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長津湖》,雷公犧牲的時候,淚水不斷往下滴啊。這個性格耿直,有情有義,非常護犢子的老兵,七連第17名戰士,炮排排長,大名叫雷睢生。山東大漢,家在臨沂。
雷公犧牲的時候,哼了兩句家鄉的小調,就是那首《沂蒙山小調》的副歌,然後,這首《沂蒙山小調》變成電影的配樂,音樂的恢弘變奏升騰起來,特別催淚而感人。
《長津湖》用了這首可以說是山東第一民歌的《沂蒙山小調》,不僅僅因為雷公是山東人,是誕生了這首歌的臨沂的人,更是因為這首歌本來就是帶著紅色的基因,和對家國故鄉山河的眷戀與熱愛,甚至,中間還藏著很多保家衛國的故事。
要不,就來說說雷公最後時刻哼的這首《沂蒙山小調》吧。
其實《沂蒙山小調》的前身,是一首抗日和反抗反動勢力的歌曲。時間還得上溯到1940年,我們知道,1940年是抗戰最為艱苦的時期。在山東的沂蒙山,剛剛建立的抗日根據地,遭到了雙重的“夾擊”——一邊是日本鬼子經常來掃蕩,在今年國慶檔同期上映的另一部電影《我和我的父輩》之《乘風》中,就能看到當時的情景,只不過《乘風》的故事發生在冀中地區。
除了日本鬼子的掃蕩,當時還有一個妄圖破壞抗日根據地的反動組織,叫黃沙會。為了剷除黃沙會,軍民們想了很多辦法,不僅採用武裝進攻,也輔助了另一種強有力的“武器”——歌曲。
當年,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也就是著名的“抗大一分校”的校文工團的編審股長李林,用了費縣(今臨沂下轄縣)白石屋村的花鼓調的曲風,寫了一首歌(也有考證說是傳統民歌《十二月調》)。而文工團的團員阮若珊為這首歌寫了詞,歌名很直白,就叫《反對黃沙會》,這首歌在當年魯南軍民中是傳唱一時的。
解放後,距離《反對黃沙會》這首歌的誕生,已經過去了近十年的時間,當時那一帶的行政區劃叫渤海區,渤海兩個文工團的文藝工作者,蒐集了大量的民間音樂,就蒐集到了《反對黃沙會》這首歌。1950年,渤海區被撤銷,這些文藝工作者中的一部分,去了山東軍區文工團(1955年改叫前衛文工團)。
時間到了1953年的秋天,文工團要下基層演出,為了貼近群眾,文工團領導商量,要給團裡的女高音演員王音璇,增加一首具有山東當地風味的民歌。於是,他們就在當年在渤海區蒐集的民間音樂中尋找,就發現了這首《反對黃沙會》的旋律相當優美,又很有當地民歌特色。
但是,這首歌蒐集到的只有兩段,這兩段的歌詞是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
青山(那個)綠水(哎)多好看 風吹(那個)草低(哎)見牛羊
於是,文工團的李銳雲、李廣宗、王印泉(著名的《情深意長》的詞作者)三人重新記譜,又補充了兩段歌詞。
高梁(那個)紅來(哎)豆花香 萬擔(那個)穀子(哎)堆滿倉
咱們的共產黨領導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王音璇是《沂蒙山小調》的首唱者,當年她唱這首歌的時候還不到20歲。1958年,她從文工團轉業到山東歌舞團,後來又到山東藝術學校,她還演唱了著名的《苦菜花》電影插曲,以及《誰不說俺家鄉好》等歌曲,並培養了大量的聲樂人才。王音璇老師已於2013年10月去世,享年77歲。
真正讓《沂蒙山小調》定型的,是1957年6月出版的《山東民間歌曲集》,之後這首歌就在全國傳唱,成為最為知名的中國民歌。它還與《茉莉花》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中國優秀民歌,成為中國民歌的卓越代表,多年來傳唱不衰。
現在在這首歌的誕生地費縣白石屋村也有紀念石碑。
至於1950年冬天的雷公為什麼也能哼唱這首歌?前面說了,這首歌1940年之後在魯南軍民中傳唱一時,而雷公本來就是臨沂人,七連也是從山東出發去開赴朝鮮前線的,所以雷公本身就可能是會唱《反對黃沙會》這首歌的旋律的。即便是雷公不會這首歌,《沂蒙山小調》用在《長津湖》這個場景,也是非常貼合當時的場景氛圍的,甚至是用音樂來作了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