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道,9月16日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將對美加徵關稅商品排除清單進行延期,從2021年9月17日至2022年4月16日,清單中的81項商品可繼續免於被加徵關稅。中國財政部表示,中國對美加徵關稅商品第一次和第三次排除延期清單,將於9月16日到期,因此對所涉及的81項商品繼續延長排除期限。
據悉,中國之所以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是因為2018年中美貿易戰期間,特朗普政府曾依據美國《貿易法》第301條,對總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採取了包括徵收25%的懲罰性關稅在內的一系列不公平措施,因而遭到中國反制。
美國這些有違貿易公平原則的政策,被統稱為“301條款”。其主要針對的目標,都是一些含有重要工業技術價值的中國產品,目的是打擊中國的產業升級程序,總共有1300多項產品因此受到波及。
時任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曾指出,美國的“301條款”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此舉令美國“在錯誤的方向上又往前走了一步”,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以“同等力度”、“同等規模”予以回擊。崔天凱表示,美國搞貿易保護主義實際上保護不了任何人,相反還可能損害所有人。
後來的事實也確實如崔天凱所說,關稅壁壘沒能擋住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也沒能拯救奄奄一息地美國製造業。特別是進入疫情時代後,作為極少數從疫情中恢復正常的國家,中國強大的製造業成了許多國家的“救命稻草”。其中,長期頂著最大疫情國頭銜的美國,更是因為國內實體經濟的停擺,進一步增加了對中國商品的依賴。
根據海關總署提供的資料,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規模創下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較去年同期增長27.1%,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也實現了22.8%的增幅。月度進出口額,更是連續13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充分反映了中國外貿的穩步增長態勢。
資料顯示,中國第一季度對美國出口額增長達到了62.7%,如果按1至5月份計算,增幅也高達40.2%。美國如此強勁的進口需求,不禁令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感嘆,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損害的其實是美國消費者的利益,而且根本無助於解決中美貿易逆差過大的問題。眾多美國商業組織也紛紛致信拜登政府,要求其儘快減少關稅,重啟中美貿易談判,以免美國經濟受到拖累。還有專家指出,由於疫情和美元超發貶值等因素影響,中美在高關稅政策下承擔的關稅成本比例正逐漸逆轉,美國分攤到的成本很可能已經超過中國,如果將現有關稅政策繼續保持下去,美國的處境會越來越不利。
然而,近期美媒卻放出訊息稱,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和商務部長雷蒙多等白宮高階經濟官員,組織了一場閉門會議,專門探討援引“301條款”對中國“產業補貼”政策發起調查的可能性。考慮到上一次“301調查”的結果,外界普遍相信,一旦調查正式啟動,那麼中美無疑將迎來第二波貿易衝突。
有觀點認為,在中美領導人“9.10”通話後,中方宣佈對81項美國商品不加徵關稅,這也許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希望美方認清現實,保持理智,不要做違反兩國利益的事。同時也是在告訴美方,中方仍保持著戰略定力,談判的大門始終敞開。還有分析指出,中方此舉只是將徵稅時間延期了,並不代表徹底取消,這麼做是為了向美方展示誠意,屬於“先禮後兵”。假如美方不識好歹,執意要打兩敗俱傷的貿易戰,那麼中方也只好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