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一張圖表說起,《2010年-2020年全國主要城市人口增量表》顯示,深圳近10年人口增幅和增量均排全國第一,廣州增量排第二。再看看北京和上海,增幅分別為11.6%和8%,扣除自然增長,人口流入幾乎停滯狀態,當然與兩地嚴格的落戶政策有一定的關係,但這10年廣州、深圳同樣也限制得很嚴格。
四個城市中除了廣州,其他三個城市都有讓人高攀不起的房價。這裡我們先談談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
是不是城市面積大小也要有所考慮呢?北京的面積是廣州的兩倍多,是深圳的8倍多,上海面積與廣州差不多,排除深圳面積較小先不談,北京市這麼大的面積,導致北京很多區放到廣東已經是地級市規模了,廣州到東莞才60多公里,而北京市中心到密雲70多公里,到延慶甚至超過80公里。
深圳面積只有上海的1/3,只有北京的1/8,目前住在城中村的軟體工程師和白領很多都已經在東莞、惠州買房,待大灣區交通完善後,東莞和惠州到廣州、深圳中心城區將實現半小時直達,這一點,在北京確實很難實現,高生活成本和高通勤時間依然在壓制人才的流入。
目前位於大灣區珠江西岸的廣州、佛山、中山、珠海和東岸的東莞、深圳、惠州的建成區基本上完全連成一體,產業叢集分佈於整個珠三角地區。我們來看一下,騰訊總部在深圳,它的微信總部卻在廣州,近期騰訊的資料中心將遷到汕尾。華為總部在深圳,終端部門和資料中心都搬去了東莞松山湖。佛山有一家世界500強制造業企業叫美的,美的總部不在佛山市區,在順德的北滘鎮,而美的的製造業工廠正在向中山遷移。
對於一個在騰訊工作的人來說,買松山湖3萬的房子不買南山區10萬的房子是有理由的,因為他明年可能就跳槽去了東莞的華為基地,過幾年又去珠江對岸的美的工作,大灣區快捷便利的交通正加速區內的人才流動。
廣州和深圳所在的大灣區產業分佈相對均衡,城際通勤更為便利,生活成本確實比北上低很多。你可以在珠三角任何一個地方工作,在珠三角的房價窪地買房居住,但在北京和上海就難以實現,北京城市太大,就算延慶的房價低,通勤也不方便,而上海周邊的房價都不便宜。為什麼許多人選擇逃離北上,卻對廣深不離不棄,答案或許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