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老炮兒》裡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橋段;
六爺去找老情人霞姨借錢,霞姨剛剛美人兒出浴,把六爺看得口乾舌燥,一把按住情人的腦袋準備來一場老驥伏櫪。
霞姨明推暗就,可回頭一看六爺已經一臉頹唐地坐那了....
她年輕時愛的那個男人,廉頗老矣。
不過她還是大氣又不失風情地說了句:“就你那破心臟,省得死我身上。”一句話既傳達了關心又及時解圍,聽得六爺笑眯眯,這,大概就是馮氏鍾情的颯蜜型別。
打架給你續磚,沒錢可以養你,有難拔刀相助,舉不起仍然愛你......
總之,有男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美女的地方就有颯蜜。
大颯蜜,是句北京老話兒了,不過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颯蜜的定義,向來褒貶不一。
在名導老馮眼裡,颯蜜是他年輕時的“白月光,地上霜”,酒桌上的“拎壺衝”,回到家的“香衣裳”。
在文藝型男高曉松嘴裡,颯蜜是戒不掉的林徽因,抹不去的徐靜蕾,最後只能寫了首半明半晦的《蕾》以表心癢。
京圈痞子王朔也說了:“北京女的我就喜歡一條,她們拿自己當男的,我房子是女人給買的,我就是吃軟飯出身,不僅吃,我還軟飯硬吃!”
從舊情人徐靜蕾到沒捧紅的王子文,王朔為了一票颯蜜肝腦塗地,跟前妻離婚,跟閨女撒謊說去旅館寫小作文兒,被十歲的女兒王咪無情吐槽——“他說去旅館寫小說,寫屁小說,他們都瞞著我,以為我不知道!”(詳見王朔《和我們的女兒談話》)
你說說,何苦呢?
“颯”字,嚴肅點說就是立於風中,不卑不亢涇渭分明,在微風中享受清涼,在暴風中不被影響。“大颯蜜”連起來,那就是遠離了“花千骨”和“日韓系甜茶”的大氣額娘,本該是夸人的話,不知啥時候起被曲解成了“養漢奶媽”。
說到這兒,不得不提前一陣高開低走的《北轍南轅》,馮導一個人的狂歡後落寞散場,豆瓣評分才5.0。
老爺子試圖將《老炮兒》裡對付女人那套野作坊從大螢幕搬到小熒屏,這傢伙電視機前的老少姐妹兒可坐不住了。
首先,他對職業女性的全部幻想,起於酒局,止於江湖。
彷彿女霸總實現階層跨越的智慧博弈、資源置換和千秋大業全被一股腦兒灌進一壺酒裡,“咕咚咕咚”幾杯酒下肚,這生意就談成了。
在馮氏視角里,職場女強人的能力和智慧被選擇性遮蔽,留下的只有香豔的紅唇和打不完的酒嗝兒。
他對女性的總結:輕浮,扁平,江湖。
而他劇裡的大女主,統統都是他年輕時做夢都想泡一壺的大颯蜜,無論爺們兒再壞再挫都堅定不移,就像死心塌地抱著兩條風乾的大便,你拿麻花兒都不換,你幫她擦淨眼屎看清真相她還罵你不專一。
如此大颯蜜,究竟是當代女人價值觀出現問題,還是當初的定義被扭曲?
若真是如此,恐怕老大姐林徽因會第一個跳出來表示反對,讓活人替自己正名.....
據說,男人多少都有點戀姐情結。
而鍾情颯蜜的京圈男人,都有個共同的心頭好——老大姐林徽因。
林徽因何許人也?她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有多少娟媚盎然的句子從她筆下娓娓道來,就有多少男人沉醉在她的一眸一笑間。
往遠了說,哲學大咖金嶽霖,浪漫詩人徐志摩和最後的歸途梁思成,三個爺們兒一臺戲,圍著老大姐殷勤了半輩子。
往近了嘮,王朔咂巴舌誇曾子墨,說她是林徽因之後最正的範兒,一下子徐靜蕾就不知道撇哪去了。
高曉松更別提,給女神寫劇本,為女神辦專欄節目,啷噹個大腦袋親自給林姐姐正名。
沾點文藝範兒,性格大方爽快,不擰巴不粘人,開得了玩笑調得起情,你好了她不借你寸輝,拉垮了不在乎補貼你,其實就是活明白了,拎得清道得明。如此種種,才配得上男人眼裡最初的颯蜜原型。
其實能讓男人俯首的女人,多半是雌雄同體。又美又颯,能上能下,誰能不愛?
要說林姐姐最有魅力的地方,並不是百年一遇的才氣,魅惑眾生的姿色,而是她身上有一種女人罕見的清醒和理智——永遠最愛自己,進退取捨不失分寸,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想要什麼。
對於愛慕她的男人,她向來都是一副若有若無的情絲,但心裡卻一片明鏡高懸——誰適合逢場作戲,誰適合做藍顏知己,誰適合廝守終老。
在心裡,她早已給每個人畫了記號,做好標籤,分門別類地擺好。她悉心地處理每一段人際關係,包括與每個男人的關係,每個人的位置不同,分寸拿捏也不同。
但這並不意味著她是一個冷漠的工具人格,反而她對每段緣都盡心盡力,奉獻了自己能給的全部,並不圖回報。
沒有人在感情裡不需要回應,但回應和回報不同,有的人貪圖回報,所以他註定得不到有回應的愛情。
正是因為林姐姐這種拎得清的颯蜜範兒,她巧妙地周旋於三個男人之間,即便她最後與梁思成結婚了,金嶽霖仍然將她視為最重要的女人、最好的朋友,不越雷池,終生未娶,不過偶爾醋性大發也會“樑上君子,林下美人”地叨叨兩句,衝倆人耍耍嘴皮子,開開玩笑。
其實她與老金的性格過於相似,都是典型的大明白,理智清醒,兩個人在一起雖有聊不完的話題,但總少了點過日子的激情。而老梁溫柔體貼,思維激盪,恰好與她天雷勾地火,這不就成了嗎?
可見,林姐姐除了美除了颯,還頗有智慧。畢竟花瓶和才女最大的區別就是,花瓶只想著怎樣成為更美的花瓶,而才女為了熱愛可以傾注所有。
試問,這樣的老姐妹,配不上一句“大颯蜜”嗎?
如果林徽因都算不上颯蜜,那小姐妹徐靜蕾可就不樂意了.....
早年間,京圈的文化人把持著影視資源,那時候資源有限,欣賞水平有限,忽然冒出來一個長得秀氣,會寫大字兒的搖滾果兒徐靜蕾,簡直就像蒼涼破敗的天上忽然掛了個大月亮,成了京圈子弟心中共同的白月光。
關於她和王朔那點事兒,洪晃曾爆過猛料——“有位男作家不好好寫書,經常在外頭有不軌行為,而且還都是在自己老婆眼皮子底下發生的。”
這點破事放到現在,那可是要被罵到親媽都不認識她,罵到自動退圈的!但那個年代,有才有勇有謀的老徐成全自個兒的愛情,卻收穫了一票羨慕,畢竟那個年代,女人都活得太憋屈自個兒。
別管三七二十幾,徐靜蕾成了當時的女神。
而後,她承接了以王朔為首的京圈優質資源,在這裡就不贅述那些老掉牙的成名史了,最微妙的是離開王朔後的老徐,幾部電影連續撲街,最著名的要數2017年的《綁架者》,豆瓣評分一絲不掛,幾乎實現了裸奔自由,以總分4.9的成績墊底當年的爛片之王。
有網友神評論:應該立法禁止老徐拍電影了,看她的電影從未覺得她是個才女。
這麼些年過去了,她是不是才女咱不知道,但她的確夠颯。
首先,她是堅定的不婚主義。
從早先的王朔到黃覺,再到張亞東和黃立行,在老徐這兒,談戀愛可以,但誰都別想用婚姻束縛她的自由,誰提誰倒黴。
她可以給落魄的王朔買別墅,可以跟黃覺風花雪月,也可以跟張亞東纏綿悱惻,平時你儂我儂大家儂,但只要男人一提結婚立馬翻臉,呲牙咧嘴甩一句“結婚幹嘛?我現在挺好的,不需要靠婚姻來改變什麼。”懟得男人啞口無言.....
早年王朔曾誇下海口:“我死後,財產都歸徐靜蕾!”
咱先不說朔爺的財產有多少,老徐能不能瞧得上,但您好歹有個閨女叫王咪,不用考慮下她的感受嗎?
其次,老徐在處理男女關係上找到了“颯義”的精髓——跟每個前任都能成為朋友
用王朔的話來說就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分手了,別總揪著一個人不放,都不是啥省油的燈!
“幹嘛前男友非得是渣男,非得是混蛋,對不對?分手各有各的原因,別人都不好,就我自己好,都對不起我,那可能嗎?肯定是兩個人都有問題對吧,起碼是不合適。”
“我也不想刻意去維持朋友關係,那沒必要,就是別對這個人有所怨恨,至於關係處成什麼樣,順其自然就行。”
一番話心無掛礙,理智通透,雖然戲裡總是高開低走,但戲外的老徐,妥妥的大女主size。
前些年,已經掌控了人生主動權的老徐,又對自己閒置的卵子打起了主意,試圖再掌控生育主動權。
放棄生育,冷凍卵子,也並非她一拍腦門兒的情緒洶湧。
拿她的話來說,她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也安排好了,剩下的時間可以想幹嘛幹嘛,真正實現自由。她並不需要婚姻去改變焦慮,因為已經做好全部規劃,有把握照顧好自己。
從林徽因到徐靜蕾,她們的“颯”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穩”。
她們理性規劃,客觀輸出,看似膽大妄為,實則一切盡在掌握。
颯需要資本,更需要智慧,它不是動輒“對瓶吹”和“拎壺衝”,更不是不顧是非的"飛蛾撲火",盲目地“不婚主義”。
對自己缺少清晰認知的“颯”不是真的颯,你看,少了一根筋,就變成了“傻”。
真正的大颯蜜,是瞭解內心欲求,清晰地“做自己”;而油膩男眼裡的颯蜜,是按照他們的要求“做自己”。
姐妹兒快醒醒吧!
千萬別被豬油蒙了眼,變成油膩男壓桌的菜點心,你美滋滋覺得自己特颯蜜,人家卻在心裡罵你傻。
小編後記:
早些年王朔想推王子文,就像當初他推徐靜蕾,
並揚言,文藝片紅不了,商業片沒出路,他再次推動京圈資源,小王卻始終不溫不火,
最後,一部《歡樂頌》火了,但這部戲跟京圈沒啥關係,"曲妖精"也不是老王的菜,
世界早已改朝換代,當初那套江湖本領,早就對女性不中用了。
有人戲言,離開老王的王子文,終於熬出頭了!
從“國民清醒”林徽因到冷凍卵子徐靜蕾,再到獨自帶娃卻活得有滋有味的王子文,新的時代已經到來,又或者任何時代都不缺少颯蜜的存在,
只是真正的颯蜜,從來不怕背後沒有男人撐腰,她就得不到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