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晉時期作為中國歷史上各民族群體形成發展的重要時期,民族之間的交流融合作為民族發展的主要途徑是透過民族遷徙的方式所進行,東北亞地區作為眾多民族群體活躍的地區,明顯地反映出各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融合的趨勢,民族群體之間的這些行為,都需要以民族遷徙作為鋪墊。
東北亞地區各民族群體的遷徙深刻地影響了地區的歷史發展,各民族在相互接觸的過程中,共同創造了東北亞地區豐富的歷史。
一、匈奴東進時期東北亞地區的民族遷徙與演進
1.匈奴與東胡的互動
匈奴與東胡,作為早期存在於長城以北的兩大民族群體,其之間的互動,對於草原地區民族群體歷史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秦末之時,匈奴力量尚弱,東胡為其東邊強敵,月氏為其西邊強敵,頭曼單于之子冒頓曾在月氏部落聯盟中作為人質。冒頓殺其父頭曼單于自立為單于後,匈奴的進入了一個擴張發展的時期,但東部的東胡勢力依然不容小覷。
東胡瞅準匈奴內部混亂,轉而集結兵力向匈奴施壓,準備東礦長領土,因此發生戰爭。
冒頓擊潰東胡後,東胡部落聯盟隨即解體,匈奴遂解決其東邊的威脅,開始向南、向西擴張,西伐月氏,南並樓煩、河南王,南渡黃河重新奪取“河南地”,形成了中原王朝以北龐大遊牧行國。
匈奴擊敗東胡部落聯盟後,將其勢力範圍擴充套件至遼河流域,統治了東北亞西部地區,形成了“遂侵燕、代”的局面。整個東胡部落聯盟的解體後,東北亞地區西部的民族群體構成發生較大變化,匈奴遷入此地,東胡也逐漸分化形成烏桓、鮮卑。
2.中原漢族群體在東北亞地區的遷徙與影響
匈奴擊破東胡後,大批匈奴人遷徙入東北亞地區,左方諸王、將遊牧於東胡故地,匈奴與中原政權的邊界由原本的只存在於“河南地”而延伸至中原王朝的東北部上谷至遼東等邊郡。
西漢初年,被封於漢王朝東北部郡縣的異姓諸侯王接連反叛,加上匈奴頻繁入寇,造成了東北亞地區郡縣極不穩定的局勢,在戰亂頻繁的情況下,大量居於此地的漢族群體被迫離開郡縣,逃離出塞。
受封於東北亞地區南部燕、代之地的諸侯王,反叛西漢王朝失敗後,往往逃入匈奴,這些人往往率領其親信部曲,逃離出塞,進入匈奴所統治地區避難,跟隨這些燕地王將逃離塞外的漢族群體應當有一定的數目。
匈奴寇掠漢邊時,並非只是搶劫財物,還帶有人口掠奪的性質,在西漢初年,西漢王朝在與匈奴的戰爭中仍然處於劣勢,匈奴入寇相對頻繁,對於漢族人口掠奪的情況十分嚴重,外加因政治鬥爭失利而逃亡出塞的漢族王將所率領的漢人,形成東北地區由塞內遷徙至塞外的一股民族遷徙的浪潮。
西漢初年,東北亞地區長城以內的漢族群體在戰亂等歷史背景下除逃入匈奴外,也東出遼東郡,向東北亞東南部的朝鮮半島地區遷徙,尤其是齊地漢族群體的遷徙,開闢了一條自中原腹地直達朝鮮半島的遷徙路線,而且這一遷徙路線具有長期性、普遍性。
二、西漢中期以降東北亞地區文明發展與民族遷
1.漢匈戰爭與匈奴的西遷
漢武帝即位後,西漢王朝經歷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以後,府庫充裕,國力強盛,內部壓力有所緩解。漢武帝時,中原王朝的經濟已經十分繁榮,糧賦充實,戰爭所需要的糧草穀物已十分充裕,另外,對於草原遊牧政權作戰最需要的戰略物資馬匹,此時也十分充裕。
漢武帝心理的雄才大略,使中原王朝一改被動防禦、和親送禮的對匈政策,開始主動集結軍隊,駐紮邊塞,由此開啟了中原王朝與草原各國長達十五年的全面戰爭。
在中原王朝一連串的軍事打擊下,匈奴中、右部向北收縮,對於西漢邊郡的威脅減弱,匈奴左部成為了匈奴向南的“突出部”。漢武帝策劃以漠北為作戰區域,打擊實力仍存的匈奴左部與已北遷的匈奴單于的力量。
衛青率大軍從定襄北出,霍去病率軍從代郡出,衛青所率漢軍與匈奴單于相戰,單于遁走,霍去病所率漢軍與左賢王相遇,大破其部。
漠北之戰及之後的東伐朝鮮,是為漢武帝打擊匈奴左部的兩大重要戰略,自此之後,匈奴勢力逐漸退出東北亞地區,匈奴草原民族政權失去了對於東北亞的控制,匈奴的勢力範圍整體向西移動。由於匈奴人往往隨其王將來回遷徙轉移,諸王將失去對於東北亞西部地區的控制後,大量匈奴人離開東北亞西部地區。
2.中原王朝在東北亞地區的開拓與漢民族的遷徙
漢武帝時期,匈奴遠遁,中原王朝位於東北亞地區諸邊郡的安全形勢逐漸好轉,但由於武帝時期大規模的征伐,導致社會基層民眾的力役稅賦負擔較為嚴重。
尤其是中原王朝位於東北亞地區的郡縣,即遭受匈奴常年的騷擾,在漢匈戰爭中又成為西漢軍隊對匈奴作戰的戰略基點,居住在東北亞地區諸郡縣內的漢族群體為躲避沉重的賦稅往往逃離遷徙入衛氏朝鮮。
漢武帝后,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地區設立郡縣,促使大批漢族群體遷入朝鮮半島地區,東漢末年,中原大亂,又促使中原地區的漢族群體遷徙入東北亞地區。
三、魏晉時期東北亞地區民族遷徙與政權發展
曹丕代漢後,東北亞地區遼東諸郡縣依然為公孫氏政權所領,為穩定後方,曹魏政權與公孫氏政權保持較好的關係,公孫氏政權也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成為曹魏政權在東北亞地區的藩屬。
公孫淵襲領遼東時,曹魏處於與蜀漢、東吳兩方交戰的狀態,無力北顧遼東,公孫淵遂聯通孫吳,力圖發展,孫權也趁此發展其在遼東的勢力,以此牽制曹魏,公孫淵與孫權的交往,威脅了曹魏在東北亞地區的穩定。
魏明帝景初元年發兵討公孫淵,公孫淵遂徹底決裂與曹魏的臣屬關係。公孫淵自立後,引鮮卑進攻曹魏在東北亞地區的郡縣,威脅北方諸邊郡的穩定。
公元238年,又遣司馬懿討公孫淵,此次征討,曹魏做足充分準備。司馬懿繞過遼遂,直取襄平,圍公孫淵數月。但曹魏平定公孫氏後,並未大力發展東北亞地區諸郡縣,由於戰亂及遷徙政策,反而造成了東北亞地區漢族群體的流失。
在公孫淵被斬後,東吳軍隊與曹魏軍隊在遼東交戰,掠奪人口。魏齊王曹芳時期,又將大量漢族人口遷離東北亞地區,但並未對東北亞南部地區郡縣進行有效的治理,反而外遷人口,屠殺降卒,這些舉措對於東北亞地區郡縣發展十分不利。
宇文部進入東北亞地區後,並未進入中原王朝的郡縣內,活動於遼西塞外,鮮卑宇文部遷徙入東北亞地區後主要活動於老哈河流域。進入遼西地區後,宇文部就面對來自鮮卑段部與慕容部較為激烈的競爭,段部大致活動於宇文部以南,慕容部則活動於宇文部之東,在遼西地區成鼎立之勢。
永嘉之亂後,慕容部收納流人,逐漸發展,鮮卑宇文部自陰山徙至遼西,進入東北亞地區後,遂與鮮卑諸部相爭,但仍活動於塞外。最終,宇文部為慕容部所並,在鮮卑慕容部政權的統治下開始其漢化過程。
鮮卑段部在東北亞地區發展較早,由於前期與王浚結盟,成為東北亞地區較強的鮮卑勢力,但鮮卑段部諸統領大人,皆以武力國,四處征伐,百姓無法獲得較為安定的環境,眾多人口及漢族士人皆就慕容部而離段部,在慕容部逐漸崛起的背景下,段部最終為慕容部所合併。
大量居於中原的漢族群體進入東北亞地區,依附於鮮卑慕容部所處的遼西棘城地區,遂使慕容部的人口大量增加,慕容廆將各地流民分郡安置,安定百姓,這也促進了中原文化向鮮卑群體中的傳播。
東晉十六國時期,東北亞地區鮮卑諸族進入中原後,逐漸建立其中原王朝式的政權,以“統一天下”為目的的決策方式,致使諸鮮卑部族上層領袖轉換為帝王統治者,為實現此目標,鮮卑政權摒棄了以遷徙遊走、兼併諸部、掠奪郡縣的發展方式轉而以安定流民、發展農耕、佔領郡縣的發展方式。
魏晉時期,東北亞地區的地方政權主要是在內遷入郡縣內的塞外民族群體所建立。在建立其地方政權的過程中,這些民族經歷更為深刻的漢化過程,一些遊牧民族群體在其部眾首領的改革下,脫離原本的遊牧遷徙的生活方式,轉變為農耕定居。
兩晉時期,也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遷徙活動較為頻繁的時期,原本主要聚居於中原地區的漢族群體大量外遷,東走遼東、南下江南、西入河西,東北亞南部的幽、平二州成為漢族群體的主要遷入地之一。在這一民族遷徙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了更為廣泛的民族融合。
總結
漢晉時期的六百年,是中國歷史上大一統中央集權制王朝發展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建立了一個以郡縣制為基礎的統一王朝。
漢晉時期,由於戰爭的影響,各民族群體在遷徙的過程中,逐漸進入新的地區,這種遷徙促進了民族群體之間的交流,隨著交流的頻繁、深入,一些民族群體在其生活方式、文化習俗等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兩漢時期,東北亞地區作為中原王朝與草原各國的爭奪區域,爆發了長久的戰爭,在這一背景下,居於東北亞地區的遊牧民族群體因雙方勢力的消長而不斷髮生遷徙活動。在塞外遊牧民族群體進入塞內的同時,一些漢族群體也向塞外遷徙,在遊牧民族戰爭的掠奪下,漢族群體被遷徙至遊牧民族的邑落之中。
魏晉之時,中原地區有過短暫的統一,但隨即便陷入長期的分裂之中,在中原地區戰亂紛爭的時期,東北亞地區成為中原漢族群體躲避戰火的世外桃源。
從東漢末年開始,大量中原地區的漢族人口遷徙入東北亞地區,居於東北亞地區郡縣之內。這些遷徙入此的漢族人口不僅增加了邊郡的勞動力,東北亞邊郡的經濟得到了發展,而且在大批中原士族遷徙入此,使邊郡地區的文化得到了發展。
漢晉時期,東北亞地區民族遷徙使得地區內民族構成、演化逐漸多樣,同時民族的遷徙引起了各民族之間的互動,東北亞地區的各民族開始雜處,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互動逐漸加深,各民族在雜處的同時逐漸由民族的“多”演變為文化的“一”,即朝著漢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