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在皖北大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四軍團結帶領當地群眾,開闢了敵後抗日根據地。皖北人民踴躍入伍,奔赴抗日戰場,湧現出了像渦陽謝氏三兄弟同年相繼犧牲這樣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其實,在渦陽,還有一個三兄弟一起參軍、兩位犧牲的事蹟,也同樣值得後人敬仰和傳頌。
三兄弟一起上戰場
大哥李學富,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二弟李學勝,犧牲在抗日戰場。在渦陽革命烈士陵園的展廳裡,展示著這樣一對烈士兄弟的事蹟,供人們瞻仰。
據《渦陽革命英烈傳》記載,李家兄弟三人出生在現在的渦陽縣牌坊鎮王光樓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兄弟姐妹六人常年隨父母在外幫工種地、逃荒要飯,一個最小的弟弟病亡、母親餓死在乞討的路途中。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軍隊1938年5月下旬侵入渦陽,狂轟濫炸,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無數家庭慘遭不幸。1939年9月6日,彭雪楓率領新四軍遊擊支隊進駐新興集,打擊日軍,剿滅土匪,建立豫皖蘇邊抗日根據地。
帶著對舊社會日本侵略軍的仇恨。李學富、李學勝、李學昌兄弟三人於1940年左右同時到新興集參加了新四軍遊擊支隊,其中李學富、李學勝被分配到警衛營當戰士,李學昌成為一名軍醫。
據李學昌的孫女李敏介紹,由於身體不好,李學昌後來離開部隊回到了家鄉。而李學富和李學勝,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並且先後入黨。
兩人先後為國捐軀
據史料記載,由於戰鬥勇敢,二哥李學勝在部隊很快晉升為班長、排長。
1942年春,新四軍第四師招兵擴軍,補充兵員,李學勝帶著新兵隊行至現在的宿州市靈璧縣境內一個村莊時與日軍遭遇。由於新兵還沒經過軍事訓練,又缺少武器彈藥,他們被敵人包圍在一個院子裡。子彈打光了,手榴彈用完了,兇惡的日本兵衝進院子。李學勝帶領新兵們頑強抵抗,用槍托打,用紅纓槍刺,掄起大刀砍。戰鬥中,李學勝搬起一塊石頭砸倒一個日本軍官,又揮拳把衝上前來的一個日本兵打倒。這時,他看見兩個日本兵端著刺刀衝向一個新兵,就轉身拾起一根紅纓槍刺入一個鬼子身體,顧不上拔掉紅纓槍又奮不顧身撲上去緊緊掐住另一個鬼子的脖子。就在這時,一陣機槍子彈掃射過來,李學勝身中數彈壯烈犧牲,時年28歲。
大哥李學富從軍後,在津浦路抗日戰場參加了多次戰鬥,1942年,駐徐州的日軍向淮北蘇皖邊區連續進行大規模掃蕩,李學富在三次反圍剿戰鬥中衝鋒在前,腿部遭受重創。解放戰爭中,他先後參加了濟南、淮海、渡江、海南島等戰役,身上多處負傷。李學富多次立功,相繼晉升為班長、排長、連長、營長等。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當年10月,李學富又毅然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戰場。
1951年5月下旬,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後期,中國人民志願軍主力部隊北撤休整。李學富所在的部隊在北撤途中與敵軍遭遇,在對敵情、地形均不明瞭的情況下主動於華川以北地區對敵阻擊作戰。敵軍兵力充足、裝備精良,戰鬥十分激烈。李學富指揮奪取一個山頭時,一顆燃燒彈引燃了他的衣服,他不顧煙火燎面、渾身灼疼,繼續指揮戰士們衝向敵人陣地。就在勝利的旗幟即將插上山頭時,李學富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9歲。
犧牲精神激勵後人
李敏的爺爺李學昌在李敏父親十多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雖然沒見過三個爺爺,但在我心裡,他們都是偉大的英雄,是我崇敬的偶像,身為烈士家屬,我感到驕傲,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夠銘記那些為革命獻出生命的英雄們。”李敏表示。
李敏說,她小的時候雖然家裡很窮,但是父親對他們姐弟要求很嚴格,父親教育他們為人要正直善良,要有骨氣,要孝順。“我們家人都不會罵人,連一句髒話都沒人說過。我的父親只有兄弟兩個,叔叔由於身體原因,一生沒有成家,一直跟隨我們生活,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們對待叔叔也如同父親一般。十年前,叔叔和父親同一個月相繼去世。”
“我們家現在最大的遺憾就是連兩個爺爺的墓地在哪兒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大爺爺妻子和孩子現在何方。大爺爺犧牲前在部隊結的婚,有一個兒子應該是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出生的,我的大奶奶可能不在人世了,但我想找到我那未曾謀面的伯父。”李敏說,在她的記憶中,父親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在世的時候並沒有向他們姐弟講過多少幾個爺爺的情況,但他一直在默默地尋找大爺爺的家人,“聽我母親說,父親年輕的時候經常趴在桌子上寫信,試圖聯絡到大爺爺的愛人和孩子,只是從來沒有任何訊息。”李敏現在只知道她的大奶奶叫趙鳳英,曾任衛生連連長,李學富赴朝鮮戰場時,她和孩子留在了北京。
李敏表示,最近幾年志願軍遺骸陸續回國,如果有可能,她想找到大爺爺李學富的遺骸,讓他魂歸故里。同時,她也要抽時間去靈璧縣,尋找二爺爺李學勝的墳墓。
爺爺們的犧牲精神一直激勵著李敏和她的家人,去年,李敏把自己的兒子也送到軍營,繼續保家衛國。
(記者 路振杰)
來源:亳州晚報
網編: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