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名與利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爭相追逐的目標。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中就有不少的江湖豪傑會為一個天下第一的頭銜掙得頭破血流,甚至不惜以命相搏,但到頭來不過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如果只是一味地爭勇鬥狠,那麼這些大俠與街頭的地痞流氓又有什麼區別。恰恰是最後的相逢一笑才是點睛之筆,不但成就了武林傳奇,更是成就了武俠世界的浪漫。
藝術不是無源之水,也不是無根之木,看似離我們很遠的江湖實際上就在我們的身邊。
新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梁羽生,曾經見識過真正的高手對決,但目睹了當年那場轟動一時的“吳陳比武”後,剩下的只有滿滿的失望,那麼高手對決究竟是怎樣的一番場面呢?
窮文富武 遍訪名師
1851年,李瑞東生於天津,祖上靠草藥生意發家,到了他這一代已經是當地赫赫有名的望族,家裡不僅有傳承百年的老店,更是有不少人入朝為官。
殷實的家境讓李瑞東多了一份選擇,雖然他不喜歡舞文弄墨,卻對舞刀弄槍情有獨鍾。
窮文富武可不是民間以訛傳訛,拳腳功夫主要靠師徒傳承,拜師學藝就等於弟子要供養師傅的一切開支,所以習武之人不是有家學傳承,就是非富即貴。
當時的天津屬直隸管轄,南來北往有不少的江湖人士,加上李家仗義疏財也樂於結交江湖人士,因此李瑞東身邊不乏名師,“大刀孫”、王蘭亭、董海川都直接或間接傳授過他武藝。
隨著年歲漸長,行走於江湖的李瑞東,因為經常接濟同道中人,贏得了“小孟嘗”的雅號,武林中人無不對他禮讓三分,遇到旗鼓相當的對手,他也總是要和對手切磋一下,一來二去,李瑞東將一身武藝融會貫通,不僅繼承了前輩們的絕學,還自創了一套拳法。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身邊人的引導,他們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朋友,李東瑞的成功正是源於他的謙遜和對他人的尊重,善於學習的人可以發現身邊人的閃光點,而驕傲自大的人只會鄙夷他人身上的不足。
小有名氣 初到京城
同樣生於津門的霍元甲比李東瑞小15歲,不過和李東瑞不同的是,霍家就是鏢師,多年走鏢下來也留下了一套密不外傳的“秘宗拳”。
不過霍元甲的父親卻並不希望他子承父業,一方面是因為現代郵政系統的出現,意味著鏢師和鏢局的終結,另一方面是因為霍元甲自幼體弱多病,確實不像是練武的材料。
但是霍元甲還是暗地裡偷學了家傳拳法,並勤加練習,雖然最後被父親發現,但父親也終於被他的毅力感動,同意他學習“秘宗拳”。
雖然霍元甲的體能可能不算拔尖,但他的領悟能力卻是一流的存在,在他的改良下,“秘宗拳”有了長足的發展,吸取眾家之長,形成了“迷蹤藝”。
可是正如父親擔心的那樣,鏢局消失了,他們這些鏢師也沒了用武之地,迫於生計霍元甲四處奔波,最後竟然找了一份碼頭卸貨的體力活。但也正是因為這份工作,讓他和自己的老鄉,當時成名已久的武學大家李瑞東有了一較高下的機會。
道路即使艱難,但只要是自己的選擇,就值得尊重,霍元甲選擇了一條看似沒有前途的道路,甚至無法謀生,但是他依舊堅持著自己的選擇,在霍元甲的一生中,堅持不懈的毅力與他終生相伴,成就了他日後的赫赫威名。
高手過招 點到為止
李瑞東因為武藝出眾,在一班顯貴的提拔下入宮做了四品帶刀侍衛,負責訓練大內侍衛,保護慈禧太后的安全。
至於霍元甲為什麼要挑戰李東瑞,一說是因為仰慕已久,一時技癢希望切磋武藝,一說是因為碼頭有人攛掇,激霍元甲出手。不管出於何種原因,總之李瑞東爽快地接下了這位後輩的挑戰。
根據江湖規矩,霍元甲上門挑戰,理應李東瑞先手,但對方不愧為一代宗師,為了免人口舌說自己以大欺小,他提出自己不動,受霍元甲三腳,如果他動了便算霍元甲贏了。
比試開始,李瑞東氣沉丹田,站穩馬步,霍元甲也屏氣凝神用盡全力踢出一腳,但李東瑞面不改色氣息平穩,雖然霍元甲早就聽聞對方橫練功夫了得,但今日一見方知名不虛傳。
緊接著霍元甲又導息運氣,卯足力氣踢出一腳,哪知這一下對方還是紋絲未動,倒是霍元甲感到一陣痠痛,像是踢到了石獅子一般。
自知不敵的霍元甲倒也坦蕩,抱拳拱手向李瑞東認輸。李東瑞見後生可畏,也十分歡喜,兩人相見恨晚,觥籌交錯間就結為至交,一時傳為美談。
小說裡的驚天動地的對決,很可能只是現實生活中一次普通的切磋,霍元甲此時雖然還不是日後的霍大俠,但李東瑞確實江湖上頂尖的高手,兩人的對決看來平平無奇,但卻足夠試出對方的深淺。
一邊是碼頭上的苦力,一邊是宮中四品武官,即使是今天看來,兩人的身份都是天差地別,但是他們卻能夠無視世俗的繁文縟節,成為至交好友,也許這就是武林江湖的魅力所在。
結語
也許現實不如想象中那樣精彩,但這就是生活。梁羽生當年看過兩位宗師比武后大失所望,沒有傳說中的飛簷走壁,也沒有傳說中的風馳電掣,有的只是一開始的相互試探和最後毫無章法的街頭毆鬥,全無宗師風範,這才回家開啟了新武俠時代。
弱小不會摧毀一個人的未來,但是自大可以,作為開宗立派的一代宗師,除了要有過硬的本領外,謙遜的態度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論是霍元甲還是李東瑞,他們都是那個時代頂尖的武者,但是他們並沒有視彼此為敵人,而是將對方當做了素未謀面的朋友,事事以禮相待,即使比武也講究點到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