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梁漱溟說,人生修煉如鬥雞,最高境界是呆頭呆腦,秘不示人

現代著名的國學大師梁漱溟先生認為,人一輩子需要漫長的修煉,就像一隻鬥雞,要想修煉成功,成長成為一隻出色的鬥雞,需要漫長的訓練過程。

梁漱溟先生將人生修煉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沒有什麼底氣還氣勢洶洶,像無賴叫囂的街頭小混混;第二階段,緊張好勝,儼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年輕人;第三階段,雖然好勝的跡象看上去已經全泯,但是眼睛裡精光還盛,說明氣勢未消,容易衝動;到最後,呆頭呆腦,不動聲色,身懷絕技,秘不示人。

梁漱溟先生所說的4個階段不是他的發明,來源於《莊子·達生篇》。

梁漱溟說,人生修煉如鬥雞,最高境界是呆頭呆腦,秘不示人

周宣王是周朝第11位王,特別喜歡鬥雞,他聽說有一個叫紀渻(shěng)子的人是鬥雞高手,就聘請他來為自己訓練鬥雞。

10天后,周宣王就問他,鬥雞訓練好了沒有?紀渻子指著鬥雞才他說,你看它表面上鬥志昂揚,其實內在虛浮不堪,放出去必定被鬥敗。

又過了10天,周宣王又來問,紀渻子說還是不行,因為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太過浮躁了。

又過了10天,周宣王再來催,紀渻子仍然搖頭說不行,仍然鬥志昂揚,眼神銳利,意氣太盛。

梁漱溟說,人生修煉如鬥雞,最高境界是呆頭呆腦,秘不示人

又過了10天,周宣王又來了,看到這隻鬥雞木木呆呆的,紀渻子卻對他說差不多可以了,讓周宣王特別不解。

紀渻子解釋說,鬥雞訓練到了這種程度,別的雞即使打鳴挑釁,它也不為所動,看上去像木雞一樣,毫不起眼,其實很厲害,別的雞看到它不敢應戰,掉頭就逃跑。

這就是成語“呆若木雞”的來歷。

在現代,人們常常把一個人呆頭呆腦、木訥痴傻的樣子說成是“呆若木雞”,是一個貶義詞。但是,“呆若木雞”最初是一個褒義詞,用來形容一隻鬥雞經過訓練後,所達到的不戰而勝的高超境界。

梁漱溟說,人生修煉如鬥雞,最高境界是呆頭呆腦,秘不示人

梁漱溟從鬥雞的訓練過程,悟出了人生修煉的4個不同階段,不同的階段表現出不同的境界。

  • 第一階段:沒有底氣,氣勢洶洶

許多人在這一階段,就像鬥雞的第一個階段,沒有多高的水平,卻張揚炫耀。當一個人不停地炫耀自己的時候,其實恰恰是在向別人掩蓋自己的虛弱,是內心是不自信的表現。

表面裝出很強大的樣子,其實內心裡很軟弱,完全是外強中乾,像一個無賴叫囂的街頭小混混。

用孔子的話說:“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這種人雖然外表看起來很強悍,其實內心非常虛弱,心虛得就像做賊一樣。

北宋富弼沒有當宰相前,聽說有人說他的壞話,他都是一笑了之。

有一個很張狂的秀才想當眾羞辱富弼,就說向他請教一個問題。他不好回絕,讓他難堪,就讓他問。

秀才說:“欲正其心必先誠其意,所謂誠其意就是毋自欺。如果有人罵你,你會怎樣?”富弼答道:“我會裝作沒聽見。”

秀才聽後哈哈大笑,嘲笑他自欺欺人。富弼的僕人都看不下去了,埋怨他怎麼能說卻裝作不知道呢?

富弼說:“這個人是輕狂之士,如果與他理論,一定會言辭激烈,無論對錯,他都是口服心不服。這樣的人心胸狹窄,必定很記仇,與他爭論,徒勞無益。”

幾天後,富弼在街上遇見那個秀才,主動上前打招呼,秀才卻不理他,扭頭而去。走了不遠,又回頭大聲說:“富弼只不過是一縮頭烏龜。”

富弼絲毫不理會秀才,秀才自覺無趣,走開了。其實富弼年輕的時候,伶牙俐齒,也很張揚,常常得罪人,他覺察到鋒芒畢露不能帶來好處,只能招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於是,就改掉了張狂的毛病。

梁漱溟說,人生修煉如鬥雞,最高境界是呆頭呆腦,秘不示人

人沒有本事的時候,往往最怕別人看不起他,總要裝出自己很有水平的樣子,迫切想得到社會的承認和他人的敬重。

  • 第二階段:鬥志昂揚,意氣好勝

到了第二個階段,自身就有了一點本事,就覺得自己了不起,往往鋒芒畢露,不可一世,儼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年輕人。

年輕時,年少輕狂是本性,總愛用張狂來標榜自己的特立獨行,總愛以誇誇其談來顯擺自己無所不知。

老子說:“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鋒芒外露,不能持久,鋒芒太露的人很容易得罪人。

因為誤以為自己很強大,目中無人,看不起別人,說話輕狂,口出狂言,四處挑釁,招惹是非。

孔子也反對為人太過張揚,即使處在高位,也要“泰而不驕”。

民國時期,在倫敦舉行一個畫展,中國決定參加,就派蔡元培和林語堂參與選畫。

梁漱溟說,人生修煉如鬥雞,最高境界是呆頭呆腦,秘不示人

當時法國有位漢學家叫伯希和,自認是中國通,在觀覽時滔滔不絕,有意顯擺自己在中國畫好像多麼精通。蔡元培聽出他有許多漏洞,並不批駁,一言不發。

蔡元培的沉默,讓伯希和突然意識到自己淺薄無禮,後便閉了口,向蔡元培投去了敬佩的眼光。

林語堂曾說這一幕:“這是中國人的謙虛和涵養,反映外國人賣弄與淺薄的一幅絕妙圖畫。”

面對不懂行的而多嘴多舌的人,很多人會不自覺地辯駁,以彰顯自身學識。蔡元培卻沒有這麼做,而是以一份寬廣的胸襟包容了別人的不堪,也彰顯了自己的格局。

梁漱溟說,人生修煉如鬥雞,最高境界是呆頭呆腦,秘不示人

  • 第三階段:不再好勝,氣勢未消

即使已經擁有了足夠的實力,道家也認為不要鋒芒畢露。經過長期的磨練,到了第三個階段,銳氣有所削減,不那麼爭強好勝了,但是依然有衝動的可能,這其實就是修養還不到家的表現,還不能夠做到氣定神閒,淡定自若。

錢鍾書先生曾說:“一個人二十不狂沒志氣,三十猶狂是無識妄人。”

二十來歲,血氣方剛,年輕氣盛,這是人之本性,如果不狂,就體現不出年輕人的朝氣。到了三十來歲,見過了世面,應該懂得收斂。如果這個時候還容易衝動,與人不斷地爭鬥,說明他毫無長進,是不成熟的表現。

富弼當了宰相後,常教育子孫說:“‘忍’之一字,是辦好一切事情的竅門。倘若一個清正節儉的人再加上這一忍字,做任何事都會勢如破竹,沒有能難住他的。所謂相者,要有天地之氣魄,能容萬物。如果不能忍,何異於青蛙,一觸即跳,一跳便叫,如何是好?”

梁漱溟說,人生修煉如鬥雞,最高境界是呆頭呆腦,秘不示人

  • 第四階段,呆頭呆腦,身懷絕技

鬥雞訓練到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呆若木雞,到了這個階段,不是真正的呆,而是大智若愚,身懷絕技,卻不外露,面對外界的風吹草動,處亂不驚,練就了強大的氣場,讓對手望風喪膽,不戰而逃,正所謂“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

人生修煉到了這個階段,鋒芒全部收起,無絲毫衝動之情,溫潤如玉,泰山崩於前而不懼,無故加之而不怒。

《道德經》第68章:“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於統兵的人,不逞勇武;善於打仗的人,不會被激怒;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會與敵人對持。

曾國藩曾說:“好勝人者,必無勝人之處;能勝人,自不居勝。”真正有才華的人,反而不顯山露水;境界越高,姿態就越低。

曾國藩攻陷太平天國天京後,他的威望達到了無與倫比的巔峰。但是,他知道物極必反,樹大招風,他及時適當消減湘軍的人數,既不讓朝廷對自己產生疑忌,又能擁軍自保。

在實力最為強盛的時候,曾國藩選擇了韜光養晦,最終遠離兇險,穩居高位,全身而終。

梁漱溟先生把第四階段看作是人生修煉的最高階段,認為人到了這個階段,變得特別能覺得住氣,處變不驚,看似人畜無害,卻有不怒自威的震懾力。

這個時候,沒有的鋒芒,對人不慍不躁,面對的一切都能接受,如孔子所說的“耳順”、“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達到了大智若愚的境界。

梁漱溟說,人生修煉如鬥雞,最高境界是呆頭呆腦,秘不示人

孔子曾經向老子學禮,老子告誡他說:“一個聰明而富於洞察力的人,喜歡批評別人,因而身上經常隱藏著危險。雄辯而學識淵博的人,因為暴露了別人的缺點,同樣是危險的。一個人應該有節制,不可處處佔上風。”

老子說:“挫其銳,解其分(紛),和其光,同其塵。”這是成語“和光同塵”的出處。這段話的意思是,隱藏起鋒芒,消除紛紛擾擾,收斂自身的光華,混入塵埃之中。

越是有修養的人為人處世越謙卑,始終保持著一顆平常心,不示人以驕傲,不顯露自己特別之處,顯得很普通,與大眾沒有什麼兩樣,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沒有讓人難以親近的高高在上之感,與人融洽相處。

人生是一個修煉的過程,而修煉過程是一個收斂鋒芒的過程。

當一個人懂得收斂自己的光芒,能夠做到內斂、收放自若的時候,他就成熟了。

當一個人含而不露、寵辱不驚的時候,他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時候,他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立刪)

讀書感悟人生,寫文傳承文化。歡迎關注@丁小悟典 ,與你一起領悟傳統文化之美。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8-12

相關文章

讀《人生修煉日課》有感
通讀全文,酈波老師把曾國藩老先生的<日課十二條>講的很透徹,通俗易懂,內涵深遠.十二條,從主敬,靜坐,早起,精讀,讀史,日記,看家本領,謹言,養氣,愛惜自己,作字,夜不出門,12個方面的日 ...

揭秘來了!出圈的《墨舞中秋帖》如何拍攝?

揭秘來了!出圈的《墨舞中秋帖》如何拍攝?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上官雲)繼<端午奇妙遊>.<七夕奇妙遊>之後,19日晚播出的<中秋奇妙遊>又一次吸引了觀眾的目光,還展現了大量"非遺& ...

一個人最舒服的活法:房屋乾淨、圈子乾淨、內心乾淨

一個人最舒服的活法:房屋乾淨、圈子乾淨、內心乾淨
策劃.撰文 / 木夏巖 篇數 / 第65篇 時間 / 2021.09.22 契科夫曾說: 人的一切都應該是乾淨的, 無論是面孔.衣裳,還是心靈.思想 外在乾淨是修養 內在乾淨是境界 心裡乾淨,萬物自然 ...

為什麼說西遊記來源於易經之李世民
易經是六經之首,大道之源.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中的經典,也是一本人生修煉的經典. 西遊記以唐太宗李世民派遺唐三藏去西天取經為線索,描敘路上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的故事. ...

散文:人生,在孤獨中修煉自己

散文:人生,在孤獨中修煉自己
作者:子墨 孤獨的詩行裡,少談道德,多談規則!繁華大道上人品可能是裝的,孤獨時,人性才是真實的. --題記 當遠離了喧囂,隔絕了噪雜,在一個人的世界裡,獨孤或者寂寞,恍然覺得,原來,這種感覺令人如此安 ...

隨性灑脫——人生的最高境界

隨性灑脫——人生的最高境界
隨性灑脫,這四個字看上去很簡單,但真正做到的人卻是鳳毛麟角.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原創,可悲的是很多人漸漸都成了盜版.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完全做到隨性灑脫,如果能做到其中的十之一二,人生也將是快樂寧 ...

生命的最高境界
給生活做減法,就是給人生做加法. 南懷瑾先生在書裡寫道: "我們每個人都在修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修行." 紅塵這個巨大的道場裡,我們都是修煉者. 一個人的境界能有多高,取決於他對待 ...

人生的三次覺醒

人生的三次覺醒
作者:木木 不斷突破覺醒,才能得真正的自由. 人生的三次覺醒 人生是一場覺醒的過程,人生在世,往往會被外相迷惑,困於成敗,迷於名利,陷於得失. 所謂覺醒,就是要打破外在虛相,提升內在境界.從而回歸自然 ...

鬼谷子:說話的方式,決定人生的運勢

鬼谷子:說話的方式,決定人生的運勢
01 內方外圓,隨機應變 內者,進說辭也.揵者,揵所謀也. 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 陰慮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鬼谷子> 想要說服別人,就不要直來直去,這樣只會傷人.學會委 ...

楊絳:沒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開的人生

楊絳:沒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開的人生
作者:洞見·李思圓 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 楊絳先生曾寫過一段話: "烏雲蔽天的歲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記憶裡不易磨滅的,倒是那一道含蘊著光和熱的金邊." 回首 ...

同樣修煉葵花寶典,東方不敗與林遠圖誰更勝一籌?方證給出答案

同樣修煉葵花寶典,東方不敗與林遠圖誰更勝一籌?方證給出答案
<笑傲江湖>中,掀起無數風波的,是一本名為<葵花寶典>的秘籍,誰能得到寶典,就能在短期內迅速提升武功修為,實現"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夢想. 據江湖傳聞,& ...

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什麼?

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什麼?
<道德經>中說:"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自然從一開始,是很簡單的,隨著不斷的發展,萬物復甦,慢慢的變得複雜. 人生一開始也是很簡單的,對每一個人來說,人生是 ...

豆豆《遙遠的救世主》:從王廟村到丁元英,文化屬性決定人生成敗

豆豆《遙遠的救世主》:從王廟村到丁元英,文化屬性決定人生成敗
我是笛白,點選上方"關注",與你分享讀書筆記和精進乾貨,一起實現財富躍遷 小說是一門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 一部優秀的小說,應包含曲折的情節.動人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但這 ...

鬼谷子:說話方式,決定人生的運勢
內方外圓,隨機應變 內者,進說辭也.揵者,揵所謀也. 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 陰慮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鬼谷子> 想要說服別人,就不要直來直去,這樣只會傷人.學會委婉勸諫 ...

魏書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自育自學!

魏書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自育自學!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很多優點和長處,教育就是要將這些優點和長處守住守住再守住,強化強化再強化."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自育自學.""家長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 ...

戲妖段奕宏的另類人生,與他深愛過的兩個女神

戲妖段奕宏的另類人生,與他深愛過的兩個女神
文/娛來君 在演藝圈,往往存在兩種演員,一種是陶醉在鮮花和掌聲中的流量演員,一種是沉浸在演戲世界的實力派演員. 他們彷彿是天平的兩端,儘管在同一個圈子,卻有著截然相反的追求. 前者追求名利,後者追求成 ...

簡 是美的最高境界

簡 是美的最高境界
張玉昌|文 多年以來,因為錯誤的導向,審醜變成本能.審美反而變成需要巨大勇氣和認知能力的行為,需要我們不斷用自律加以強化才能勉強維持的目標. 張世英曾言:"人生有四種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 ...

身體主義|對人生最好的投資,就是關注身體(4)

身體主義|對人生最好的投資,就是關注身體(4)
運動為什麼很重要? ① 精力和體力來源 ② 身型好看,突出生命力美感 村上村樹在小說<1Q84>中,借女主角表達了自己對身體的理解: "肉體才是人的神殿,不管裡面供奉的是什麼,都 ...

“梅三娘”曾黎的唏噓人生

“梅三娘”曾黎的唏噓人生
[編輯:鹿Nan] 假如給你一副絕世好皮囊,你會作何種姿態? 是要讓聚光燈照進生活的每一處,還是要恃靚行兇挑撥世俗陳規? 劉燁說:"她是我們班公認條件最好的美女." 她豔壓章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