和財富的洪流之中,無處可避。
這一次,貨幣與通脹的關係依舊沒有發生變化。貨幣擴張給市場帶來的僅僅是“貨幣幻覺”,長期來看,刺激性的經濟政策除了帶來通脹,其它什麼也沒有。貨幣大量超發必然導致通脹,穩住通脹或“滯脹”的關鍵還是要管住貨幣。
而眼下以美國為代表的量化寬鬆政策公然上演者左手倒右手的把戲,並且將通脹輸出到全球,分擔貨幣使用成本轉嫁危機。任何違背市場規律的操作都必將受到懲罰,美聯儲肆意收割全球財富的模式難以為繼,在通脹率和負債率的拉鋸戰中,一旦貨幣的信用基石出了問題,那麼貨幣危機,既是債務危機和通脹危機,也是滯脹危機和金融危機。
投資底層邏輯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資本紅利”與經濟發展主要受三種動力驅動——金本位貨幣、國際資本流入與貨幣超發,歷史上美國曾靠這三種資本紅利和技術紅利迅速登上全球政治經濟霸主地位。
人類經濟增長猶如浪潮一般向前推動,其中最底層、最核心的規律則是技術革命,每一輪技術革命的爆發,每一次科技和資本的結合都將人類經濟推向一個新的高潮,技術紅利、資本紅利和人口紅利退潮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經濟週期開啟,如此迴圈往復,推動人類歷史滾滾向前。因此也就有了景氣迴圈和經濟週期。
目前全球經濟應該處於技術變革的前夜。舊技術的紅利已經耗盡,新技術還沒大規模應用,我們正處於第三次科技革命後的衰退期。全球老齡化加劇,新興國家的數量型增長衰退,摩爾效應正在消失,人工智慧、機器人、氫能源、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都還處於技術積累階段。
科技創新是助燃時代發展的燃料,新技術產生會超額利潤,引發敏感的創新資本蜂聚。資本與科技的再結合,能夠助力經濟再次增長並繁榮。以移動網際網路技術、人工智慧、生命科學、機器人、大資料、無人科技、新消費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悄然開啟。
所有財富的源泉都來自於科技創新,所有經濟的發展也來自於科技創新。新科技革命帶來的經濟轉折點即將到來,全球投資的底層邏輯已經悄然發生轉變,當前,全球經濟正在從金融消費資本轉向數字科技資本,數字科技資產和數字科技資本,正是未來全球財富的新方向和新趨勢。
相比舊資產的刀口舔血,新資產的財富邏輯要簡單的多。及早佈局新經濟資產,透過在價格低點買入新興企業股權、基金,投資者有望分享中國在科技創新、消費升級和產業變革過程中蘊藏的巨大紅利。
新財富盛宴、新資產同樣有波動起伏,短期漲跌在所難免,我們要做的就是躬身入局,並且保證一直在桌上,剩下的就交給時間。
如何保衛財富?
經濟從過熱到滯脹階段,股市將以結構性機會為主,中小盤和科技股的表現要優於大盤,同時大宗商品有較大的牛市機率。
這意味著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下半年股票和信貸的投資回報都將比較低,而下半年最佳的投資組合是做多通脹(如大宗商品、TIPS、小盤股)和做多優質資產(如稀缺貴金屬、現金和防禦性公用事業、必需消費品、醫療保健、REIT)的“槓鈴”交易。
後疫情時代和“類滯脹”時代,資本市場只會更加波動分化,賺錢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財富大洗牌的渦輪也會更快。投資越來越像一場軍備競賽,便宜資產和優質資產基本靠瘋搶。守衛財富、避免財富縮水,構建資產價值的“護城河”將成為未來幾年投資的主要任務。
今年的市場,比起收益,要更注重風險控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並完全規避風險,因此,只有搭建一個多元化資產配置組合並藉助專業投資機構的力量,才能在財富保衛戰中持續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