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孫磊 每經編輯:裴健如
日前,據路透社報道,為了擴大在華電動車業務的產能,大眾汽車集團(以下簡稱大眾汽車)目前正在洽談收購江淮汽車在合肥的另外一家工廠。
同時,報道援引知情人士表示,大眾汽車還計劃將數百名員工從北京調往合肥,並在合肥工廠附近建立“啤酒花園”,為員工建立“德國氛圍”。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眾(中國))方面求證,相關負責人表示“沒有官方訊息”;江淮汽車方面也表示“暫時沒有收到訊息”。
面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大眾汽車正在華加碼向電動化轉型。但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向三家合資公司分配全新的生產資源則成為了大眾汽車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
乘、商兩條路並行?
去年5月,大眾(中國)投資10億歐元獲得江淮汽車母公司江汽控股50%股權,同時大眾(中國)透過增資方式將持有的江淮大眾股權由50%提高至75%,江淮大眾也正式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大眾)。
與此同時,安徽大眾還獲得了江淮汽車位於合肥的一家工廠。據瞭解,安徽大眾計劃投資200億元將此工廠進行改建,該工廠一期產能35萬輛/年,工廠預計於2022年年中竣工,到2023年投產多款基於MEB純電平臺的新車型。
據瞭解,江淮汽車有四大乘用車生產工廠。2020年11月,江淮汽車稱其2019年已將乘用車生產全部集中到第一工廠,第二工廠則以增資的形式劃歸安徽大眾,第四工廠則是蔚來的代工廠。有分析認為,大眾汽車此次的收購目標可能是江淮汽車第三工廠,該工廠與其第二工廠毗鄰。
此外,除了電動汽車業務,上述路透社報道中的知情人士還透露,大眾汽車考慮在中國生產輕型卡車,可能是在改造後的卡車工廠生產,但現階段大眾汽車還沒有就這些計劃做出最終決定,因此變更的可能性也的確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大眾汽車將向中國市場匯入旗下輕型商用車的計劃由來已久。早在2017年11月,江淮汽車便與大眾汽車及大眾(中國)簽署諒解備忘錄,三方正在就多用途汽車(包括但不限於皮卡、MPV、電動商用車等)產品研發及銷售及市場領域成立一家新的合資企業的前景和可行性進行評估,合資公司的投資規模、商業模型等細節尚未確定。
“大眾汽車在多用途汽車生產製造領域擁有近70年的歷史,在中國市場,大眾汽車商用車正在收穫越來越多的擁躉。”大眾汽車商用車公司董事會成員Joern Hasenfuss曾表示,大眾汽車在積極尋求更多機會,透過與江淮汽車的合作,共同促進中國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
提升對安徽大眾的話語權
在被傳出收購江淮汽車工廠的同時,大眾汽車正在提升其在江淮汽車,以及其與江淮汽車合資公司安徽大眾中的話語權。9月13日晚間,江淮汽車(600418.SH)釋出公告稱,其於今年4月釋出的定增計劃獲批。
公告稱,該公司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經由中國證監會發行稽核委員會稽核透過。根據此前釋出的定增預案,江淮汽車擬向控股股東江汽控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低於13億元,且不超2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
江淮汽車方面稱,此次定增是為了提高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進一步鞏固控制權,同時最佳化資本結構,改善財務狀況,而此次定增獲批也被認為是大眾汽車加強對江淮汽車以及安徽大眾控制權的重要舉措。
公開資料顯示,大眾(中國)持有江淮汽車母公司江汽控股50%的股份,而如江汽控股完成對江淮汽車的定增,大眾(中國)持有的江淮汽車股份也將相應上升。與此同時,大眾(中國)與江淮汽車合資公司安徽大眾中的股份也將進一步上升。
按照此前的定增預案,假設以本次非公開發行底價6.89元/股作為發行價格,則定增股份數量最多為2.9億股。而在此次定增後,大眾(中國)直接持有的安徽大眾股份也將由此前的75%提升到77.14%。
在業內人士看來,大眾汽車提升在安徽大眾中的股比表明,其不僅希望在資本層面加強對安徽大眾的控制權,同時還希望在產能佈局及產品投放方面更具主動權。
安徽大眾專案按下加速鍵
對大眾汽車而言,其電動化轉型已迫在眉睫。公開資料顯示,今年8月,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電動化車型ID.系列總銷量為7000餘輛。“如果我們繼續以目前的速度發展,將會非常艱難。”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赫伯特·迪斯曾表示,要在2025年將大眾汽車打造成全球最大電動汽車銷售商。
今年7月13日,大眾汽車釋出了2030 NEW AUTO戰略,明確未來汽車產業的利潤和收入來源將從燃油車逐漸轉向純電動車,並在自動駕駛技術的推動下,轉向軟體和服務。未來10年,燃油車市場將收縮20%以上。大眾汽車將加速轉型成為軟體驅動型移動出行服務提供者。
在大眾汽車向電氣化轉型的規劃中,安徽大眾將成為大眾SSP平臺的本土化生產基地,該平臺適用於大眾汽車旗下所有車型,將在2024年正式啟用並逐步取代原有平臺。據瞭解,SSP平臺以汽車電子、軟體和計算機系統作為核心,在智慧化和自動駕駛兩個方面將具有現有平臺不能企及的優勢。
大眾汽車方面曾表示,為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推動集團的電動化戰略,大眾汽車正在與國內外供應商協商,計劃在安徽大眾工廠周邊建造一個專屬供應商園區。去年,大眾汽車收購了合肥電池供應商國軒高科的戰略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此外,大眾汽車對安徽大眾的規劃遠不止於新能源車。“在中國法律允許且取得許可的前提下,大眾汽車未來將優先考慮在江淮大眾生產大眾B級車、C級車等插電混動汽車和燃油車。”大眾汽車方面此前曾表示。
今年9月中旬,大眾(中國)CEO馮思翰曾表示,將充分理解和考慮有關方面的意見和要求,立足企業發展規劃,搶抓市場機遇,統籌力量資源,全速推進安徽大眾專案建設。
大眾在華新課題:如何分配生產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路透社報道稱,大眾汽車的“偏心”引發了其在華的另外兩個合資夥伴——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的不滿。此前,大眾在華合資公司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為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主要合作方,而隨著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越走越近,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擔心會被邊緣化。
在燃油車時代,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兩家合資公司是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的主要利潤貢獻者。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在一汽集團370.6萬輛的成績中,一汽-大眾貢獻了216萬輛的銷量,佔比近六成;上汽集團方面,上汽大眾在2020年則為上汽集團貢獻了高達75%的淨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年初,迪斯曾單方面公開宣佈調整在華合資公司股比,但這一舉動立即遭到了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的否認。公開資料顯示,大眾汽車方面在一汽-大眾中的持股比例為40%,在上汽大眾中的持股比例則為50%。
但在安徽大眾中,大眾汽車的持股比例高達75%。這意味著,如果安徽大眾能夠實現營收和利潤快速增長,大眾汽車就可以憑藉75%的股比,分得更多利潤。
大眾汽車方面向路透社表示,其在安徽大眾的產品將不會直接與其它合資公司的產品競爭,會形成互補。業內人士認為,現階段大眾汽車已宣告全面擁抱電動化,如何分配全新的生產資源,將對其在華三家合資公司的未來發展產生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