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圖
有人說,天安門是一張名副其實中國的“臉”。幾百年來,她曾因衰落的王朝,無奈嘆息;也曾因侵略者的鐵蹄,憔悴痛苦;直到新太陽冉冉升起,她才重施粉黛,再現容光……她見證著歷史的同時,也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可她的前世今生,卻罕為人知。
病骨支離:世事滄桑
天安門的前身,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興建宮室時所建成的“承天門”(公元1417年),後被李自成焚燬。直到清軍入關後,才重新修復擴建,並由順治帝命名“天安門”,意為清朝代替已亡的明朝成為中國的主人,並取其“長治久安”之意。那時的天安門廣場,是個封閉的宮廷廣場。天安門至前門之間有個大清門(民國時改稱“中華門”)。
民國初年的天安門廣場鳥瞰圖。北京日報資料圖。
大清門以北東西兩側有千步廊,是六部日常辦公的場所,千步廊夾著540米長、65米寬的中央大道:一橫一豎呈“T”字形。
清朝時期的天安門廣場平面場圖
身處權力樞紐地帶,在朝代更迭時,它就成了暴風的中心。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天安門廣場被當成了屯兵耀武之地。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進北京在天安門前舉行佔領皇宮的儀式,圖中可見千步廊和金水橋。北京日報資料圖。
在攻佔紫禁城時,在天安門遭遇清兵頑強抵抗,慈禧和光緒趁亂從西華門出逃,最後逃到了西安。
1901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天安門城樓上炮彈轟炸的痕跡清晰可見。選自《舊中國掠影》 北京日報資料圖
在西安呆了一年後,慈禧和光緒於次年回到北京,此後開始推行“君主立憲”、廢科舉、辦學堂…… 然而一系列的改革,也沒有改變清朝滅亡的命運。
1902年,光緒慈禧迴鑾,剛進正陽門,要進大清門時的照片。北京日報資料圖。
歷經多次戰火,北平解放前,天安門附近千步廊已然坍塌殆盡,廣場上垃圾成山,已然不復當年光彩。
解放前天安門廣場西邊的垃圾堆。北京日報資料圖。
重施粉黛:改天換地
直到北平解放後,天安門廣場的改造計劃才提上日程。先是進行廣場大掃除,清除了成堆的垃圾——光從天安門城樓就拉走了幾大卡車鴿子糞。又修繕了天安門城樓,修建了觀禮臺、豎起了新中國第一根22米高的電動國旗杆,迎來了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開國大典 北京日報資料圖。
之後幾年,天安門廣場上最重要的工程,就是修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的選址,曾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有人提出放在前門樓上,有人提出放在端門臺基上,經過廣泛徵集意見,最後決定建在五星紅旗旗座以南,北京城的中軸線上。
1952年 人民英雄紀念碑在修建中。 北京日報馮文岡/攝
修建紀念碑的過程中,天安門廣場也在擴建。“千步廊”、東西三座門也被拆除,封閉的廣場終於被開啟。
紀念碑剛剛立起來,尚未完工,1954年大清門拆除。紀錄片截圖。
我們所熟悉的天安門廣場,終於面貌初現。
1958年 , 人民英雄紀念碑落成了。 北京日報 馮文岡/攝
改頭換面:拋棄舊制
1958年,紀念碑落成之日,尚在起步階段的新中國,也來到了一個歷史的關鍵節點——距離建國十週年,只餘不到一年時間。如何在十週年國慶盛典上,以嶄新的面貌,向世界發出我們的聲音?
作為中國“臉面”的天安門,再次被寄予了厚望。天安門廣場的改造,繼續聲勢浩大地展開……先是展寬長安街,據《北京日報》報道,長安街由原本十幾米,擴寬為80米,最寬處可以容納120列遊行隊伍透過,必要時“甚至能起降飛機”。
1956年未展寬時的東長安街 北京日報圖
展寬後的東長安街 北京日報圖
然後是廣場東西兩側,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幾大建築的建設。早在延安時,毛主席就有一個心願:“革命成功後,一定要建設一個容納得下萬人的大會堂,使黨和國家領導人能和人民群眾在一起商計國家大事。”從1958年10月動工開始,僅僅用了10個多月,便實現了這個心願。
翻拍北京歷史資料,大會堂原地舊狀。北京日報相簿。
1959年9月1日,建設人民大會堂的工人們在萬人禮堂裡召開大會慶祝竣工,他們是這裡的第一批座上客。
1959年9月1日 萬人禮堂內,工人們慶祝竣工。北京日報 高宏/攝
同時,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也順利落成,它們是國家博物館的前身。
1959年9月1日 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外景。北京日報 高宏/攝
經歷這次“整容”,天安門廣場廣場由原來的11萬平方米擴大到40萬平方米,完全突破了舊時的格局,真正改頭換貌,有了今天的形制。
1959年9月1日 擴建後的天安門廣場 北京日報 高宏/攝
天安門廣場,也終於成為可容納萬人集會的場所。自此,每年的“五一”和“十一”,大型慶祝活動都在這裡舉行。
1959年,“十一”慶祝活動。北京日報王一波/攝
1959年,“五一”慶祝活動。北京日報圖
1970年國慶,彩車透過天安門廣場。北京日報圖
懷舊思容:駐留英魂
1976年9月,隨著毛主席逝世,修建“毛主席紀念堂”成為當時重要的政治任務,天安門廣場迎來了第三次改建。紀念堂選址在原中華門的位置上,位於正陽門與人民英雄紀念碑之間。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毛主席紀念堂便建好了。
1977年5月14日,河北曲陽縣欄板到京,支援紀念堂建設。 北京日報 胡敦志/攝
1977年5月18日 毛主席紀念堂,市基建工程兵九一四部隊鋪設廣場方磚。北京日報圖。
按照中國的傳統,紀念堂本應坐北朝南,可是這樣會背朝天安門和長安街,所以最終確定為坐南朝北,北面是入口。這樣,主要的參觀人流從長安街過來,可以先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然後到毛主席紀念堂,參觀路線也比較合理。
1977年,毛主席紀念堂主體結構工程4月底勝利完工。 北京日報 胡敦志/攝
1977年5月21日 毛主席紀念堂北門。 北京日報 胡敦志/攝
至此,這個舉世矚目的廣場,這個中國的“臉面”,確立了最終的規模和格局。
1988年 鳥瞰天安門 北京日報 葉用才/攝
其實,天安門又何嘗只是中國的“臉面”?
數百年來,這裡一草一木的變化,就是整個國家歷史的註腳;一人一物的變遷,便是整個民族命運的縮影。所以才會有人說,站在這裡,你就站在了中國的心臟上。此話,您覺得有道理嗎?
(來源:北京晚報)