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大多數釣魚人釣鯽魚是釣的最多的。因為鯽魚的個體偏小,屬小型魚類,他的繁殖能力很強,能適應各種生存環境,因為數量多,所以不管競技釣、黑坑、還是野釣,釣魚人釣的最多的就是鯽魚。但殊不知,鯽魚的品種繁多,雖然釣鯽魚釣的多,但釣到的品種卻不一定多。下面我們看一看,在國內到底有多少鯽魚品種,我們又釣到過幾種?
一是高背鯽。高背鯽魚是滇池土著魚類,這種魚是50年前在雲南滇池及其水系自然形成的三倍體鯽魚族群,是鯽魚家族的新秀。
高背鯽魚適應性較廣,能在湖泊、水庫、池塘等水域生長,最適生長水溫24-30℃。這種魚生長很快、繁殖力強、容於養殖,最大個體可長到6斤。
二是方正銀鯽。方正銀鯽最早出現在黑龍江省方正縣,所以起名方正銀鯽。方正銀鯽的背部是黑灰色,魚身側面和腹部是白色,單隻個體最大可長到三斤。是一個很好的銀鯽品種。
三是彭澤鯽。彭澤鯽主產於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的彭澤湖。它的特點是個體大、生長速度特別快,是普通鯽魚生長速度的3倍。這種魚蛋白含量高、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容易運輸,是一種養殖和遊釣一起發展的魚種。
四是淇河雙背鯽魚。淇河雙背鯽魚是河南省鶴壁市淇縣的特產魚。是淇河“三珍”之一,既淇河鯽魚、無核棗、纏絲鴨蛋成為三珍。
5、異育銀鯽。異育銀鯽是典型的人工繁殖魚種。它以方正銀鯽作為母本,以興國紅鯉作為父本,人工授精交配所得的後代,培育出來的異育銀鯽比一般的鯽魚生長速度快2-3倍,加上它的適應能力強,成活率高,抗病力強,是一個人工繁育的優質品種。
六是雜交鯽魚。雜交鯽魚是以方正銀鯽作為母本,太湖野鯉作為父本而獲得的後代,它的優勢是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個體較大、雜食性廣、抗病力強、肉質鮮美等特點,非常適合人工養殖。
七是湘雲鯽。湘雲鯽也稱工程鯽,是完全的鯽魚體型,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範大學生物系劉筠教授培育成功的一種三倍體鯽魚。它的生長速度快,比普通鯽魚快3倍。具有食物廣、成活率高、耐低溫低氧等特點,非常適合人工養殖。
八是過山鯽。過山鯽主要生長在中國東南部至印度,為亞洲特有的品種,主要分佈在南方沿海一帶省份的大小江河以及溼地和稻田中,屬中國原生魚類。 它的生命力很強,能在陸地上爬行。可以在不沾水的環境下存活很長時間。我在遊釣時,在海南就釣到過不少的過山鯽。個體都偏小,超過半斤的很少,一二兩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