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內戰突然爆發,國民黨46萬大軍直撲華中解放區
1946年6月中旬,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帥部已經基本完成了全面內戰的部署,國民黨方面的主要戰略計劃是:迅速攻佔和控制共產黨各解放區重要城市和交通線。並且在大規模戰鬥之中殲滅人民解放軍主力;亦或者是將位於黃河以南的解放軍壓縮至黃河以北,將其趕到華北地區包圍或者消滅。蔣介石對他的這個計劃十分得意,曾經對手下躊躇滿志地說道:“我們有空軍和海軍,還有重武器和特種兵,如果部署合理的話就能速戰速決。”
對此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判斷:“大約七月初即將大打一場,我軍需迅速制定戰略方針。”而對於接下來6個月的形勢,毛主席作了一個預測:“大打之後,在6個月左右的時間,若我軍大勝,必可議和;若打成平手,亦有可能議和;但若我軍失敗,則不能議和,因此我軍必須戰勝蔣軍,爭取和談前途。”
6月24日,蔣介石終於撕下了和平的虛偽面具,公然宣稱:“48小時之後將會有驚人的舉動。”6月26日,蔣介石調集30萬軍隊圍攻中原解放區,終於打響了內戰的第一槍。面對這一嚴峻的形勢,毛主席判斷:“膠濟、徐州、豫北,蘇北等國民黨軍隊可能同時向華中解放區進攻。我軍應現在內線打出幾個勝仗,再轉移至外線,從政治上更為有利。”
7月上旬,國民黨正規軍58個旅約46萬人向華中解放區準備發起猛烈進攻,蔣介石採用的戰法是“多路向心突擊”,企圖以絕對優勢兵力兵分三路,會戰於兩淮(淮安、淮陰)地區,最終一舉攻佔蘇皖解放區。
其中,蔣介石第一階段的作戰目標是攻取蘇中、蘇北地區。蘇中解放區是華東解放區的前哨站和重要糧食後勤基地,該地直接威脅國民黨的核心統治區域南京,因此被蔣介石視為心腹大患。為此,他在蘇南地區的南通、泰州、揚州一帶集結了國民黨5個整編師12萬人的兵力,還在江陰一帶集結了7個旅的第二梯隊,其目標是首先攻佔海安、如皋一帶,隨後從海安、揚州一線北進,同徐州國民黨軍隊夾擊兩淮地區。
而此時,華中野戰軍在海安、如皋一帶集結的部隊只有第一師、第六師、7縱一共19個團共計3萬餘人的部隊,在蘇中戰場上,國共雙方兵力對比是4:1。蔣介石對自己的部署很有信心,聲稱:“只需要3個星期就能夠攻佔蘇北地區,再過3個星期就能夠結束蘇皖會戰。”等到所謂的“蘇皖會戰”部署好之後,蔣介石就帶著自己的夫人前往廬山休假去了,但是他做夢都沒有想到,等待著國民黨軍隊的是粟裕的迎頭痛擊。
粟裕在作戰會議上聲稱:蔣軍要4打1,那我們還他一個6打1
在接到中共中央的命令之後,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就開始精心策劃這次即將到來的大戰。粟裕認為,內戰初期作戰的勝敗,對於全域性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具體的作戰指導上,既要避免和敵人的重兵集團進行主力決戰,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用積極的作戰方法挫敗敵人的陰謀企圖,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7月10日,粟裕透過可靠的訊息渠道獲知,位於長江北岸的國民黨軍隊,將會在7月15日左右從江蘇南通、泰州、泰興等地出發,向蘇中解放區的如皋、淮安發起全面進攻。得知這一訊息之後,粟裕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道:“敵強我弱,敵眾我寡,如果等到敵人攻到我們面前再進行防禦可就晚了,因此這一仗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對敵我形勢進行認真分析之後,粟裕對作戰目標、作戰地點進行了仔細分析和比較,最後決定:我軍在蘇中前線地區作戰,以消滅整編83師為主要目標;與此同時要提前行動,去敵人進攻的出發地——宣家堡和泰興去打。
同日,粟裕在海安舉行了華中野戰軍作戰部署會議,粟裕在會議上闡述了他的主要作戰思想,他對在場的指戰員們說:“現在我們面臨一系列的問題:敢不敢打?如果打了,打誰?怎麼打?這些問題我們都要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在實戰之中取得經驗。現在國民黨軍隊是三路而來,想要和我們打持久戰,拉開正面戰場想要和我們打消耗戰,那我們恕不奉陪,只打他一路,所以主要的問題是打中間還是打兩邊。國民黨左右兩翼的軍隊來自江蘇南通和泰州,這兩座城市十分堅固,打這兩座城市對我們不利;而雖然中路的敵人已經攻佔泰興、宣家堡已經有半年之久,不過我軍在這一帶有群眾基礎,因此打這裡對我軍是有利的。”
經過熱烈討論之後,大家對蘇中地區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首先,蘇中是抗日戰爭時期的老根據地,蘇中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獲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與華中軍隊結下了血濃於水的親情;其次,蘇中解放區不久之前進行了土地改革,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準備參加蘇中戰役的部隊都是從蘇中地區發展的子弟兵,熟悉當地風土人情和地形地貌。儘管我軍在兵力上處於劣勢,但只要能揚長避短,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就能戰勝強大的敵人。
最終粟裕決定,首先集中第一師和第六師12個團的兵力,首先殲滅位於中路的敵軍兩個團,粟裕在會議結束時還說:“敵人用12萬人打我們3萬人,是4打1;我們這麼一集中兵力,就還給他一個6打1!”
奇襲宣泰,聲東擊西,敵寇一網成擒
3天之後的7月13日,剛剛上任國民黨第一綏靖區司令官李默庵才磨磨蹭蹭地在江蘇常州召開了軍事作戰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李默庵和陳誠請到了各師師長髮表意見。由於剛剛上任,李默庵問得很細,此時指揮半美械整83師的師長李天霞心高氣傲,對他說:“再拖著像是什麼樣子,我那裡絕對沒有問題,要是你們再拖著有可能就要出問題了。”不過此時參加會議的整編25師師長黃百韜的頭腦顯然更清楚一些,他認為“蘇北赤化甚深。敵人訊息靈通,行動靈活,而我軍計劃則有盲目作戰的感覺。”最終李默庵決定在7月15日按照預定計劃向蘇中地區發動進攻。
結果李默庵這邊的作戰會議剛剛結束,粟裕那邊的宣泰戰役就打響了。此時,駐守宣家堡的是李天霞整編83師的一個團。整編83師的前身是100軍,曾經作為遠征軍出征緬甸,半美械裝備,戰鬥力很強,並且非常狂妄,他們叫囂稱:“要是共產黨打下宣家堡,那他們就可以倒扛著槍走入南京城。”
聽說宣泰地區有戰事,李默庵急忙打電話給李天霞瞭解情況,誰知李天霞心不在焉地說:“這種情況很常見,粟裕還不是玩游擊戰的老一套嘛,這裡進攻的人馬不多,請你放心。”事實上,粟裕一開始投入攻打宣泰地區的兵力確實不是很多,這只是為了故意麻痺敵人而採取的動作。到了傍晚時分,粟裕投入全部優勢兵力,對83師駐守的宣家堡、泰興地區發動了猛烈進攻。
初次交戰,李默庵未能摸清楚華中野戰軍的底細,擔心粟裕耍詐,於是急忙命令已經進軍南通的整編49師退回平潮地區。等到15日他判斷華中野戰軍主力依然在宣泰地區,於是就急忙命令49師揮師北進,這一來一去的工夫就浪費了2天的時間。
經過3天激烈的戰鬥之後,粟裕指揮華中野戰軍發動的宣泰攻堅戰基本結束,這次戰役消滅了國民黨整83師2個團又2個營共計3000餘人,首次創下了殲滅國民黨美械部隊的紀錄。戰鬥剛剛結束,毛主席代表中央軍委急忙來電詢問粟裕:“我在泰興以及宣家堡地區所打者是否為83師?消滅多少,尚存多少?”很顯然,毛主席對於我軍能否擊敗美械部隊的情況十分關心。
就在宣泰戰役剛剛結束的時候,李默庵已經開始火速調整部署,安排整編65師外加99旅火速北進,增援泰興地區,伺機進攻黃橋;又命令整編49師晝夜行軍,準備趁虛而入,攻佔黃橋地區,企圖同83師殘餘部隊三面夾擊華中野戰軍。
得知李默庵的計劃之後,粟裕立刻命令主力部隊迅速東進,長途奔襲並且殲滅正在行軍之中的整編49師。除此之外,粟裕還故伎重施,命令第6師在宣泰地區留下一部分兵力繼續進攻泰興城內的殘餘國民黨部隊,造成一種我軍主力依然在宣泰地區的假象,讓李默庵放心大膽的派遣49師向如皋地區進犯。
圖:1946年7月,華中野戰軍進行蘇中戰役期間,蘇中解放區的群眾用門板、大車搭成浮橋,讓部隊迅速透過
為了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華中野戰軍第1師和第6師以及7縱主力充分發揮“打得、跑得也餓得”的頑強作戰風格,在宣泰地區經過激戰之後,又長途行軍一百多里地,在蘇中地區人民的熱情支援之下,迅速趕到如皋東南部隱蔽集結,並且在18日發起對整編49師的進攻。
戰鬥打響之後,粟裕親自前往參戰部隊前方指揮戰役,這是粟裕指揮部隊的一貫作風,他在每次佈置完戰鬥任務之後,就會帶著少量參謀前往第一線進行視察,哪裡的戰鬥任務最為緊迫,他往往就會出現在哪裡。
經過兩晝夜激戰,6師主力和7縱部隊將國民黨整編49師的79旅大部分殲滅,但是還有一個加強團的兵力固守在具有堅固工事的宋家橋附近,6師部隊組織部隊強攻,可總是未能攻下來。就在6師指揮員因為未能攻克宋家橋而焦慮不已的時候,粟裕來到了6師的前沿陣地。
儘管宋家橋的戰鬥相當激烈,但粟裕卻十分淡定,他進入6師指揮部查看了一下作戰地圖,然後問第六師參謀長杜屏:“宋家橋的敵人兵力是一個團嗎?”
“報告司令員,是一個加強團。”杜屏如實回答。
“既然打不下來,那就別打了,我有一計。”粟裕語出驚人。
擔任副師長的王必成堅持說:“不打那怎麼能行?我們打算在拂曉之前再組織一場進攻。”而杜屏也說,他剛剛從兩個團的前沿陣地回來,兩位團長表示有決心徹底消滅宋家橋的敵人。
可是粟裕聽了搖搖頭說:“你們怕是眼睛都打紅了!你們通知前沿陣地,停止進攻。仗還有得打,東方不亮西方亮嘛!一會兒和你們談。”然後回過頭來對宣教部部長吳強說:“吳強同志,我交給你一個任務,給駐守宋家橋的國民黨軍隊團長寫信。”
在這次強大的政治攻勢之中,粟裕命吳強寫道:“你們的一個師已經在鬼頭街被我軍全部殲滅,他們的這個師也大部分被消滅,師長王鐵漢已經被我們活捉了,希望你們不要心存幻想,立刻放下武器投降,你們放下武器之後,我們將保證你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等到吳強按照粟裕的指示寫完勸降信之後,他才發現粟裕已經躺在臨時搭建的門板床上睡著了。
在這次進攻戰之中,華中野戰軍經過4晝夜激戰,殲滅了國民黨整編49師的1個半旅和整編65師、99旅一部共計1萬餘人,俘虜6000餘人,整編49師師長王鐵漢被俘之後化裝潛逃,圓滿的實現了第二次進攻的作戰目標。
戰後,華中各參戰部隊在如皋和黃橋附近的搬經鎮召開幹部會議,粟裕在講話之中對大家說:“最近國民黨電臺之中總是叫囂:‘蘇中匪首粟裕身負重傷,已送東臺醫院救治。’可你們看我是粟裕吧?負傷了沒有?國民黨從來就是靠無中生有矇騙人民群眾的。讓我們多打大勝仗,粉碎敵人‘1個月消滅蘇北共軍,3個月解決中共’的狂妄野心吧!”
斗膽直陳,粟裕對上級陳毅提出反對意見
在宣泰、如南兩次大勝仗之後,進攻華中解放軍的國民黨軍隊雖然受到了一定的挫折和失敗,可他們在兵力數量上依然佔有絕對優勢。他們在東面進攻淮安,西面又突破了淮南,北面又繼續向淮北進犯,導致華中局勢十分緊張。
在這種情況下,粟裕認真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總結前一段時間的戰役經驗教訓,認為如果想要粉碎敵人的進攻企圖,殲滅敵人更多的兵力,就必須在主要進攻方向上投入更多的兵力。因此在7月25日,粟裕向華中軍區、陳毅軍長和中央軍委報告稱:“我軍經過休整之後仍可再戰,但敵正面有10師(旅)之眾,而我軍只能在短時間之內召集3萬5千人,恐怕難以在短時間之內開啟更大的戰局。現觀我淮南部隊形勢,很難保住天長、盱眙等地,如果真如此,淮南地區僅留少數部隊堅持即可,是否考慮在淮北戰役尚未開打時,將五旅調往蘇中參戰,比留在淮南更有用,如何?盼考慮。”
此時,陳毅已經率領山東解放軍主力從魯南到達淮北地區,接到粟裕的電報之後,陳毅於7月27日回覆粟裕稱:“淮南五旅不宜東調,仍留淮南,粟部也應逐漸向西轉移。”7月28日,陳毅給粟裕解釋了為什麼不能調走淮南五旅:“五旅不宜東調,只因津浦線是主戰場,已經苦於兵力不足。”
粟裕在收到陳毅拒絕的電報之後,認為很有必要向中央軍委、華中軍區提出自己的意見,他在寫給中央的電報之中再次提出將淮南五旅的兵力東調,集中兵力殲敵的請求,他在寫給中央的電報之中指出:“……以目前華中之兵力,實在無法組建兩個野戰軍,而現天長、盱眙已經失守,淮南五旅留在當地已經很難有所作為,不如將淮南主力東移蘇中作戰,只要能開啟蘇中局面,那麼淮南局面亦能開啟。”對於粟裕的建議,毛主席深入考慮之後也有些猶豫,在8月4日的中央軍委致陳毅、宋時論的電報之中,毛主席的回覆是:“粟裕集團能否在此時調動各有利害,待考慮再為報告。”
粟裕得知之後心急如焚,8月5日,粟裕向中央軍委發出了第三封電報,第三次請求將淮南五旅調往蘇中參戰,這次還他還使用了“斗膽直陳”一詞。在戰爭時期,我軍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下級向上級提出建議,最多隻允許提出3次,3次之後必須無條件執行上級的命令,而粟裕提出反對意見已經是第3次了。
在這封電報之中,粟裕指出了在蘇中打殲滅戰的3個有利條件:其一,蘇中敵軍已經遭到幾次打擊,相比於淮南敵軍來說已經成為了“弱軍”;其二:由於淮南解放區已經被敵人所突破,如果此時淮南部隊想要向西轉移,則必須打下天長、盱眙兩地,若不能克復兩地,則我軍可機動的餘地不多,行軍也不安全;其三,淮南地區正值雨季,大雨滂沱,部隊轉移和彈藥運輸勢必要比蘇中地區困難許多。
此時蘇中戰區出現了新的戰機,粟裕報告中央軍委“殲敵良機已出現”,考慮到五旅加入蘇中作戰更有利於蘇中戰局的開啟,中央軍委立刻電令陳毅:“儘可能滿足粟裕之要求,集中最大兵力於主要方向。”這說明中央軍委最終同意了粟裕的建議。8月8日,陳毅回電:“同意以一、六師,7縱已經淮南五旅集中於東(臺)海(安)一線尋機殲敵。”這一兵力部署為粟裕隨後繼續在蘇中地區擴大戰果打下了堅實的兵力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