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子死沒死?
這個問題,被稱為“少包”系列最大的謎團,而作為整個系列,時刻將“只要真相大白”的信念壓在心裡的包黑炭,親自給我們設下了這道謎題。
讓無數網友,至今找不到一個答案。
作為一部單元劇裡的某個單元的某個配角,能被網友惦記20年,可見,富大龍將這個角色塑造的多麼好,以至於“六子”的光環,在這個單元裡,蓋過了所有人。
死了,還是沒死,這兩個方向觀眾各有各的想法,但不管是哪一種,無非都是網友們的揣度,並不是真正的答案。
那麼,小兮傾向於哪一種呢?非要論,小兮會選第一種:六子死了。
- 先看“事實依據”:
其一: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問題:《少年包青天1》中,六子死了沒?
下面洋洋灑灑,有不少的網友說出了自己的猜測,並提供了頭頭是道的分析依據。
其中,有一個“匿名使用者”的答案,被淹沒在那些長篇大論中。
很不起眼,卻很直觀。
“我記得小時候看少包一首播,六子和李妃在出城的路上遭遇埋伏被一群殺手亂箭射死了。主角團本來是感覺情況不對趕來營救的,可惜晚了一步六子母子當場死在眼前。”
這部劇首播的時候,是在香港翡翠臺,而那時候,我們都還小,網路普及的也少,真正還記得,並看到最後的人群,也許並不多。
但有網友有過這麼一段記憶,想必也是有可能的。
其二:
《少年包青天2》從嚴格意義上說,不能算是第一部的續集。
雖然有續集之名,但編劇換了,這等於是換了一個故事芯子,即便是同一個導演把關,但故事和角色內在的聯動性,明顯就弱了。
尤其是在六子這件事情上,第一部選擇“大團圓”結局:
六子帶著李妃浪跡天涯,他的離開,給包拯帶來的,不是鬆了一口氣,而是心情複雜和擔憂;
八賢王和龐太師之間的紛爭沒了下文,六子母子倆作為皇室最大的秘密,就這麼在外“行走”,是不是留下禍患,誰都不知道,大家都等著第二部給我們答案。
包拯對朝廷官場的爾虞我詐失望至極,在皇帝許以高官的時候,選擇退守回家,安分的當一個教書先生。
實際上,第一部挖了很多坑,正常來說,續集應該對這些坑,作出一定的明示或暗示,但第二部卻是全新的故事模樣。
除了開頭對於包拯的消極態度,用了“六子”做了一個勉強的“強關聯”,其他的都棄坑未填,留下了不少討論點。
比如,第一部中曾經暗示過龐太師有通敵賣國之嫌,也暗示了龐太師野心勃勃,已經不滿足於當一個太師,那麼,他的後續,會是什麼?
編劇直到大結局還留著六子,就是為這些事埋下伏筆,歷史的真相,是不能篡改的,至少,皇帝不能變。
所以,即便六子還有故事,他的結局也只能是死,一如第二部裡的襄陽王一般。
可惜,編劇換了,故事核心變了,第二部,不是第一部的真正續集,這些坑,再沒人去填。
- 再看“劇情解析”:
《少年包青天》開播20年,爭議一直沒停過,最大的爭議點,是劇情的抄襲。
可它依舊經典,口碑極高的原因,一方面是演員的演技,另一方面,則是劇情內容本土化做的極好,角色的塑造,尤其亮眼。
為此,這部劇的內容,給我們創造了無數的想象空間和解析空間。
為什麼小兮會這麼堅持地認為,六子已死?
答案,在前文,也在接下來的後文裡。
解析劇情前,我們得想明白:“翻龍劫”這個故事的核心是什麼?
核心,自然是狸貓換太子。
這個來自民間的歷史傳說的重點是原定的太子被換,而不是皇帝被換。
二者的差距在於,前者涉及的,是朝堂,政權的紛爭,太子能不能走到最後一步坐上皇位,誰都不知道,而後者,則牽涉到天下的穩定,皇帝已經是皇帝了。
皇帝在,天下穩。
劇中的太后曾對皇帝說:“歷史是用血寫成的,江山也是用白骨堆成的”。
她是在變相地告訴皇帝,即便六子在出生後,順利當上了太子,他也做不了皇帝。
為什麼呢?
在八賢王的回憶裡,當年劉妃(太后)的母族力量大,外戚干政。
而李妃母族凋零,即便發生了狸貓換太子的事,皇帝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囚禁李妃,沒能繼續往下查。
皇帝都無可奈何,六子順利當上太子,他也活不到坐上皇位的那一刻,也就是說,六子的死亡結局,在出生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
如今,他的存在,危害的,不僅是帝位,還有天下的安穩,要他死的人,太多了,手無縛雞之力,他如何自保?
龐太師屯兵城外,以勤王之名,行籠權之實:
在包拯查出狸貓換太子的真相之後,已經在朝堂上大權在握的龐太師,根本不在意當年的秘密就此揭開,甚至,他早已留了後手。
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他的人便帶著兵馬,在城外安營紮寨。
從劇中上看,他是勤王保架,可往權謀方面去想,從龐太師的日常行為去看,他勤的是哪一位王,保的是誰的架?
畢竟,皇帝的帝位來的並不算光明,而六子,仍有趙氏江山的繼承權。
在位的皇帝,已經親政,逐漸脫離他的掌控,而六子作為一個沒有基礎的皇家血脈,操控起來,簡單多了。
李妃,就是操控他最好的棋子。
龐太師要保他,對立的八賢王,跟他曾經一條船上的劉太后,卻要消除這個威脅。
八賢王心繫趙氏江山,為天下安穩,誰都可以犧牲:
八賢王這個角色,真的是全劇塑造的,最豐滿的人物。
他的行為處事,亦正亦邪,片面地說他好與壞,都不對,但有一樣,是不變的,那就是他對趙氏江山的執著。
他要的,是這趙家的天下安穩。
這裡,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趙氏,一個是天下。這大宋的安穩,得建立在姓趙的前提下,而不是誰都行。
他可以很溫和,也可以很狠絕,皇帝以“仁”治國,終日心慈手軟,那就需要有一個人揹負那表面平和背後的骯髒和責任。
所以,秀珠嫁禍他時,他求生,放任包拯往下查,可當包拯的偵查方向,往千波殿,往李妃,往當年的狸貓換太子去,他坐不住了。
他到底有多狠?
一是設局將包拯往錯誤的方向引,二是給包拯送人頭,包括利小刀的,也包括自己的。
只是,他錯估了包拯尋找真相,保住他的那份心意。
最終,真相大白,可這皇家隱秘,被披露了出來,扭轉了整個局面:“你救了我一個人,卻害了一個國家”。
後來,在跟龐太師,包拯的三方對峙中,八賢王的最大讓步,是對六子進行圈禁,保住他一條命,這是八賢王能作出的最大讓步。
可想而知,六子的處境,並不會好。
而八賢王也給過包拯勸告:“身在其位,往往會做出一些自己都不願意做的事情”。
這句話,像是解釋,也像是伏筆。
劉太后深藏宮闈機密,為保權勢,殺人如麻:
狸貓換太子這場陰謀裡,當年的劉妃,如今的劉太后,是極為關鍵的人物。
她和龐太師是表兄妹,正是藉著龐太師的力量,才促成了這件事,也正是因為她身後的母族力量,才讓皇帝連追查真相都做不到。
這個秘密,讓她順利成了後宮的王者,讓她的兒子,順利地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可以說,她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為了保住這個秘密,一開始接受任務的重慶七鷹乃至那個小嬰兒她都沒想放過,如今,又怎麼會讓六子這麼大咧咧地帶著李妃在外面遊蕩?
隱姓埋名,不是最安全的,只有人死了,才是最安全的。
即便重慶七鷹隱居避世這麼多年,太后和龐太師對他們的尋找和追殺就沒停止過,事實也證明,重慶七鷹確實違背了任務。
他們私下放走了六子不說,還留下了那塊黃布,留下了那個手鐲,讓這個秘密,一點點被揭開。
所以,即便眼前六子被保住了,太后也不會放任六子在外,而是會找機會殺了他,皇帝即便想保,他能保一時,他保不了一世,更何況,六子對皇帝,同樣也是威脅。
皇帝初掌權,怎會甘心:
皇帝跟包拯之間在大結局的時候,有一場極具爭議的對話,皇帝口中的“犧牲”二字,也被拿來反覆解析。
很多人根據語境和劇情,大多願意相信這裡的“犧牲”並不是死亡,而是事情到此為止的結束。
認為皇帝口中的犧牲,有三層含義:
1、不可能把皇位讓給六子;
2、宗正寺永遠不可能恢復六子的皇族身份,無法給予他屬於皇子,乃至太子的榮耀。
3、李妃的冤屈永遠不可能平反,他們母子倆只能永遠過著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
但聯絡前後文,其實可以看得出,皇帝是不願交出皇位的,是為自己也好,還是為天下也罷,尤其是在他親政不久的這個時候。
正如八賢王所說,身在其位,很多事情,不可能按照他所想去做,而是隻能順應局勢去做。
包拯參加科考的初衷,是為民請命。
皇帝在跟他的最後談話中,順著他的志向,許諾高官,這是利誘;
包拯拒絕後,皇帝開始威逼:“這件事希望到這裡能夠真真正正地結束,你是個聰明人,應該明白朕的意思……這件事永遠不可以傳揚出去,否則包家就要滅門,你娘要死、飛燕要死、楚楚要死、公孫策要死,君無戲言”。
這說明什麼?
說明皇帝自己也害怕這件事被公佈於眾。
也許他一開始沒有殺六子的心,但不代表他後來不會有,尤其是在跟包拯的這場對話裡。
包拯臨走前,問了皇帝一個十分誅心的問題:“包拯斗膽問一句,如果六子,如果他有大智慧、大胸襟、愛民如子,皇上會退位讓賢嗎?”
皇帝沉默,沒有回答,雖然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但皇帝的沉默,恰恰說明,他其實知道,包拯的假設,是有可能變成真實的。
尤其是在他跟六子有過接觸談話後,他更清楚,六子是大智若愚,胸襟寬廣的型別,也許六子沒有上位的心,可若是他落到有心人手裡呢?
皇帝不得不想的遠一些,這也是他的本能,而包拯看透一切的表情,也在昭示著他對皇帝的失望和對這個官場的失望。
- 最後看前後兩部劇包拯心態的轉變:
在第二部的開篇時,包拯回到了鄉下,做起了一個教書先生。
他的心態變化,一開始並沒有明顯表現,而是透過公孫策去表現的,而公孫策這裡,透露出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包拯做一個教書先生,眼裡是沒有光的。
第一部結局的時候,雖然能看出包拯對整個官場的失望,但他的態度其實並不消極,又或者說,他並沒有放棄為百姓做事的心意,整部劇的結局走向,其實是偏向上,樂觀的。
在第二部中,包拯卻真的安安分分做了一個教書先生。
在包拯查出書院兩個學生偷錢的糾紛後,公孫策告訴展昭:你沒發現,他的眼裡,是有光的嗎?
後來,他又設局,讓包拯在府衙裡,解決了百姓們爭執不下的問題,讓包拯重新找到為百姓洗刷委屈,冤屈的感覺。
那麼,問題來了:包拯到底是經歷了什麼,讓他在這之前,放棄了查案子?放棄了他內心裡的光?
對官場的失望,並不至於打壓他偵查,探案的心思,畢竟,他在參加科舉前,一直都是協助包大娘,又或者是自己都在調查案子的。
除非這中間發生了什麼,讓他對查案這件事,甚至對自己也產生了懷疑,正因為這個懷疑,所以公孫策才說:他現在有一個問題想不通。
結合後來,包拯對皇帝找他入京查案時,猶猶豫豫,公孫策卻直接問:是不是六子的事,可見,包拯想不通的事,他的自我懷疑,和六子有關。
第一部結局中,六子性格瀟灑恣意,按照他的個性,帶著自己的母親瀟瀟灑灑走天下,其實是他更想要的,被皇族身份困住,反而困擾了他的人生。
作為好友,如果六子是安全,恣意地帶著李妃在天下間行走,包拯該為他高興,而不是困在“自我懷疑”中,走不出來。
兩部之間的時間點,其實可以根據展昭的年紀判斷,相隔並不太遠。
可包拯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態度消極,不再觸碰案子,直到學生盜竊案,才讓公孫策發現了他的心還在。
這也佐證了在這不長的時間裡,包拯身上發生了大事。
什麼大事呢?無非就是第一部那幾個:1、他知道了隱逸村被全滅的事實;2、京城中,有人對六子下手了。
- 結尾
《少年包青天》是導演胡明凱轉向內地市場的第一部作品,但這部片子帶著濃郁的“港劇風”,從導演胡明凱,到編劇黃浩華,乃至劇本的構想,都符合港劇的調子。
整部劇中,最亮眼的,不是周杰的演技,而是故事的角色塑造。
在這些事情面前,沒有絕對的惡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人,從主角到配角,大多亦正亦邪,遊走在好與壞之間。
看起來,唯一理想化,完美化的角色,只有一個,那便是皇帝宋仁宗。
可憑什麼他是最理想化的呢?
他真的是最理想化的?如果是,似乎和原本整部劇的其他角色設定就有些違和了,再怎麼理想化,他仍舊是一個帝王,仍有不得已卻必須做的事,就像沈良。
六子的生死抉擇,就是他的不得已卻必須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