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疾病需要用藥,你會選擇現代藥物,還是中成藥物、中藥材?
想必很多中國人的回答都是後者,因為在我們看來,各種現代藥物效果雖然好,但它們卻都是化學物品合成的。
而中成藥或藥材則不相同,它們大部分都來自於天然植物、動物器官,藥效雖然緩緩而至,但卻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是最佳的疾病治療選擇!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錯!有這樣想法的人,大概是因為你沒有聽說過:急性肝衰竭!
器官衰竭,顧名思義就是器官喪失功能的過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常見的急性器官衰竭,主要出現在了代謝器官上,比如肝臟、腎臟等。在肝衰竭中,就有一種名為藥物性肝損傷的存在。
根據權威資料調查分析顯示,中藥類藥物是造成藥物性肝損傷的因素之一,佔據了全部患者的21%左右。
另外,還有研究顯示,越是治療面板病、風溼骨關節病、腎臟疾病等種草藥物,越容易造成藥物性肝臟損傷!
權威的醫學雜誌《PLoS One》也曾刊登過一篇關於中藥材的研究,該項研究納入了我國7家三級部隊醫院177名急性肝衰竭患者,發現其中因中草藥引發急性肝衰竭的患者,佔據了16.95%左右。
而因急性病毒性肝炎誘發的肝衰竭,佔據了11.3%。在這177人中,死亡率高達了63.82%!
關於中草藥傷肝的研究、資料和文獻還有很多,因此中草藥也並不是大家想象一般的安全。而中藥材傷肝的因素,則主要和以下幾點有關:
1、藥物成分:
有部分中藥材,本身就可能會造成肝臟功能損傷。因為肝臟就是機體最大的代謝和解毒器官,幾乎所有攝入體內的毒素、藥物成分,都會進入肝臟代謝和分解。
部分中藥材,如雷公藤所含的二萜類、三萜類、碑帖類成分,都會造成中毒性肝損傷、慢性肝損害,一旦超量使用,就可能會誘發急性肝衰竭;
2、中間代謝物:
部分中藥材雖然看似沒有肝損傷成分,但中間代謝物卻會造成肝臟損傷。比如野百合、土三七、貓尾草等藥材,含有羥基雙稠吡咯啶生物鹼,在進入體內之後,會在細胞色素P450的催化作用下,轉化為吡咯衍生物。
這種物質容易損傷肝臟細胞,特別是會造成肝小葉內細胞損害,最終發展為肝細胞壞死、閉塞;
3、誤用藥、聽信偏方:
和人的名字相同,藥物也有許多重名、名稱類似的藥物,但其功能卻存在巨大差異,比如臨床報道導致肝衰竭最常見的土三七藥物,很多人就是將其誤認為田三七使用的。
另外,部分人為了快速擺脫疾病困擾,不惜嘗試各種沒有經過醫學證實的偏方、盲目加大藥用劑量,這都可能會造成藥物性肝損傷出現。
因此,中藥材和中成藥也並不是絕對安全的存在,任何藥物都可能具有雙面性,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會造成副作用、用藥不當還可能會適得其反。
所以,在治療疾病的選擇用藥上,需要聽從醫生建議和安排,不能隨意增加或減少用藥量、不輕易嘗試各種偏方,如此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肝損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